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访谈类节目的转型与发展

2022-04-29杨光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时期

杨光

摘要:在媒体发展的全新时期,各类型的节目都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展示的平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建构了各类型节目之间的竞争关系。访谈类节目作为重要的节目类型,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延续优势传统,访谈类节目在新时期也面临着转型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访谈类节目;节目转型;节目发展

访谈类节目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涉及的领域与方面较为广泛。但是在新时期,随着访谈类节目数量和展示平台的增多,访谈类节目同质化的问题不断凸显,节目模式、访谈对象、内容引申等的同质化都正在使得访谈类节目失去受众的关注与市场的基础。为此,要想在新时期提升访谈类节目的质量,通过细致的分析与科学的规划实现转型,促进发展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一、访谈类节目的定位

访谈类节目是形式相对简单的节目类型,节目播出的主要形式即为主持人对嘉宾的采访。随着新时期媒体发展环境的改变,节目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以及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值提高,在已经播出的访谈类节目中也出现了脱口秀、观众互动、金句总结等不同的创新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访谈类节目的形式,提升了访谈类节目播出的效果。总体来看,访谈类节目的创新速度依然跟不上观众的期待与市场的需求,由此在新时期,访谈类节目同质化明显,新鲜感降低的问题日渐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时期访谈类节目的转型与发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讨论新时期访谈类节目的转型与发展,还是要从根本上开始,对于访谈类节目的定位就是根本的问题,对于访谈类节目的定位要从类型与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访谈类节目的类型

访谈类节目的类型主要包括新闻类、民生类、娱乐类、专访类。第一,新闻类访谈节目。新闻类访谈节目多是作为新闻节目的补充或提高,对一些热点新闻、社会话题、焦点内容等进行深度解读与独家分析,相对来说覆盖的范围较广,传播的信息量大,舆论的导向性强。在新闻类访谈节目当中,所邀请的嘉宾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为主,这是为了保证解读与分析的权威性与准确性,避免出现信息传播的偏差与价值观的偏离[1];第二,民生类访谈节目。民生类访谈节目聚焦的是人民群众的家长里短,意在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在民生类访谈节目当中,基本由主持人、采访对象和现场观众构成节目主体,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家庭成员关系调适、道德观念交流碰撞等内容时,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是重要的场面缓冲与气氛调节。民生类访谈节目的参与性强,注重互动,更加贴近于民,贴近生活,是受众基础相对稳固的访谈类节目;第三,娱乐类访谈节目。娱乐类访谈节目注重综艺性的体现,所使用的效果营造和包装手段较多,所邀请的嘉宾多数是具有娱乐性与综艺性的文娱明星。对于观众的定位以年轻人或者粉丝群体为主。但是娱乐类访谈节目在现阶段综艺节目大火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访谈节目本身的特性,容易向综艺节目的方向发展;第四,专访类访谈节目。专访类访谈节目是访谈类节目中档次较高、内涵较深、人文色彩浓厚的访谈类节目。节目所邀请的嘉宾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或者话题性,而节目所选的话题也多具有社会性。现阶段,国内比较成功的专访类访谈节目包括《十三邀》《立场》《锵锵三人行》等。

(二)访谈类节目的形式

访谈类节目的形式主要包括聊天式、人物式、辩论式和综艺式。第一,聊天式访谈类节目。聊天式的访谈类节目要求演播室的布置要温馨舒适,以访谈类节目《圆桌派》为例,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围桌而坐,聊天过程中还会燃香品茶、喝红酒等,这些都是为营造温馨舒适氛围所做的节目设计,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使主持人和嘉宾放松,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更能够激发沟通的欲望。另外,聊天式访谈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邀请不同身份、不同领域的人对同一个话题进行不同视角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更容易引出多方面的内容,能够代表更多观点,从而吸引持有不同观点的观众群体,这样的形式适合讨论具有共性、能够达成共识的话题;第二,人物式访谈类节目。人物式访谈类节目的形式基本是一对一访谈,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分享诉说与提问倾听,更多的是一种观点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人物式访谈类节目的规格高,甚至具有一定的严肃性,访谈由浅入深,往往最终会体现人性的一面;第三,辩论式访谈类节目。其所选择的话题一定是具有两面性的,而且受访的对象一定是不同观点的坚定拥护者。而主持人的作用就是要站在中立客观的位置上引导受访对象充分表达,同时又能够对紧张激烈、剑拔弩张的节目气氛进行适度的调节,以达到播出的要求。辩论式访谈类节目在话题性的制造方面具有突出效果[2];第四,综艺式访谈类节目。综艺式访谈类节目是新时期当中较火的节目类型,所邀请的访谈对象多是文娱明星和知名人士,具备一定的社会关注度,节目以“综艺加访谈”的形式呈现,文艺表演、游戏竞技等更具有娱乐性。综艺式访谈类节目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同时也能够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和八卦心理。

