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022-04-29刘红花

新教育·综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团队建设产教融合

刘红花

【摘要】“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自觉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要引导团队教师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发展,要加强团队管理,加强事件触发与事件反馈评价,推动学前教育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精致型”“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产教融合;学前教育;教学团队;团队建设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年级组、团队等管理理念和方式正在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精致型”“集约型”转变,这对学前教育而言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精致型、集约型的学前教育,首先在于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因为在一个群体当中,所有人的素质决定了这个群体的总体质量。学前教育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初受到的系统教育,如果能够在这个教育阶段帮学生种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那么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要从根本的角度做出改变,那首先就要在师范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上下功夫。师范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肩负着双重职能:一方面教师要培养未来的学前教育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这就是所谓的“产教融合”。因此,在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在团队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其“双师”职能,彰显其“双师”的意义和价值。

一、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发展策略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团队,首先要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关键是要创建教师自我成长的愿景。在一个团队中,团队目标、团队愿景就是团队整体性设计、规划、组织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团队目标、愿景对于团队而言,具有一种内在召唤力。从时间上看,团队愿景有长期愿景、中期愿景和近期愿景。凝聚团队力量,既来自于团队愿景、目标的远大,又来自于团队愿景、目标的现实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这种“团队内驱”愿景和目标的实现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引导教师团队自我教育,要尊重团队中教师的专业自觉,深化教师对自身“双师性”的认识,增强教师实践的能动性、主动性,引导教师摒弃教学仅仅是执行工具的想法,充分发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创造性。如我们在引导教师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的过程中,可采用“成长目标激励”的方法激励教师的成长动机,培养教师成长的自励意识。首先,团队每位成员确定个人的三年专业发展总目标;其次,团队成员共同分析各自专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细化目标,在自我激励中不断向着目标迈进;然后实行任务驱动,对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的“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加分,并对团队教师自我设计与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传递彼此的需求、增进相互理解、增强彼此行为的默契等。

團队成员的自我设计与自我规划是团队发挥作用的基础。“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充分利用教师个体的专业特长。要针对不同的教师专业成长类型,设定不同的自我设计与规划的目标值、标准值、评价值以及业绩点等。要突出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贡献度、突出教师的科研攻关,并将其纳入整体性的评价指标中。

二、团队管理与团队活动助推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突出教师自我规划设计的内生性动力,还要强调教师专业自觉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也就是团队制度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团队制度建设和管理活动要有助于团队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考察团队中任务或项目负责人的业绩,也要对团队中的个体在业绩支持、共享中的贡献度等赋予其相应的分值、权重等,从而激励团队教师参与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团队管理的参与者、支持者。

团队制度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是团队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团队管理与团队活动,要以“建章立制、标准内化、项目合作、组队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科负责人”机制的建设为突破,以“精致化管理”为保障,从而让团队制度建设和管理活动实现从“理念统一”到“行动创新”的专业孕育。在团队管理中,要将外在性的德行管理与内在性的能力管理相结合。如我们在实践中,一方面建立“以德为本”的常态化考核机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成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小组,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晋升晋级、评优评先及各项考核中,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我们将教师的工作业绩与职称评聘、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挂钩,引导不同类型的团队发展,如教学型、研发型、服务型等,让团队各显特长、错位发展。

在实践中创设民主氛围,鼓励教师创造性工作,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性的需求,能够充分授权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为教师以及教师团队脱颖而出提供机会,鼓励教师以及教师团队参加外在的各类专业活动、学术活动,拓宽教师团队的专业视野,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自信。

“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增强团队管理的感召力、凝聚力,促使教师在团队中展开互动、合作,并进行专业的自觉对照。如果说一个团队的成长需要内驱力的话,团队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是这些内驱力的源泉。因此,一个高效的、以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团队的打造,一定要致力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效能,增强教学团队以及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专业自信,让教学团队、教师个人与环境积极互动,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促进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三、事件触发与事件反馈评价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有效把握教师个体和教学团队发展经历中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是指经常发生在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变化、选择和成长的时期,对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职业产生自我挑战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关键事件的触发对教师教学团队的发展、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我们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成长,尤其是为了推动处于职业倦怠期的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了“师徒结对”的方式和管理措施,使这些经验型的老教师重新焕发了活力,这就是一种触发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成长的关键事件;为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了精品课程、精品课题建设,加强了资源库建设,加强了校本教材的创编工作等,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通过行动研究、同课异构、微格教学等形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是团队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职业优势,开办由实习就业科组织、团队教师参与指导的“保育员”“育婴师”就业培训班,着力推进1+x证书制度等,这同样是关键事件。在实践中,不仅要对关键事件进行触发,更要对关键事件进行反馈、评价。为此,可以对“关键事件”出现的情境、情节等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多视角方式对关键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深刻分析、准确研判、科学评价。通过反思,探寻关键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得失,将处理关键事件的经验凝结为一种认知、一种智慧。

关键事件的触发、反馈与评价,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能力、專业化素养,增强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教师团队建设,同时也关注未来教师的团队建设。可以这样说,未来教师团队建设关系到未来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实践中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教师教学团队的专业发展是保障,而学生专业团队的发展是目的。

学前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自觉是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方式等为保障,以更加开放、包容和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等为支撑,以系统论和现代治理思维构筑支持学前教育专业团队的活力发展、专业成长体系,进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更深层次的和谐、共赢!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精神”是内核,“制度运行”是保障,“管理活动”是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雨声.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对接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1).

[2]郑世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探究[J].广西教育,2017(27).

[3]陶佳琦.新型产教结合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进阶式提升的研究—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1).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团队建设产教融合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