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种苗苗
2022-04-29陈梦怡
陈梦怡
导读:本文为“疫”起种苗苗——疫情下的“苗”星人班本课程故事,包括:前言;篇章一:“疫”个小发现(是一种针;是药品;是有价值的;可以保护我们;识别;回应);篇章二:“疫”起来调查(接种疫苗带上什么;我们接种过的疫苗;种疫苗时我的感觉;种疫苗后留观可做;种疫苗后需要注意;哪些情况暂缓接种;观点1:要接种新冠疫苗;观点2:不接种新冠疫苗;识别;回应);篇章三:“疫”起种苗苗(接种流程我知道;未知变化我畅想;新冠疫苗我愿种;识别;回应;我们的收获与经验);未完待续。
前言
一场突如其来并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一个不经意间发现的“疤”,捆绑着孩子们心中懵懂又好奇的探究欲望。中六班这群天生的科学家、探究者们,演绎着他们与“疫苗”的故事……
篇章一:“疫”个小发现
点心过后的课间,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在可可身边,只见可可卷起袖子露出臂膀,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看,它在这儿。”话音刚落,孩子们的视线纷纷转向可可手指点着的地方,只见一个不起眼且非常小的“疤”出现在孩子们眼前。
可可:“快看,这是我手臂上的疤。”
心媛:“它长得像一朵小花。”
阳阳:“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呢?”
可可:“我也不知道啊?一直在我手上。”
沫沫:“我知道,这个疤我手上也有,是接种疫苗留下的。”
疫苗是什么呢?我们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接种疫苗需要带哪些东西呢?接种疫苗会很痛吗……就这样,“接种疫苗”成了孩子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1.是一种针
可可:是一种预防针。
墨墨:打疫苗的针很长。
2.是药品
九九:像水一样,但又和水不一样。
皓皓:是可以融化在水里的药做成的。
小北:是很好的成分,可以保护身体。
3.是有价值的
淼淼:疫苗很贵,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花了很长时间。
优优:有些疫苗是收費的,但有一些是免费的。
4.可以保护我们
若耶:接种疫苗可以防止传染。
丹雯:能保护我们不生病。
阳阳:可以在身体里产生抗体。
识别
1.兴趣与好奇碰撞。一个不起眼的“疤”,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与讨论,兴趣是支持孩子深入探究的内驱力,使孩子们在发现与探究之间建立链接。
2.探究演进无穷。对于疫苗,孩子们像极了“十万个为什么”,却又在自己产生疑问时努力用自己的经验来给予自己回应,并尝试用表征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发现与猜想。
回应
链接《指南》: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支持、引导孩子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
1.等等,静待花开。教师要学会等待,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去尝试、发现,看到孩子持续探索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敏锐地捕捉孩子在这期间可能的发展点并给予回应。对于疫苗到底是什么等问题,我并不着急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而是等待着孩子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瞧,这一张张的表征内容,无疑印证了孩子们是有自己学习的能力的。
2.沉默,主动建构。对于教师来说,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孩子面临问题而“不说话”,但其实,儿童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他们来说,主动地建构知识,不断地获取经验是一种本能。幼儿在反复探索中遇到困难时会运用到生活、游戏中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提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章二:“疫”起来调查
时隔一日,关于“疫苗”的话题仍在如火如荼地继续着,但话题的讨论渐渐由普通疫苗转为了新冠疫苗:
杺冉:“我妈妈说我打过的疫苗有很多,卡介苗、肺炎疫苗……前几天我还去接种了新冠疫苗。”
呈呈:“我爸爸妈妈前段时间也去接种了新冠疫苗,他们说我们小孩子也要去接种的。”
桃桃:“我还知道小朋友接种新冠疫苗要带预防接种证,出示健康码。”
小北:“接种完新冠疫苗以后需要在医院里等一会儿才可以回家。”
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有的孩子将自己的原有经验向同伴输出,有的孩子在得到想要的答案后频频点头,而有的孩子,可能依旧似懂非懂。“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一起来找找想要的答案吧。”
1.接种疫苗带上什么
健康码、行程码、户口本、接种证、口罩、身份证。
2.我们接种过的疫苗
狂犬疫苗、流感疫苗。
3.种疫苗时我的感觉
佳宜:像被恐龙咬了一口。
心媛:有点麻麻的。
桃桃:像被蜜蜂叮了一口。
4.种疫苗后留观可做
俊涵:吃点东西。
呈呈:喝点儿水。
棋棋:听听音乐。
棋棋:坐着休息。
小天:看书、玩具。
5.种疫苗后需要注意
沫沫:不剧烈运动。
小北:清淡饮食。
玥瑶:不舒服就去医院。
佳宜:避免针眼口沾水。
天翊:休息、喝水。
昊昊:勤洗手。
6.哪些情况暂缓接种
翊涵:病得很重。
当当:发热。
果果:长期吃药。
原来,疫苗是没有毒或者只是轻微作用的病毒,是可以预防传染病、保护我们的一种制剂。为什么有的人接种了,有的人却没有呢?新冠疫苗,我们一定要接种吗?孩子们就接不接种新冠疫苗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表达着想法与观点:
观点一:要接种新冠疫苗
小天:“电视上说疫苗是可以防止新冠病毒的,是要打的。”
淼淼:“新冠病毒很可怕,但是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打败它。”
九九:“我妈妈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我们小朋友也要接种。”
阿尼:“打了新冠疫苗,身体会增强抵抗力,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
小北:“打了新冠疫苗的话,过年我就可以放心的回老家了。”
墨墨:“我就可以放心的去游乐园玩了。”
观点二:不接种新冠疫苗
天天:“打针很疼,我不要接种疫苗。”
棋棋:“妈妈说我们这里现在挺安全的,暂时不打也没关系。”
俊涵:“接种疫苗我可能会身体不舒服,我不想接种疫苗。”
识别
