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转型与融合发展

2022-04-29解建文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3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全媒体时代

解建文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态已经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加快节目转型与融合发展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的必要性入手,进一步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措施,并对节目融合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媒体环境下融合创新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融合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任何个体均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制造者、参与者。全媒体背景下,虽然各级广播电视台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面,但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依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报道,不仅限制了自身发展,而且还导致受众群体大量流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一种社会民生资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持续发挥其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作用,必须加快推动节目转型,融合多种网络信息技术,改进提升传播和接收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一、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的必要性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电视媒体开机率降低、收视率下滑,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持续减弱,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为确保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能够持续发挥原本的舆论引导功能,必须进行创新改造,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同时,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也要尽快培养互联网思维,树立符合当下媒体环境的新闻传播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另外,还要加大对新闻信息挖掘力度,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维度采访报道,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增加受众黏性,以此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扩大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水平低服务意识不足

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特征,但在由于节目服务性不足、专业性较强,甚至人为设置收视障碍,加大了受众观看新闻节目的难度,导致受众流失。人们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往往首选快速、及时的内容阅读,由于传统媒体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快速传播载体,导致人们难以通过电视民生新闻方便、及时获取有效信息。部分民生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内容脱离群众实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在报道中为吸引更多人群关注,过分夸大标题开头,降低了内容质量[1]。

(二)报道模式化创新力度不够

在全媒体时代下,创新是新闻报道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新闻报道进入融媒时代的重要标志和必经之路。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或多或少都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套路或固有模式,在面对新的媒体环境时就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例如,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存在信息滞后,数据占比不合理,甚至在内容中引入大量枯燥数据,机械性解释过多,降低了受众的阅读兴趣和体验感,导致一部分民生新闻报道或停留于表面,或过于艰深难懂,缺乏对信息的适度剖析,从而使得受众接受度降低。

(三)缺乏互动受众参与度低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新闻事实,一般而言,专业性较强、数据较多的新闻报道,通常会出现文字生冷硬现象,受众接受度低,进而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就可实现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合理设置各种话题来引导讨论,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除视频外也会采用一定的图文作为辅助,但方式较为单一,与受众的互动性不足,受众的参与度不高,传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全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措施

(一)赋予电视民生新闻时代价值

电视民生新闻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它承担着记录历史、引领时代、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功能。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采制过程中,合理利用典型事件能够有效提升节目的报道效果,并赋予节目一定时代特征,因为每一个典型人物的选树或典型事件的发生都与时代精神密不可分。为充分体现电视民生新闻的时代价值,需要记者第一时间对新闻素材进行分析、研判、提炼,挖掘采访拍摄对象身上的闪光点和时代特征,并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充分释放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本身自带的示范效果,用典型报道来凸显电视民生新闻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二)挖掘电视民生新闻现场细节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壁垒正被逐渐突破,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要突围而出,必须更多地抓住新闻事件中的现场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具体报道实践中,细节一般有两种载体:画面和声音,如不知所措的眼神、毫无征兆的流泪、撕心裂肺的哭声、不经意的一个抚摩等。无论是感人的瞬间或直抵人心的声音,都需要记者拥有一双擅于发现的眼睛和时刻感知世界的耳朵,当这些闪光的瞬间出现时,必须立刻捕捉住,并忠实地记录下来。在后续的节目制作中,这些转瞬即逝的画面或声音极有可能就是一条新闻的引爆点,因为它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共情,紧紧抓住受众的心灵,也许一条爆款新闻就产生了。

(三)转换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视角

全媒体时代,在海量的信息轰炸之下,传统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报道平铺直叙的描述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他们期待一种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渴望不期而遇的惊喜。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记者通常会把新闻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一一呈现,不但报道内容容易雷同,且缺乏感染力和表现力,很难引起受众共鸣。如果我们暂时跳出“记者”这个身份限制,以一个经历者或见证者的视觉来看待处理新闻事件,就可能采制出与众不同的优质新闻产品,如倒叙的运用、小口切入、第一人称叙述、现场同期声的使用等,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结合全媒体传播规律,在节目采制过程中,要增强节目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千万不能忘记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无论突发事件还是典型事件,只有牢牢抓住事件中人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加上环境的侧面烘托,进而探求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就能完成一条合格甚至成功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

(四)转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放的时间空间限制已然被打破,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信息。任何人,只要打开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几个客户端或视频软件,就实现了与世界的连接,他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沟通交流,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新闻事件真相。因此,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升级,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依托功能日益完备的新媒体平台,电视民生新闻同样也可以拓宽覆盖面,增加受众数量。所以,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应该拥抱新媒体,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传播平台,打破原有的节目传播单一途径,让更多受众能够发现新闻、了解新闻、传播新闻,从而引起源源不断的关注,扩大民生新闻的影响力[2]。

