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
2022-04-29王春晖周张琴
王春晖 周张琴
导读:通过选取合适的绘本,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进行干预,得出如下结论:绘本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为绘本教学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案研究,包括:一、问题提出;二、研究设计;三、研究过程;四、结果与分析;五、反思与建议。
近年来,绘本以图文并茂的特殊形式,被应用于课堂的频率越来越高,特殊儿童的课堂中也常常能见到绘本的身影。在现如今医教结合的背景下特殊儿童的言语与语言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个案法,探讨绘本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提高的可行性。通过选取合适的绘本,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进行干预,得出如下结论:绘本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问题提出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其主要特色是在视觉方面为读者提供真实的或者是有美感的经验,其精炼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相契合。
绘本阅读对于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有多重帮助,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理解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等方面都存在重要的价值。许多教育工作者看到了绘本对于儿童的教育价值,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绘本进入幼儿园和普通小学的课堂,绘本教学在普通儿童的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低下,其相较于同龄普通儿童而言,各方面能力发展都显著落后,思维以直观形象性为主,刻板弥散,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生活经验贫乏。绘本在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要教学对象的培智學校课堂中的应用也还不常见,偶有应用也存在较多误区与不足。
绘本以其故事性、想象性、趣味性被儿童喜爱,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研究表明,绘本可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交沟通符号系统,需要认知能力的较多参与,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领域存在障碍。研究显示,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发生率为42%,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72%,而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则为100%。智力障碍儿童平均句子长度较短,10岁儿童仅相当于4~5岁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语言既是社交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媒介。因此,语言训练是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的重要内容。
当前阶段,特殊教育快速发展,随着《“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颁布,越来越多社会人士也都关注着特殊儿童发展情况,目前基于绘本的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比较大的研究空间。如何借助绘本这一载体开展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以提高其语言能力,如何挑选适合智力障碍儿童的绘本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本研究选取一名智力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挑选绘本,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开展绘本教学干预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教学干预前后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程度,探讨绘本教学法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提高的有效性,为培智学校与家庭教育提供建议,扩大了绘本阅读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培智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条件如下:
1.被公立医院诊断为智力障碍。
2.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3.未接受过此类研究的介入,且实验干预前后不会接受其他与本研究相关的教学训练。
4.出勤率较高,一周出勤天数达三天及以上。
5.家长同意该生参与本研究。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小A,男,6岁,汉族,主要居住于城市,目前尚未进入学校学习。2021年12月3日在某地级市公立医院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全量表测验智商为49,百分比为0.10,其中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分别为49、60,百分位分别为0.10、0.40,也就是说,被试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其言语智力比0.10%的人好,比99.90%的人差;操作智力比0.40%的人好,比99.60%的人差,而总智力比0.10%的人好,比99.90%的人差,依据观察与研究者的简单言语评估发现被试几乎为口语表达能力,存在功能性构音障碍。
(二)实验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绘本教学。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被试的特点,注重对绘本材料的选择、改变和绘本教学策略的运用;本研究的因变量是指经过绘本教学干预后的被试语言能力的变化。本研究中对被试进行评估后,语言能力的变化指被试构音能力的变化。本研究的控制变量有评估者和训练者,训练与考察评估工作均由研究者一人承担;在教学时间和地点上选择固定的地点对被试进行教学,因教学期间处于假期,故与家长协商尽量安排在固定时间进行教学,具体时间安排为周二、周三、周四下午两点至两点四十,周末中午十二点至十二点四十。地点安排在市图书馆一独立空间内,保证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无其他人员干扰;在绘本选编上,注意绘本的内容难度适中且难度水平相当。
