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2022-04-29孔康康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3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华文化

孔康康

摘要:2020年河南春晚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随后创作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为新媒体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案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结合“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两个概念来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满足了海外观众的文化期待和情感期待;同时打破了海外观众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现实和虚拟交织,把华夏美学、黄河文明展现在海外观众面前,吸引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华文化;情感期待;华夏美学

在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内涵逐渐被忽略,传统节日变成了互联网经济下的购物狂欢和粉丝经济下的流量狂欢。[1]很多电视综艺晚会不再以内容为核心,而是一味地去追求流量和视觉体验。大量同质化和无深度内容的输出,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观众渴望看到有深度有内涵的节目。

在此背景下,河南春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2021年2月10日,河南春晚播出后迅速引发了现象级关注与传播,接连霸榜快手、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的热搜,引发千万网友的热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晚24时,河南春晚的相关视频观看量在全网已超27亿次。在微博河南春晚的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25亿次。河南春晚的走红,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一直坚守文化阵地,在线下举办了丰收节、花生节等诸多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河南广播电视台在2020年借助新媒体网络,将文化搬运到网络空间中,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最后面向国际的传播。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回归内容本身,找寻传统节日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物质文明,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

“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源于接受美学理论,由尧斯和伊瑟尔提出。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进行文本分析,探究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读者在以往的艺术鉴赏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在读者进行新的阅读以前,会受到以往思维模式的影响,然后产生审美期待,同时在新的阅读的过程中,拓宽“期待视野”。[2]

(一)文化期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交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美学精神。中华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内核,更要有现代文明精神。

1.非遗文化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节目中涵盖大量非遗相关元素及风俗民俗。这些古老的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承载着华夏精神。《中秋奇妙游》在前期宣发阶段奠定了“非遗”的基调,整台晚会着重点在于对非遗文化的探索。“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祭月是我国古代对于“月神”的崇拜活动,它源自天象崇拜,人们祈求月亮神帮助完成心愿。祭月仪式主要是“女子拜月”“舞龙”等。《秋月稷》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了唐朝的祭月仪式,镜头跟随唐晓月的视角,在市集上看到了剪纸、皮雕、三彩釉画烧制技艺,以及火龙舞和打铁花两种祭月表演。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文明的非遗文化,加上极致的视觉表达,在节目中重新呈现在东西方的观者面前,凸显了中秋佳节团圆美好的气氛,让东西方观者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了东方美学的色彩。以往观众对于戏曲的了解仅停留在舞台表演上,忽略了戏曲表演背后的细节。节目《戏·韵》从主人公的第一视角出发,带观众走进戏曲后台,把镜头对准戏曲表演背后的“手艺”。《戏·韵》将这些往日被观众所忽视的细节展现在镜头面前,让观众了解到坚守在戏曲背后的手艺人,感受到了我国戏曲文化由内而外的博大精深。

2.黄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黄河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体,河洛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植根于河南本土文化资源,探寻其背后所隐藏的民族精神。洛神是中国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水神。“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在其《洛神赋》中,将洛神作为美神的化身,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在舞蹈《洛神水赋》中,舞者化身为“洛神”,身披帔帛,着墨绿长裙,再现了《洛神赋》中“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的画面。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舞蹈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端午佳节祈福的美好愿景。古老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在科技的加持下,形成了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向全世界展现了极致的东方美学。“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于黄河文化的展现,传递了黄河文化“天地统一”的自然伦理观,向东西方观者展现了中华民族渴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渴望世界和平的观念。尽管世界各民族文化不同,但对于“美”的热爱是相同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用科技赋能,创造出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将文化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形成“审美意境”,实现了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让“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海外传播获得了成功。

(二)情感期待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谈到,消费正在通过链条的打造来将消费者困住,消费者完完全全被围剿了,甚至通过购买高昂的物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我们逐渐被消费社会异化了,购买商品时不再考虑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多地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4]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人们不再希望看到浮于表面的东西,渴望精美的精神食粮来填补心中的烦闷与空虚。河南广播电视台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以河南地域文化和中国文化为支撑的独特发展风格,通过积淀、经验和创新,从现代视角出发,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每一个人的心中,或许都埋藏着一段美好但又不能与人诉说的故事,可能是爱情、友情也可能是亲情。歌曲《隐形的纪念》讲述了人生三个不同阶段的故事,音乐加上情景剧的表达,带领观众在元宵夜找寻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使观众超越具体的现实情境之外,获得了片刻感性的瞬间。消费社会的冲击下,人们习惯快速解决问题,凡事都追求“快”,对待爱情也是如此。见惯了快餐式的爱情,就会渴望拥有古时“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古时相爱的人为了见到彼此是非常不易的,想要对爱人说一句“我爱你”可能要等上一年的时光。节目《从前慢》把这中国式浪漫的含蓄,把中国人对爱情的忠诚与执着包含在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的概念里面,用中国的表达方式,表现爱与思念。尽管与现在表达途径有所不同,但对于情感的认知是相同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做到了对文化的正确解读、深度解读和带情感的解读,找到了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眼光的共情点和共鸣点。同时构建出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使得疫情期间的海内外观众找到了精神慰藉。人们逃离现实的烦闷,在这里获得了短暂的平静和个人情感的放松。

