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园子

2022-04-29张映姝

莽原 2022年1期
关键词:龙血树鸭掌绿宝石

张映姝

龙血树

龙血树,这名字真是霸气。

据说,此树是龙象大战中,受伤的龙腾空而起,鲜血淋洒于大地,而长出的植物。传说的真实性,一向要打个折扣,但龙血树的树干,砍一刀,就會流出血一样的树脂,却是事实。流出的树脂,干涸以后,叫“血竭”“麒麟竭”,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有活血、止痛等功效,可做跌打损伤之药。

我家这盆龙血树,算起来已经养了七年。是搬新房时,和家人一起买的。那会儿,我还是“植物盲”,更不会挑选花卉。枝繁叶茂的,水灵灵的,就觉得是好的。搬回家的这棵龙血树,三个头,叶片水绿、鲜嫩,蓬蓬勃勃一满盆,才160元,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现在,回想起那卖家小哥的过分殷勤和笑容,总觉得不那么地道。

新房,新树,喜气洋洋,人还是旧的。在这间屋子里,种种缘由,旧人开始与植物结缘,对自然、生命、乃至世界,有了别样的认知角度和路径。旧的我,已变成了崭新的人。

搬回家的龙血树,长势还不错。我毫无打理经验,能做的,除了浇水还是浇水。三个头,比着往上蹿,叶心稍微有点黄。我以为新生的叶,就是娇嫩的黄绿色。无知害死的不是人,是龙血树。后来,龙血树的叶尖老是焦黄。嫌它难看,我就拿起剪子剪去焦黄干枯的叶尖。那段时间,我家的龙血树,除了株心的叶片是完整的,其他的都七零八落,没有一片完好无缺的叶片。终于有一天,龙血树不光是下面的叶子发黄、干枯,叶心的叶片也蔫了。我捏捏它的茎,竟然空了。手上稍微一用力,连根拔了出来——哪里有根呀,或者它的根已经腐烂,还有一种可能,它压根就没生出根。这才明白,当初买回的这棵所谓多头龙血树,其实是三株拼凑而成的,而且,这三株肯定刚栽上不久,甚至连根都没有长出来。

一株死了,另外两株活了下来。也许是有了更宽松的生长空间,也许是频繁浇水无意间为它们提供了生根的湿度要求,它原本放置在进家门就能看见的位置,那地方阳光不能直射。每每见到它叶片不平展了,叶尖焦黄了,我便把它搬到窗户边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没过半个月,它的叶片竟恢复油亮的绿了,形状也正常了。

一年一年过去,我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它的叶片为什么不能厚而油亮呢?啤酒兑点水,用纸巾蘸一点,擦洗叶片,既除尘,又补充养分——朋友这么说,我便这么做了。几次之后,它的叶片果然呈现出有底气的结实健康的绿,泛着亮光。

它长高了很多,或者说它的高,是被我拔叶拔出来的。一旦底层叶片黄了,我就手痒,不拔下来心里像猫抓。黄一片,拔一片;黄两片,拔两片……高挑的树干上,是一圈圈的叶轮。间距稀疏的,是浇多了水叶片疯长的记录;间距密实的,说明我已经掌握了浇水的规律。间距稀疏的地方,也是树干最细之处。这盆龙血树的树干,藏着它的生存密码。一株树干,就是一部生活史、生命史,就像一个人的文字,记录着一个人的履历和思想史。

我家的龙血树,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家生的状态。

不能忘怀的,还有它的野生状态——西太平洋的潮水渐次退去。一群人向大海走去。一片高大的、密不透风的龙血树林……

那时,我不知道它是龙血树。海南龙血树。那片树,长在台湾垦丁。

鸭掌木

这是今年第二次修剪鸭掌木了。

第一次是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家的鸭掌木,和幸福树一样,枝头的小叶蓄势待发。为了获得圆球形的完美外形,我剪刀在手,咔嚓几下,就把枝头都剪掉了。据视频里的养花大神说,这样剪几道,侧芽会噌噌噌发一圈。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天天都要扒开叶片查看一番,除了失望,还有失落。剪了头的枝干上是发出了侧头,却只有一个,还是一个,哪有视频上的一圈三五个侧芽!可好,株形更难看了。原本还算直溜的枝干,突然被砍了脖子,生生从旁边又长出一枝,好看不了。偏偏我又在盆里埋了煮熟的黄豆当肥料,新发的枝条可劲往上蹿,眼看要超过幸福树了,叶片也密匝匝的,扑棱了一片,占地,又遮光。

