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中的图像价值和作用
2022-04-29姜晖
姜晖
摘要:本文以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为基点,讨论了在新媒体时代,图像和视觉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分析图像的真实和失真、单义和多义、视角选择和视角融合的传播机理,对如何通过图像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内容、形式、价值上的新探寻路径,从而在真实性、审美性、有效性的多个维度上,实现视觉文化的更大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图像;视觉;新闻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最令人担心的是信息在传播中失真。相对于语言文字,“图像超越时空,冲破一切民族语言的障碍,成为人类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1],而“读图”是否是毫无障碍,是否是意义和价值完整传递,这也是值得考量的问题。
一、图像的价值:跨文化传播中意义形成
世界上的文化交流大多数时候是文字不通、语言不通,这也为文化交流、文化传播造成巨大的障碍。长久以来,为了让文化传播中信息意义不失真,先哲们作出了许多的假设和构想,为构建文化共通、意义共识、价值共享,提出了许多的方案。
当然,无论是哪种方案,都要建立在“跨”的前提之下,而“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实践活动。首要的是对异域文化的文字语言进行系统的“学习钻研”,从而开启跨文化传播进程。“在无共通语言和文化之间,图像比语言、文字更具有跨文化传播力。”[2]这也是当下以视觉图像为主要传播模式展开跨文化传播根本原因。
跨文化传播由“语言符号”转向“视觉符号”模式,不是从互联网时代开始的,但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明确了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意义和价值的形成和塑造路径。
(一)图像的“保值性”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优势
语言符号互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失真”。例如,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中国读者,对它的理解会衍生出无穷的意义链,结合自身处境和际遇,悟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而要译成外文这样的诗意就会大打折扣,译文造成诗文的韵律和境界大大变形,究其原因在于外国读者没有中国诗文化传统作为理解的基础文化心理机制,同时,译文即便准确表达了“字”“词”的元素,却难以表达出“字”“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法和篇章的独特逻辑,“意象”与“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差异更是需要更深更丰富的“设身处地”的知识支撑和人生阅历。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虽为主流,每天有海量信息在“互译”机制中循环往复,实现信息交换和意义交流,但也是在这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中,不断发生信息“渗漏”和意义“蒸发”,不断造成误读和误解,这就是基于“交流目标”而造成了“交流困境”的悖论。
而在跨文化传播之中的图像,它的“保真性”相对而言强些。尤其是摄影技术发明以来,到电影电视、视频直播等视觉媒体大行其道以来,图像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起着重要保真作用。“眼见为实”“眼见为真”被认为是视觉图像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跨文化传播因为是在两个或多个异度时空中进行,“眼见”的实践不能以亲历现场进行,那么,它就要依靠图像的保真度来承载,“它表明了当代文化越来越围绕看图像来建构和运转”[3]。图像是建构我们社会现实的重要路径,这也是在读图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图像的保真性对新闻而言最为重要。新闻以真实作为生命线,失真即失去新闻的根本价值。跨文化传播中“求真求实”是新闻传播的价值追求。而新闻传播又是以价值观为基石展开的文化活动,传播中的客观与主观因素之博弈,价值倾向与文化立场之互见,文化视角与文化身份之所限,往往导致新闻完全失真或部分失真,而图像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似乎代言了“真相”全部,“真相”被把握为图像,从而造成我们普遍对图像传播的可信度的认可和接受。
(二)图像的“直观性”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的优势
“图像的文化”是“通过观众沉浸其中来运作,即借助于一种将人们的欲望相对说来无中介地进入文化对象的运作”[4],这就是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直观作用”:“沉浸其中”。“视觉”或“看”本身是有距离的,这种时间上、空间上、文化上、心理上的距离都容易造成文化视差。“识字”即是一种环节长、过程久,需要“解码”和“编码”的阅读行为。而无论这种“视差”因何而起,势必影响观者的文化反馈。
图像传播则是观众沉浸于环境之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既无须文化中介,也少有繁杂冗长的编码译码过程,它可以直接完成意义的获取和价值共享。
