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澳媒体对国家重大主题报道的特点分析

2022-04-29池薇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20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国际传播

池薇

摘要:我国港澳地区一直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信息枢纽地,港澳媒体如何报道中国,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国国际形象塑造。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港澳媒体对这一盛事也作了大量报道和分析评论,各家媒体根据自身的媒介属性以及政治立场,推出不同报道重点和报道语态的媒体产品。经过分析可以看出,相关报道重点关注了7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大会,尤其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体来看,这些报道内容全面、细致,报道基调积极、正面。通过这个个案分析,可以看出港澳媒体的新闻报道立足本土特色鲜明、境内舆论影响和引领境外媒体能力显著增强、国际舆论交锋依然明显等特点和趋势。相关分析将为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案例依据。

关键词:建党百年;港澳媒体;国际传播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一盛事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特别是“七一”前后,港澳媒体也就“建党百年”相关话题作了大量报道和分析评论。7月1日前后是相关报道的一个高潮,各家媒体根据自身的媒介属性和立场,推出不同报道重点和报道语态的媒体产品,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港澳媒体重点关注了7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尤其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体上报道内容全面、细致,报道基调积极、正面。

一、港澳媒体报道总体情况

综合考虑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热度、媒体关注度以及研究有效性,本文选取“七一”所在一周(2021年6月28日至2021年7月4日)内的港澳各类传媒投放信息量进行统计分析。以慧科新闻搜索平台为主要搜索引擎,以“建党百年”为关键词,对港澳报刊、门户网站和自媒体原创信息进行检索,经剔除重复、转载信息,共获取原创性新闻报道2636篇。全部相关报道按媒体介质属性进行分类,网站发稿2149篇,占发稿总数的81.5%;报刊发稿487篇,占总发稿数的18.5%。可见,网络报道数量远超过报刊数量(详见图1)。

统计还发现,媒体介质属性的不同,不仅影响发稿总数,还影响报道集中的时段和稿件类型。网络媒体报道高潮集中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当天,报道内容以实时资讯和现场短视频为主;而报刊报道的高峰在7月2日出现,报道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原文、要点梳理总结和各界言论为主。

二、港澳媒体报道的特点

(一)舆论氛围热烈

清博大数据分析产品回溯“七一”所在一周内港澳网络话题排行榜,“建党百年”相关话题热度持续7天进入排行榜Top20以内,并在7月2日达到Top9的峰值,截至7月4日,该话题总浏览量超306万,这一热度在港澳相对多元的舆论场可认定为舆情热点。这一热度的持续,归因于不同平台、不同话题、不同传播因素的助推。

第一,当地主流媒体高调介入。《大公报》《文汇报》从6月下旬就开始以“贺建党百年、庆香港回归”为主题开展宣传造势,7月1日的《大公报》还以专刊形式刊登香港各界庆祝党的生日巨幅海报,以及行业代表拥护我们党政策主张的大量言论。7月2日,《大公报》《文汇报》全文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并连续多版刊登评论文章;第二,内地媒体持续输入。统计显示,港媒有56%的新闻产品是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单位新闻稿件的二次报道或直接转载,虽然客观上看有同质化倾向,但从供给侧来看,内地舆论在我国港澳地区居于主导地位。同时, TVB等传媒还与内地达成协议,借“七一”之机同步引进《觉醒年代》《号手就位》《山海情》等反映党史军史和改革成就的影视作品,与内地传媒实现了同频共振;第三,普通民众广泛关注。大数据监测,约2万多个以微博、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抖音为主要平台的港澳自媒体账号在“七一”当天发表了庆祝建党百年的原创视频和文字动态,4000余个活跃度较高的港澳自媒体账号还在弹幕和留言中与内地网友积极互动,近16000条动态浏览量达50万以上,其中6100余条动态后留言超200条。

(二)话题相对集中

此次港澳媒体对建党百年的报道,初期主要集中在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回望,中期主要集中在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观点的解读评论,持续期主要集中在各方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等重大话题的关切和解读。第一,关于对“七一”庆祝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报道,港澳媒体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会议流程、会议细节亮点都作了密集报道和翔实呈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后的4天内,港澳媒体关于建党百年的报道共3541篇,其中关于讲话本身的报道768篇,占报道总量的22%;第二,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观点的解读,集中在“人民”“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等重磅话题上。《香港商报》头版头条及重要版面的报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涉港澳的论述彰显国家对港澳工作的新理念,丰富了治国理政新内涵。讲话既坚持“顶层设计”、注重“底线思维”,又与时俱进提出新论述、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将港澳繁荣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结合,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观。香港《经济日报》刊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成为新的“纲领性文件”,可以寻找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走向。经对截取的9篇港澳媒体综述性报道作词云分析,共出现32次,词频仅次于“百年”“发展”等常见词。《大公报》“七一”特刊中的受访行业代表表达了对“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的高度认同和长远期望。

(三)故事讲述多样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港澳媒体在对“建党百年”的宣传报道上非常注重叙事方式的选取和叙事厚度的提升,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和大量史料素材讲述中国共产党与港澳同胞的深厚历史渊源和浓重历史情谊。第一,在叙事体裁上,在方式选取上贴合大众心理,如《大公报》融媒体策划推出的《〈大公报〉与中共百年》纪录片,香港文汇网推出的《红色文化漫谈》系列报道,引用内容大多是当年中外记者、东江纵队及其后人的见闻、著作和回忆史料,满满的历史感既契合主流叙事的厚重,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第二,在叙事内容上,除了对庆祝活动本身的报道,不少港澳媒体还推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党史报道,这也是此轮相关报道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澳门日报》刊发的《澳门,营救重要人物的中转站》系列报道、《新华澳报》刊发的《不远万里为民族复兴求索——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旅欧勤工俭学启示》《星岛日报》刊发的《学者指香港与中共建党历史关系密切,周恩来曾油麻地养病 邓小平两度来港》《毛泽东是港繁荣稳定最早决策者》等,通过港澳地方史以小见大,挖掘和宣传了一批我们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些报道将真实生动的党史故事带到我国港澳地区,帮助当地民众特别是青年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了解,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其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四)线上线下互动

