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和党报评论的“软”与“硬”

2022-04-29吴云青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京日报党报

吴云青

摘要:时下,一些党报评论尤其是部分评论员文章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规整,呈现出相对固化的倾向,对于读者来说很不好读。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尝试寻找难度较低、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之道,主张通过不同类型评论的搭配,来调和党报评论的“风味”,从整体上提高可读性。

关键词:党报;评论;《南京日报》

与针对时下热点、新闻事件有感而发的时评相比,党报评论往往给人以“硬”的印象。这种印象主要来自于党报评论的内容都是重大的主题,也来自于其相对严肃厚重的行文风格。不仅如此,一些党报评论,尤其是部分评论员文章,在文体格式上过于追求“规整”,如核心段落用重复语句起势,次第排开,固然铿锵有力,但有时也呈现出相对固化的倾向,在思想内容的“硬实”之余,更添几分外在形式的“冷硬”。

文章越“冷硬”,于读者而言就越有距离感,越不利于传播。因此,如何在确保定位不移、分量不减的同时,让党报评论“软”一点儿,即更柔和可亲、可读性更强,成为不少党报评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与尝试的方向。

一、党报评论之“硬”应当在于内核而非形式

1941年夏天,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重庆进行“疲劳轰炸”,8月19日,《大公报》发表了著名的社评《我们在割稻子》:“让无聊的敌机来肆扰吧!我们还是在割稻子,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等大事。食足了,兵也足;有了粮食,就能战斗,就能战斗到敌寇彻底失败的那一天!”

《我们在割稻子》用口语化的文字表达着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面敌寇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其内核是坚硬的,态度是强硬的,其外在却干脆利落,毫无冷硬之感。现代新闻业在我国发展以来,最初的党报评论大多如此。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宣传政党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评论则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党报评论更要在重大问题上代表上级领导机关的立场发声,有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

从党报评论的大致分类和定位来看,社论被称为“党报的元帅”,规格最高,量少而质精,是代表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评论员文章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以上级指示为内容,配合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而写,是当前最为常见的党报评论文体之一。

另外,还有署名的党报评论,与现象、时事结合较为紧密,部分与评论员文章的职域有所重叠,部分又与热点时事评论的界限较为模糊,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可以阐述某个问题,可以针砭时弊,可以有感而发,往往比评论员文章更多几分“烟火气儿”,也比一般的网络热点时评更多几分谨慎与厚重。在这一大类党报评论中,《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人民时评”等评论栏目极具代表性;笔者所在的《南京日报》亦开设了“今日谈”“钟山听语”等栏目。

作为“主流强音”,党报评论理应体现一定的视野和高度,所表达的观点决不能含混不清,要拥有坚硬的内核,乃至强硬的态度。党报评论之“硬”,原本在于此处。那么,行文风格与文体格式是否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呢?丁法章的《新闻评论学》这样界定社论:“社论(从选题和写作要求上来讲)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1]文风是为主旨服务的,文体格式则是距离主旨更远的一个层次。对于宏大主题、重大问题的阐述,要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庄重、严谨、朴实、鲜明”的文风显然较为适宜,除此之外,并无对文体格式的明确要求。无论从业界权威的定义和既有实践来看,还是从写作逻辑来捋,社论都不必要有“硬”的形式。

二、从《南京日报》评论实践看党报评论的风味调和

既然党报评论的形式不是非“硬”不可,甚至可以说,大家都知道“冷硬”不是好事,为什么还是有不少党报评论,特别是评论员文章,容易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式套路呢?这是因为,要把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写得“软”,并且顺利通过审定、最终刊发出来很难。格式套路虽然缺乏变化,却也一目了然、便于上手、出错率低、相对高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工具人”对“工具文”的自然选择使然。

