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洪绶与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比较

2022-04-29康宁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陈洪绶肖像画人物画

康宁

中国画与西洋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绘画体系,从绘画工具到媒介材质再到画面效果全然不同。但追溯人类美术发展史的源头,世界各地的原始岩画内容与形式又极其类似。无论人类文化如何发展、传承、演变,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诠释,总是有许多的共性——尽管表述语言多有不同。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被誉为明末清初的艺术大师。几百年来,他以独特的画风、奇古的技法,一直影响着后人。他的人物画曾被后人评论为“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可见能突出其高古奇骇的画风的,正是他的人物画。

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下文称“莫迪里阿尼”)是20 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的成绩斐然,尤其是他创作的肖像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人物画,尤其是肖像画所描绘的人物性格具有共性的平面化特征,并且造型夸张、构成考究、极具装饰性。他同样以鲜明独特的画风,在艺术史中独树一帜,更有评论称其“创造的独特的艺术样式超越了时空的限定,成为一种恒定的美的形态”。

尽管在时间、空间的维度里,两位画家并没有任何的碰撞。让笔者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每观其一的画作时自然而生的对另一位的联想。这种联想是一贯而强烈的,仔细思考,他们二人虽非同时代、同国度、同画种,但依然在自身的经历、独特绘画语言的表达、作品情感的传递等方面有着许多共性,并同样以人物画著称于世。

一、成长经历

陈洪绶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 年),去世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 年),享年55 岁。那个年代,社会动荡,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使当时的艺术家极大地丰富了视野。陈洪绶祖上为官宦世家,但是到他父辈时却家道中落。中国古代许多读书人都希望通过科举改变人生,陈洪绶最初也想走仕途之路,但到二十多岁时仍无法通过乡试,后来他因绘画才能被选为宫廷画家。可他一心想进入朝政,并不情愿成为专职画家。随着明王朝的衰落、清军入关,陈洪绶的理想终难实现,他便终日沉醉于酒乐,一度靠画画和他人接济生活。陈洪绶具有文人的清高与爱国情怀,清军入关后便出家为僧,不愿效力清廷。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生于1884 年,逝于1920年。莫迪里阿尼出生在意大利里窝那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中。其祖辈是西班牙裔犹太人,15 世纪末被宗教裁判所驱逐出境。他的祖父伊萨克才华横溢,博览群书,精通多国语言,祖父的影响让莫迪里阿尼走向艺术之门。莫迪里阿尼出生之后的两年,一场经济萧条使其父破产。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给予了莫迪里阿尼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长久支持。

莫迪里阿尼从小被肺部疾病折磨,生命时常受到威胁,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树立自己要成为艺术家的理想。1900 年,在一场大病之后,他跟随母亲走出了故乡,游历了那不勒斯、罗马和威尼斯等文化名城,他尽情徜徉在意大利的文化氛围之中,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作品,并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独特画风的形成

在美术史上,陈洪绶被推为明末变形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各门画科,但人们习惯上首先把他看作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把他的名字与明清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的伟大变革联系在一起。提起他的绘画,总是离不开“高古奇骇”的评价。

陈洪绶作品“高古奇骇”特征的突显更在明亡以后,以文人、职业画家、遗民自居的他,对人物的塑造更夸张地体现在头大身短、高古稚趣上,画面中更多地运用曲线和圆弧线,表现出圆转、散逸、苍老、古拙之感,与早期重视画面的戏剧效果和力度感明显相异,渗透着晋唐宋文人画的传统气息。而“高、古、老、生、拙”这种文人雅文化的特质,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风格之上,也凸显了其个体纯正、高洁、脱俗的人格境界。

陈洪绶的人物画从民间版画中汲取营养,在继承晋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卓尔不群的绘画风格。他的成就,扩大了传统绘画中沉着含蓄美的境界,也丰富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陈洪绶的人物画源于民间,又加以升华,不仅是其个人的选择,也是身份转换、时代变迁、境遇转变的结果。陈洪绶的人物画在民间有极大的穿透力,并对后世影响颇深。