二、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访谈类节目由1996年的《实话实说》开始,到《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一批优秀的节目百花齐放,再到新媒体发展之下,《十三邀》《立场》《圆桌派》《锵锵三人行》等节目在线上平台的播出,可以说我国的访谈类节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在20余年的发展当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入新时期后,许多访谈类节目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整个社会对于访谈类节目的关注已经开始下降,这其中有新媒体发展导致信息爆炸,受众被多元化分流的原因,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访谈类节目自身同质化严重,节目创新不足,不符合新时期媒体传播特点与人们审美习惯等自身问题导致。

(一)节目定位与目标观众存在偏差

现阶段,访谈类节目发展的明显趋势是格调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深,严肃性越来越突出,在简单的节目形式之下,往往想体现更大的社会性与展现人性的不同面。

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人们受到碎片化阅读与泛娱乐化的影响,整体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耐心正在下降,对于目标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而言,访谈类节目在新时期当中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由此使得访谈类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体越来越小,直到从一档本身发展形势向好与观众基础良好的大众类节目变成了小众化节目,这样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访谈列节目转型与发展的受限。

(二)盲目迎合市场供需忽略节目质量

在新时期,访谈类节目的制作单位要经受市场竞争的压力,考虑经济效益的取得,为此对于市场供需的迎合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盲目迎合市场供需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如某明星在近期因为某部作品而广受好评,备受关注,那么其本人势必会成为各档访谈类节目邀请的对象,由此就会造成短时间内该明星频繁地出现在访谈类节目当中,而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表达的同质化就越严重,由此也会增加访谈类节目之间的同质化问题,使得节目的质量水平降低,久而久之就会使观众失去对节目的兴趣。这从根本上来说,是观众在心中认定访谈类节目已经不能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内容,在有多元化选择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与精力观看访谈类节目[3]。

(三)优秀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欠缺

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访谈类节目成功的关键,诸如崔永元、杨澜、鲁豫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其本人的风格特点不仅成为访谈类节目的标签,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象。但是在现阶段,优秀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极度缺乏,在文化底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以致《立场》《十三邀》等访谈类节目都是由易立竞、许知远等媒体人、作家等非专业人士担纲节目主持,从而完成相关的工作。

三、新时期访谈类节目转型的方向

新时期访谈类节目转型的方向主要是围绕“创新”与“深入”。“创新”是新时期访谈类节目转型与发展的根本,而“深入”则需要把握适度原则,适合新时期受众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以避免出现转型的偏差。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三个创新”和“三个深入”。

(一)创新观察,深入环境

在访谈类节目当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以及观众对节目的观看其实都是一个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才能实现言语的交流,情感的共鸣与观点的分享。而在新时期,访谈类节目应该创新观察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演播室的面对面,而更多地要将访谈的环境置于并深入到实际的社会当中,可以在参与社会活动,体验不同生活等的过程中使得主持人和观众对嘉宾进行观察,从而尽可能抛开访谈类节目的形式与刻意包装,使得嘉宾更接近于社会人的状态,更能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表达分享与状态的展现,从而使得访谈类节目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真实,更加贴近观众。

(二)创新选择,深入人性

访谈类节目在新时期进行转型时,一定要避免盲目性与同质化,要对节目的风格定位与受访对象的选择保持必要的原则性,一以贯之,这看似有所限制,其实是在帮助访谈类节目在转型中摆脱现阶段发展中最大的弊端,创新选择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访谈类节目的选择可能不够“热”,也不够“新”,为此访谈类节目要另辟蹊径,找准一个能够做出内容的点,如深入人性。访谈类节目本身就要具备客观理性的特点,那么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待受访对象,可能就会褪去受访对象的各类光环,跳过受访对象的各种身份,从而直接聚焦其为人的本质,去对最本源的人性进行分析,由此得到的东西也许不会成为当下的爆款,但是一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具备独特的气质与风格[4]。