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是带着明确任务来的,必须完成自己作为宣传工具的使命。为此,评论员要吃透上级指示精神,上下结合,精确表达出编辑部(或同级党委)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能够不折不扣完成这项任务,“工具文”的核心使命就算达成了。再要让文章显得“软和”,是锦上添花,而非必要之举。锦上添花的边际效益下降了,操作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要创新话语体系,要另辟蹊径,对于评论员和审稿人来说,要求都大为提高,文章审核不通过的风险也有所上升,容易拖慢工作流程,变成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基于类似原因,评论员的话语权越小,在写“工具文”的时候就越可能倾向于选择相对固定的格式套路。因此,在一定机制条件下,“工具文”形式偏“硬”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党报评论并非只有“工具文”。如今,越来越多的党报重视评论阵地,开辟了评论版面或设立了评论栏目,不仅如此,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党报评论也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拓展出了新的空间。例如,《南京日报》从属的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在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打造了“紫金山”新闻客户端,目前开设有两个评论相关栏目,一个是“紫金评弹”,一个是“AI韶热点”。

在“工具文”之外,评论员拥有更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有机会放开手脚,写出不失个性和特色且“软和好看”的评论。读者看报,整体印象很重要。党报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评论的搭配,来调和党报评论的“风味”。2021年7月20日,南京市通报,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9例检测结果呈阳性。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再度来袭,21日晚,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在各区有序展开。《南京日报》评论员于21日当夜撰写了题为《今夜无眠,南京有爱》的评论员文章,为彻夜排队检测核酸的南京市民打气。其后,在抗疫期间,《南京日报》把评论工作的重心放在抗疫主题上,每天除了刊发一篇评论员文章,争取同步刊发一篇“今日谈”署名评论,放置于不同版面,一“硬”一“软”进行搭配。前者主要面向各级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工作要求,后者面向广大市民群众进行鼓励和劝导,有意识地区别定位与风格,致力于实现阅读体验上的平衡。同时,在“紫金山”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不定期发布网络评论,进行多平台联动。

例如,2021年7月27日刊发评论员文章《筑牢四道防线,严防扩散外溢》,同时刊发“今日谈”《多一些对彼此的体谅之心》;7月28日刊发评论员文章《要严要快,打赢疫情歼灭战》,同时刊发“今日谈”《“非必要不外出”,是责任也是义务》;7月29日刊发评论员文章《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徽闪耀在一线》,同时刊发“今日谈”《越是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截至8月26日南京全域低风险、正式执行常态化防疫管控措施,《南京日报》共计刊发抗疫相关的评论员文章31篇,“今日谈”20篇,在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的同时,也通过自选动作实现了“软硬适中”的风味调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记者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党报评论工作更须如此,要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在具体实践中,不仅要圆满完成任务,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党报是办给谁看的?给机关领导、党员干部看,也给老百姓看。

因此,党报评论不仅要有面向各级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声音,而且要有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声音;不仅要做好宣传,而且要做好服务;既要有指导性,也要有可读性。一份地方党报受制于各种条件,或许很难让刊发出来的所有评论都足够“好看”,但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评论的搭配与调和,从整体上平衡“软硬”。更进一步说,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党报可用于搭配与调和的平台、方式都拥有了更多可能。当然,内容永远是根本,而内容生产靠的是人才队伍。地方党报要想源源不断地掌握足够优质评论内容用于风格搭配,兼顾“圆满完成任务”与“提高可读性”,前提是评论员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空间也有动力写出“好看”的评论。

三、为评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党报评论员,牢记党性要求,胸怀新闻理想,对于党报评论事业往往存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敬畏,立志传播党的政策,记录时代进程、抒写人民心声、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党报仍须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更强驱动力,进一步激发评论员的主观能动性。

考核导向毫无疑问是最关键的条件之一。对于劳动者来说,能够充分考量工作强度与难度、体现能力水平的考核办法,是非常重要的正向激励;反之,不合理的考核方案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评论员也不例外。这个道理众所周知,笔者在此不赘述,只着重讨论另外两件事。