莫迪里阿尼也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他早期作品吸收了保罗· 塞尚(PaulCézanne)绘画的整体建构形式,还接受了图卢兹·劳特累克(Toulouse Lautre)用面部特征刻画人物的表现主义手法,同时反映出立体派的倾向。其晚期作品则具有古典风格,画法技巧更加有力、更为流畅,人物造型更加自然。莫迪里阿尼对人物形体的塑造并不是简单的变,而非常讲究画面的构成。用平面化的语言——点、线、面来造型。这种造型语言既有装饰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程式化的特点。他在构图方面也有自己的程式,比如尽可能地使肖像画的背景简单化、抽象化。一般正式的肖像画都有凸显细节的背景来衬托,借此体现画中人物的社会状况。他却大多不画背景,最多也是画几笔简单的几何形象化了的家具做陪衬。这样的背景处理,使画中人物本身更加突出,再加上或迷离娇媚或哀怨缠绵的神情,使观者更有震撼人心的感觉。

总体来说,莫迪里阿尼的人物作品装饰性极强,体现在人物形态的变形、平面性色彩的单纯化和形式感极强的画面构成上。加上画中人物被赋予了画家本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物眼睛、脖颈、动势等细节的精妙处理,都使他的画作充满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三、作品的情感表达

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画家,其创作的作品都代表了自己的心境。一个画家早、中、晚期的绘画特点是一种不断寻找自己以至确立自己独特风格的过程。

在陈洪绶所处的那个改朝换代的时期,社会秩序、价值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陈洪绶将人物画当作自己的首要创作题材。他的作品早期,既讴歌了明哲先贤的业绩,竭诚仰慕,又抒发胸襟,寄托理想。无论是用简约传神的白描勾画的插图和木刻版画,还是用缜密典雅的工笔重彩刻画的绢帛卷轴,陈洪绶的人物画广泛吸收了前辈优秀的技艺,体现出独到的造诣,它们如同一股强烈而清新的气息,振兴了当时已呈颓势的人物画坛。正如清人张庚所说:“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有公麟、子昂之妙。”被认为是“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生活的变故往往是造成画家人生观转变的根源,陈洪绶晚年创作了大量隐喻题材的作品,例如,以竹林七贤、“采菊东篱下”等为主题的肖像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感知陈洪绶既无法踏进晚明政坛施展才能,又承受着清军入侵给他带来的亡国之痛,他将美好寄希望于陶渊明式的生活,成为远离尘世的高士,这种借喻的绘画方式也是中国画鲜明的特色。同时,陈洪绶也在人物画的造型方面凸显出自己对固有模式的叛逆。

再观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是在抽象的外在形式上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他通过纯粹色彩和对人物的变形拉长,使画面具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莫迪里阿尼笔下的人物,或闭目而眠,或沉思内省,即使睁着眼,眼神透出的也是彻骨的孤独,使人感知其似乎陷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内敛而沉静,仿佛置身物外。这冷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是画家本人性格的折射。莫迪里阿尼给人的印象是古怪而矛盾的,他既执着地追求艺术,又放浪不羁;既有丰富的精神与感情生活,又处在绝望的孤独里。也许正是这些矛盾造就了他,并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莫迪里阿尼用斑斓的色彩,展现了一个流光溢彩、华丽唯美而又迷惘的人物世界,同时传递出一份浓烈的忧伤。

莫迪里阿尼曾经明确表示过,透过他笔下的人物,看到的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作品中的抽象,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体现,而他的这些作品是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写照。

四、总结

纵观二人的作品,虽然绘画工具不同、点线面的造型表现不同、构图模式不同、画面色彩效果不同,但作品传达的孤傲品格、形式感的装饰性、个人变形风格的独特、在画坛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绘画的影响,诸多方面的总体表现仍会带给人以自然的联想,这样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完全不同生平的画者,给世界留下的却是同样重要璀璨的伟大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 道格拉斯·霍尔.莫迪里阿尼[M].沈逸人,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3] 李超.对陈洪绶和伦勃朗所作肖像画的比较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10):25-26.

猜你喜欢

陈洪绶肖像画人物画
明 陈洪绶 仕女图轴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高古奇骇
——陈洪绶书画作品展
模仿成不了真画家
糟糕的肖像画
陈洪绶绘画的“四美”特征
小丑的肖像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独特的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