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第二次修剪。说实话,不知道该如何下剪刀了。看着曾经的伤疤,害怕这一刀下去,发侧芽的心愿还是不能达成,那它就又白挨几刀。怎么说,也是一条命。它若会开口,喊疼的叫声会有多响。它应该是羡慕野生的姐妹的,自由自在,随意生长。我更喜欢野生状态的植物,想来也有这个原因。

这盆鸭掌木,养了六年多了。回想起来,它是作为春节拜年的礼物,被两个小兄弟搬进门的。一同进门的,还有一盆红掌。绿油油的叶片,托举着两只红艳艳的手掌,掌心里托着乳白色的肉质穗状花絮。那盆红掌真是给力,接下来的两三年,不断地开花,惹得一位写诗的花友,在微信朋友圈隔空喊话,索求开花秘籍。我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顺其自然生长而已,也就是浇水,压根连肥都没施过。无知者无畏,这无畏早晚要付出代价。我的代价,就是那盆最多能同时开六朵花的红掌,前年死翘翘了。若是那位花友得知,不知会作何想?

我一直不知道,鸭掌木还有别名,发财树、招财树等。鹅掌木、鹅掌柴这类的 我倒是知道。无非是因为小叶组成的复叶形似鸭掌、鹅掌。发财、招财的意愿,一定是商家附会上去的,迎合大家财源滚滚的心思。现在才明白了两个小兄弟春节送鸭掌木的心意,我真是后知后觉。红掌呢,必定也有说头。鸿运当头?还是别的?待我慢慢琢磨。

说起来,挫败感不仅仅是侧芽不发这一桩。更难以接受的是,剪下来的枝条,我也从没扦插成功过。不记得扦插过几次了,无一例外的,均以失败告终。我那么用心地学习扦插,水培、泥土扦插,都用过;生根粉之类的,也尝试过;扦插鸭掌木的视频,至少看了几十个。每个播主都信誓旦旦,保证两三周就白根丛生。这样的情况,在我这里从未发生过。春季剪下的头,我选了两株树干老一点的,扦插到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盆里,想看看萌出新芽后,哪一个盆的效果更好。一盆里的扦插条,两个星期后叶片发黄、株心发黑了;另一个盆里的,应该是生根了,株心有了新芽萌生的迹象。上个月,却悲哀地发现,它的叶片也发黄了,终究是夭折于这个炎热的夏季。我暗自思忖,细细琢磨——唉,肯定是水浇少了。我怎么能把它和耐旱的多肉植物混为一谈,无差别对待呢?它柔嫩的根须,怎么能经受半个月才喝一次甘露呢?

养活、养好一盆鸭掌木,怎么就那么难呢?妈妈打电话说,她扦插的鸭掌木已经发出三四个侧芽了。我又惊又喜,暗生自己的气。妈妈说,直接插到盆土里就可以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扦插鸭掌木,永远在路上。

绿宝石

我对天南星科植物有天然的好感。似乎这名字自带浩渺的宇宙意识,散发着神秘、不可知的气息。

天南星科植物有独特的气质,这千真万确。尤其是它独一无二、气质逼人的花,佛焰苞,中间探出一枝指头壮的肉穗花序。不明白?想想马蹄莲开花的模样,立刻秒懂了吧。这模样的花放大若干倍,能想象出来吗?若是还散发出腐烂的臭味呢?我在视频上看到泰坦魔芋硕大、高耸的花,比成年男性还要高出许多。超常识的,总会让人心生恐惧。

我记忆中的那两枝马蹄莲,是想忘也忘不掉的。它们与几枝黄色、白色、玫红色、浅绿色的菊花,永不凋谢。它们安身立命于一个宝蓝色的玻璃花瓶里,陪我度过人生的头十八年。那瓶塑料花,是父母亲结婚时收到的礼物。比起别的礼物,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盆杯,带有两枝牡丹图案的暖水瓶,解放布的黄挎包……年轻的母亲对这捧花格外喜爱。每年春节前,母亲都会让我用肥皂水清洗它,然后亲手插进瓶里,放在床边的高低柜上。母亲站在那里端详它一会儿,然后就脚不沾地地继续忙活起来。那个年代,母亲的活儿总也干不完。年幼的我好奇地盯着这瓶花,想看到母亲看到的。可那时的我,怎么能看到呢?

