APP下载

喜欢儿童:我坚守的教育初心

2022-04-30宗立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我发展

宗立,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校长,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四届“丹阳市名校长”;以“稳定、传承、积淀”为主题,从教师队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扁平化运作,利用“丹凤好老师”行动计划、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全科阅读等载体,使学校的办学品质得到切实提升,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中国教育报》《小学教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1篇,在省、市级各种教育活动中作专题讲座25余次,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

【关键词】教育初心;儿童观;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0-0064-04

一眨眼,我走上教育崗位已经24年了。回首过去24年的教育工作,我庆幸自己一直与孩子在一起,这让我逐渐触摸到教育的内核,感受到教育的动人之处。从一开始的单纯地喜欢儿童,到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儿童喜欢,再到喜欢儿童的喜欢、成就儿童的未来,一路走来,痛苦与快乐同在。我一直知道,儿童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祖国的未来,喜欢儿童,就要努力为儿童铺设出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引领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喜欢:让教育从心出发

我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界牌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记得小时候,在田间地头,时常会出现自己和小伙伴玩耍的身影。那时的我就是一个“孩子王”,每天领着小伙伴四处捣乱,和小伙伴一起游玩的时光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这也成了我走上教育岗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3年,我参加了中考,本来还有其他选择的我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对于当时我所做的这个决定,家人和同学们都不太理解,毕竟俗语说得好,“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教师并不是一个轻松、理想的职业。而对一个男孩子来说,教坛也并不是一个可以一展鸿鹄志的舞台。因此,每年师范学校招生时,报考的男生都不多。可是我却怎么也忘不了童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无忧时光。“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我总觉得很快乐。”每当谈及自己为什么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时,我总会向身边人这样解释。参加工作后,也有几次转行的机会,但我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坚持教育初心,是促使我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毕业后,我来到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任教语文。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快乐和满足。当时的孩子都把我当作大哥哥,上课时我们一起学习,下课了我们一起聊天、踢球,学在了一起,也玩在了一起。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爱上写作,我动足了脑筋:不仅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放在教室里供他们阅读,还定期把优秀的学生作文刻印后,仔细地装进信封里,贴足邮票,寄给各个报社。同时,我会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然后认真写好评语,鼓励学生将作文结集成册,并标注推荐发表方向。我带的每一个班级,基本都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发表过文章。直到20年后的今天,我还依然保留着那些学生的习作集。每每翻阅那些用画笔装饰的童趣盎然的小小作文集,我都颇多感慨——那时的语文,尤其是写作成绩,一直是我所教班级的骄傲。

喜爱:让教育变成事业

2004年,丹阳市新创办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华南实验学校。为了挑战自己,我应聘到新学校任教。在这所学校工作的10年间,我更多地充当了一所新校教育纪律、教学规范的建立者和执行者,孩子们在学校里看到的我不再是和蔼可亲的大哥哥,更多时候是黑着脸批评教育他们的管理者。那10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喜欢”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所有的教育情怀,对孩子的喜欢也不能局限在夸奖和鼓励上,更多的应该是修正,要通过批评、指导、纠正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打造更完美的人生。

那10年,可以说我是学校最忙碌的人之一,每天都要巡视课堂、餐厅、宿舍、门卫。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时每3个月我就会穿坏一双鞋。一天晚上,我在常规的宿舍巡视中,一个孩子偷偷哭诉的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他哭着问妈妈:“妈妈,我也待过几所学校了,可为什么老师都是用一种方法管几十个学生呢?要是有一所学校,老师用几十种方法来管一个学生,那该多好啊!”

安慰好这个男孩回到办公室后,我想了很多。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围绕儿童,我们的教育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对待儿童才算得上真正的喜欢?能不能真正关注到儿童的生命?……想得越多,我的大脑就越混乱,困惑也就越多。这时,我的老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王文忠给我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教书育人的示范。与他相处过程中,我发现他总是除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之外和一年级新生走得最近的人。春游、秋游时,我时常看到他蹲在树下或坐在草坪上与学生下象棋,甚至是挑小棍。课堂上,他是一名严师,力图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课下,他是一个大伙伴,总是用信任、尊重和关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教育中“喜欢儿童”应有的姿态以及自己应该去的方向。