第一,稿件编辑和审稿环节的分寸。写作各有风格,评论同样如此。有的收敛素朴,有的慷慨热情,有人喜欢言简意赅、简洁凝练,有人青睐引经据典、花团锦簇,这是审美倾向的差异,并无高下对错之分。党报评论比一般的网络时评门槛更高,对文章要求更高,这些要求应当主要体现在高度、深度、锐度以及逻辑严密等方面。在文章不出差错的前提下,在党报评论的基本要求框架下,编辑和审稿人应当尊重不同评论员的不同写作风格,鼓励评论员精研磨砺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有利于评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发展文风多样性,便于搭配与调和党报评论的“软硬”,增强可读性,乃至提升党报评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一事当前,可探讨的方向绝非唯一,评论可选的角度不少,有些观点看似迥异,实则就像“甜咸豆腐脑之争”一样,难言孰对孰错。虽然在工作实践中,评论员经常应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要求撰写“命题作文”,但在明确的任务之外,应当给予评论员在角度、观点等方面的更大自主空间。在自主选题的时候,如果评论员过于受到“这个题材好不好发”“这个角度领导认不认可”等经验的影响,无疑会自缚手脚。说白了,如果总是把评论员当成“工具”,评论员就会渐渐失去想象力,变得越来越像“工具”;第二,评论员成长和交流的环境。写作是一种输出,消耗着评论员的知识和观点积累,相同领域和话题写多了、写重复了,会有“写无可写”之感,这就是积累枯竭的表现。而评论写作要求评论员始终保持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始终有所输入。“输入”不仅来自于评论员日常的深度学习、广泛涉猎,也来自于评论员对身边事和远近时事的常态化了解。精品评论应当有生活、接地气。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地写评论,闭门造车、想而当然,很容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闹出“何不食肉糜”式的笑话。评论员往往也是记者,但与专攻某一条口的记者有所区别,评论员通常需要涉猎更多领域;第三,评论员也应当多到新闻现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但又要避免受到采访任务指向性的心理暗示、角度预设等影响,尽量保持一定“视距”,为独立思考腾出更大空间。目前,《南京日报》的评论员没有自己的新闻条口,但在一些中心工作、重大主题活动中,评论员也有跟随采访的机会。在报社领导牵头下,评论部门还与要闻部的采访记者共建了工作群,实时传达市委主要领导在公务活动中的重点要求,为评论选题提供参考方向。此外,评论员有自己的风格,精研磨砺之后能够形成特色,但如果止步不前就难免趋于凝滞,落入窠臼。为了让评论员能够及时把握时事潮流,不“落伍”,报社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评论员与其他媒体的评论员互通有无,防止眼界的固化和思维的僵化。

在实践中,制度创新不力、体制运作不畅,往往会成为“卡脖子”的要命问题,亟须引起管理者的切实重视。因为用人机制有问题、指挥机制不得力而导致的机构运行效率不高、传播效益低下、业务创新乏力。类似问题不能归咎于一线员工。[2]每一位评论员的风格、性格固然不一,但只要是能够形成正向激励的工作制度和氛围,就一定有利于激发评论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内生动力,激励其以更强的“精品意识”主动策划、打磨好文章。

四、结语

党报评论在重大问题上代表上级领导机关的立场发声,必须完成自己作为宣传工具的使命,不容出差错,留给评论员的发挥余地比较小。如果说文本写作犹如“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在党报评论写作,特别是带着宣传任务的评论员文章等写作中,“舞者”无疑承受着更大的约束。一部分党报评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但却十分适应高效完成宣传任务的需要,因而,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这一情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我们也要看到,这部分文章并不能决定一份党报给读者的整体印象,甚至也不能决定这份党报上所有评论文章的整体印象。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阅读体验是综合的、流动的,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要从整体着手。就像一大桌菜,可能有的菜不合某些宾客口味或令人望而生畏,但又难以改变,那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精心准备另外几道菜,通过巧妙搭配来让宾客满意。当宾客的味蕾得到了满足,回过头来再看那道“难啃”的大菜,或许还能生出几分好奇。当然,能做到如此搭配的前提是有其他的“好菜”可以上桌,而“好菜”要靠“大厨”尽情施展本领。人才是党报评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评论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为评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条件,才能让好作品源源不断,才能拥有更多“风味”搭配的选择,才能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 丁法章.新闻评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51-156.

[2] 左中甫.为时代立言——新闻评论的守正与创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6.

猜你喜欢

南京日报党报
图说
图说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杂感
——为《雨花》60周年而作
杂感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南京:首个干细胞库落户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