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打造完整的节目链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竞争本质上是收视率的竞争,通过提高收视率能够获得更多广告投放,为电视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影响电视台整体创收的节目,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自身传播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出现内容枯燥乏味现象,导致观众收视疲劳,进而发生受众群体流失现象。在具体实践中,为提高收视率,结合实际情况,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的民生新闻节目链条,实现节目转型。通过节目流程再造,突破传统思维限制,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可以围绕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适度延伸,将与之相关的事件评论、跟踪报道、延伸报道等逐步推出,打造完整的节目链条,有利于提升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持续关注,从而提高整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

(二)树立“公共新闻”报道理念

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仅需要转变自身思路、定位,还应当将公众口中的“市井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融入“大民生”的概念,在报道事件的同时传递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闻节目和受众之间建立一种有来有往的对话,提高受众的关注度,通过节目培养受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共意识,帮助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受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在“大民生”的概念下,培养宏观意识,让记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除了关注“家长里短”,更应该把群众的“衣食住行”、政府的民生政策举措纳入视野,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人们的收入、就业、养老和医疗等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并将国家层面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服务等一系列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内容,借助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直接反馈给大众,实现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当然,在打造公共新闻期间,民生新闻的老本行也不能丢开不管,毕竟人间烟火气才是生活的本真,对老百姓生活状态的记录反映,可以巩固群众基础,扩大受众群体。

(三)建立节目意见反馈平台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功能,以此来进行节目推广宣传、受众互动交流以及意见反馈。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资源,在立足于本地的同时,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受众进行节目推送,提高受众数量。在进行新媒体平台建设中,一方面,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抓当前流行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借助传统图文以及短视频传播方式,建立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媒体平台,开通与广大受众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空间;另一方面,电视节目本身需要不断弱化自身媒介角色,强调公众互动以及参与性。在此期间,可针对某一话题或社会热点,邀请相关学者及专家参与平台话题讨论,并通过与群众现场沟通方式寻求舆论阶段性平衡,建立持续稳定的公共意见表达平台[3]。

(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力度

新闻是广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而评论是新闻的信息反馈焦点,通过两者相结合,围绕积极、正面、健康的内容进行节目采制,能够获得更多公众认可和支持,提升人民群众对新闻内容的信赖程度。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为保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效果,不仅需要多角度展开电视新闻报道,而且还应当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多平台立体传播甚至直播,并鼓励受众发表评论,听取各方心声,从而吸引更多关注。同时,还需要对平台上的评论和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加入后续报道之中,实现评论有反馈、新闻有延伸。此外,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还应通过公众号、热线电话等交流平台与群众直接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观点,解答其疑惑,并通过合理引导,保证舆论走向的正确性。

(五)保证新闻内容真实准确客观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向公众传播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4]。在新的网络媒体环境下,每天海量的信息泥沙俱下,质量良莠不齐,真实性、准确度难以辨别,客观公正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如果继续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原则,坚守住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就会赢得公众的信赖,切实发挥好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人员为保证报道内容真实性,应全面看待民生信息以及民生现象,并借助全国性宏观数据变化以及地区民生发展状态进行深入、全面报道,以此帮助受众加强对当地或全国范围内民生现象的了解,为解决生活、就业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媒体还应利用微信等平台,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5]。

(六)突出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完整,注重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与保护。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关注”和“规避”这两件事,关心、关注边缘群体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在此类采访报道中“规避”也十分重要,从尊重保护采访对象、维护公序良俗出发,对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灾难现场、特殊情感、不雅画面等进行适当规避,不能为了博眼球而丧失新闻道德伦理,更不能制造噱头,渲染暴力、残忍场面,使受众产生恐惧、厌恶心理。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始终要突出“善”的一面,保持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促进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媒体的竞争中,它将成为媒体追求的终极目标。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媒体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所在[6]。

五、结语

在新的传播态势下,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生产、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新闻理念,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秉持新闻传播原则和民生新闻的特质,娴熟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借助全媒体环境下多种新闻传播平台资源,从传统媒体思维定式中突围而出,实现融合发展,才能为公众提供更多有深度、有温度、可信赖的电视民生新闻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柏杨,吴奎.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创新探析[J].中国报业,2021(24):26-27.

[2] 刘妍妍.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创新研究[J].新闻潮, 2021(6):30-32.

[3] 陈海东.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7):162-163.

[4] 邹国强.浅谈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J].活力,2014(3): 60.

[5] 赵永刚.探析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J].传媒论坛,2020,3(10):69+71.

[6] 张斯文.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9):134.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电视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电视如何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电视健康节目的受众与定位探究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