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钢铁之魂”温暖唐山

2022-04-29董博

华北电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服务队唐山志愿

董博

渤海之滨,燕山南麓,在“英雄的城市”唐山,一代代凤城儿女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融入血脉。在唐山的大街小巷,人们时常可以看见一群身着红马甲,风尘仆仆的身影,澎湃的供电红色暖流浸润人心。

这群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有着十分响亮的名字——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唐山“钢铁之魂”)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

服务队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2012年正式授旗,2019年更为现名。服务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的重要指示,聚焦唐山“三个努力建成”目标,传承“钢铁意志”、构筑“钢铁长城”、挺直“钢铁脊梁”。

关爱之种,因初心而萌发

从1992年到2022年,服务队的“志愿之花”已盛情绽放30年,基于唐山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定位和深厚基因,几代志愿者接力传承,在善小公益帮扶、急难险重任务、社会同盟构筑等方面发挥光和热,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连心架桥。

服务队的故事起点可追溯至康复村,如今新的故事正在上演。

“大姨,这两天气温高,大伙家中保险开关都正常吧?要注意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用电安全!”6月21日,一则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引起了供电志愿者刘志勇的注意,他立即通过微信联系到“老熟人”——唐山市康复村“村长”张秀霞,了解“村里”的用电情况。

康复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村。199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为关心唐山大地震伤残人员,联合社会公益组织专门募资而建的无障碍居民社区,社区里的8排房屋成为震后27户特殊截瘫伤员家庭的聚居家园。

也是在这一年,唐山公司党团志愿服务队成立,“钢铁之魂”就此扎根。成立之初,服务队便将康复村作为常态化服务对象,别出心裁策划了“轮椅攀山看唐山”“轮椅踏春游南湖”“轮椅爱家知古今”等活动。

张秀霞是康复村的原住居民,因为在大伙心目中声望较高,她被推选出来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和主心骨。

“自打我们进村起到现在,就数跟供电这帮孩子们亲!”爱心帮扶的接力棒在几代供电人手中传递了30载,这句质朴的赞誉也在村民们的嘴边挂了30年。

在康复村,最多时有27户特殊截瘫伤员家庭聚居于此。上世纪90年代,村民的生活并不宽裕,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政府救济补贴和慈善募捐。收入低、身体不便,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让这些村民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在附近买点生活必需品,很少与外界交流。

服务队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难处,通过“多对一”的互助结对方式上门开展义工服务。平时擦玻璃、修轮椅、换灯泡、帮跑腿,节日前夕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只要能想到,他们就积极奔忙,帮村民解决生活上的大事小情,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传递到村民心中。为了方便村民有急事能联系到服务队队员,服务队还专门为每家发放了“爱心服务卡”,贴心地将卡上的字体放大,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小卡片,一些村民至今还保留着。

“真是说到哪办到哪,一丁点儿虚的都没有,连厕所都帮我们收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呐!”“最开始还以为是做做样子,但现在看来,是我太狭隘了,他们是实实在在地帮我们。”

日复一日的关爱,村民们终于打开了心门,服务队也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和信赖,一些年轻的队员更是成为许多村民心里的“好闺女”“好娃娃”。

志愿之花,因赤忱而茁壮

除了“慰问+家务”的传统帮扶,队员们还用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村民们打开一扇触摸外界的新窗口。

从1996年起,一场场别出心裁的“轮椅”系列行动接续开展,队员们用“抬、抱、扛”的方式,将轮椅上行动不便的村民们带到各处心仪的地方“打卡”。欣赏和感受人文美景的同时,心灵也日渐得到治愈,他们开始拥抱大家庭的温暖,倾听唐山重建和发展的足音,力所能及之处也有了他们的身影。

当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事情虽过去多年,但村民们仍是记忆犹新:“记得,记得!你们没少带我们登凤凰山、游南湖!我们都记得!”

