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米水饭
2022-04-29王昊昕
王昊昕
酷暑时节,雨水特别勤,刚进七月,天就悶得难受,到处都黏乎乎的,食欲也随之不振。这时,一碗瓦凉瓦凉的高粱米水饭最是解暑。
《本草纲目(谷部)》中记载,高粱米性味平微寒,具有凉血、解毒之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季食用。
吉林、辽宁盛产高粱,高粱米水饭也就特别流行。吃高粱米水饭是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儿时大多数时间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爷爷奶奶不是亲爷爷奶奶,是保姆爷爷奶奶,因为两家处得特别好,称呼二老的时候,也就省掉了姓,直接叫爷爷奶奶了。爷爷是辽宁铁岭人,家里来了客人,总喜欢用高粱米水饭来招待客人。
高粱分为红白两种,红高粱适合酿酒,白高粱才适合做高粱米水饭。儿时的农村,人们为了节省粮食,大多是一天两顿饭,家里来客人了,才会吃三顿饭。爷爷家里来客人,最开心的是我,奶奶疼我,让我去街里买酒和大豆腐,剩下的钱留给我吃冰棍儿,清贫的年代,冰棍儿绝对是孩子们的挚爱。那时的冰棍儿真的是便宜,三分钱一根儿,五分钱俩,买来的冰棍是舍不得咬着吃的,要吮着吃,吮一下,透心得凉。
奶奶将白高粱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两个小时,把米泡透,泡透的米用水反复冲洗,直至淘米水透明,把米放入大灶中,加4倍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锅,小火煮半个小时,煮至水分吸收得差不多了,不掀锅盖,关火再焖上十来分钟即可盛到瓦盆里,用井拔凉水反复冲洗,直至米汤都冲洗干净,米一粒儿是一粒儿的,晶莹剔透,再将一瓢井拔凉水浇在瓦盆中,高粱米水饭便做成了,高粱米不可煮得烂过了头儿,那样出来的水饭不肉头,没嚼劲儿。吃的时候,用笊篱把米粒儿盛在粗瓷大碗里即可。
招待客人,光有高粱米水饭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蘸酱菜。如果说天津餐桌上是大饼卷一切,那么东北餐桌上就是大酱蘸一切。所谓大葱蘸酱,越吃越胖,没有大酱,便没有东北特有的饮食文化。
酱是自家做的,色泽微黄,香味四溢,平时自家吃饭直接蘸菜吃,若是来了客人,是一定要做鸡蛋酱的。锅内放油,油温了以后加一碗大酱,放一点水开始炒,出香味后加炒熟炒散的鸡蛋,半碗葱花,半碗尖椒,再一起炒,出香味放一点盐和味精,鸡蛋酱就炒好了。
蘸酱的菜都是自家种的,东北农村,自家都有菜园儿,去菜园摘几个嫩茄子,采几个顶花带刺的黄瓜,拽几把香菜,拔几绺小葱,扽点菠菜,挖点水萝卜,再薅几棵绿莹莹的生菜,洗干净,摆上饭桌。
待客的桌上还要有香肠、蒸鸡蛋焖子、蒸土豆、蒸茄子和大酱拌豆腐。
鸡蛋焖子是那个年代农村待客的硬菜,铝饭盒内放入鸡蛋、葱花,大酱、一勺酱油、一点花椒面、一点味精、一勺豆油,一勺清水,搅打均匀,盖上饭盒盖,放开水锅内蒸一刻钟,焖5分钟,蒸好鸡蛋焖子,浓香四溢,下酒也下饭。
整个的土豆、茄子上锅蒸熟,起沙的土豆和茄子,放在小盆里,挑拔开,拌上点小葱和香菜,鸡蛋酱,滴上一筷子香油,怎是一个香字了得。
大豆腐用开水烫透,浇上大酱、撒上葱花、红椒丝,淋上一勺滚开的豆油,再点上几滴香油,馋得人迫不及待地吸鼻子。
酒桌上推杯换盏笑声连连,屋外的蝈蝈的歌声此起彼伏,待得酒足,来上一碗拔凉拔凉的水饭,让人暑气全消。
一方水土一方人,时至今日,我早已长大,奶奶家高粱米水饭待客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高粱米水饭的味道仍镂刻在心,那浅浅淡淡的炊烟仍环绕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