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田野工作能力培养
2022-04-29彭颖斌
彭颖斌
摘要:“田野调查”是指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也称田野研究,田野工作(Fieldwork),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在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当中,笔者深刻感受到掌握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新闻工作的帮助。本文就新闻采集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作一些汇总整理。全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对于广播电视台记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提高新闻记者适应全媒体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生新闻;“报料人”;人类学;“田野调查”;全媒体
一、新闻现场的田野工作合作伙伴
十多年前,民生新闻时代开启,国内各大电视台竞相制作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兴起,拓展了传统新闻的取材面,让整个社会生活面都可能成为新闻现场。对于节目制作预算有限,由年轻记者组成采编团队的电视栏目组来说,要在广袤的素材天地中寻找有质量的新闻线索,无疑是大海捞针。于是“报料”成为一种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方式。“报料人”是当时民生新闻现场的常客。他们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及人脉。他们在市井中获取新闻线索的涉及面较广,速度较快。他们的工作方法,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共通之处,在某种情况下,由于语言、人脉、亲缘、地缘等优势,他们就成为新闻现场的“田野工作者”。一些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结识了这些“田野工作者”,他们是伙伴关系,或是为社会责任、相近的价值观或地域集体认同等。这种关系维护往往是在日常工作之外的。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此沟通学习过程中成为“田野工作者”。这种伙伴关系有利于他们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效合作。这种关系成为民生新闻生产流程上的关键元素。
栏目机构逐渐与报料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容生产链,这成为原有新闻素材外的有益补充。内容生产链中引入了激励机制,引导受众成为报料人,通过电话的方式报料给平台或新闻机构,由编辑选取合适的题材,一旦采纳,编辑将题材交由记者前往现场拍摄报道。作回反馈,报料人获得相应报料费。随着新闻采编设备逐渐轻量化,如DV设备等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后来部分民生新闻素材采集的主体发生变化,报料人甚至可以拍摄新闻素材及制作成片。
这种方式确实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甚至诞生了很多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如《今日一线》《新闻日日睇》《小强热线》《DV现场》《今日最新闻》等,一些节目延续至今。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兴盛时期,一些新闻节目对于报料人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质量分级,奖励视“报料人”提供的内容或线索质量而定。在这种机制刺激下,社会上开始出现以此谋生的“新闻报料人”,他们以寻找新闻线索,拍摄新闻素材谋生。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奖励”的机制激发内容提供者的兴趣,将新闻内容线索汇总形成新闻素材池。这样保证了日播新闻有了稳定新闻素材源,也让节目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报料”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大量选用“报料”取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了题材来源。过度依赖甚至会被报料题材所限,职业“报料人”为求利益最大化,有时会以向多家媒体机构提供同一线索,获取更多报料费。海量的新闻素材比记者自报题的面更广,选择性更多。“把关人”在择优过程中,难免在素材质量和新闻记者自身能力发展中抉择。“把关人”往往是管理者,他们的选择会对新闻记者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权衡不当则会影响记者自报题成功率,削减记者自报题的积极性。若记者自报题在个人价值或收入上没有得到体现,将逐渐在选题中对“报料题材”和“任务题材”形成依赖,逐渐降低甚至丧失通过基层工作、个人生活等田野工作中寻找新闻素材的能力。这种情况已逐渐显现,不少电视新闻节目题材已出现了同质化现象。