康复村的“生命赞歌”播下了志愿光明行的种子,心怀大爱、不图闻达的思想境界感召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唐山供电员工加入志愿服务的队列。

他们中,有人为“39个孩子一个‘妈”的爱心小院尽心出力,撑起了“爱心天空”;有人为三代多口人失聪的聋哑三胞胎家庭解囊捐资,助力其重回“有声世界”;也有人自发成立“一行爱心基金”,十年如一日帮扶贫困学子直至其传承大爱、回馈社会站上三尺讲台;更有人两次“进京”撸袖献上“熊猫血”,挽救病人于垂危之际……他们的凡人善举“志愿之花”争相绽放,接力传承。

“大爷,您怎么啦?”6月24日12:00左右,唐山公司门口曾发生惊险一幕,一位老人骑车路过时突然摔倒在地。当时正值下班时间,这一幕恰巧被员工尹秀艳看到,来不及细想,她毫不犹豫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查看情况。发现老人双眼紧闭,已经昏迷不醒,尹秀艳的第一反应是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给老人撑伞、摇扇降温。

“当时气温有35摄氏度,地面更是超过40摄氏度。”尹秀艳回忆着。在等待救援时,老人开始浑身抽搐,危急时刻,唐山公司保安左连村也上前伸出援手,通过观察,他用“掐人中”的方法给老人紧急施救。

争分夺秒,他们在与时间赛跑。另一边,尹秀艳也迅速找到了老人兜里的手机,与其家属取得了联系。当120救护车几分钟后赶到时,经过众人一系列的紧急处置,老人已经恢复了部分意识,他们一起将老人抬上救护车,由医护人员送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热心、无私、大爱,这是唐山公司许许多多“尹秀艳”身上共同的特质。除了心系贫弱的公益帮扶和善小常为的搭手托举,服务队还持续深化“专业+志愿”的助力模式,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变身“电管家”“电参谋”,或热情地解答用电方面的诉求问题,或义务为老旧小区更换年久失修的楼道灯,或深一脚、浅一脚地奔波在“三夏”沃野,为“忙碌”的电动农机具“体个检”……

“7号牛舍保险丝接触不良,低压空气开关积灰太多,都帮您更换了。”6月17日,服务队员贺英杰、邓晨静冒着炎夏的热浪,来到位于丰南区崔庄户村的犇腾畜牧养牛场,对其度夏安全用电开展“义诊”。

崔庄户村是当地有名的特色肉牛基地,关乎30余户场主、86户村民的生计与就业。就重要性而言,这个村长期在服务队的服务清单上“置顶”。服务队义务指导,优先安排这里的供电设备安装和线路布局,及时解决电力故障,保证自动挤奶机、降温风机等用电设备高效运转,为乡村振兴“畜”势勃发、添砖加瓦。

多方之力,因同心而凝聚

“志愿服务不是某一特定群体的事,要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近年来,围绕如何构筑广泛的志愿同盟阵线,服务队持续开展探索,并成功激活了“社会精英”和“青年后浪”的“两种力量”。

3月3日,在第59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康复村“村长”张秀霞接受服务队发放的“社会联络员”聘书,成为唐山公司第242名社会联络员。

“从广义上讲,社会联络员其实也是我们志愿者的一份子。”服务队队长沈博星介绍。通过发展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骨干精英加入服务队,如社区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等,服务队积极引导他们在志愿服务的“网格”中找到定位,发挥监督保障、出谋划策和宣传介绍作用,实现“聘请一名、拉近一片”的效果。

3月19日,陡升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让唐山转入封控状态。这时,唐山12345热线也出现话务量激增、业务人手短缺的情况,得知这一情形后,服务队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遴选骨干人员施予援手,义务帮助解决相关问题。28岁的青年员工韩佳奇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场外协理员”的他,不仅要在零点至早8点居家熬夜办公值守,其他时间也需要对分流给他的12345来电工单进行精确的信息记录、梳理和反馈。

“民生诉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事后忆起,韩佳奇无悔于当时的挺身而出。

从防疫政策解释到生活物资分配,从小区垃圾清运到滞留人员安置保障,“身兼数职”的韩佳奇以冷静平复急难、以专业疏解愁盼、以效率转达期许。在累计接听的283通热线来电中,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认真负责的“第一印象”总能咨询的人如沐春风。

寄一封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此时你必因奉献留下让人热泪盈眶的印记。

一浪接一浪的志愿服务热潮在该公司青年员工中掀起——走访“90后”老党员、老战士,开展“寒冬捐衣”“开学第一课”活动,推进“黑楼道治理”“卫生创城”……服务队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冀北公司“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冀北公司“十佳共产党员服务队”、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下属的国网滦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分队获评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乐亭“光明行”共产党员服务分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汇聚微波,融入大潮。他们的大爱滋养着这片热土,他们的青春接续传承、永不褪色!

猜你喜欢

服务队唐山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我志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