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深情写立波
2022-04-29谭仲池
编者按:
由湖南潇影第二影业公司、潇湘电影集团、湖南清溪文旅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周立波》(暂定名),将于今年上半年开拍。《周立波》以湘籍著名作家周立波为主角,由谭仲池、赵楠联合编剧,潘宝昌、赵楠联合导演。这是湖南文艺工作者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创作的一部湖南本土作品。本刊特邀该片编剧之一、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谭仲池先生谈谈剧本的创作源起和感受。
2021年8月30日,我去益阳市清溪村采风。这一天,风和日丽,虽然天气依然有些炎热,但我心情极好。这是我第三次去周立波故乡。
走在村路上,放眼望去,清溪村的十里荷塘与田垄相连,硕大的莲叶如盘如盖,层层叠叠,在微风吹拂下,荡碧飞绿。
清溪村旅游中心更是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不少游客在“山乡巨变”的雕塑前拍照,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此景此情,勾起了我对周立波深深的怀念。
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益阳乡间一个耕读之家,原名周绍仪,后改名为周立波。年轻的周立波远赴上海求学,并且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翻译了不少国外进步文学作品。1935年1月,周立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陪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去前线访问,写出了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散文集《战地日记》。
1939年底,周立波来到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同时开始了小说创作。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周立波更加坚定了探索民族形式文学创作道路的信念。在1942年6月发表的《思想、生活和形式》一文中,他阐述了作家深入生活与写出好作品的关系,“要紧的是带了自己的心去,去参加工作和斗争。把工作的地方当作家庭,把群众当作亲人,和他们一同进退、一同悲喜、一同爱憎。要这样做,将来才能写出好作品”。
1944年11月,周立波随359旅南下。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在昏黄的灯光下,以膝为桌,写战斗日记,起草电文,编辑小报,鼓舞着指战员的革命斗志。后来,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党员干部到农村发展农民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周立波毅然奔赴当时的松江省元宝镇领导土地改革工作,而后写出了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新中国成立后,周立波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后做出决定,携全家从北京市迁回家乡湖南益阳乡间。在桃花仑乡竹山湾时,周立波一家借住在当地农民家的一栋泥墙青瓦楼房里。周立波把自己的所有积蓄1.9万元捐给了合作社,还参加了当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社工作。妻子林蓝则在乡小学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在家乡,周立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广泛接触乡亲,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农村政策,认真研究如何合情合理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周立波常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即便这样他仍坚持写作。终于,历时7年,他写出了反映农业合作社运动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作品真诚地歌颂了社会主义新生活,展现了农村变化的新画卷,塑造了一批新农民形象。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是以周立波家乡的各级干部和当地农民为原型而塑造的。
陪同我们参观的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今年已经61岁了,但是一点也不显老,浑身上下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他介绍道,清溪村全村人口2337人,2017年就已经实现整村脱贫。现在,村里已形成了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近郊劳务等五大产业。2020年村集体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8万元,全体村民的养老保险都由村上统一购买。目前,全村上下正一股劲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热潮中。
这一串数字,让我看到了一幅新的山乡巨变画卷。沿着村路向前走,山边、溪畔,可见村里近年来陆续兴建的各类基础设施,如清溪画廊、清溪书舍、清溪剧院、立波小街、立波广场、荷塘栈道,它们点缀着青山绿水。这时,我的耳边,不禁响起了周立波在村头月明山读书观景时随口吟出的诗句:“清幽曲径上名山,绿树丛中忆旧庵。志水长流滋万物,谢林港畔耐人看。”现在的谢林港镇,隶属于益阳高新区,处处绿树红花,马路纵横,工厂林立。隶属于谢林港镇的清溪村,则是高新区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
