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负前贤 薪尽火传

2022-04-29郭旭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十八世纪文化交流瓷器

陶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中国学者对陶瓷的研究始于民国初年,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1924)、叶麟趾《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等,但因天灾兵燹频仍,中国学者的陶瓷研究逐渐停滞。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才陆续出版了几部相关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1982)、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纲要》(1989)、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2001)以及叶喆民在前作基础上写成的《中国陶瓷史》(2006)。这些著作开创了陶瓷史研究的先河,是学人们艰难寻访资料才得以完成的,它们代表着各个时期的学术成就与研究进展。如今陶瓷史研究的全面开花,离不开这些学人夜以继日、筚路蓝缕的辛苦付出。

《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教授主编,收录她及学生的研究论文十三篇,作者有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工美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有工作于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也有常与收藏家、画廊主交流的嘉德拍卖等二级市场从业者,这使得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聚焦明清和现当代的陶瓷问题,内容主要包括“中国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陶瓷与多民族文化交流”和“中国陶瓷与地域文化交流”。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本书以“中国陶瓷与文化交流”为主要研究路径,融汇多元、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本书并非线性地介绍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或是某个时期陶瓷的主要特征,而是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探寻陶瓷在各民族、各地域、各文化中起到的作用。

陶瓷不仅是一个抟土为陶的器物,还是一个民族融合、地域交流与国际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所以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陶瓷艺术的器型、装饰等艺术特征,还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政治、宗教、经济对陶瓷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下形成的陶瓷艺术的风格特征。

《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通过对中国陶瓷艺术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文化间相互接纳与选择的历史过程,指出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直线性的孤立发展,而是相互传播和相互影响。本书探寻中国陶瓷艺术流变的文化根脉,透析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内外驱力,深化、细化中国陶瓷史的研究,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在研究对象上,涉及汉藏瓷器、陶瓷佛教造像、阿拉伯文瓷器、波斯文瓷器、瓷绘西洋人物瓷器、瓷绘西洋植物瓷器、后镶金瓷器、广彩瓷、民国权贵订制瓷器等,涉及多民族文化交流、地域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鉴藏与交易等方面。

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吐故纳新,就陶瓷而言,其可以容纳各种外来文化,并将外来文化与自有文化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中西方经济贸易的深入交往促成了“欧洲中国热”“中国装饰风”的兴起,瓷器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在“中国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部分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繁盛程度。吴明娣《物离乡贵——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瓷器收藏及其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探讨了十八世纪欧洲对中国瓷器的收藏,进而论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瓷器收藏品类与收藏方式对十九世纪以及现当代中国瓷器收藏与交易的影响。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刘卓《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植物图像探微》、陈南《十八世纪法国后镶金中国瓷器》、高燕宏《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外销宜兴紫砂器初探》更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十八世纪海外的中国瓷器。牟晓林与刘卓的文章分别以西洋人物和植物图像为研究对象,反映当时西方人文风貌、自我认知及审美风尚,体现出明清之际,瓷器在中西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通过陶瓷这个特定的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史,反映文化交流过程中有选择地接纳和吸收的原则。陈南的文章将视角放置在海外对中国瓷器的再装饰上,该文以集中体现西方世界对中国瓷器的理解和认知的后镶金瓷器为研究对象,指出十八世纪法国后镶金瓷器具有多元化和样式化两大特点,从中可以窥见中外艺术兼容并包的进取性。高燕宏《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外销宜兴紫砂器初探》则管窥东南亚宜兴紫砂瓷的概貌,再现当时外销瓷的繁荣景象。