拿新疆日报集团主管主办的《大陆桥》杂志开设的《桑皮纸上的中国画》栏目来说,是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向国外宣介的示范。从2021年的作品《悦色》《三阳开泰》《天山雄风》《喀什明月歌》《天高云淡》《吐鲁番印象》《古老的故事》《塞外家园图》《幸福时光》《九秋香满镜台前》《风起塔里木》来看,这些作品有三大特点:第一,画作基本聚焦的是当下之中国,今日之新疆,是对中国文化在当下最新成果、最新表达、最新探索的呈现;第二,画作内容元素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第三,国画的材质是“桑皮纸”,属于新疆特有的“非遗”瑰宝,让古老的桑皮纸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众所周知,中国画“图像”讲求神似,不求形似,在真与非真,似与非似之间,这就要求画作在“造境”中直观表达当今中国变化,形成“取材新”“视角新”“主题新”的新图景,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尤其是画作《风起塔里木》,是将固沙田字格的题材入画,构图非但不机械呆板,因风起而动,让画面充满了“固沙之效”的力度感,从而赋予中国画的新境界,这对跨文化传播中形成新认知提供了条件。
(三)图像的“时效性”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优势
“时效性”常被理解为“快”,在跨文化传播之中,强调传播速度之快、文化转化之快。尤其是跨文化传播中需要突出在一定时代背景和交流条件下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的成果,使之“落地”,才是关键。
“图像”无疑是发挥跨文化传播的时效性、高效率的重要路径。当下新媒体生产中将新闻“图像化”“图表化”,以求受众接受。可视化信息图则是将文化内涵、商品数据以及视觉形象设计之合,并将声音、文字、图片整合为一目了然的视觉图像,通过艺术效果、色彩、体量、形状区分,使信息图最终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层级关系,兼顾趣味性的同时,使受众更加便捷地获取关键信息,极大提高了受众消化信息的效率。这也是通过H5、动图、新闻海报、长图等,有效降低不同专业间对于不同信息的理解难度。“设计者扮演着翻译的角色,将受众的五感体验译为视觉符号,高效传达信息的同时,视觉呈现效果也更加炫酷多彩”[5]。
图像不仅仅表达了“是什么”,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在短视频和图表制作之中,渐渐成为主导的文化追求。对视觉文化更丰富的延伸,这就是图像从“表达”向“解释”转向,由“是什么”向“为什么”深耕,由浅层表象向深层现象探索。因而,图像再也不是什么“一览无余”的影像集合,而是视觉符号重构的文化体系,它和文字符号一样可以成为意义和价值形成重要元素。
二、读图的新视野:在跨文化传播中视域融合
虽然跨文化传播从图像那里获得无穷的好处,但图像并非是万能的。“读图”对跨文化传播也会造成新的困惑,这对图像制作和生产提出了新要求。
(一)图像的接受问题
图像如何叩开理解之门,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显然,在跨文化语境中,图像被视为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的桥梁,但并非“至境”。相反,在图像之中意义流失和缺失的现象日益突出。
图像可以简单地构形,但意义不能。一个图像一个视觉符号一旦进入“文本”,进入语境,它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优质的图像图表、题材、构思、叙事、编排等内在的创作逻辑只是里,只有表里如一,图像才能发挥其跨文化传播的强大能力。所以,图像的接受,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对图像表达出的社会背景、历史维度、知识储备、叙事逻辑的选择性接受,是对文化传统的选择性理解。这也是我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对语境进行减法的原因,便于外国受众接受,便于在传播者预设的范围内进行理解。
(二)图像的理解问题
图像并非是单义性的。以《大陆桥》刊发的《舞出中华精彩的〈洛神水赋〉》一文为例,图像所呈现的“洛神”与中国传统绘本中的“洛神”不尽相同。顾恺之长卷《洛神赋》与梅兰芳京剧《洛神》中的形象都是“庄严妙相”、贵气逼人。而河南电视台创作的《洛神水赋》中的“洛神”,借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突出“钟灵毓秀”翩翩飘逸的风度,从而“洛神”形象差异之大,是外国受众所不知情,难以溯源的,他们对洛神的形象认定被固化,也是这个原因。《洛神赋》的整个叙事逻辑是有前因后果的,在曹植的《洛神赋》和梅兰芳京剧《洛神》中结构严密,叙事完整,借此凄婉哀艳的爱情故事,所抒发的又不只是“得之不遇、遇之又失”那么简单,从曹植创作的母本就能看到“洛神赋”的文本原义。而舞蹈《洛神水赋》完全“架空”了《洛神赋》文本深义,突出了舞者在水中舞蹈之美,以唯美的表达形成视觉焦点,致使洛神文化被视觉文化所置换。这对于外国受众而言,是更有利的。他们在不理解“洛神”为何者,“洛神赋”之原义,以及“洛神文化”的整个脉络的情况下,对《洛神水赋》这个舞蹈的理解就会发生重要的转移:图像的单义性转向了图像多义性。水中如梦似幻的舞蹈,以及舞者优美的表达,“水”与光的交织,形成的舞者的空间,与“洛神”的人物关联几乎毫无关系,这样的文化空间,就是“空白”,需要外国受众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艺术常识来填充。所谓“文化视域融合”是对这种行为的命名。
