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歌唱的心理感受

2022-04-29张蕾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感受歌唱心理

张蕾

[ 关键词] 歌唱;心理;感受

在声乐演唱中,心理感受中的语感与乐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信号系统,词语是具体信号,它确定性的语义信息为情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而音乐是抽象信号,它的不确定性的音响信息又为丰富语言信息的传导增添了引人乐听的力量。音乐由于渗入了明确的语义内容,则使其充实了具体可感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的完美统一,正是声乐艺术作为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的本质特征。为此加强声乐的心理感受的有机调控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心理体验是达到深入心理感受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一、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受,即对接受语言信号后所产生的情感反应或变化。人类的语言或词语是由系列符号所组成的系统,也就是现实中具体声音信号抽象概括的信号系统,它不仅有形或声的信号外表,还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和表象,代表着一定的概念,具有确定的意义,并提供所代表事物的具体信息,正是通过它来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感受,并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变化。

语言的信号包括语言的文字信号和语音信号。文字是语音的书写记录符号,文字信号通过视觉的阅读、理解来接收信息的刺激,从而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语音是音响的信号,通过听觉音响接收信息的刺激,从而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两者均由此而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曲时,首先是通过对歌词进行阅读、朗诵理解来进行心理感受的。歌词作为诗化的文学语言,它所发出的信号除了具有一般语言所提供的信号作用外,还具有表形、表意、表情、表音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而语感也就是通过以上感觉因素来接收信息传导,从而进行心理感受的。语感的表形,既指歌词纪录符号的字形成字符,也指字形字符的结构组合所显示出的词语形象性。

例如《长城长》,这是一首表现祖国人民饱含深情,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抒情歌曲。它以长城为立意,以凝练的笔触,通过每个字符、字形及其构成语句的组合,并且前后以“设问”和以物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出一幅万古雄风气壮山河的长城画面,以此象征着“绿色的钢铁长城”的生动形象。它牵系着中华儿女的深情,正是因为“几经风雪霜”,那千万英雄壮志的血肉换来阳光普照万里山河的光辉现实。

可见,词的诗化语言不仅表形,展示生动的形象性,同时通过可视的诗化语言信息来抒情达意。语感的感性直觉如果是词义的表层,那么有了理性判断的感受才能使语感深化。正是因为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形象,也是民族力量的象征。“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凝练了的警句,揭示了新时代长城的形象,长城也就成为我们国家民族无所畏惧的象征。意是情的基础,情是意的抒发,有了对词意的深入感受,才可能有真挚情感的自然表达。

语感还具有表音的因素。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记录,它虽是无声的,但它确有表音的功能。歌唱者通过对歌词的朗诵,使无声的词语变为有声的行腔,在词意与曲情感受的同时,也同样可以感受歌词的语气情态,感受词语的音乐性结构。比如在朗诵《长城长》这首词时,可以逐步感受它的句式变化与前律节奏的音乐性特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长短句交错有致的句式结构。

一般来说,语感的表形、表意、表情因素大致是对作品语言内容的感受,而表音的因素大致是对作品语言形式的感受,两者有机地结合,才全面地增强了语感的力量,并为歌曲的乐感奠定基础。

二、乐感

所谓乐感,是指对接受音乐信号所产生的情感反应或变化。在音响的信号系统中,音乐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独立信号,是人类头脑皮质特有的信号活动机能,它具有引起感情变化思维想象和联想音响审美活动等功能。但非自然性、非语义性的音乐信号并不像语言信号那样能够提供较稳定的信息概念内涵。音乐所提供的虽然是一种模糊信息,但它同样可以引起人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感思维和审美感知造成直接影响。一个演唱者既要从无声的声乐书面作品中去感受它的音乐性,又要通过视唱与排练的不断深入,运用人声音响去创造音乐的声腔,在这一过程中无不显示了乐感本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乐感作为音乐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同样具备相应的审美生理与心理基础,深入了解它的表现特征,有助于加强对音乐审美或乐感的认识。就乐感的感知判断能力来说,也就是对音乐音响构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因素的感知判断能力与反应。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等也就成了乐感的主要内容。