三、研究过程
(一)基线期
本阶段不实施任何干预,研究者通过《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记录被试的语言能力基线水平。
1.评估确定干预目标
研究者运用华东师范大学黄昭鸣教授编制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来评估被试的清晰发音能力,评估结果如下:
金野、张伟峰等学者研究提出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五阶段理论,即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必须经过前语言能力训练—词训练—词组训练—句子训练—短文训练五个阶段。在前语言时期,特殊儿童还没有真正的语言,他们躲在广泛接受各种刺激,为学习语言做准备的阶段。此阶段,语言康复的目的是帮助其积累充分的语音表象以及发展学习语言所必须的能力,基于被试的基本无口语的语言发展情况,本研究在对被试进行语言干预前对其前语言能力进行考察,力求较为多面地反映被试的语言能力基线期水平。考察结果如下:
由以上对被试的汉语构音语音能力评估及前语言能力考察可知被试汉语语音构音能力较低,前语言能力良好。首先,能够发出音的数量为8个,占评估表总数的16%。其中能清晰发音的音的数量仅为6个,为总数的12%,能够发出模糊的音的数量为2个,被试在发这8个音的过程中,清晰发音完成率在60%及以上的音位只有3个,占能够发出的音的数量的37.5%。其次,被试在前语言能力的考察中总得分为18分,其前语言能力良好,由考察结果可知其语言的主动性较好,也能体现其操作智商高于言语智商这一特点。
由评估结果可知被试存在较严重构音障碍,且对个别能发出的音其发音清晰度较差,主要依据被试这一特点,设立后续干预目标:(1)音位强化,被试能清晰发音bāo、pāo、;(2)部分词的清晰发音完成率达到60%及以上:pào、bá、è;(3)被试前语言能力水平得到提升。依据以上干预目标选择绘本对被试进行干预。
2.绘本教学设计
在选取绘本时,研究者考虑到被试心智年龄实为4~5岁左右,因此选择了适合该年龄段的故事绘本作为训练绘本。研究者初步筛选出长短适宜、故事有趣、贴近生活、有逻辑的10本绘本。包括《好饿的毛毛虫》《云朵面包》《点点点》等。以下为部分教学设计样例:
课题:好饿的毛毛虫。
课时:第一课时。
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xxx能模糊发音:bāo、pāo;能清晰发音:pào(20%完成率)、cì(60%完成率)、bá(40%完成率)、è(40%完成率)、yī(80%完成率)、wū(80%完成率)。
教学内容:
《好饿的毛毛虫》讲述的是一个小小的卵里钻出了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毛毛虫啃穿了苹果、梨子、李子、草莓、橘子等很多食物,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的故事。
《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艾瑞·卡尔在这个绘本故事中让毛毛虫带着孩子去旅行,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数字、认识了食物、了解了毛毛虫破茧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生长过程。本课对绘本内容稍作改变,借用饥饿的毛毛虫寻找食物摆脱饥饿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前语言能力,对学生进行发音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地发出“è”这个音连续三次以上。
(2)能在进行发音练习时注视教师,单次目光停留时间超过8秒。
(3)通过绘本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了解毛毛虫蜕变经历,激发对生命与自然的探索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重难点:能清晰地发出“è”这个音连续三次以上。
教具准备:PPT、“饿è”字卡、水果图片、毛毛虫成长过程图片、《手指变变变》和《蝴蝶飞》音乐。
教学过程:
一、口肌放松训练
1.吹气训练:学生吹小纸条,在一张桌子上,教师和孩子分别坐在桌子两侧,将纸条吹过来吹过去,不让纸条落在地上,看谁吹的时间最长,吹之前要深吸一口气,让气息更长。
2.做鬼脸:五官都会参与进来,挤眉弄眼、撅嘴等;嘴唇上翘夹笔:嘴撅起来,把笔放在唇和鼻子之间,靠唇部力量把笔夹住。
3.将嘴巴张开至最大(或说“啊”),停留3~5秒再放松;将嘴巴向左右伸展(观察教师嘴型,试着说“一”),停留3~5秒再放松;将嘴巴噘嘴呈圆形(或说“呜”),停留3~5秒再放松;
4.吃长饼干:选择形状细长的饼干,不要用手参与,靠双唇的力量一点点把饼干抿进嘴里。
5.舌头伸出来,把小饼干等放在舌尖上,一点点吃进去;把糖点在嘴唇四周,用舌头上下左右品尝。
6.拇指放在下颚下缘,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颊肌和咬肌处,嘴唇自然关闭让上下牙做咬合及放松运动。
二、导入
1.做《手指变变变》游戏
师:老师今天要和你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我们先来听听看游戏规则是什么:当我说出变成什么的时候,你就用手指做出相应的动作,现在看着我来做一做、学一学。学会了以后,我们准备开始啦:我的手指变变变,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小猫喵喵喵、变成小狗汪汪汪、变成毛毛虫爬呀爬。
及时给予强化:哇×××你的手指真厉害,把毛毛虫都变出来了,看着老师,我们一起击个掌!
2.创设情境,引出毛毛虫这一角色
(1)师:今天,我把毛毛虫也请来了,我们来一起认识今天这位朋友。
出示毛毛虫图片。
(2)师:这只毛毛虫叫泡泡,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请你和我一起叫一下它的名字:泡泡。它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来认一认。
教师拉着学生的手指向图片,认识毛毛虫的不同部位。
(3)师:毛毛虫要去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毛毛虫泡泡(读重音)身上的故事。
三、新授
1.初读绘本
教师边放PPT,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绘本,设置操作性互动任务。
(1)师:这天啊,泡泡非常非常的饿(播放肚子咕噜咕噜叫的音频)。
教师出示“饿è”字卡,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必要时师借助棉签帮助学生找到发音位置,要求学生读一读。
(2)师: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小小的蛋在哪儿?它可能是谁的蛋?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神器来啦。“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你觉得这只毛毛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好朋友泡泡吗?如果是你就拍拍手!
