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如何增强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022-04-29孙晓燕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电视编辑增强

孙晓燕

摘要:我国的媒体行业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这成为我国媒体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也开始谋求借助与其他媒体的融合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电视编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都面临一定的影响,处理不好的话将会对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使得增强电视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融媒体、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概念分析,探讨了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对电视内容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这一影响,提出了增强电视编辑人员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电视编辑;增强;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主体和受众,因为受到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尤其是受众在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作用下,已不再满足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节目内容的编辑、生产中。在这种形势下,电视编辑人员需要主动增强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从而确保在满足受众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创新。希望通过本文对增强电视编辑人员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策略的探讨,为我国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融媒体

融媒体是一种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形成的现代化媒体运作方式[1]。在我国信息社会化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可以在凭借互联网技术全面整合各种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融媒体并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在始终坚持融合发展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平台的优化和再造,最终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共融互通。

(二)主体意识

电视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中呈现出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编辑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编辑水平的客观体现,对于电视节目的编辑工作质量将会产生直接影响[2]。通常而言,编辑人员因为其个体思维和想法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不同,导致主观意识和个人见解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于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的价值导向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受众意识

电视编辑人员的受众意识,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生产过程中,编辑人员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有效融合用户观念和用户意识,从而在电视节目中体现观众的群体价值。在融媒体环境下,如果电视编辑人员忽视了节目编辑生产过程中受众群体的实际价值,不但会导致新闻内容编辑的失真,而且节目对于受众的吸引力也会遭到大幅度地削弱,这对电视媒体的持续稳定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电视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对电视内容带来的影响

(一)主体意识为电视内容带来的影响

主体意识作为编辑人员在电视节目编辑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可以分为自主、创新、人格和责任意识四个部分。通常而言,主体意识就是电视编辑人员对于自身能力、价值以及定位所形成的正确认知[3]。电视编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个人专业素养以及工作经验的持续积累和提升对工作重要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将会对新闻节目内容的政治立场和呈现方式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主体意识,才能始终坚持积极正面的电视节目社会定位,生产制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立场要求的新闻节目;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才能自主创新地开展新闻节目编辑工作,这对于电视节目内容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作用;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意识,才能在编辑工作过程中始终坚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从而保障新闻节目内容生产的规范;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生产提供坚实基础,并保证全身心投入到节目编辑工作中。

(二)受众意识为电视内容带来的影响

作为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人员必备的素养之一,受众意识要求编辑人员在挖掘和整合新闻信息,确定其传播和呈现方式的过程中,以受众对信息的正当需求为核心,充分尊重受众对信息的兴趣爱好,为受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受众对于信息的反馈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编辑人员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取受众的信息评论,在了解其真实信息需求的前提下,确定节目编辑工作的框架和主要方向。编辑人员自身的受众意识水平高低对其信息获取和呈现的方式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实际上,受众意识并非要求编辑人员单纯地满足受众在信息方面的需求,而是需要引导受众参与到新闻节目的编辑和生产中来。

三、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主体和受众变化分析

(一)电视媒体主体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体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在节目的内容呈现和传播形式方面都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和创新,做到与受众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目前最为热门的短视频和微视频等视频平台也都创立了新闻和网络综艺节目,这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占有率和节目收视率有所下降[4]。在融媒体环境下,由于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发展,受众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在这种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人员需要结合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全方位掌握灵活多变的新闻内容和呈现形式,配合各种新媒体平台以及软件的合理应用,确保经过编辑处理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受众对节目需求的变化

在单一化的传统媒体发展时代,60后和70后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流受众群体,并且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受众的需求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产生变化。与严肃的新闻政治大事件相比,现如今的受众群体更倾向于观看娱乐节目。与之前单一化媒体发展时代的长篇大论新闻报道相比,受众群体更倾向于选择时长较短的新闻短视频。在这种受众对节目的需求以及心理持续变化的背景下,编辑人员需要结合融媒体发展的具体要求,持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以便在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的市场占有率和节目收视率。

四、当下电视编辑人员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出现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受众意识

融媒体时代的传媒行业内部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各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主要的发展宗旨。部分电视编辑人员过于强调受众意识,在节目内容编辑生产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迎合受众的需求,导致在信息的选取、整合以及呈现方式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引导正向社会舆论的功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前段时间出现的“山西临汾过寿老人下跪”的这一新闻在网络平台上疯狂传播,这说明事件发生后各媒体纷纷对老人进行了采访。但实际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饭店自身的建筑质量不达标,或者是因为长时间未修缮出现的结构损坏,并非是因为老人主观错误导致的。但各类媒体的采访工作却将受众群体的关注点聚焦在无辜的老人身上,对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这种信息采集方式完全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究其原因是编辑人员过分强调受众意识造成的。

