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爸爸的同事》教学设计
2022-04-29赵春利戚艺伟
赵春利 戚艺伟
导读:本文为绘本《爸爸的同事》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经验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认识了一些汉字,大多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汉字也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于同音字或多音字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班上吴明轩和徐艺萱的“xuan”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同样是“大”,却叫“大(dai)夫”?而姓氏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人维系血缘关系的隐形纽带。本班幼儿都能说出自己和家人名字,但是不清楚姓名的组成以及姓名包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职业方面,我们在中班开展过与职业相关的活动,大部分幼儿只知道自己父母职业的名称,但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绘本《爸爸的同事》内容取材于生活,它用不同的姓氏串起了一个关于职业的故事。一方面它以幼儿的视角讲述了让人捧腹大笑的姓名谐音,另一方面则通过故事主角李小龙对他爸爸工作的好奇来讲述编辑部的人员组成和各自的工作内容。绘本涉及了字词的谐音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像“朱、侯、苟、吴工……”这些和动物产生联想的姓氏和职业,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多音字相关的知识。
在对绘本的重难点及幼儿已有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在阅读绘本过程中,重点帮助幼儿了解谐音梗以及编辑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并以绘本为载体,基于绘本中的两条线索开展“姓名的故事”和“身边的职业”主题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主题,了解姓名文化和关注身边人的职业。
二、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与想象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故事中因谐音而带来的误会,感受谐音带来的趣味性。
2.借助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和同伴之间的想象与交流,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对姓名文化和身边人的职业产生探究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绘本《爸爸的同事》人手一本、绘本内容相关的PPT、翻页笔。
(二)经验准备
1.活动前发放“姓氏调查表”了解姓氏的来源,知道姓名的组成。
2.通过采访、查资料等方法对职业内容进行调查,了解身边人的职业。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和制作流程。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说明:通过观察封面的图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大班幼儿对文字有一定的兴趣,有幼儿在生活情境中认识一些汉字。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根据图画内容了解封面文字的意义,建立画面与文字的联系。同时根据画面大胆猜想故事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同时增加他们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好奇心。
(二)幼儿自主阅读绘本
师: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你们仔细看图画,看完之后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明:尊重幼儿的读者身份,给幼儿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语言和行为,发现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程度与兴趣点。在与同伴的分享过程中,也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流的机会。
(三)师幼共读绘本
1.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讲对“同事”的理解。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爸爸的同事》,什么是同事?谁有同事?
2.引导幼儿观察环衬图画,了解环衬隐含的绘本主题(姓氏和职业)。
师:环衬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图案的记录本、图画书……)
3.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正文第1页至第4页,教师讲述文字内容,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前期调查经验讲述对职业的了解。
师:故事中的爸爸在哪里工作?编辑要做哪些事?你们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去过爸爸工作的地方吗?爸爸工作时要做哪些事情?
4.教师讲述故事第5页至第22页,借助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师:爸爸的同事都有谁?你喜欢爸爸的这些同事吗?为什么?
5.画面停留在化装舞会的页面,请幼儿仔细观察“爸爸的同事到底是谁”。
师:爸爸的同事既然是人,为什么爸爸要说“猪主编、牛伯伯、蜈蚣、羊阿姨、马叔叔呢”?
师:我们班有谁的姓跟动物有关系,有姓朱、姓杨、姓马的小朋友吗?
说明:在与教师的共读过程中,有部分幼儿觉得爸爸的同事是人,不是动物,但是他们又说不出理由,特别是图画借由故事主人公李小龙想象而呈现的兼具动物和人的特征,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理解难度。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联系班级小朋友的姓氏理解绘本中的谐音梗。
6.讲述绘本第23页至第27页。
师:李小龙爸爸工作的地方都有些什么?爸爸的同事的姓氏真好玩?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姓氏?
说明:幼儿通过对图画的观察,结合教师的文字讲述,在图文结合中幼儿解开心中的疑问,原来爸爸不在动物园工作,是他的那些同事的姓和动物有着相同的读音,也初步了解出版社是制作图书的地方。
7.讲述绘本第28至最后。
说明:通过图画和文字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作品中关于“姓氏”和“出版社工作”的知识点,激发幼儿对姓名文化和身边人的职业产生探究的兴趣。
(四)交流讨论
1.师:在我们班级里,有和你同姓的人吗?你家里人谁跟你同姓?
2.师:如果请你们制作一本关于姓名故事的书,你们有什么想法?
说明:设置两个与绘本主题相关的问题情境,第一个问题引导幼儿走进姓氏,开始对姓氏进行思考和探索。第二个问题引导幼儿回顾绘本内容,思考如何制作图书。
五、活动延伸
(一)区域游戏:姓氏接龙
通过游戏“姓氏接龙”来调动幼儿对姓氏学习的积极性。
(二)家园共育:制作姓名故事海报
请家长给孩子讲述其姓名意义,孩子制作姓名故事海报,并且向大家讲述他们的姓名故事。通过分享自己的姓名故事,学会欣赏自己的名字,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
(三)小组活动:幼儿园一日职业体验
幼儿按照计划分组到门卫、晨检、保育、教师、园长岗位跟岗体验。
(四)区域活动:长大后的我
在了解一些职业和体验幼儿园部分工作岗位后,请幼儿画下长大后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五)区域活动:制作以“姓名的故事”为主题的图画书
六、活动反思
幼儿在初次阅读这本绘本时,他们对封面的动物影子非常喜欢。首先环衬的动物图书以及正文中的人(动)物形象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其次是对爸爸职业的讨论。有幼儿参观过父母的工作单位,他们能明白同事的意思,但是在第一次自主阅读之后的讨论中,所有幼儿都觉得爸爸是在动物园工作,他的同事是动物。
在师幼共读之后,幼儿明白爸爸的同事是人而非动物,但是对于绘本中的“谐音梗”和“编辑部的职业”不理解也不了解。由于经验和发展水平限制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很喜欢看这本书,但他们还不能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这本绘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关于姓氏和职业的学习契机,基于绘本内容,我们梳理出了“姓名”和“职业”两个关键词,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姓名”系列活动中,把重点放在理解自己的姓名上,然后通过对自己姓名的理解再慢慢延伸到广阔的姓名文化中,幼儿在了解百家姓、了解自己名字故事的同时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在“职业”系列活动中,出于疫情原因,我们把主题重点放在了真实场中的职业体验上。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熟悉的场所,这里占据了3~6岁这三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然而这个我们和幼儿无比熟悉的场域,其实对幼儿来说仍是陌生的。幼儿的社会学习要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真实情境化的体验与实践会让幼儿的社会角色认知获得更好地发展。在体验幼儿园的各个岗位过程中,幼儿在熟悉的场域去深入地了解他们看似熟悉的人和事,在充裕的时间与宽松的氛围中,他们了解了保育、保健、门卫、园长的工作内容,也借此萌生出“责任”这个概念,幼儿在工作的过程也感觉到累,在门口站岗幼儿感觉还有些冷,但他们坚持完成了这份工作。
活动过程中,家长也加入到幼儿的学习中,他们通过绘本阅读理解幼儿对成人工作的好奇,开始有目的地带幼儿参观他们工作的地方。与幼儿一起查阅家庭族谱,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给幼儿分享起名背后的故事。家长的参与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活动后,我们发现,对比一开始幼儿不明白绘本中的“谐音梗”导致他们误以为爸爸的同事就是动物,到再次阅读时哈哈大笑,他们明白了谐音梗的乐趣,同时对姓名和父母的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基于绘本”又“跳出绘本”的延伸活动中,幼儿对绘本实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