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商业广播剧的发展现状研究

2022-04-29李芳凝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粉丝经济商业化

李芳凝

摘要:网络广播剧作为近年来涌现的新型娱乐消费方式,与传统广播剧存在着较大差异——网络专业化平台的建构和商业因素的引进,促使了整个广播剧行业的变革。同时,热门IP和粉丝经济也搭建了网络广播剧商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商业化繁荣之下,行业内部面临的局限性也愈发暴露出来,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化、系统化的未来发展之路成为网络广播剧行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猫耳FM平台的网络商业广播剧为研究对象,以笔者问卷数据为支撑,分析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网络广播剧;商业化;粉丝经济;猫耳FM

一、研究背景

(一)传统广播剧的衰微

广播剧是广播文艺中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它以声音作为唯一的物化形态,来表现自身的独特艺术价值。[1]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射雕英雄传》《渴望》等电视剧的热播使得人们对于广播媒介的热情急剧下降,传统广播剧开始面临减产和停播。20世纪90年代后,广播丧失了在传统媒介中的主导性地位,传统广播剧行业也因此日渐衰微。

(二)网络广播剧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热门网络文学IP的不断涌现,广播剧依靠对其改编和专业平台的建构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渐渐形成了网络广播剧的制作、发行体系。网络广播剧是通过互联网,并且仅仅通过互联网制作和传播的广播剧艺术形式。[2]网络广播剧不再局限于传统广播媒介,而是借助网络媒介获得更多的传播渠道和空间,通过融媒体和跨平台传播迎来更多“破圈”的机会。

广播是典型的声音媒介,但在网络媒介普及后,网络配音社团以网络为依托,开始在网络上制作并发布网络广播剧。2005年前后,网络配音社团开始在国内兴起,2015年前后以社团为单位的制作方式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商业配音模式。由商业配音公司制作出品的网络商业广播剧已经成为网络广播剧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猫耳FM、克拉漫播为代表的专业网络广播剧平台与大量广播剧制作公司、网络文学网站合作,多方共同打造网络商业广播剧。

(三)网络广播剧的新发展特点

1.网络广播剧受众以原IP受众为主,呈现年轻化趋势

为得到精准数据,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网络广播剧的受众群体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借助网络媒介,问卷调查范围覆盖江苏、北京、山东等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统计共210次有效填写人次。在“收听广播剧原因”这一项调查中,65.71%出于对原IP的喜爱,62.38%出于对配音演员的喜爱。同时,收听网络广播剧的主要年龄群体是18-25岁,占46.9%,其中女性群体占69.91%。由此可见,网络广播剧的主要受众画像为“对网络热门IP感兴趣的年轻女性”。基于这一用户画像,网络广播剧能够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并以此为方向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规划。

2.网络广播剧宣发渠道增多,呈现跨平台趋势

网络广播剧在宣传发行渠道也有了更多选择。由于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广播剧主要依靠猫耳FM等声音播放平台、微博等社交网站和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视频网站三平台共同宣传发行。微博平台多为前期预热和播出预告,同时开设话题增加讨论度;B站等网站承担花絮宣传的功能,同时粉丝也会上传二创作品以吸引更多受众;播放平台播放正片、小剧场、番外等。三方平台共同发力,以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3.网络广播剧题材选择丰富,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网络广播剧文本内容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样的尝试。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受众对于网络广播剧题材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耽美题材占57.62%,现代题材占56.19%,古风题材占52%,悬疑题材占42.38%。受众对于不同题材的喜好程度会影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类型和数量,并对网络广播剧未来的市场走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4.网络广播剧制作手段进步,呈现专业化趋势

网络广播剧依靠技术手段构建声音场域,把虚拟音效和棚内录制二者结合,带来更精细化的听觉体验。相较于视觉感官而言,听觉感官带来的想象范围更广阔,从而对声音的解读也更趋向多元化。广播剧为受众带来了能够虚拟想象的空间,将受众暂时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带来感官和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5.形成了以猫耳FM为代表的网络广播剧全新阵地

猫耳FM前身为2010年7月12日创建的MissEvan网站,是一个集动画、游戏相关的弹幕音频和图片的网站。2017年9月,MissEvan 弹幕音频网正式更名为猫耳FM。与传统音频网站不同,猫耳FM专注于二次元声音的平台,以广播剧为主要运营内容。猫耳FM联合多家配音工作室和网络文学平台共同打造网络广播剧,同时对其中部分剧集进行收费,逐步形成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模式。除广播剧之外,声音偶像也会入驻猫耳FM进行语音直播。同时猫耳FM中设有猫耳商城,提供广播剧衍生文创产品售卖。

