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康教结合课程实践与研究
2022-04-29邓娜
邓娜
【摘 要】以南海区星辉学校学前班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课程为主线,以项目为推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特殊需求,结合培智课程新标准、幼儿园指导纲要等,对康教结合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使教育与康复形成合力,探索出“六个一”的实施路径。让学生在学习中康复,在康复中学习,实现教育和康复“双赢”,以达到“缺陷补偿,开发潜能”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学前智障儿童;康教结合;课程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残疾幼儿的教育应当与保育、康复结合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也提到:“各地要注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并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积极探索早期救治、康复与教育紧密结合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模式。”可见,“康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有效的,越早干预,康复效果越显著,这也是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迫切需求。
对此,为了满足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康复的需求,南海区星辉学校在区人民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9月正式成立学前班。同时与南海区福利院合作启动“康教结合”项目,由社会福利院派出专业康复治疗团队进驻学校,对学前班有康复需求的学生开展康复教学。根据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采用教育、医学、心理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总的来说,“康教结合”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康复渗透进去,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与教育融合,让两者成为有机整体,推动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启动康教结合项目,搭建“一站式”平台
我校一直秉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理念,注重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和教育,着力解决我区特殊教育中学生需求多、分布广,康复资源少、服务难,教育资源和康复资源分属不同部门、难以协调等问题。2017年9月,由区残联和教育部门推动签订“康教结合、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由南海区社会福利院派出专业康复医生入驻学校,为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提供综合康复服务,“康教结合”项目正式启动。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康复对象、实验基地、实验器材、康复时间以及教师参与等涵盖各项条件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南海区社会福利院提供康复医生、康复理念及康复技能,在对中、重度各类型障碍学生进行康复矫正的同时传授教师相关生理、心理知识以及康复技能。打破以往“康教结合仅仅是依靠特校康复教师和教学教师”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专业康复机构和学校之间、专业康复人员与教师之间的有机合作,做到特殊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康复、教育全方位和无缝隙的有机衔接,并通过集体康复、个别训练及家庭辅导等多形式、个性化、一站式地满足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需要。
二、发现康教结合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医生和教师突破时间和空间障碍,齐聚一堂、深入交流、相互配合,避免了家长和孩子的奔波,取得了一定教育和康复效果。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课程缺少、评价缺失、定位不清、康教分离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课程缺少、评价缺失。康教结合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康复医生和教师还未达成合作共识,尚未能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出现“四无”问题:无计划、无教材、无教法、无评价。难以确保项目顺利、有序、有效地开展。
2.定位不清、康教分离。在教学上“康”和“教”处于分离状态。在项目开展的初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康复医生都缺乏系统规划课程能力,尚未形成合作共识,每堂康复课由康复医生担任主教,教师提供辅助。虽处一个空间,但未真正实施“协同教学”,而且教学与康复内容不同步,康教结合流于形式。
三、设计康教结合课程,探索“康教三结合”模式
针对学生缺乏主动性及互动模仿等基础学习能力的现状,康教结合团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学校培养目标与已有资源和条件,整体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1+X”课程。“1”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发展性课程,包括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X”是使学生的障碍得到康复的补偿性课程,包括沟通与交往训练、情绪行为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粗大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五大领域。两类课程相互协作,有效优化教学效应,以学年为单位制订课程计划,对课程进行动态管理。
针对康教结合项目研究内容不确定,设计思路不清晰,医生和老师缺少交流平台,课程缺少、评价缺失导致教学模式不定,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甚微等问题,我校通过文献分析康教结合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探索了“康教三结合”模式:坚持以任务为导向,突出以功能康复为核心,形成了“双师结合、评估结合、课程结合”主题教学模式。
1.双师结合。通过搭建“康教结合实验班”,选取特教专业的教师和康复治疗师共同担任班主任管理学生,开展“康教结合”研讨会,进行“双主体”教学。这样在实验班的平台上,教师、医生以协同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既加强了双方的交流,又可让教师参与到康复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康复治疗师与教师之间的结合。
2.评估结合。康复医生和学科教师共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教育诊断与康复全面评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及最近发展区,共同制定单元主题,进行学习效果评量分析,了解彼此的教育内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相互协作,共同作用于学生,真正达到康复与教育相结合。
3.课程结合。教师和康复医生以评估为基础,共同推进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科知识技能相互结合,有效地整合知识与技能学习。大胆进行课程改革,从整个学科到单元乃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具有阶段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做到个性化、生活化,探索同一主题下集体+小组+个训、教师与康复治疗师“协同教学”模式。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孩子们的不同需求进行康复训练,注重将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的方法和数学、社会、健康等领域进行融合渗透,打造康复联合教学特色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泛化。
四、丰富康教结合资源,优化课程实施路径