我想,周立波若归来,他一定会写一部《新山乡巨变》。
这次到清溪村,其实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交流,探讨如何在实现全面小康后,迈开大步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继续书写山乡巨变的新篇章。
贺书记看出了我的心思。他用手机唤来了刚加入村党总支班子的90后党员邓旭东。贺书记说:“乡村振兴的路上,要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新的党支部带头人,以他们为榜样,留住村里的优秀人才。”他告诉我,邓旭东原是益阳一家公司的职工,后来到深圳自己创业,干得相当不错。听了贺书记的介绍,我问邓旭东:“在外面干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回家乡呢?是什么让你心动了?”邓旭东说:“最让我心动的是村里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特色产业越来越兴旺,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美好生活吗?实际上现在的乡村生态环境非常宜居。所以,我动员同在广州工作的妻子一起回来了。没有想到,回来后我被选上了村党总支的支委。”
说着,邓旭东打开手机,让我看他制作的宣传清溪村变化的视频。我看了之后,颇为他的用心感动。“你看过小说《山乡巨变》吗?”我问他。“看过。”接着,邓旭东绘声绘色地口述了一段小说中对邓秀梅的描写:“她穿一身青斜纹布制服,白地蓝花的衬衣的领子露了出来,披在棉衣领子的两边。棉制服右边的上口袋佩一支钢笔,插一把牙刷……剪短了的黑浸浸的头发在脑门顶上挑开一条缝……墨黑的眉毛,又细又长,眉尖差不多伸到了鬓边……从打扮上看,老倌子猜她是一个干部,带着敬意地问道:‘同志你进村去吗?‘是呀,到清溪乡去。”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惊讶。“不只是邓旭东。”贺书记对我说,“我们村很多青年都在读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湘江一夜》等。我要求党员带头读书,弘扬红色文化和创业精神。”
继续前行,清溪村可谓是一步一景,只可惜自己没有周立波的妙笔,描绘不出眼前的美丽田园风光。贺书记停下脚步,清了清嗓门:“这个离城二十来里的丘陵乡,四周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塅里流过。涧上有几座用石头砌的坝,分段地把溪水拦住,汇成几个小小的水库……”
听到贺书记背诵《山乡巨变》中的文字,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次清溪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周立波笔下巨变的山乡,现在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诗篇。回到家里,我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我铺开稿纸开始了挑灯夜耕。一行行细小的毛笔字,在书稿上连成线,一直连向清溪村的田野、农家和油茶林。
时光流逝。10月27日的《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了我的散文《清溪村里忆立波》。文章发表后,激起了不少浪花。益阳市的不少干部群众用微信广为转发。当地的镇村干部给我发微信表示感谢。益阳市委书记瞿海还特地叮嘱有关市领导与我联系,交流如何更好地宣传弘扬周立波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创作、书写的情怀,让周立波这张文化名片,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魅力品牌。这一切让我感动,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深深怀念人民作家周立波,礼赞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人生有许多机缘,会让你产生创作的冲动,点燃你创作的思想火花。这年的12月14日,我有幸出席全国文代会,近距离聆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上。”这又使我想到了周立波,他就是习总书记讲的这样的人民作家。我在小组讨论会上谈心得时,就讲到要为周立波写一部电影,让周立波为人民而创作的精神,永远激励新时代的作家去忠实地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
我和我的创作团队成员便开始了行动。我们又先后3次去益阳清溪村采访;在省城、在当地找熟悉周立波的省文联老同志、省社科院老评论家、周立波的亲属、研究工作者采访;大量阅读周立波的作品及其讲课稿。这样,周立波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更加清晰,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一一在眼前呈现。
我们走进周立波的精神世界,倾听周立波的心声和他对土地、乡亲、大自然的爱之歌吟。就这样历经3个月时间,我的创作团队日夜兼程,灯火如昼,写出了一稿二稿乃至三稿。在剧本讨论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朋友们给予了鼓励、指点。这一切令我们十分感动。我们知道创作这部电影的责任和担当,也深感创作这部电影面临的挑战和艰难,但我们会记住周立波在《可爱的中华》一诗中吐出的肺腑心声:
我的中华
我的慈爱的母亲大地
我生是你的
死也是你的
我知道,这是我回报母亲大地的爱的时刻
向苍天
我默默誓言
用我所有一切的血和精力
我想,我和我的团队也一定会“用我所有一切的血和精力”投入到电影《周立波》的创作中去。我们相信一年一度的茶子花又会迎风绽放。那漫山漫坡如雪花般的茶子花,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编辑/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