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

2022-04-29李明优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能力课堂

李明优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要掌握的各种学科知识,而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也要根据这两个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地理知识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信息全面掌握,并建立大世界观念,在课堂上,学生要关注自己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文章就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促进学生这些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培养措施

高中地理具有综合性、人文性、工具性等多种特征,不仅包括生态系统知识、人文系统知识,同时还会涉及历史知识、政治知识。因此,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网络都应当不断更新,尤其是在新高考政策下,高中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深度挖掘隐含信息,培养深度学习意识。

一、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始终坚持生本理念

教师主导的课堂以及组织的教学活动都应当时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具体学情为基本方向,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鼓励、被重视后,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教师也可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让学生把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知识,从而意识到地理信息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进而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二)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不光是高中地理知识,其实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这是由于学生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然后形成对知识的新看法,最后形成新的知识网络。而学习地理时,获取信息能力和解读信息能力也是不断增加知识储备的过程。教师也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思维导图法等,不断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

(三)信息获取能力和解读能力互相综合的原则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掌握解读信息的能力,只有将二者互相结合,才能够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将这两个环节独立进行,很难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另外,教师也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观察意识,借助不断观察,能够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信息,并借助身体各个感官感知信息的深层含义,再借助各种各样解读信息的能力,就能够把所有信息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二、高中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深刻解读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教授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图像信息的具体方法。新高考政策也对当下高中各个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其次,教师要对地理教材中事物位置或者数量进行定量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深度解读教材中的所有信息,并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课堂上让学生在网络的引导下学会串联知识,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知识零碎难以记忆的问题。教师可以站在同类地理事物的角度,使学生能够建立具有较强关联性的知识框架,从而学习如何定性描述或定量描述各种地理信息。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几种等值线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很多学生会出现混乱。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区分,就可以列出知识图,让学生自己整理。等值线的共性有同线等值、邻线等差、数值递变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等值线的共同特征中找到不同点,最后利用等值线的相关例题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教师要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法,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思维导图顾名思义是指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个思维过程可视化,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弄清楚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外,思维导图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分析能力,这一能力还能够迁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例如在学习光照图的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首先教师画出框架,然后与学生共同进行填充,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复习定半球、定直射纬线等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强化记忆。

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高中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教师也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等网络环境的优势。当然,教师也应当关注使用的时间和时机,这样才能够让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深度融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手机中安装meteo earth软件,该软件可以观察到每天全球的气温变化、气流变化,而这一软件就可以应用在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使用该软件为学生展示四维空间图像,然后再与学生共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对复杂的气候知识也能快速把握其重难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和解读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学会审题并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而这一过程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过程。尤其是在讲述例题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而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审题,自己找到隐含信息并进行解读,教师也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观察时间,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和讨论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地理图册,对基本内容形成全面了解,例如空间的差异、演变的规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再次,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课程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遇到关键词应当学会借助手中的笔将核心要义进行重点标注。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如何培养,这样在解读信息时才会更加准确。

通过学习积累专项题目,掌握图片和文字的转化规律。地理知识需要学生具有完善的认知结构,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对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敏感度和熟悉度,不管是教材中的知识,还是课外的练习题,或者是教师课堂上拓展的内容,都应当用专题总结的形式绘制图表并记录各种文字信息,逐步积累学生的知识量。例如在学习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图、三圈环流图、水循环图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专题总结的形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关键信息进行解读。以长江干流剖面图为例,学生可以在图片中标注出各种信息,例如海拔高度、上中下游的具体分布、水平距离关键点等,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就能够建立连接,在具体应用时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学科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应当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挫折,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整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 辽宁教育,2020(13):44-47.

[2]张震霄. 革新手段 辩证使用 效益优先——浅谈高中教育信息化建设[J]. 中学教学参考,2020(12):70-71.

[3]孙玥. “3S”空间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76):136-137.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信息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