“中国陶瓷与多民族文化交流”部分聚焦陶瓷与少数民族、陶瓷与宗教的交流与融合,揭示出瓷器作为各文化交流的见证,发挥着亘古未有的作用;瓷器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民族间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吴明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一文,从内地瓷器在西藏的流传及其历史影响和内地瓷器受藏传佛教艺术影响两方面,探讨瓷器在中国古代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史代论,论从史出”,探讨汉藏文化的互动与变迁。瓷器不再是冰冷的器物,而是活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的象征物,更见证着各个时期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而吴明娣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古代陶瓷佛教造像述要》与哈曼《明代正德时期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又论述了瓷器与佛教、伊斯兰教的密切关系。前者梳理了东汉至清代陶瓷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指出中国陶瓷佛造像的产生、发展、演变与不同佛教信徒之间的直接关系。后者则具体分析了明代正德时期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的艺术特征,探讨伊斯兰教对中国陶瓷的造型、色彩与装饰的影响,作者还关注器物上承载的历史信息,充分肯定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中国文化演进中的作用。

“中国瓷器与地域文化交流”部分,聚焦国内重要的陶瓷产区——景德镇,包括常乃青《民国景德镇权贵瓷器订制》与耿鸿飞《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景德镇瓷绘人物形象研究》两篇文章。其中常乃青《民国景德镇权贵瓷器订制》以民国时期权贵订制瓷器为出发点,解析了整个订制活动的流程和运作方式,从而探讨民国瓷器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状况。耿鸿飞《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景德镇瓷绘人物形象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陶瓷重要产区景德镇生产的瓷绘人物形象上,认为其构建了新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

此外,陈文彦《清末民初受岭南绘画影响的广彩瓷》分析了受岭南绘画影响的广彩瓷的基本面貌,论述了以岭南画派为装饰风格、内容的广彩瓷的艺术价值与其对当时文化艺术、产业经济及政治方面的影响,将陶瓷史与绘画史相互补正。此外,本书不仅聚焦古陶瓷研究,也将视角放在陶瓷的鉴赏与收藏上。其中徐菁菁《当代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国瓷器拍卖考察》一文,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梳理近二十年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的拍卖状况,分析其拍卖场次、品类、价格,并以佳士得伦敦、佳士得纽约、佳士得香港和苏富比香港拍卖中国瓷器的具体情况为核心,考察国际拍卖龙头企业在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瓷器交易状况,有助于国内学者更直观地掌握中国陶瓷的国际市场动态。

《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的主编吴明娣教授师从中国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叶先生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的发现者,对中国古陶瓷研究卓有贡献。本书以扎实的文献考证、平实质朴的文风,继承了叶喆民先生治学严谨的学风,体现了作者们刻苦钻研与严谨精深的治学风范。从吴明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中可以看到作者翻阅汉藏两地史集、地方文物志与档案史料所付出的辛劳;哈曼《明代正德时期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以《中国回族史》等相关回族文献史料为基础;而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陈南《十八世纪法国后镶金中国瓷器》、高燕宏《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外销宜兴紫砂器初探》等文则大量搜集了海外文献与图像资料。此外,本书也聚焦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瓷器的表现,徐菁菁《当代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国瓷器拍卖考察》事无巨细地统计了国际拍卖龙头企业近二十年的陶瓷器交易状况,作者利用其外语优势,翻译大量国际瓷器拍卖资讯并整理成表格,更加直观地展示了中国瓷器拍卖的现状。

“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土苴等视,独瓷则甘拜下风,尊为瑰宝。诚以瓷货之美,冠绝全球,虽百图仿效,终莫能及,盖得于天地者厚也。”中国自古重道不重器的观念与中华文明吐故纳新的特性,使瓷器的背后隐含着深层社会背景和文化观念。在《中国陶瓷史专题研究》一书中能看到后人对前人的薪尽火传,一代代陶瓷史研究者的跟随与传承。这本书体现着他们对中国陶瓷研究的继承与延续,通过对陶瓷历史及文化的探究,来分析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和中国的社会历史,做到了“一器一史”,关注到了器物背后中国各民族相互融合以及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作者简介]郭旭颖,女,本科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硕士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系,现就职于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鉴藏史、中国艺术市场史。

猜你喜欢

十八世纪文化交流瓷器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十八世纪伊犁伯德尔格回众刍议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十八世纪准噶尔十六大鄂拓克一一克哷特鄂拓克探析(续二)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论十八世纪欧洲钢琴艺术的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