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与“合”
2022-04-29黄睚涵
黄睚涵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主流媒体新的责任和使命,媒体融合自然也成为主流媒体必须要走的路。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除了肩负宣传好党委、政府的政策外,还承担着自身发展和经营收入的重任。如何打破现有机制约束和发展瓶颈,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激情和活力,让地市级主流媒体重新抢占舆论主阵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存规则?笔者结合实际,浅谈主流媒体的“融”与“合”。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体融合;瓶颈;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改革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市级主流媒体的现状
如今,媒体融合已向纵深发展,一些地市级媒体融合还停留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相加阶段,在传统媒体维持经营的同时,开辟了“两微一端”及新媒体矩阵等平台,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各自为战,“你是你、我是我”,或者“你帮我、我帮你”,没有真正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通互融。
(一)机制体制不健全 优秀人才流失多
地市级媒体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有严格的编制管理和薪酬绩效规范,再加上传统媒体时代的制度设计难以体现媒体融合的评价和激励,体制机制成为束缚融合发展的一大瓶颈。
机制体制不完善,不灵活,无法给那些有能力、想干事的年轻人提供展露才华的舞台和提供职业晋升的通道,也没有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让他们脱颖而出,实现理想规划。于是,一些优秀人才选择辞职转行,去发展机会更多的大城市或新媒体,造成现有新闻从业队伍中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这也制约着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1]。
(二)顶层设计缺位 资金投入不足
媒体深度融合,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地市级主流媒体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颠覆式的创新改造,而这种转型改革涉及体制机制的变革,不是单靠媒体自身所能完成的,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需要符合改革实际的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措施支持。但是,目前在地市级层面,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还不清晰。
地市级主流媒体大多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承担着主流舆论的宣传任务,同时靠经营创收维持生存发展。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经济创收严重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媒体融合需要人才更新、培训成本和全媒体运营数字化软件以及硬件的大量投入等,因此,靠主流媒体自身的经济创收积累难以支撑媒体融合需要的硬件投入。
(三)绩效和创收捆绑 节目内容求“量”不重“质”
在地市级主流媒体,内容生产和经济创收直接捆绑在一起,所有人员都有经济创收任务,如果每月按时完成经济创收任务,就可以正常拿到绩效工资,反之,就会被扣发绩效工资。每个部门各自为战,相互争夺广告客户,降低广告投资门槛,单位部门之间不和谐,内耗严重,不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
新闻记者本属于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做好节目内容,把心力用在节目创新上,可是,同时还要做好营销任务。这样的考评机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基层一线的新闻记者无心无暇顾及节目内容,对本该用心的节目内容却应付了事。那么,“内容为王”又从何说起?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没有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栏目,就吸引不了广告投资商的目光,又何谈经济创收。
(四)人才老化断层严重 节目质量逐年下滑
地市级主流媒体因为事业编制的约束,普遍存在人员老化、技能老化、人才断层严重等现象,再加上人员身份性质多样性,造成媒体融合真正需要的人才招不来、留不住。
新媒体时代到来后,那些年龄偏大、主动性不强、执行力低下的员工一心想着求稳,创新意识不强,这也影响了媒体融合工作的发展。许多编辑记者不再注重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提升,而是随遇而安。愿意提笔写稿子的记者不多了,能出精品的记者就更少了。许多人以应付的思想干工作,只要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就心安理得,导致节目质量逐年下滑,没有人关心哪个栏目或者哪个节目的好坏,只是片面看重经济创收。
二、新时代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策略探讨
媒体融合的“融”,融的是思想认识、内容生产、技术方式、机制体制,是软实力的更替与革新;媒体融合的“合”,合的是生产成本、岗位职责、设施设备、平台载体,是硬实力的重新分配与提高。怎样将软实力和硬实力融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是地市级广电媒体重点考虑的问题[2]。
(一)正确认识发展现状,注重业务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2014 年 8月1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笔者所在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把媒体融合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谋划推动。2015年2月,许昌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成立,“许昌融媒”APP开发上线运营,融媒体中心负责本单位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更新,提供直播技术支持。
不能简单把媒体融合理解为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就可以做好媒体融合工作,这样的做法存在局限性。融媒体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一个集大成者,是新与旧的碰撞,需要多元化发展,需要责任心强、专业性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地推动。
第一,融媒体中心应该是一个二次加工工厂,它要及时对每篇新闻报道、每个节目、每档栏目进行分割、加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重新编排,分发到各个平台。另外,需要有独立的策划能力,根据各个平台的特点,策划制作一些关注度高的短视频,吸引粉丝,提高关注度。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一个业务能力过硬的编辑队伍。成立一个编辑审核团队,从各个部室抽调愿意干、能力强的同志加入这个团队。每天,要有带班领导和值班编辑对资源库里的素材进行筛选、审核,把有价值、有意义的节目挑选出来,让编辑们进行二次加工。
第二,从广义上来说,融媒体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它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实现稿件和视频的资源共享。因此,建立资源库是重要前提,所有部门生产的节目内容都存放在资源库。这样,融媒体中心的编辑就可以根据各个平台的特点,选择适合该平台发布内容。
第三,成立一个机动性强的融媒体指挥作战队伍,这个队伍需要抽调业务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人员。在遇到大型活动的时候,融媒体指挥作战队伍提前到位,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策划,安排布置好每个细节。没有大型活动时,人员还在各自部门的岗位上各司其职。
以上三点是笔者对融媒体部门职责的一些认识和建议。成立编辑审核团队和融媒体指挥作战队伍可以让大家了解熟悉新媒体发布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这些人可以影响带动一批基层一线的编辑记者,从而提高全体编辑记者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主流媒体应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提高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这需要优秀人才、优秀团队来实现完成。媒体融合一方面是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自我革命;另一方面需要好的内容、好的节目。而好内容需要汇聚人的思想,需要优秀人才来实现。如何才能激发调动基层编辑记者的工作热情,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节目品位,得到受众的欢迎和肯定,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中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转变思想认识,用好党媒优势,创新工作理念