二、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委婉点,它才可能激发鉴赏者的想象力,随时召唤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5]

(一)空白:激发观众想象力

中国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且性格含蓄,在艺术作品中偏向于情感共鸣,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会使用留白的艺术手法,留白就是一种意境的体现,虽是一笔未画,但所表达的内容已是千千万万,意在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西方美学概念中的召唤结构和空白强调在艺术作品中留下空白点,以此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教育”观众,而是致力于对文化的解读和对观众的引领,希望通过节目的播出激发起观众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太极拳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谦和、自信、包容、和谐、至善是太极精神。“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多次出现太极,但每一次所传达的精神都不相同。导演没有具体地表明其想表达的观点,而是将太极融入不同的元素之中,引导观众去探索其背后的精神。

(二)悬念:否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伊瑟尔提出的“否定”一词以基本否定和次级否定两种基本形式存在。基本否定是否定的第一层次,是一个动态的感受客观对象的过程,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用客观的眼光去挖掘文本意义。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主体意识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也就带动了否定的更高层次——次级否定的出现。次级否定加入了读者的能动性,打破了文本的原有意义以及读者的旧认知。[6]

1.重塑国家形象

一国文化形象的建设,不仅仅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依赖于现代流行文化的引领。在以往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对外文化形象建设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西方民众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古老”“封建”的错误印象。因此,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真正的中国。[7]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了西方民众对于我国文化形象的旧有认知,在不断的“否定”之中唤醒了西方民众对于我国文化形象的期待以及持续关注。在“7·20”河南暴雨时,国外媒体对河南进行了不实报道,企图构建出“冷漠”“混乱”“无助”的中国形象。七夕奇妙游的播出,打破了国外媒体对于中国形象的不实构建。节目《龙门金刚》涵盖飞天、金刚等诸多龙门石窟石刻元素,采用XR技术呈现,通过时空门穿越等多元素,讲述仙女飞天与金刚伎舞的盛世场面,重现龙门石窟多彩缤纷的盛况。金刚,寄托了人民对幸福安康的期盼,同时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了“金刚不坏,河南不败”的信念。《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美好的向往与心愿,也象征那些离我们而去的生命。画面中的女孩手摘流星,打开双手却变成了一朵菊花。节目将流星与那些被暴雨带走的生命关联,用菊花呼应着对逝者的哀思。节目最后流星划过全国各地,向所有帮助过河南的人表示感谢。

2.重塑中国人民形象

第一,英勇的中国英雄形象塑造。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无良媒体的恶意报道,使西方人无法客观地了解中国人民。加上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美国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开始盲目崇拜西方英雄。因此中国需要对外输出文化,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英雄,打破长久以来的种族偏见。《破阵乐》使用了尺八、琵琶等中国古典乐器,融入了大漠铁骑、水师等视觉元素,视听觉符号相结合,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展示了民族英雄花木兰、戚家军、施琅,以此来致敬中国英雄,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浪漫英雄主义精神。“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随着京剧的念白,岳飞的戏剧形象跃然纸上,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是中国人民爱国、勇敢、永不放弃的精神象征,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写照。《精忠报国》融合了中西方管弦乐器、京剧念白等艺术手段,在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古道边演唱,激起中华儿女的热血深情,最后无缝连接《龙的传人》激越高昂,激起亿万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激发了超越民族文化的西方人民的情感共鸣。

第二,独立自主的中国女性形象塑造。女性形象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中国女性在国际上呈现出的形象都是以家庭为主,且在家庭中是较为弱势的一方,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呈现了不一样的东方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戏曲联唱《白衣执甲》选取了《穆桂英挂帅》《黄梅戏》《花木兰》三个戏曲选段,邀请卫生防疫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与戏曲表演艺术家同台,古时征战沙场的女英雄和现代的抗疫女英雄在这一刻一起出现在观众面前,打破了西方眼中弱小、消极的女性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力量。七夕不仅仅是情人节,它也被称为女儿节。《给女孩》描绘了女儿节这天,女孩儿们的活动。在七夕女儿节民俗的融合展现中表达鼓励女孩自强自信自爱的价值内核。小溪边,女子沐浴洗发、泼水嬉戏;闺阁内,女子梳妆,画眉、抹脂粉、点绛唇、染指甲;夜晚少女聚在瓜棚下、葡萄藤下“听”牛郎织女相会;月光下,少女们一起祭拜织女星……节目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在七夕女儿节民俗的融合展现中表达鼓励女孩自强自信自爱的价值内核,让海外观者认识到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新时代中国女性形象。

三、结语

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兴起使各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变得便利,但是要想在国际话语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官方的力量,也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加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抓住了时代的共情点和共鸣点,做到了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对文化的精准解读,并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化输出,同时“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了西方观者对于中国的偏见,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的中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将中华文化、中国民族精神推向了世界话语中心,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传播仪式。在未来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继续深耕文化内容,抓住海内外观者的情感共鸣点,同时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传播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文化传播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唐华.河南卫视系列节日晚会中的二元叙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4):218-220.

[2]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求是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47443445350748172&wfr=spider&for=pc.

[4]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同[2].

[6] 同[2].

[7] 王敏,李雨.中国对外文化形象:“西圈”指标、“出圈”壁垒与“破圈”机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75(2):114-128.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