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外销瓷纹饰流变

2022-04-29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纹章外销纹饰

中国瓷器自诞生以来就持续对世界产生影响。早在唐代,瓷器就通过海洋商路销往世界各地,而自明代中期之后,瓷器更是大量涌入欧洲市场。清代,瓷器外销贸易则进一步扩大,一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大宗的国际贸易货物,“瓷器”由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021年,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办的“漂洋过海来看你:明清外销瓷珍品集萃”展览中,集中展出了100件/组外销瓷珍品,从日用的餐饮、盥洗、照明、文具等瓷器,到陈设使用的花瓶、瓷塑等,丰富多彩,不乏精品。本文结合此次展览中所呈现的精品外销瓷,简要阐述“海上丝绸之路”对明清外销瓷纹饰所产生的影响。

一、明清海洋陶瓷贸易的发展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要求“片板不许下海”,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明初的陶瓷贸易主要在朝贡体系下进行,被官方垄断。陶瓷被明政府作为礼物或是交换品赏赐给琉球、朝鲜等周边国家,同时也随着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被带往东南亚、南亚、中东,甚至东非沿岸。

随着郑和下西洋以及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新航路的开辟,逐渐形成了联系各大洲的海上新航线。1517年,葡萄牙人率先绕过好望角,沿着印度洋沿岸抵达中国。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葡萄牙人铤而走险,与当地海盗进行走私贸易,在中国沿海的各个港口寻找中间商和代理人,偷偷订购瓷器。西班牙人紧随其后,从美洲穿过太平洋开辟了一条连接欧洲、美洲、亚洲的贸易航线。这种贸易方式一直持续到1567年,明政府开放福建漳州月港,民间海外贸易才取得合法地位。

到了17世纪,荷兰人掌握了全球海上贸易航线,成为陶瓷贸易的新垄断者。出于对商机的敏锐把握,荷兰人采用“来样加工”的方式,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式样奇巧,岁无定样”,生产出更符合欧洲人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产品,也使得订制瓷器这一行为普遍化。18世纪,英国人靠着坚船利炮取代荷兰人的海上贸易垄断地位。1757年,乾隆皇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率先在广州建立了商馆,与清政府规定的贸易中间商“十三行”进行双边贸易。在当时饮茶之风的推动下,英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中国风”。

二、明清外销瓷纹饰的流变

瓷器既是实用器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瓷器上的纹饰起到了记录、传递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信息的作用。

据了解,外销瓷起始于唐代,但早期陶瓷在海路的运销也仅限于中国邻近海域,只有少量的瓷器从中东、地中海沿岸地区辗转进入欧洲。明初厉行海禁,遏制民间海外贸易,这一阶段的陶瓷贸易主要由官方垄断,在朝贡体系下进行。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岸,每到一处,都会与当地人进行交易,交易的主要产品就是瓷器。除了传统的中国器形和纹饰之外,为了适应当时国外主要市场——伊斯兰文化区的需求,明代外销瓷吸收了大量的伊斯兰文化元素,创造出许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器形和纹样。如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折沿洗,折沿洗的外壁绘缠枝莲纹,内壁绘缠枝花卉纹,折沿处绘有石竹花纹,这些都是极富中国特色的纹饰。但盆底器心所绘宝相花的风格却与中东装饰图案接近:在宝相花的最中心巧缀瓣叶,片片相互交锁,编成八瓣小星,将中国风情与伊斯兰文化巧妙融合。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欧之间的直航航线开启,大量的中国瓷器销往欧洲,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

明末,景德镇不仅有专为皇室效劳的御窑,还有大量民窑,瓷器纹样更加丰富活泼,陶工们自由地设计、生产出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样式,并且采用西方构图风格和图案结构,创造出了克拉克瓷——克拉克是葡萄牙语“大船”(Caraaca)的音译。当时,由于这些瓷器的产地尚不清楚,欧洲人就把这种带有花瓣形开光的青花瓷器称为“克拉克瓷”。如图1,克拉克瓷的特点是盘、碗的纹饰由两层构图组成,口沿上均匀分布花形或圆形开光,器物内底描绘主题纹饰:一人抚琴、一人吹箫、一人弹奏琵琶。画面遵循西方绘画的光影与透视关系,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克拉克瓷繁密的纹饰应该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认为魔鬼总是在空间出没,所以他们喜欢用稠密的纹饰将空间填满。更重要的是,在伊斯兰教义中,“开光”是“穆罕默德之光”“神圣之光”的意思,所以伊斯兰文化区的建筑物以及地毯、丝织品等许多物品上也遍布开光装饰。