绿宝石也是天南星科的,喜林芋属。我没见过它开花的模样。我家的这盆绿宝石,才养了一年。去年初冬,我去姐姐家玩,还没进门,就见楼道里的一个盆里覆盖着几片绿叶;进门后,雷打不动地去阳台看花,硕大的长心形叶片,是油亮的熟绿。我仔细打量,是蔓性茎,竹节似的,每个节都生有火柴棒一样的气生根。就是这些气生根倚绕着盆中树立的棕桩,才让这些比手掌大很多的叶片,密密实实,向上衍生。

窗外,万物凋零,雪还在路上,了无生机,室内的这株绿植真让人赏心悦目。姐夫说,它叫绿宝石,叶子好看,长得飞快。此刻,在寒冷荒芜的西域,它的绿、它的生机,散发宝石一样的光芒。

门口的那三枝绿叶,是姐夫修理掉的。扔了可惜,便插在旧油桶里水培着。谁想要就拿去,姐夫这样说。我当然想要。看到瓶里的水已经长了绿苔,我心想嘀咕,这还能活吗?

回到家,清洗干净,才发现家里没有多余的花盆。去储物间倒腾了一阵,取出一个方桶。看看商标,应该是装乳胶漆的,没有出水孔。这难不倒我。取一根筷子,在燃气灶上把一头烧红,对着桶底,稍微用力,一下就穿透了。打了一圈洞,然后上盆。三枝绿宝石落户了。

想当然地以为,观叶植物是喜欢阳光的,我把这盆绿宝石放到阳台上光线最好、光照时间最长位置。可它长得并不好,叶片薄薄的,软塌塌的,精神不济的样子。

年前大扫除的时候,我见已经搬到散光处的绿宝石叶子上落了灰尘,便用抹布擦了一遍。突然想起,用啤酒兑水擦橡皮树、滴水观音等的叶片,可以让它们的叶片肥厚、有光泽,何不在这株绿宝石上试试?它也是观叶植物呀。果然,连着擦了三次,半个月后,我的绿宝石就像货真价实的绿宝石了。

据说,绿宝石开花时,会发出特别的清香。花苞孕育两个月,只开放十二个小时。

我的绿宝石什么时候会开花呢?

银边吊兰

细细想来,我养过的吊兰品种可真不少,绿叶吊兰、银心吊兰、银边吊兰、金鱼吊兰、佛珠吊兰、情人泪吊兰……金边吊兰、金心吊兰应该也是养过的,只是那时我还不知道它们与银心吊兰、银边吊兰的区别,误以为是相同的品种。现在弄明白了,宽带状的叶片,中间绿色,边缘白色的,是银边吊兰;边缘金黄的,是金边吊兰;叶片边缘绿色,中间白色的,是银心吊兰;中心金黄的,是金心吊兰。

现在家里养的是银心吊兰。银边的那盆,长成草了,乱七八糟,披头散发,去年冬天被我剃了头,就像割韭菜一样。之后,我去南方出差,半个月后回来,已经枯黄一片,显然是旱死的。

银心吊兰有两盆,都是新栽不久的。我家的吊兰,似乎养一阵儿就不守规矩了,株心往上蹿,叶片长而不挺,耷拉着;匍匐茎也会萌发,三两枝,無依无靠地垂挂着,形不成垂挂一圈的圆满效果。这样的颜值,我是很不满意的。不满意的结果,一是割韭菜,二是分株,三是重新栽种。第三种,因为经常做,算是得心应手的。吊兰的繁衍方式很有意思,匍匐茎上会萌生珠芽,珠芽会长成一簇带根的新植株。掰下娇嫩的新植株,插进准备好的盆土里,浇透定根水,就这么简单。十天半月的,一盆生机盎然的吊兰就在阳光下舒展呼吸了。

我喜欢这样的小吊兰,叶片长度也就十几厘米,向上生长,泛着新绿,像豆蔻年华的少女,满满的小想法,含着快点长大的心愿。这样的美,我一直很欣赏;这样的年华,我是怎么度过的呢?唉,我是默默长大的,是被忽略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格外关注、喜欢这样的生命状态。俗话说缺啥补啥,我是在补偿自己吧。

我自己的家搬过四次,也就是说,我曾经在五套房子里长时间地生活过。每套房子里,都有吊兰的身影。无非是吊兰常见的原因,办公室、友人家、厅堂里,到处可见吊兰垂挂的绿色。随手掰取珠芽,随手插入闲置的盆罐,就成一处风景。还有一个原因,吊兰是大名鼎鼎的空气卫士,净化空气的能力绝对是植物界的翘楚。搬入西山的新居前一个月,几盆吊兰被提前安顿,目的就是为了吸甲醛。那时,孩子年幼,几盆吊兰见证了他的成长。只不过,那时候吊兰随便长,匍匐茎多而密,颇有气势。我把两盆都放在门口玄关顶上,匍匐茎披挂下来,一进门,满眼绿意,谁都会夸两句。那两盆是绿叶吊兰。