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孩子们似乎也都很快乐。但多年下来,我总是有这样的感觉:儿童节应该是儿童的节日,而学校安排的庆祝活动或成人化,或表演化,总是跳不出成人的设计思维,让儿童成为演员,而不是主人。于是,我设计并发放了一些调查问卷,经过调查,我发现孩子们都希望儿童节能更加“儿童”一些。于是,有一年的儿童节,我让孩子们在校园里钓鱼、钓龙虾、捉泥鳅。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活动前,我买了五斤泥鳅,放在浴缸里,陪孩子一起练习捉泥鳅,我们一起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这样的活动,别说孩子了,我都想参加!”那一天,真的很纯粹,孩子开心,老师也开心。看着玩出了一身汗的孩子们,我告诉自己:这不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吗?就这样,跟随着王文忠老师的脚步,我也学着不再用单一的方法管理学校和儿童,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不同的儿童,甚至采用多种方法去管理同一个儿童。

热爱:让教育结出硕果

2014年到2017年是我成长最快速的三年。2014年7月,我以学校管理者之一的身份调到了丹阳市老牌学校云阳学校任职。作为一名副校长,我主抓德育工作,两年中学、一年小学的管理经验丰富了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在这三年间,我带领学校的德育团队进行课程项目研究,力争让所有的云阳学子在校期间获得最大的发展。

2017年8月,我又被安排到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任校长一职。作为一校之长,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喜欢儿童,就是做儿童喜欢的教育,建儿童喜欢的学校,给儿童最好的童年。于是,在抓好抓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我尝试在品格教育、素质教育、特色教育上做出特色,做出成效。我带领学校管理班子传承学校原有的作文教改和艺术教育特色,统整学校课程,打造儿童喜欢的校园。我从学校传统的学生最爱的舞龙兴趣小组得到启发,建设了“龙”文化展示墙,打造了“龙品教师”和“龙飞少年”长廊,创建了“龙文化研发中心”以及71个相关社团,这一切让整个校园充满了“龙”的文化韵味。

经费紧张,我们就组织教师自发筹措;没有活动室,我们就收回原本出租的门面房;没有师资,我们就组织教师自己学。在刚开始引进以龙文化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时候,为了寻访丹阳本土的非遗专家,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一行在丹阳各地足足寻访了一个多月,几经辗转才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面塑大师符国俊等8位非遗传承人找到。

为了打造更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也为了更专业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从2017年9月起,我校开始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从丹阳到镇江再到江苏省,最终于2019年5月正式申报成功。回顾那两年的申报之路,有苦有甜有成长。当我打开电脑,查看这个项目的相关材料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仅名称就有10个: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下的德育研究、龙飞凤舞——本土德育行动實践、“龙飞凤舞”本土优秀传统引领下的德育实践、“龙乐飞 凤善舞”——朝阳一体化平台建设工程、龙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品格塑造、自主自信自强:新龙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品格塑造、新龙文化背景下“三自”品格塑造、新龙文化背景下“三自”品格提升、新龙文化浸润学生“三自”品格、新龙文化浸润学生“合作自立”品格。回想申报之初,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名称,我们皓首穷经,分别从2017年和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102个项目名称中反复体会项目名称的内涵实质,一边撰写方案,一边斟酌项目名称。在完善方案的同时,我们结合专家的点评、顾问的指导和自身的感悟,先后10次修改项目名称,每一个名称的背后都有几易其稿的申报方案。回顾申报之路,每一次答辩就是一次蜕变,每一次修改都是提升,正是在一次次的困难、挫折之中,我们实现了成长,得到了发展。

2021年5月,学校高分通过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终期评审,并最终获评“第三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水路·戏路·传承之路》第二届戏曲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和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推进会等活动20余次,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江苏教育频道等媒体先后82次对学校内涵创新项目和教师队伍建设予以了报道,尤其是“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先后8次宣传了学校的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这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助推了学校的内涵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校园特色,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也已经在校园生根发芽并结出果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项或多项才艺,不是能写会画,就是能敲会打,或是能跳会舞……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喜欢儿童”则是我坚守教育初心最持久的动力。未来,我将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自我发展
新形势下“老字号”自我发展的实施路径探析
高校社团活动对医学生自我发展影响的对策研究
内源式扶贫中的乡村精英参与
“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发展
大学英语写作课与教师发展研究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策略初探
班级自主管理从“心”开始
基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