二、自媒体时代的田野工作者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到来。手机逐渐成为内容采集主力设备。“报料人”的范围拓展到更大范围的人群。一些注意自身能力发展的新闻记者脱颖而出,一些有能力却无晋升空间的新闻从业人员选择离开广播电视机构,他们开始发展自媒体或入职于一些对自媒体有需求的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的流失需要引起关注,其业务能力的传承甚至发生了断代。新一代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重塑,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迫在眉睫。
全媒体时代,每人都有机会成为视频素材的制作者。自媒体平台的发展,用户通过简易的内容生产工具,生产出接地气,贴民生,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语言、习俗、生活状态,甚至是社会问题讨论等内容,部分内容极具新闻性。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出现,以及其当中蕴含的潜在商业价值被发现发掘。用户在制作内容上画面优质不是第一位,内容与情绪的输出已超出原来传统媒体的生产量,“报料人”与新闻记者间的关系呈现淡化趋势。
全媒体发展使“报料人”逐渐减少,部分转行自媒体。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往往涵盖大量难以预知的事件发展方向与稍纵即逝现场,这种现场一旦被捕捉制作成短视频,就有可能成为流量爆款。随着收看信息的习惯发生变化,这种瞬时的成就感以及暴增的粉丝认可与支持,刺激了更多人成为信息采集者。
田野调查能力的培养对新闻记者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田野调查中方法的考虑与预想对于具有新闻性的短视频大有帮助。这对原来处于新闻素材池顶端的新闻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制作出差异化的新闻或对其深加工,对新闻记者能力的业务提高、平台运营等,都是不能绕开的难题。
(一)管理及机制的合理搭建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多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让自己多经历、多跑基层,而不是等候上级分派选题。管理人员对于这种新闻记者“原创能力”的氛围搭建起着重要作用。提高新闻记者的积极性需要激励机制。管理者还需要给予新闻记者一定的空间,如兴趣、专长的展示等,以提高其积极性与成就感,从而提升个人事业心。对于自报题的稿费比例进行调整,在节目稿件当中进行自报题倾斜,都有助于提高新闻记者跑基层的积极性。长期以被动的方式去接“任务”,将会影响新闻记者个体的采编积极性。
内容生产团队的管理、情绪、激励等方面的搭建至关重要。对于积极性足的新闻记者,可以选取多鼓励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在稿件格式形式上,管理者可以考虑允许其进行大胆创新,配备人员配合进行全媒体创作,在基层与人民群众成为朋友。对于文稿能力较强、采集能力较弱的记者,可以鼓励其与擅长跑基层的记者组合,丰富基层经验,有利于其日常工作中辨别新闻信息真伪,激励及互助等方式,既有利于团队团结,也有利于新闻从业人员人才选拔,有助团队可持续发展。
(二)市井中体验人生
网络信息量大,但质量参差不齐,当中还会夹杂虚假信息,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调研及筛选能力。独特的工作经验与生活经验可以带来更多差异化的新闻素材。笔者于2005年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一年时间里,在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路寻找题材,笔者在这条街里找了大量生活题材进行报道。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与数百名街坊成为朋友,包括菜市场卖牛肉的大叔、小店卖生活百货的老板、对技艺传承担忧的厨师、每天奔走于订正家族族谱的老人、乡村龙船会等。
笔者通过人类学调研方法,从节日或节气入手,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及素材,在新闻报道中制作出多件优秀稿件。随着生活经验,工作素材的积累,会对个人业务能力有较大帮助。时隔十多年,今天这条街的很多市民见到笔者,还会相互打招呼,在茶桌上聊家常。“乡野中阅读生命,市井中体验人生”,正是如此。
(三)新闻报道中的田野信息采集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需具备多种新闻信息采集方法。新闻记者在日复一日的新闻采集工作中实现创新,才有可能走出困境。田野调查的工作思维需要养成,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获取的无论是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皆可看作是文本。当它们有同样的前提,被置于同样的语境时,这些文本便会相互补充相互渗透。[1]新闻记者不再只能单一地写文字,单一地拍视频,单一地出镜。影像为文字提供具象的视觉信息,使观者脑海中的抽象概念得以补充完善,这就对新闻记者对于新闻素材的全方位搜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闻现场中,新闻记者将所见事物、人物和事件摄入相机和摄像机及脑海中,这与田野工作者在田野中的工作方法有相通之处:田野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都是信息采集者。