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相关报道中,港澳媒体除关注北京和内地各界庆祝活动以外,还关注当地民间自发的庆祝活动。实际上,“七一”前后,我国港澳地区各界都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庆祝建党百年。第一,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百年风华——香港各界青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文艺晚会”、中环海滨长廊的“薪火相传”接力跑、民建联举办的花车巡游、澳门举办的“百年风华 莲开盛世”光影秀、澳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图片展等各类文艺活动被港澳媒体广泛报道,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建党百年的积极反应;第二,闹市街景装饰一新。临近“七一”,港澳地区许多巴士及电车车身喷上了“贺建党百年,庆香港回归”的祝贺标语;7月1日至4日,金钟添马公园还通过3D视频秀播放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短片;国际会展中心更是在7月3日举办了“百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这些线下大众传媒渲染了浓重的喜庆氛围,起到了振奋精神、凝聚民心的作用;第三,“快闪”活动激荡人心。大公网报道了民众为庆祝建党百年,以网上“云合奏”形式共同演奏《国际歌》的新闻,相关视频迅速“出圈”并引来数百万点赞。我国台湾同胞为党庆生的“快闪”和聚集活动,有100余个自媒体账号成为传播信源,将活动实况传回大陆各大网络平台,真切地表达了华夏儿女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憧憬和渴望。

(五)国际舆论出现交锋

由于内地与港澳舆论场的区隔,对重大政治事件报道框架和话语建构都存在显著差异[1]。我国港澳地区作为国际传播的舆论交锋前沿,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相关报道,也明显体现出相关特点。7月1日前后,中国议题持续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相较于主流媒体对“建党百年”的积极反映,还有少量无良媒体借国际社会对中国话题的高度关注,通过刻意淡化相关报道、带偏话题节奏、炒作敏感议题等手段,企图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在重大话题上发布不实消息和荒谬言论,误导海外舆论。但即使有噪声杂音,从整体上看,港澳媒体对在此次“七一”期间的报道仍是正面积极的,根据慧科新闻搜索平台数据分析,无负面关键词的报道有2038篇,占报道总量的77.3%,虽有负面报道,但总体上是正面、客观报道为主。

三、有关建议

第一,完善多层次、立体式、全媒体的传播格局。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议加强对境外舆论有关重大主题报道的跟踪关注、舆情收集和信息上报工作,特别是利用好能够在境外落地的境内媒体,在内容供给侧适时推出现场特写、背景介绍、政策解读、分析评论等形态更为丰富、语态更加灵巧、话题更具传播力、发布时间更加弹性的内容产品,形成以中央主要媒体为主渠道、有关地方重点媒体和网络媒体为有力补充、内容形态更为多样丰富的立体传播格局。同时,在充分研究全球平台系统和平台功能差异的基础上,做好平台调适和内容培育,基于本土媒体与本土平台的联盟将有可能实现国际传播的突围,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助力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2]。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的内容策划,精准发力,以主动发布和议题设置来强化舆论引领。对此次港澳媒体关于建党百年的报道可以看出,境内舆论引领和影响境外媒体能力显著增强,港澳等境外媒体有关重大题材的报道和分析评论,与境内媒体特别是网上的舆论,基本保持同步,且明显跟在境内媒体的后面,如此次对庆祝大会的报道,境外媒体关于大会现场细节的报道大量源自对境内媒体报道的整合,因此,建议在重大议题上,要提前做好策划工作,在“综合、深入”上再下功夫,找到新闻传播点,引领舆论走向。讲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与中国实践,加强“造船出海”“借船出海”“借筒传声”意识[3]。同时,要实现有效议题设置,还需要对当今东西方文化有深入的思考,对当今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全面的研究,正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找寻到两者的交融点[4]。

第三,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持续增强外宣产品的网络传播能力。传统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存在着时空限制,报刊的国际发行和广播电视的信号覆盖都受到经济成本的影响[5]。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使西方老牌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这给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互联网信息技术极大推动了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主流媒体要能迅速精准对重大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在第一时间推出独家信息,从新闻源头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同时,还需充分考虑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推出更多有风格、有特色、有爆点的文宣产品,利用社交媒体具有点赞、转发等互动功能的特点进行相关议题针对性策划,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

四、结语

我国港澳媒体对2021年“七一”期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相关庆祝活动的积极报道,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高度关注的一个缩影。虽然各家媒体根据自身的媒介属性和立场,推出不同报道重点和报道语态的媒体产品,显示出我国港澳地区作为国际传播的舆论争夺前沿的特点,但总体上看,整体报道基调是积极、正面的,其中我国内地主流媒体发挥了关键的议题设置和导向引领作用,同时也反映在对外传播工作上,把握国际话语权,传播中国好声音,中国媒体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张志安,聂鑫.互联网语境下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挑战和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8(9):9-13.

[2] 姬德强.平台化突围:我国国际媒体提升传播效能的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21(16):8-11.

[3] 叶淑兰.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成就、挑战与深化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21(4):26-41.

[4] 黄日涵.短视频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世界知识,2021(14):60-61.

[5] 田智辉.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7):39-42.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国际传播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