(三)创新定位,深入态度

态度是一档优秀访谈类节目所具备的必要特质,为此在新时期进行转型时,访谈类节目一定要注意对自身态度的确立与保持,要通过态度进行深入展现,因为态度就是节目的理念与初衷,态度就是节目制作的质量与水准。在确定与保持态度的过程中,创新节目定位是必要的一步。以《立场》为例,该节目“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的态度十分具有特点,而且在态度的指引下,该节目不急于评判,而是侧重于倾听与深谈,在碎片化与速食化的新时期环境当中,节目定位独具一格。

四、新时期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策略

新时期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重新构建主持人与受访对象的关系;其次是重新寻找访谈内容的多面切入方向;最后是重新搭建节目多元传播的媒体网络。

(一)重新构建主持人与受访对象的关系

重新构建主持人与受访对象的关系,是对“带着什么问题去采访”“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去采访”等问题的回答。在传统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更多的是扮演倾听与引导的角色,而受访对象更多的是在无干扰影响甚至是交流碰撞状态下进行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不对等,主持人更像是一件道具。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要注意与受访对象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要能够对自身的观点进行阐述表达,甚至是对受访对象的表达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质疑与反驳,只有形成思想上的交锋,才能进一步提高访谈类节目的话题性与思考性,从而使节目的效果提升,而这种重新构建的主持人与受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对话题的深入探讨。

(二)重新寻找访谈内容的多面切入方向

在新时期当中,人们所接触的媒体平台与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获取的信息都具备多样性与多元化特点,这也使人们对于访谈类节目在多样性与多元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实现新时期访谈类节目的发展时,要注意节目的内容要针对同一话题进行多面切入,多点探寻。也可以在访谈类节目形式的选择上,跳过传统的人物、新闻、民生等类型,而是聚焦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衣食住行都成为访谈类节目的话题内容与展现形式,并透过衣食住行展现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从而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更加满足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市场供需,更加突出以小见大的节目制作水平。

(三)重新搭建节目多元传播的媒体网络

在新时期,新媒体成为主流,融媒体成为趋势,为此访谈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新媒体的使用,注意搭建融媒体传播平台,为节目的有效传播创造便利条件。在进行节目的策划与制作时,首先要考虑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特点,按照单元与模块的形式对节目进行策划与制作,以便于将节目化整为零进行传播[5];其次要注意对节目中主持人及受访对象表达时,语言、神情、动作等的捕捉,其在短视频潮流中,丰富节目的片段内容,而且要注意制作节目短视频片段时,要满足大屏变小屏、横屏变竖屏的传播特征与观看需要;最后要充分把握新媒体的互动性,在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各大平台上建立讨论专区,生成热点话题,并注意保持线上的互动活跃度,真正将访谈类节目本身打造成话题,打造成热点,从而形成品牌效益,提升访谈类节目在新时期的适应性与竞争力。

五、结语

访谈类节目在我国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与快速的发展阶段,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瞬间,由此也收获了一批对访谈类节目葆有热情与关注的观众群体,这些都为访谈类节目在新时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访谈类节目要充分研究好新时期的“新”,转变思路,找准方向,加强创新,实现访谈类节目形式与内容的转型,充分利用好融媒体传播方式实现访谈类节目的热度保持与活力展现,由此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顺,贺翔.访谈主持创新研究:情境、偏见与交互:以《十三邀》为例[J].视听,2022(1):135-137+165.

[2] 郑鸣九,陈坤.传统文化访谈类节目的创新实践:以《传承进行时》为例[J].传媒,2022(3):69-70.

[3] 李哲.访谈节目的后现代转型:以《十三邀》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72-75.

[4] 黄譞.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J].传播力研究,2021(33):77-78.

[5] 李斌.融媒体时代电视访谈节目创新之道[J].新闻传播,2018(21):57-58.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