1.生活经验逐渐运用。孩子们讨论的话题逐渐由好奇转为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例,孩子很善于举一反三,在面对一些疑问时能迅速调动已有经验对活动对象进行判断,经验是他们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不少孩子能和同伴用表征的方式交流自己接种疫苗后的感受及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等,是啊,孩子经验的多寡,决定着他们游戏、生活环节的系列化和丰富性。
2.语言表达逐步展现。一个问题的出现,就是良好教育契机的呈现,把问题抛给孩子,引领大家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不少孩子已经陆续接种了疫苗,但到底是不是一定要接种新冠疫苗呢?孩子们内心深处也有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这不,辩论赛似的开展着属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真实讨论,在这期间,不管是辩论还是讨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不经意间发酵。
回应
链接《指南》: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1.经验丰富助兴趣巩固。陈鹤琴说过:“孩子的经验是直接经验,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样教育才显得自然而然。”伴随着孩子们对新冠疫苗相关事项的探索热情与话题热度,我们也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了解了关于新冠疫苗的由来、接种时需带、接种前后须知,以及为什么需要留观、留观多久时间等,真正系统性地了解学习,通过这场学习盛宴,打消孩子心中还存在疑问,也锁住了孩子心中还保留的兴趣。
2.及时记录促兴趣升温。杜威提道:“兴趣是孩子生长中能力的信号与象征。”活动进行到这里,孩子们对新冠疫苗仍旧有不少感兴趣的地方,这时,教师平时生活中的记录就显得格外重要。记录可以被看作看得见的倾听,它能确保孩子在学习中被观察,我想,当下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应当是:观察儿童—记录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
篇章三:“疫”起种苗苗
除了“纸上谈兵”式的了解疫苗,“疫苗”也在孩子们角色游戏的医院中蔓延……
心媛:“我们在娃娃家里也开一个疫苗中心吧,我来当登记的护士。”
祺祺:“打疫苗前还要取号,我是医院的保安,这个工作我来完成吧。”
昊昊:“那我来为小朋友们接种疫苗吧,我自己已经完成接种了,我知道怎么接种。”
接种流程我知道:测温—取号—登记—接种—留观。
角色游戏的疫苗中心里忙碌着孩子们的身影,除了还原真实的接种新冠疫苗的场景,孩子们还畅想着接种疫苗后自己的身体或许还会发生的未知的变化,可能是……也可能是……
未知变化我畅想:长高—聪明—开心—长胖。
新冠疫苗我愿种:
游戏后,孩子们对新冠疫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爸爸妈妈们也响应着“应种皆种”的口号,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在自己的手臂上留下新冠疫苗的印记,瞧!我们的接种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几一下子提高到了80%呢!
识别
1.角色意识明晰,游戏反射经验。整个接种疫苗的话题从开始持续到现在,孩子们大量运用自己的表征记录,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孩子们的热情不仅限于“纸上谈兵”,而是迫不及待地想成为这场话题过后的实践者。孩子们天生的学习欲望没有被破坏,那他们学习过后一定会去实践,这是孩子天生就具有的学习模式。
2.多元想法萌发,创想还原兴趣。游戏初始,孩子们都顺着他们所熟悉的“剧本”扮演着,但若一直与“按部就班”为伍,就显然不合适了。一向很有想法的阳阳与佳宜,还创想了打完疫苗后或许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长高?长胖?变漂亮?孩子的想法看似稚嫩天真,但这其实也是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举一反三的一种体现。
回应
链接《指南》: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1.材料辅助表支持。虞永平曾说:“教师应做孩子资源的提供者、经验的分享者和麻烦的制造者。”既然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扮演欲望如此强烈,那教师就应尽所能地支持孩子的游戏行为与表达表现,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应孩子所求,开展了为期四周的“防疫中心”主题游戏,并在班内充分留白,将孩子们自己的表征作品有足够的机会与空间展示出来,这才是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的游戏。
2.顺应创造促发展。孩子的想法看似天马行空,但这时教师不要急着去打断孩子,他们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是科学家、艺术家。让孩子尽情地创造与想象吧,在课程中,我们应考虑的不再是“我们能够教会孩子什么”,应该是“孩子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我们的收获与经验
1.科学探究:幼儿能对疫苗本以及疫苗的相关秘密感兴趣,并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为自己的好奇寻找答案。
2.语言表达: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接种疫苗的经历并表达自己愿意或不愿意接种疫苗的观点。
3.符号表征:中班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通过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4.解决问题:在游戏中能发现同伴承担某一角色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同伴想办法解决问题。
5.社会归属:孩子们能从打新冠疫苗的活动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
未完待续……
虽然故事暂时记录到这里,但中六班的“喵星人们”与“疫苗”的故事却不曾结束。“新冠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下次科学家们还会研究出什么新的疫苗呢?”“疫苗到我的身体里以后和我的血融在一起了吗?”
这个冬天,那些和我们拉着手一起长大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步伐。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松开紧握的手,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精密的观察、翔实的记录和言传身教的行为架起孩子接近梦想的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