(二)主体意识弱化现象严重

电视编辑人员所应具备的主体意识在节目编辑创作中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之前网络上“山西临汾过寿老人下跪”这一新闻事件之所以出现,最重要的原因是编辑人员缺乏主体意识尤其是责任意识。作为节目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电视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在还原社会事件本来面貌的同时,引导受众发现、揭示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在这一新闻事件的编辑过程中,媒体并未提及饭店倒塌的原因以及负责人信息,只是以老人的痛处引发受众群体的同情,这从侧面反映出编辑人员严重缺乏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持续发展,传统媒体还出现了一种信息同质化现象,即同一则新闻信息会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有的只是对文字叙述方式和配图进行了变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下电视编辑人员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

五、电视编辑人员在融媒体环境下增强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策略

(一)电视编辑人员需要正确处理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关系

对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言,强调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都有着明显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电视编辑人员处于一种角色转型的认知混乱状态。编辑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融媒体环境对于传统媒体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需要对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以及二者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内外因层面看来:电视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是内因,要求编辑工作人员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遵循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节目信息传播的规律生产出高质量的节目;受众意识则是对电视编辑工作质量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要求编辑人员立足受众群体的实际信息需求和客观环境,将自己形成的主体意识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表达,借此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

(二)编辑人员主体意识的重构

融媒体时代出现的各种全新媒体技术使得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制作手法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以及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也变得愈发明显,电视编辑人员需要在正确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存在差距的前提下,关注自身主体意识的重构和发展。

简单而言,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人员增强主体意识需要从审美意识、信息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方面入手。编辑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关注节目选题策划中审美水平的提升,作为节目选题策划的灵魂,编辑的审美水平对于电视节目的创意水平和文化价值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5]。编辑人员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对各种社会文化的风向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以及科学的判断和观察,确保电视节目的内涵价值能够不断得以提升。此外,电视编辑人员需要始终坚持节目内容为王的基本工作原则,生产出符合受众群体真实需求的高质量节目内容,更好地体现传统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要想提升电视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定期组织他们参加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并且还要通过各种融媒体节目制作手段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对编辑工作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以一种创新求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开展编辑工作,从而生产出符合受众真实需求的高质量节目。

(三)编辑人员受众意识的重构

电视编辑人员在融媒体时代受众意识的重构需要从市场意识和营销意识的提升方面入手。要让电视编辑人员认识到,传统广播电视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中,受众群体是其重要的客户,必须要在坚持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同时,逐步提升对于受众群体的关注和服务意识,保证经过编辑之后的节目内容能够切实符合受众的需求。当下,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收集工作变得愈发简单,编辑人员需要通过合理收集用户信息,在掌握其真实信息需求走向和兴趣分布的基础上,对节目制作形式进行科学调整,确保受众能够准确接收到来自编辑人员的正确价值观传递和社会舆论引导,这也是确保传统电视媒体节目编辑价值和节目收视率持续提升的必然要求。在之前单一化的媒体发展背景下,编辑人员容易形成“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识,但在目前人们社会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的背景下,电视媒体节目的信息也变成了一种快销商品,且受众群体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也主动参与。在这种形势下,编辑人员的传统营销意识需要进行转变,在保障节目内容真实和有价值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现代媒体技术,制造节目的爆点引起热搜,从而确保电视节目能够获取更高的受众群体关注度。

六、结语

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作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求编辑人员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立足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真实需求,针对节目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满足受众需求是我国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宗旨。但是目前传统电视媒体编辑人员在工作中却出现了过分强调受众意识、弱化主体意识的现象,这对节目内容编辑制作的质量以及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电视编辑人员在融媒体时代要想增强受众意识和主体意识,需要正确认识受众意识和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从审美意识、信息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方面入手增强主体意识,并且通过强化市场意识和营销意识确保在提升受众意识的同时,生产出符合受众需求的高质量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 李婧.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中国报业, 2021(14):102-103.

[2] 梁广卫.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2):166-168.

[3] 沙航.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1):149-151.

[4] 闫海军.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讨[J].记者摇篮,2021(4):70-71.

[5] 崔岩.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4):157-159.

猜你喜欢

融媒体环境电视编辑增强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创新
融媒体环境下有关电视安全播出的思考初探
基于融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索
试论广播电视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变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加强编辑素养促进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精品化的策略
新时期强化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
共产党员要增强信仰定力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