二、网络商业广播剧兴起原因

(一)热门IP带来强大粉丝效应

当下广播剧作品多依赖于热门小说改编,尤其以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主。猫耳FM播放量前十的广播剧均改编自晋江文学城原创小说。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人们自我表达、交流互通的愿望,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流行文化传播与 “网生代”精神需求的特质。[3]以《魔道祖师》IP为例,其原著小说具有过百亿的积分量,一直位于晋江积分榜前列;而其系列广播剧的播放量、打赏人数也以断层优势稳居猫耳FM首位。热门IP会带来相对稳定、可预见的正向回报,因此国内广播剧市场多以“热门IP+声音偶像”的模式来运作广播剧项目,以保证盈利可能性的最大化。粉丝经济决定了广播剧的选材和选角,粉丝群体同时也因为热门IP而汇聚,产生群体性意见,推动广播剧制作的规范化发展,也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性繁荣。

除IP改编模式外,原创式、交互式等也是广播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剧作形式。猫耳FM在广播剧题材的选择上迈出了全新的一步,加大了原创剧本的比重。古风传奇广播剧《三分星野》以经典小说《三国演义》为依托,添加细腻的原创情节和人物塑造,使之在具有传统故事魅力的同时符合市场需求。《废土·神降》作为原创交互式广播剧的代表作,为广播剧的形式开辟了新道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支线剧情,人物命运及情节走向由受众决定。

同时,猫耳FM也推出了广播剧形式的虚拟偶像综艺《LASER出道日》《险象环声》等,打造虚拟偶像男团。在广播剧播出的过程中,虚拟偶像的粉丝量不断累积,逐渐形成规模,从而对广播剧的内容产生影响和改变。广播剧粉丝群体不再仅仅以原IP粉丝为主,更多地转移到了对剧集本身的关注和对配音演员的关注,也因此产生了声音偶像,并对广播剧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声音偶像的兴起和品牌形象的建立

729声工场作为国内知名配音团体,其代表作《杀破狼》作为猫耳FM播出的第一部商业广播剧引起了市场上的广泛关注,同时配音演员也因为作品的火爆而广受欢迎。以在广播剧《默读》中饰演费渡一角的配音演员杨天翔为例。在广播剧《默读》播出前,杨天翔粉丝数约15万,为广播剧的热播奠定了一定程度的粉丝基础。广播剧《默读》于2018年7月15日开始在猫耳FM平台连载,至第一季完结历时将近三个月,杨天翔粉丝数量增加接近20万。至广播剧《默读》第五季完结,杨天翔粉丝数已超150万。猫耳FM作为出品方为网络广播剧提供土壤,声音偶像为平台带来流量,二者相互促进发展。

同时声音偶像们也共同树立起了所属公司的品牌形象。声音偶像的出现为作品带来了强大的粉丝效应,品牌形象的建立为粉丝提供了作品质量上的保障。粉丝的积极反馈对作品进行推广,带来更可观的传播度和经济收益。如此正向循环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口碑的双赢,但同时这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对于制作方和市场来讲,追求偶像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能会影响对声音作品质量的关注。

(三)衍生产品种类多样,覆盖面广

基于当下广阔的文化产业市场,对广播剧外沿做商业化拓展成为出品方必须要注重的部分。于广播剧受众而言,剧情本身内容固然重要,但剧集优秀的售后和衍生品也成为提升追剧体验感中的重要一环。

以广播剧《杀破狼》为例,729声工场在剧集播放完毕后,与IPSTAR潮玩星球联合打造主题餐饮店,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多地均有开设;实体化礼盒则是与艾漫AIMON合作,设置298元、398元、598元三档价格在电商平台进行售卖。《杀破狼》广播剧声优见面会线下门票价格分为了680元、480元、280元三档,同时也在克拉克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售票。以文创周边和见面会等形式从多种渠道提供了对广播剧内容的再开发、再创造和再传播。

在2021年国庆期间,北京、武汉、重庆等多地均举办文化动漫节,邀请了当下热门广播剧如《三分星野》《问鹿三千》的配音演员们进行表演,也为当下热门的配音演员设立了专场见面会,活动的门票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不同价格的门票也对应着不同的座次安排与签售条件。同时在线下活动中也会进行广播剧周边售卖和签售活动,由此也带动了相关IP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衍生产品的广泛出现也证实着商业化已成为广播剧生产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猫耳FM平台也为广播剧的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可能。猫耳FM推出了热门IP的“运势语音”,以付费的方式抽取获得。在猫耳商城中,也会同时售卖热门剧集相关的服装配饰等。2019年12月7日猫耳FM举办了“猫耳声优祭”活动,线上线下同时开启售票,通过声音表演对广播剧经典桥段进行还原,仅现场观众就达到三千多人。由此可见,粉丝经济推动着网络广播剧衍生行业的商业化繁荣。