依托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特殊教育康教结合实验”,通过解读细化国家培智课标,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编写校本教材、录制精品微课、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等,形成系列化、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第一,课程内容资源。依据学校课程方案、培养目标及学生需求,研发了200多个学前康教结合课程资源。第二,教学微课资源。跟随信息化发展步伐,学校至今共积累180余节康教结合精品微课。其中,108节精品微课资源收录在中国特殊教育、掌握现代特教等官媒中,与全国特教同行分享资源成果,获得一致好评。第三,课程评估资源。学校汇集了各种评估工具,如依靠专业评估师进行施测的标准化评估工具等。
为了保障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做到个别化与集体化教学相结合。通过“六个一”将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学校、班级的课程结合起来,探索出多样化的课程实施路径。
1.多维度评估,形成“一生一評估”。针对目前我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残疾程度重、个体差异大的现状,为了实现真正的个别化,评估是基础。在实践中采取多维度评估。每个学生入校前都要进行基础评估,有医学评估,如智力测验、社会适应性评估等;也有教育评估,如教师自制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评估等。除了基础性评估外,还会采用不同的评估工具进行专项评估。如采用观察、访谈、调查、测验等方法,将正式评量与非正式评量相结合,明确学生课程学习的起点,为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使评估直接对接康教结合课程。并通过全程评估,不断调整教学。
2.个性化设置,形成“一生一课表”。每学期初,在基础评估与教育评估的基础上,教师与康复医生通过研判学生学习需要,制定发展性班级课程表,补偿性课程表,集体、小组、个训安排表等,最终形成符合学生需求且有针对性的个人课程表。
3.按需求调整,形成“一生一目标”。每个学生的需求有所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课程表中的科目设置,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目标,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调整目标的数量和难度。
4.多元化评价,形成“一生一评价”。以学生的个别化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评价贯彻教学全程。过程性评价注重及时与多元,帮助教师和医生找准问题及干预的方式方法,及时评价干预的应用效能,发现学生的进步,并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帮助学生和家长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发展。阶段性评价注重信度与效度,通过开展周测、月测、期末检测核验学生个别化教育目标达成度,全面反映学生个别化教育应用效果。同时,依据测验结果及时调整、简化、充实教学目标。
5.个别化教育,形成“一生一计划”。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风格、学习环境都不同,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医生与家长齐聚一堂,通过访谈、教育诊断与评估、拟定目标、召开家长会等一系列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6.归档和整理,形成“一生一档案”。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将学生的评估报告、个别化教育计划、课堂实况、作业练习、家庭康复记录等通过视频、照片、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最终形成完整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五、创造康教结合条件,实现师生全面发展
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破茧成蝶,家长满意度高,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良好环境,硬件配备齐全。康教结合实验班共配备5间康复训练功能室。包括:语训室3间、感统室1间、精细动作室1间。配制泰亿格言语治疗仪6台及羊角球、平衡木、T背架、大龙球等康复训练器具。
2.学生进步明显,家长参与度高。学生无论在认知理解、语言表达还是在动作发展、生活自理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积极参加访谈、问卷调查、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校内活动,与教师、康复师形成双向联动,按照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开展学校康复、家庭康复的双向康复,实现家校共育,形成23份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学生成长档案。
3.教师不断成长,科研成果丰硕。积极开展基于实践教育的“教学研讨”“同课异构”“成果交流”等,参加了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个别化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征集、特殊教育案例征集、教育教学信息化展示等活动,获得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以项目为平台,共荣获5项省级成果奖,撰写了20多篇相关论文,其中1篇论文发表,21篇论文荣获省市区奖励。1个省级项目结项,5个区级课题结题;1个市级课题立项,2个区级课题立项。10余个课件及微课获省市区奖励。
六、反思康教结合不足,积蓄能量继续前行
虽然我校医教结合项目在项目、课题的引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工作中,仍需要砥砺前行。
1.多方着手,增加受益。增强多方合作,拓展更多领域,增加学生的受益面及康复课时量,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康复、教育需求。
2.以研促教,提升专业。组织团队成员参与课题研究、论文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提升专业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康复培训,学习专业康复知识,把考取“教师资格+康复师资格”的“双证书”作为医教结合项目成员的标配,提升专业素养。
3.整合资源,建设团队。统整医教结合评估、教材、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相关资源,逐步建立数字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推广项目成果。采用“双引”方式,将职业素质、教育、医疗水平高且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师资引进学校,组成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技术团队。同时,邀请思想修养好、康复医疗和教学水平高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校园指导,为康教结合项目进行顶层设计,指导课程实践。
4.创新课程,健全体制。根据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社区生活环境及学生特殊需求,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相关课程,以适应特殊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设置具体的管理机构负责康教结合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明确课程目标,满足学生需求,同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项目运作。此外,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学校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
康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特殊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有效方式,而如何结合取决于各区和学校条件,且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我校开展康教结合项目的模式运作和课程应用在目前来说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尤其是经过5年的探索,经历了从物理空间形式的结合到实验班的搭建,通过设计与应用康教结合课程、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创新“康教三结合”模式,开发了面向学生学习的丰富课程资源,形成了灵活有效的课程实施路径,实现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雪婷,李洁,金妍,赵巍,刘爱斌,王春雨.“童期教育”结合医学康复干预对学龄前脑瘫患儿疗效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8).
[2]博文倩,肖非.医教结合: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3(7).
[3]高凯健,赵小艳.在培智学校实施医教结合的有效性探索[J].师道:教研,201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