他们的采集过程是一种将信息逻辑化情绪化符号化的过程,这种多元的重构过程可以让受众游离于真实世界与抽象世界之中,让受众通过采集者经过忠实编排后从中感知其中的信息。“田野调查”的开始是离开办公室和办公椅参与到社会具体场景中,这种在现场通过田野调查进行信息搜集的方法,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新闻工作者以影像搜集信息的过程,与人类学田野工作者运用影视人类学方法记录田野有相似之处。新闻工作者与人类学者在现场搜集过程中,均以影像作为媒介去表达或记录场景。这种描述能力背后是作者(持机者)的体验与判断的流动和不断推进,支撑着镜头的运行构成明确或尚不明确的语言,成为未来影片的大量素材。[2]
这个过程让新闻工作者返回编辑室进行后期工作的信息重构有了具体的指导论。时间、地点、主办方、人物、故事均来自田野工作的一手信息,可以让新闻记者跳出原新闻现场可能出现的既定的消息源头(如新闻通稿、关键人的采访等)进行再次发掘。而这种田野信息由于是信息采集者自身努力发掘,在采编过程中成为重要的“独家线索”,进而为新闻报道带来沉浸式的观感。
(四)以一次全媒体报道为例
笔者于2016年在所在机构中参与策划制作端午节专题新闻节目(含直播与新媒体),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运用到电视端、新媒体端当中,取得了良好的节目效果与社会反响。自2003年开始,笔者长期从事纪录片创作工作及民生文化新闻报道,加上接受高校多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培训与实践,已在岭南地区大街小巷认识各种与岭南文化相关的朋友,当中不乏龙船爱好者。他们在各自乡村中的专有龙船队伍中任龙船头、扒仔、打鼓各个角色。2016年端午节前,笔者做了大量田野工作,对此次节目效果及传播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下列举几个这次新闻报道前准备的田野工作。
第一,整理龙船报道中的风俗与禁忌,如龙船风俗规定女性不能登上龙船,这就要求了新闻记者不能是女性。部分乡村仍沿用“裸足上船”的风俗,认为穿鞋上船“不吉利”。一些乡村的龙船有“投标选位置”风俗,船头船尾大鼓等位置已有人投标的情况下,采访拍摄时需避免占用这些位置。龙头制作,龙船出厂均有风俗礼仪,新闻记者在系列报道、直播中应避免发生与地方禁忌冲突的细节。这些信息也作为线索切入进行采访拍摄,进而提高采访拍摄质量。
第二,整理龙船探亲走访路线,选取合适的采访拍摄地点。乡村之间因地缘、血缘等,广佛地区以“龙船探亲”的方式在端午节进行互访。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乡村间矛盾冲突。联系这些村的“龙船头”(龙船队伍负责人)时需注意言谈,切勿哪壶不开提哪壶。可以运用人类学调研方法中的PRA方法,对利益相关方进行比对分析再进行新闻题材筛选。
第三,龙船走访多条乡村,与他们的“龙船头”沟通直播事宜,同时让他们介绍新媒体的报道方式,让他们提前了解到直播时间,以便在开始时间在手机及电视端进行收看,以提升瞬时转发量及浏览量。一些乡村因为城市发展规划被划分为多个区域,笔者多番沟通后在直播过程中以电动车跟拍的方式直播,既可以让报道贴近群众,又可以展示城市与乡村发展现状。
这次新闻报道笔者以策划、记者、摄影等身份参与,另外几位记者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参与到这次报道中。其中笔者任记者兼摄影的5场直播(每次2小时),仅机构自主的APP后台数据就达到200万+,连其他直播平台总计超过500万。观看区域涵盖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多个地区城市。“两微一端”及电视平台的全媒体综合报道矩阵,产生了优质传播效果。这种题材的田野信息发掘及整理的时间成本较大,尤其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优势是在充足素材下较容易发掘出新亮点,产生巨大的流量形成关注成为必然。
三、结语
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对于新闻报道在全媒体时代下的融入与创新有很大帮助,笔者就一些在文化领域的策划报道经历作了方法上的整理汇总,希望能为同行带来一些启发。事实上,新闻记者一旦掌握田野工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走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长时间的田野工作训练需要稳定持续的管理机制支持,这就对新闻节目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当今仍有很多传统媒体经历着一边实验一边求存的境况,管理者要在市场与业务之间进行取舍平衡。一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优良的管理机制才会有新闻记者稳定持续的业务发展,才会有更大的业务施展空间,造就优质的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 黄美娣.基于田野调查方法下的摄影创作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2] 刘湘晨.镜头背后的学术伦理:影视人类学的规定性[J].民间文化论坛,2021(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