(1)旋律感:旋律,又称曲调,这个奇妙的从属于音乐特有音响的构成体,它被喻为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基础与支持。作为乐音音响有组织的运动,它是按照一定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音乐和表现力的独立的声部。在乐感中,首先要捕捉的是起基础作用的“主导的旋律变化音调”,因为它是旋律的最小独立单位。如果说它是旋律的基本“乐思”的话,那么当形成了具有特定旋法与特征和完整的意义片段时,它就成了旋律的主题音调。从而奠定了作品的发展基础与核心,并发挥着旋律变化的导向作用。

(2)节奏感: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实际上在旋律感中就蕴含了节奏感。因为旋律的发展就是旋律线按照某种特定的节奏特点发展的过程。而音的长短时值与强弱等不同表现,正形成了旋律的节奏关系。因此,节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音响的音值感与音强感。就声乐节奏来说,它既受到歌词语言的句式节奏的影响,如一般是短句式紧凑,长句式舒展,又能通过音乐的处理,使长句式紧凑,而短句式舒展。《长城长》就是以长短句式在有机交错中达到了松紧、张弛、起伏有致的,它采用了较多的切分音,并以弱起的方法形成强弱交替的节拍律动特点。可以说,节奏感也就是感受节奏的强弱力度、长短密度以及快慢速度,并以和谐有致的演唱处理去抒情达意。

(3)和声感:和声是多声部旋律结构的有机构成体。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声部组合,也就产生了和声。声乐和声有着丰富的表现形态,重唱、对唱、轮唱、合唱等, 根据不同声部的组合,在演唱中各自发挥应有的音响织体作用,使欣赏者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和声关系。即使作为独唱,由于伴奏本身的器乐和声配置,也同样显示了声乐与器乐的和声关系。为此,一个担任独唱的演唱者,在器乐伴奏中,无论是小型单一的乐器伴奏,还是大型的交响乐队伴奏,应该感受到和声的引导、烘托、揭示过渡的作用。引导歌唱者准确掌握音准、节奏、速度、韵律、情感、意蕴,烘托音乐气氛,展示情景意境,揭示歌唱者在特定情景中的心理情感变化,丰富与调节音乐的审美内涵。总之,和声感本身正是协调不同声部去创造和谐完美与统一音响的重要心理素质。

三、声与情的辩证观

声与情是声乐艺术最根本的造型因素,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一切声乐艺术美的创造标准。它要求歌唱既要有美好的声音体现,更要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是通过歌唱的声音来抒发的。“情”推动声音的表现,“声”表达情感的内涵,声乐艺术应该是情感和声音的完美统一,“声”与“情”有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声作为歌唱的物质基础,它奠定了歌唱的表达手段。人们说的“珠圆玉润、悦耳动听”,说明歌唱需要有优美的嗓音条件,要有良好的音质做基础。要求有精巧的呼吸,完美的共鸣,宽广的音城,洪亮的音响,丰富的音色等,为声情并茂的声乐表演创造优质的声音条件。而“情”则是“声”的灵魂,声情并茂历来是声乐艺术的创造方法。说明动情会产生不同的声音特征——悲、欢、喜、怒等情感直接影响声音的急切、舒展、明朗轻快、粗犷严厉、端庄柔和。

可见,无情难以立意,形声不得无情。声乐的情感表现主要源于对作品的深入体验。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挖掘与体验出词、曲的内容与情感。古典唱论所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充分说明了解明曲意的重要意义。我们所说的“唱情”或“唱心”就是要把歌曲蕴蓄的情感唱出来。

总之,有了美好的声音,没有感情不行;而有了丰富的感情,没有美好的声音也不行。让两者完美统一应是教学与演唱的原则与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立.歌唱心理略谈[J].大众文艺,2011(14):9.

[2] 刘威.谈声乐演唱心理状态的调整[J].神州,2017(28):46.

猜你喜欢

感受歌唱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心理感受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