(3)师:泡泡好饿好饿呀,它决定去找一些东西吃。×××看仔细了喔,泡泡都吃了些什么。星期一,泡泡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哦(边讲边播放音频),×××,苹果在哪里?用手指一指屏幕上的苹果。对了×××真棒!到了星期二,泡泡吃了两个梨子,可是泡泡还是好饿啊(音频配合)×××,梨子在哪里?用手指一指屏幕上的梨子。对了×××真棒!泡泡这么饿,它又吃了什么呢?星期三,泡泡吃了三个李子,可是泡泡还是___?(播放肚子叫音频)引导学生说“饿è”。
接下来绘本内容同上讲述方法。
2.内容回顾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绘本内容,以教师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在需要发音“饿”以及“泡泡”时引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师:泡泡最开始是一只又瘦又饿的毛毛虫,后来一直吃吃吃,变成了一只又胖又大的毛毛虫,再后来泡泡给自己造了一座小房子,把自己包在里面,它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把这个房子咬了一个洞钻了出来,最后变成了一只蝴蝶。
3.游戏《蝴蝶飞》。
四、练习
1.学生角色扮演泡泡,且只有一句台词:饿。通过课件展示绘本内容,在每一次“咕噜咕噜”音频提示后学生都要说“饿”。
2.利用希沃白板软件,设计图片排序小游戏,学生进一步了解毛毛虫的蜕变故事。
五、总结
总结故事名称,简单概括故事内容,介绍作者。
六、作业
和妈妈一起再看一看这个故事,向妈妈练习发“饿”这个音,完成排序题。
(二)干预期
本阶段对被试进行干预,每周五次,共十次,每次教学时间为30~35分钟。教学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在教授新知识前进行口肌训练操,放松被试的面部肌肉、放松唇周及舌头,干预前期由教师辅助被试放松口肌,干预后期由被试独立完成:第一节吹气训练;第二节唇肌训练;第三节舌肌训练;第四节咀嚼功能和肌肉按摩训练。
第二进行绘本教学。在绘本教学过程中也分为几部分:导入、新授、练习、总结。其中将绘本共读放在新授阶段,即教师带着被试一起了解绘本故事,可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即让学生猜测故事走向,或以图片等方式新编故事。在练习部分,研究者借助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设计操作型任务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三) 维持期
本阶段不实施任何干预,研究者继续观察和记录被试的目标行为表现。
四、结果与分析
对被试进行绘本教学干预结果如图3所示;基线期bāo、pāo的清晰发音完成率为0%,pào的清晰发音完成率为20%,bá和è的清晰发音完成率为40%,皆呈现稳定状态;干预期,被试的目标音位清晰发音完成率整体提升,bāo、pāo两个音位的变化曲线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干预期后期其完成率都达到40%,表明干预具有立即效果。pào、bá和è三个音位的变化曲线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表明在干预过程中被试逐渐掌握目标音位的发音,虽然完成率有所起伏但较基线期也有所提升。
维持期相应目标音位发音完成率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在维持期前期,被试目标音位发音完成率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表明前期目标技能没有消退,干预效果得到了较好好的维持,但到了维持期后期,被试的目标音位发音完成率皆有下降,表明被试在日常生活中仍需多加巩固目标音位的发音,目标音位发音训练仍需维持。
被试干预前后前语言能力情况见图4。被试在干预前的前语言能力总分为18分,干预后为21分,说明在对被试实施绘本教学干预后其前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被试在“被叫到名字能恰当反应”“能看着人说话”“能主动模仿他人发声”测试中都取得了一分的进步。
五、反思与建议
(一)对绘本应用于智力障碍儿童语训课的反思与建议
当前绘本应用于特殊教育课堂中实践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特教一线教师与高校研究者都在探寻将绘本应用于特殊教育课堂的可行性,如: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到唱游与律动等课程。但其在语训课中的应用实践仍不多,这也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与开拓。语训课是一门融合教育与康复的课程,在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教学校中言语语言康复课在实施中可采取以下策略:多学科整合实施语言与言语康复训练以及多模式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而绘本以其丰富的呈现形式,恰巧可以作为媒介应用于医教结合背景下的特教学校言语语言康复课程中。在绘本课堂中我们也需要挖掘绘本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活动,以此融合言语语言康复相关内容,将简单枯燥的康复训练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二)对智力障碍儿童绘本教学如何开展的反思与建议
现如今绘本读物琳琅满目,内容与形式各式各样,在选择教学绘本过程中我们要选择符合教学对象心理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绘本,这就需要建立在我们对于教学对象的充分了解上,我们需要对这些教学对象进行正确评估,确定其特殊需要,再为其制订个别化绘本教学计划。绘本可以是我们授课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我们授课的内容,在智力障碍儿童的绘本课堂中,需要设计更多的直观教学活动,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智力障碍儿童不仅仅是一名绘本听众,更要成为一名讲绘本故事的参与者,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设计不同的绘本活动来调动起智力障碍儿童的上课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