1604—1657年间,大约有300万件景德镇生产的克拉克瓷销往欧洲,进入欧洲普通市民的家庭。在出口到欧洲的货物中,克拉克瓷最受欢迎,它不仅实用,而且作为装饰品大量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中。

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在荷兰人的鼓励之下,不少中国商人将瓷器运到巴达维亚,在此与他们进行贸易。荷兰人在巴达维亚搜集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后并没有直接返航,而是将瓷器销往日本、波斯、印度等地,换取当地丰富的物产或白银,用以购买更多的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因为主要是由中国商人在国内挑选瓷器,所以17世纪西方进口的大部分瓷器的造型纹饰都是以中国风格为主。

17世纪初,景德镇陶工开始将中国的戏曲小说场景搬上了瓷器,以《西厢记》为代表的人物故事成为瓷器装饰的热门主题,如图2,就描绘了“泥金报捷”的场景。《西厢记》在当时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在外国市场也深受欢迎。似乎通过瓷器上的纹饰图案,西方人可以感受到《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的遥远而奇幻的东方异国情调。

17世纪中叶,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供应量增大,进口瓷器成本降低,瓷器不再是高雅的装饰品,而是更多地作为日常生活的实用器具和陈设用瓷。

东印度公司订购的瓷器大多数是批量生产的,但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其中也有不少为西方消费者量身订制的瓷器。这类“订制瓷”的图案经过特别设计,在订购和付运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早期只有皇室贵族或者有特别需求的传教士、商人订制瓷器,而后荷兰人的到来使订制瓷生产更加普遍化,为了顺应潮流、获得更高的销量,商人会将带来订单所附的图样交给中国工匠绘制。

订制瓷器中最具欧洲特色的当属纹章瓷。纹章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标志,欧洲诸国的贵族以及显赫的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都拥有自己的纹章,装饰有纹章的瓷器被称为纹章瓷。在当时,纹章瓷既是一种风尚,又是身份的体现,在欧洲宴会上使用有着家族纹章的瓷器招待客人,是展现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手段。同时纹章瓷还具有纪念功能,在家庭或个人如结婚、晋升等重要时刻,也会订制纹章瓷来纪念。如图3,杯子正面以粉彩描金工艺描绘的盾形纹章是结合了布罗姆利(Bromley)和温德姆(Wyndham)两大家族的纹章元素,很可能是亨利·布罗姆利(Henry Bromley,1705—1755)为了纪念他与妻子弗朗西丝·温德姆(Frances Wyndham)的婚礼而制作的。所以杯子的侧面还有一组中国祥瑞图案,包括犀牛角、画轴、南瓜、莲花、牡丹和菊花等,蕴含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除了纹章瓷外,16世纪中叶,天主教也曾订购描绘宗教场景的瓷器——“耶稣瓷”,这类瓷器的纹饰大多取材于《圣经》。欧洲艺术家尤其钟爱围绕《圣经》的故事进行创作,因此其中的精华片段也被广泛应用到瓷器上。如图4,盘心描绘基督受洗图,画面中耶稣正在约旦河中接受圣·约翰的洗礼,圣灵以鸽子的形式降临。折沿处有“MAT.3.16.”的字样,代表画面描绘的是《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节的场景。清初来华的法国神父殷弘绪在1722年的信里写道:“有人从一家大商店的废物堆中为我捡来一个小瓷盘,我认为它比数千年来制造的最好瓷器更有价值。盘子底部在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之间画上了耶稣受难像,他们告诉我,曾运过这样的瓷器去日本,但最近十六七年已没有了。”这一类宗教瓷很可能是专门为亚洲(主要是日本)和欧洲市场设计的。