除了两盆土培的银边吊兰,我家里还有两瓶水培的。其实说不上培养,只是把萌发的珠芽放在装有水的容器里而已。当时到处找容器未果,一眼瞥见酒柜中的玻璃茶壶,揭开盖,倒入清水,翠绿的小吊兰植株悬在壶口,置于木制的茶台上,可亲又可爱。我左看右看,觉得自己真是有才呀。隔了几天,某人终于发现了茶台上的吊兰,大喝一声:糟蹋了我的茶壶,真想得出来。过了一会儿,又来一句:倒也挺好看的。还有一盆,是培在小小的玻璃瓶的。玻璃瓶是烧杯状,一寸有余。那植株有多大,你肯定能猜得到。

水培吊兰,我的经验,一定要用玻璃器皿,透明的那种。观叶观根,两不误。吊兰的根是肉质根,白色。上绿下白,绿叶在空中飘,白根在水中漾,青青白白,莫过于此。

绿 萝

说起绿萝,第一印象是皮实,好养。好养到什么程度?即便是新手,把它养死也不容易。剪几枝回家,往盆土里一插,浇点定根水,每天再往叶面喷点水,过不了十天八天,眼见着就发出嫩绿的新叶了;要不了多久,不经意间,就披挂成绿色的瀑布了。

水培更容易,把稍老的蔓性茎,剪成20厘米左右的短节,下面的叶片剪掉,留两三片,放在水培的容器里。快了三五天,慢则七八天,保准从剪掉叶片的节点,长出白色的须根。这方法我是从芹那里知道的。她家到处摆着绿萝,绿油油的。闭上眼睛,都能感觉到勃勃生机扑面而来。家里摆满绿萝的,不止芹一个,还有秋谷。

绿萝的第二个好处,是颜值高。即便是青叶绿萝,叶片全绿,却绿得健康,绿得有底气。甚至连茎都是绿的,长老了也是灰绿色。

北方的冬天,室外是见不到一丁点绿色的,似乎寒冷把植物的魂都攫取了。山上的云杉和松柏的枝叶,也暗沉沉的,近乎黑色。这是它们过冬的智慧,叶片变暗了,会锁住温度,避免冻伤。

室内却是暖洋洋的。就是因为寒冷,北方的室内都有供暖系统。这样,人不受罪了,花草也跟着沾光。这些年,越来越多名贵的南方花卉,落户北方“寻常百姓家”,室内温度适宜是决定性因素,温暖如春就恰如其分了——冬季北方温暖的室内,春天是植物的绿色装扮出来的。最出色的,当然是叶片绿得发亮的青叶绿萝啦。

我在友人家见到的青叶绿萝,堪称独一无二。绿萝的茎蔓,从地板上的花盆生长蔓延,长到搭上了天花板上的晾衣竿;茎蔓顺着晾衣竿爬上又爬下,几个反复,爬成了一面绿色的屏风。微风穿帘,一架绿色的心形叶片颤动,看得我心动如叶动,如帘动。

我在视频上看到,有的人家养的青叶绿萝,竟然爬满了客厅的一面墙;有的人家,竟然特意牵引,让绿萝在墙面爬出图案的造型。我把这样的人,称为“生活艺术家”。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没有养过其他品種的绿萝,比如花叶绿萝、黄叶绿萝、大叶绿萝等等。它们的区别在于叶片的颜色、斑纹,以及叶片的大小。看过别人养的其他品种,各有特色,各有各的美,羡慕是羡慕,心里还是喜欢青叶绿萝。

绿萝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名珠花卉市场里,最便宜的花就是绿萝了,几块钱一盆。买得最豪气的,也是绿萝,一买就是十盆八盆的。不用说,那买主一定刚刚装修过房子。绿色的空气净化器,说的就是绿萝。不买它,怎么能行呢,新家要赶紧搬过去住的。

知道绿萝的花语吗?坚韧,善良,守望幸福……这应该是绿萝讨人喜欢的另一个优点了。这些美好的寓意,不正是普通老百姓所拥有、希冀、追求的吗?

写到这儿,想起家里养了很多绿萝的秋谷。那套养了很多绿萝的房子,前年已经卖掉了。不能忘记,便只有远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水,像一枝绿萝,有水就能活。她做到了。

像绿萝一样活着——祝福所有值得祝福之人。

责任编辑吴 倩

猜你喜欢

龙血树鸭掌绿宝石
会“流血”的树——龙血树
Chapter 15 Telling the boy a story
分享也是一种美
同和堂的天梯鸭掌
湖面上的“绿宝石”
龙血树的生存智慧
绿宝石
树木中的老寿星
顽强的“绿宝石”
鸭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