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为《雨花》60周年而作
2017-12-01毕飞宇
毕飞宇
杂感
——为《雨花》60周年而作
毕飞宇
我是从《南京日报》调入《雨花》编辑部的。关于调动,我听说,有一个算得上“潜规则”的规则:如果原单位不想放人,那么,原单位的同事会说当事人的“坏话”;相反,如果原单位本来就不想要这个人了,原单位的人事干部会把当事人夸成风中的玫瑰。1998年,江苏作协负责人事的是成正和先生,他去了一趟《南京日报》,回来的时候他很沮丧。他告诉我,《南京日报》“舍不得”放人哪。我说,你再去。成正和就再去,和上一次一样,我这朵“玫瑰”又一次迎风绽放。成正和先生很无奈,只能放弃。他在临走之前说:“看起来我们是要不到这个人了。”《南京日报》的朋友连忙站了起来,说:“不急,好商量,好商量!”
就这么的,我来到了《雨花》。我感谢《南京日报》的宽容,也感谢《雨花》编辑部的海纳百川。
《南京日报》,顾名思义,它是“日报”,它的周期是“日”;《雨花》却是月刊,它的周期是“月”。这里头的区分有天壤之别。刚刚来到《雨花》,我最大的感受是时间宽裕了。一想到“一个月之后”我才需要发稿,幸福感就填满了我的心房。当然,收入少了也不是一点点。可是,那个算什么呢?我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待在我的书房里了。
疑问接踵而至,不停地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去创作组做一个专业作家,而是要待在《雨花》做一个编辑呢?
好吧,事情过去了快20年了,我现在就来回答——我喜欢做一个业余作者,直到今天,我还是一个业余作者。业余作者的身份更符合我写作的初衷和本意。
我不想靠文学来养活我,在我可以养活我的前提下,想写,能写,我就写。不想写,不能写,那我就不写。在心理层面上,我想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自由。我只想做一个保持热度的写作者。
事实上,做编辑也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就是“工作性阅读”。老实说,许多作品真的很差,可作为编辑,你还是要读的。读得多了,读得久了,你的判断力就练出来了。比方说,判断作者的性别,判断作者的年纪,判断作者的积累,判断作者的阅读,判断作者的写作量,你甚至可以判断作者的未来,大致上。我在编辑部的岗位上干了十多年,读了十多年,好小说读了一大批,糟糕的小说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在我看来,提高小说的判断力,做编辑也许是一个特别好的路径。我想这样说,人的一生中,没有一步路是冤枉的,我从许多糟糕的小说当中学到了许多。
编辑部还有一件工作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接待作者。这是一个大千世界。小说的作者真的是形形色色,有的口若悬河,有的结结巴巴,有的牛气冲天,有的束手束脚。但是,有一点是类似的,落实到具体的文本,很少有作者能够听得进编辑的意见。当你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天下的作者仿佛都商量好了一般:
“我是故意这样写的。”
这句话我起码听过一百遍。这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也是作者,我也要面对编辑——当编辑部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有一句话打死我我也不会说:“我是故意这样写的。”在我看来,这是最愚蠢的一句话。小说是开放的,任何自闭的念头都是写作的敌人。我们一定要坚信,编辑都有一个基本的愿望:希望自己编辑的作品更好,而不是希望这个作品更坏。所以,当编辑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作为作者,最好的办法是过一下脑子,想一想,为什么编辑会提出这个意见。你可以修改,你也可以不修改,作品是你的,你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听一听,用南京话说,“你能死啊?”交流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要自我断绝呢?“我是故意这样写的”,你让别人还怎么和你交流呢?
做了十多年的编辑,我总结出来一条,处理稿件要“对人不对事(作品)”——你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家,即使你目前写得不好,我可以等;如果你不是,即使你这个作品写得还不错,我也是可以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