1709年,德国梅森瓷器厂成功烧制出硬质瓷,打破中国人对瓷器的垄断,当时也正是洛可可风格风靡欧洲之际,所以早期梅森瓷器的纹饰呈现出了浓重的洛可可风格。但由于当时梅森瓷器的价格昂贵,所以欧洲人还是继续在中国订购瓷器,并且要求陶工模仿梅森瓷器上流行的纹饰。因此在18世纪早期至中期的外销瓷中,有相当一部分瓷器的纹饰充满洛可可情调。洛可可风格的突出特征是连绵的叶形花纹,过度地使用卷曲和自然的形式,大量使用“C”形和“S”形曲线,以及贝壳或其他自然物体的线条作为装饰,营造轻柔、精致、优美、高雅的格调。图5盘心绘有典型的罗马风景图,口沿处的卷纹与1735年梅森瓷器上的卷纹装饰相似,是典型的洛可可纹饰 。

18世纪中期,随着订购瓷数量的增加,欧洲版画和素描等作品也被送往中国用于描绘瓷器纹饰,许多描绘欧洲人日常生活或某一具体事件的图案都开始出现在瓷器上,如狩猎、农耕,以及描绘欧洲建筑、人物肖像等西洋图像。粉彩描金出浴图瓷板画是将由尼古拉斯·雷内·卓兰(Nicolas-René Jollain,1732—1804)所绘、路易斯·马林·邦尼特(Louis-Marin Bonnet,1736—1793)所刻的版画绘制在了瓷器上,展现了一位出浴的裸体美人。

18世纪中叶,考古发掘在欧洲掀起了崇尚古典文明的潮流,并且受启蒙运动的启发和对洛可可风格的反感,新古典主义美术应时而生。新古典主义美术家以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古典美术为典范,力求再现严肃而崇高、优美而和谐、单纯而宁静、理想而自然的美术,传承伟大古典美术的精神和形式。这种风尚也在外销瓷上有所反映,如清道光景德镇窑仿官釉贯耳瓶,这对贯耳瓶在瓶体内外均施仿宋官窑瓷器,釉面开片错落有致,洋溢着古朴之风。瓶身口沿与底足镶嵌的铜鎏金以及贯耳处嵌入的鎏金双蛇形柄都是销往欧洲后的“再加工”。加工后其使用场景也发生了变化,常作为陈设花器的贯耳瓶,来到欧洲后被用作台灯底座。

三、东西融合的新产品

尽管在陶瓷贸易中,随着来样定制的增多,西洋元素占据了外销瓷纹饰的很大一部分,但中国传统纹饰作为装饰核心要素的地位始终没被动摇。在中国古代师徒相授的瓷器生产模式下,许多传统纹饰深深扎根于瓷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很难被完全替换,因此中国传统纹饰依旧大量应用在外销瓷上,并且与西方风格融为一体,受到欢迎并得到保留。

图6,就体现了中国、欧洲和中东多种文化的融合。执壶这一器型来源于中东的金属水壶,壶身绘喷泉图案,有学者推测这是13 世纪出使蒙古帝国的卢布鲁克(Rubrouck)笔下描述的“魔法喷泉”,是法国工匠为蒙哥宫廷打造的华丽酒泉。也有学者认为,这描绘的是欧洲传说中令饮者返老还童的“青春泉”。喷泉中间还融入明代常见的兽首、凤首图案,两者均将水喷射进圆形的水池中。下方底座采取中式家具的样式,座内有狮子,似乎承托起整个喷泉。这类喷泉纹执壶最早于17世纪出口至欧洲,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后出现在油画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明清外销瓷纹饰始终伴随着陶瓷贸易情况发生变化,贸易对象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审美都对外销瓷的纹饰风格产生极大影响。

早期西方商人在中国购买外销瓷以看样定货为主,在绘有中国传统的花鸟、山水、人物等纹饰的瓷器中选购,这些纹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了西洋人的好奇心。随着中外陶瓷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窑场涌入大量来自西方的纹饰,来样定制的生产模式丰富了瓷器纹饰,使明清外销瓷纹饰充满异域风情,对海外市场的审美趣味、装饰艺术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销瓷纹饰的流变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高超水平,中国陶工不拘泥于一隅,愿意尝试新的风格和技法,生产新产品;其次也反映了当时中西贸易的面貌,私人贸易反应敏锐,能够根据需求快速对产品风格做出改变;而这更是东西方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碰撞。

[作者简介]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世茂集团出资建设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合作,致力于“丝路精神”和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

猜你喜欢

纹章外销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纹章瓷
蜡染的纹饰探讨
纹章的用色法则与视觉效应的研究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