部分党政媒体、传统主流媒体的同志会产生一种懒惰思想,创新意识不强。这种思想意识在新科技和新媒体的大环境里,阻碍了主流媒体融合的进度。然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已经到来,依然用老眼光、旧思想看待问题,认为现在主流媒体的日子举步维艰,是大环境造成的,很难解决,却不去想自身原因,不主动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上找解决方法。
有些人说,主流媒体属于体制内的媒体,媒体融合工作不好做。笔者认为体制内的主流媒体如果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一样可以搞活节目形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主流媒体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群体就是一些政府部门的机关单位。在新媒体时代,一些自媒体发表虚假言论,虚张声势、误导群众。政府部门需要对这些不良声音回应,澄清事实、树立正面形象、解读政策文件、引领话语权,主流媒体就可以发挥党媒优势服务好当地的政府部门。许昌广播电视台的《莲城学习集结号》《做客政府网》《平安许昌》三档栏目都属于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节目,分别与许昌市委组织部、许昌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许昌市委政法委等单位进行有偿合作。《莲城学习集结号》是一档大型的政论学习型节目,《做客政府网》是一档政策解读类节目,《平安许昌》是一档政法类节目。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体制内也是有市场需求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好党媒优势,把市委、市政府想宣传的内容做好、做扎实,宣传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就可以稳稳地抓住媒体融合时期的“蛋糕”。笔者认为,应该做好节目分类工作,把属于体制内的节目,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集中到两个或者三个部室,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做好,服务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属于体制外、不受太多约束和限制的节目,归还市场,交给受众,根据不同的受众年龄推出节目。在每推出一档节目前,要先有市场调查和预期,节目方案和评估,而不是盲目地开设节目,导致有些节目粗制滥造,还占用了许多人员。
(三)健全机制体制,整合现有资源,谋求长远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有序推进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合并,合并之后,庞大的人员队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人怎么合、怎么用,成了地市级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首要困难。很多地市级主流媒体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只是表面上合二为一了,实质上,依然是各干各的活、各管各的人。在媒体融合工作中,更难做到机制体制融合,在用人标准和考评体系中,没有一套完整的、实用的、统一的标准。
首先,整合现有人员,定岗定责。制定一套用人规章制度和减员实施计划,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对人员进行分流,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及时进行清退,根据减员实施计划对清退人员进行适当补偿。
其次,整合现有栏目,去劣求精。对栏目进行市场调查和集中评估,将一些长时间无效益、无受众的栏目砍掉,保留受众评价好的优秀节目,整合有才能的人员,集中力量打造知名栏目,吸引受众长期关注。
最后,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奖惩机制是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一剂良药”,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具体干了多少活,带来了多大效益,需要用数据对工作分工进行细化、量化,对工作成绩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奖励形式可以是现金奖励,也可以是职位晋升奖励,这样就可以实现互补,给大家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条件,让能者上,庸者下,人员快速流动起来,让年轻人也有上升通道,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四)分离内容生产和经济创收,做好后期营销服务
媒体就好比一个生产加工工厂,我们每个人都是生产工人。既然有生产就要有售后服务,我们要根据受众人群的年龄、喜好做节目,而不是不问市场、不问效果地盲目开设栏目,这样,生产出来的节目既没有人看,也没有经济效益[3]。
由于各个地市的主流媒体体制不一样,有些是财政全供单位,有些是差额补贴单位,这就造成了主流媒体融合发展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些主流媒体为了求生存,给每个部门安排了经济创收任务,造成了内部之间互相压低价位,内部互相诋毁,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影响了整个单位的形象。甚至有些部门抢到客户资源后,却没有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就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誉,没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何谈长久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客户自身也组建了自己的宣传团队,利用新科技和网络平台,对自己的产品或者商品进行视频营销,这给主流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主流媒体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用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体验到专业化服务团队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笔者认为,应该将内容生产和经济创收分离开来,让能做节目的人专心做节目,让能创收的人专心搞经营。主流媒体融合过程中,成立一个售后营销中心。营销中心的职能主要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适合客户的栏目平台、网络平台和宣传手段,制订适合客户的宣传策划方案。
作为主流媒体的售后营销中心,就要以企业化管理服务理念要求自己,把服务放在首位,要清楚每档节目的特点、优势以及定位,根据每档节目的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客户群体的宣传价位和宣传形式,向客户推荐多平台的宣传计划。简单来说,主流媒体要转变意识,把每个栏目以及网络宣传平台当作商品进行营销,只有提供多个商品,供客户选择并做好服务,才能吸引更多客户资源。
三、结语
地市级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布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是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做好优质内容,加强舆论引导,彰显地市级主流媒体在主战场的战斗力。要创新选人用人和薪酬分配等关键制度,打破身份、学历、职称差异,公平竞争、规范考核、同工同酬、奖惩分明,保护和激励担当作为。要组建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团队,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要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开拓媒体融合新阵地,组建跨区域业务协作联盟,提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总之,地市级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创新意识不动摇,不等不靠、自我造血,才能在媒体融合大潮中立足。
参考文献:
[1] 肖英.地方电视台新闻传播力的研究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18):107-108.
[2] 杨义斌.关于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破局的实践和思考[J].采写编,2021(06):66-67.
[3] 马壮.广播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思路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8):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