三、网络商业广播剧的困境与出路

(一)作品质量有差别,需加强整体把控

如今的网络广播剧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专业代表性平台仅有猫耳FM、克拉漫播等,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少,生产标准也尚不统一,这就导致了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提升作品质量成为网络广播剧未来要面对的首要难题。网络广播剧将商业元素引入,使得广播剧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但商业化后面临的内容深化问题是更加难以解决的。过度重视经济效益会带来对作品质量的忽视和回避。受众的审美偏好大大影响了市场的选择方向,造成了网络广播剧市场的选题单薄。但网络广播剧市场的潜力仍是可以发掘的。在调查中,受众对于网络广播剧题材多样化的需求是很明显的。网络广播剧市场应当意识到不能只依靠年轻受众和固定圈层,而要逐步突破圈层壁垒,以满足多元需求。提升作品质量、深化作品内涵不仅需要网络广播剧出品方突破当下的商业模式局限,也同时需要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监管。在此基础上,产业内部和外部共同发力,创造一个适宜网络广播剧发展的社会和产业环境。产业内部应当提升专业人才的素质,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发展,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外部环境同时也应该提供更多供网络广播剧发展的机会和交流渠道,如设立针对网络广播剧的评奖体系、适当给予政策性倾斜和扶持,为网络广播剧提供更加优良的土壤以促进其发展。

(二)付费习惯未养成,待升级产业模式

在网络广播剧产品中,大部分广播剧为付费广播剧,其收费方式为按季收费,通常每季前2-3集提供免费试听。一季十几集广播剧的付费价格在200钻石(20元)上下波动,中长篇广播剧可以长达3-5季,制作周期也可长达2-3年。制作周期的延长导致了成产成本的提高,也同时会带来单季售卖价格的提高,同一系列连载广播剧售卖价格甚至可达至百元以上。相较于电视剧和电影来说,广播剧的付费价格是更为高昂的,因此也需要更高的购买量弥补生产成本,这一点促使广播剧出品方在正式剧集之外制作花絮、小剧场、番外等内容来提升广播剧的收听体验感,增加粉丝黏性。但也如下图所示,即便是猫耳FM商业化效果较好的广播剧,在免费试听阶段后,整体播放量也仍是呈现下降趋势,基本在第四集时会出现剧集播放量低点。这也证明了受众付费意愿并不强烈,付费行为也与剧集能否满足受众心理预期具有较大关联(详见图1)。

网络广播剧通常在APP内播放,一些用户会通过录屏软件对广播剧付费部分进行录音,以低价进行二次售卖或直接上传免费资源。据调查,仍有46.67%的被调查者认为付费网络广播剧可以通过非付费方式获得。这种思维模式使得网络商业广播剧的付费转化率下降,影响了行业内付费模式的正常运行,也消解了网络广播剧商业化发展的意义。目前,以猫耳FM为代表的声音平台对付费音源的泄露问题尚未找到应对之策,从平台出发,应当对付费内容进行技术上和法律手段的保护;从受众角度讲,则应当提高版权意识和付费意识,转变对文化产品付费的思维模式,以推动行业良好、有序、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文化产品。

四、结语

网络广播剧不再局限于传统广播媒介,而是借助网络媒介以获得更多的传播渠道和空间,通过融媒体和跨平台传播迎来更多“破圈”的机会。网络广播剧依靠单一的感官却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填补了视觉效果所不能覆盖的碎片化时间和空间,在文学网站、配音工作室、专业声音平台等多方联动作用下,以IP改编为载体、娱乐付费为形式的网络商业广播剧时代由此开启。

参考文献:

[1] 赵然.广播剧兴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2] 徐伟东,刘国军.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8):68-70.

[3] 张燕,王赟姝.“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文学IP电影改编的创作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2): 86-90.

猜你喜欢

粉丝经济商业化
加氢站生存怪现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基于“粉丝经济”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市场化报纸的“粉丝经济”
从网络直播看电视台如何利用粉丝经济扩大影响力
IP驱动下影视行业发展新格局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粉丝经济”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