“文化视域融合”是文化理解的前提和捷径。图像文化最为有利于文化视域融合。首先是审美共性。审美有差异,但美的共性大于特殊性:对牡丹之美,中外无差异,对大卫雕塑的审美,东西方障碍不大,就是这个道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所以,图像文化中“美”的因素是第一的,美的共性是核心灵魂;其次是共同价值,如对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多样化,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基本共识,这就是建立于全球共同文化价值上形成的共识,没有这些基本共识,世界文化交流是无法推动无法形成的;最后是共同视角。“文化视域融合”需要共同视角,而共同视角的形成,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以“平等”的姿态来看待异域文化,克服刻板印象,消弭文化偏见、文化误读,这就要求彼此具备“平视”的文化胸怀和文化包容。跨文化理解建立在文化视域融合之上,这才能主动去理解和借鉴跨域优秀文化,从而对推动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三、图像的建构:拓展跨文化传播新路径
进入新媒体时代,图像文化的内容不断开掘和拓宽,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无疑是好事。因为单纯的文字、单纯的图像都容易形成单向度的价值和意义导向,影响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的有效性,只有将文字、图像、声音结合为新媒体视觉产品,这样才能为跨文化传播提供更大的便利。对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视觉产品而言,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来开拓新路径。
(一)内容的重构
内容的重构必须以时代生活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完整性为依据,让内容成为跨文化传播真正的支柱和内核。当前,我们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故事,内容过于集中新闻领域和社会现象表面,立体式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就必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寻传播的内在逻辑,把视域选择、文化推荐和现实反映结合在一起,让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感,结合图像和视觉文化独特传播机理,进行有机链接,多向推进。这也需要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找到中国故事值得发掘、值得言说、值得传播的价值成分,给予及时的整合对接。
(二)形式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将视觉文化深植于每个人的生命深处。但我们也要看到,图像在新媒体技术改造下,不断失真:PS图片,置换或虚化图像背景、滤镜等,让图片发生真实性危机,加之视角选择势必带来的信息遮蔽,导致图像(视觉)的视域缺陷,这就导致跨文化过程中形成新的因图像失真而造成的意义缺失和流失。所以,技术创新不应该是不断危害跨文化传播的真实度和诚信度的帮凶,而应该是跨文化传播中真实有效的支撑,对图像的鉴伪和对图像意义的技术性补充扩展,都需要技术创新来实现。
四、结语
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规避图像信息和意义的缺失和失真,是读图时代“袪魅”“去蔽”重要课题。图像和视觉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立场影响着跨文化传播能否正常、有序、健康循环下去。当前,去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袭来,对跨文化传播而言,只有加大文化对话而非文化冲突,才能让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成为可能,我们在推进跨文化传播时,既要有“求同存异”的胸怀,更要有坚持原则的操守。守住原则,才能有文化传播的定力,才能具有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求同存异,才能提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是把跨文化传播之路越走越窄,而是越走越宽,进而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最大限度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积极意义。跨文化传播成为全球化潮流中的主要传播方式,而图像产品和视觉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日益起到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上官雪娜.图像跨文化传播力在出版“走出去”中的价值探索[J].出版广角,2017(2):27-30.
[2] 刘洪.论图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天然优势[J].学术论坛,2006(5):160-164+183.
[3] 昌进.基于符号学的社火脸谱文创产品开发模型研究.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会议论文集[C].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0:851-856.
[4] 毛峰.图象消费的时代[J].文艺评论,1996(5):1-7.
[5] 周全,季明明,黄靖文.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语境[J].大众文艺,202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