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踩稳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每一步
2022-04-29聂娜刘坤伦蒲学光张卫志
聂娜 刘坤伦 蒲学光 张卫志
2022年6月22日,站在三江河边,仰望横跨河上67.5米长的桁架,乌江能源集团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副总经理青泉眼里流露出欣慰,更多的是自豪。
“三江河桁架跨越是贵州省首例天然气支线管道采用桁架安装工程,施工难度大,每个月至少有20多天,我都守在项目现场。”青泉说,“随着6月1日起《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施行,我们在安全管控上更加有底气,助力我们踩稳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每一步。”
奋楫笃行 做好管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三江河桁架跨越由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承建,是从重庆输往贵州的天然气气源进入正安至道真至大磏天然气输气管道(以下简称“正大线”)的大型跨越工程。正大线作为“渝气入黔”的主要通道,上游接重庆气源,也是贵州道真、正安页岩气重要外输通道,对贵州能源保障供应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6月23日上午,正大线试气成功,标志着“渝气入黔”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气化贵州”天然气“县县通”等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提升能源供给能力,把能源安全这条生命线保得更稳、守得更牢。截至2021年底,贵州累计建成天然气支线管道2285.5公里,管道天然气联通68个县级城区。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属于线性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安全管控难度大。以正大线为例,该项目起于正安分输站,止于大磏站(渝黔交界处),线路总体走向为格林镇(正安分输站)—安场镇—杨兴乡—三江镇—平模镇—大磏镇,沿线多途经山地、陡坡、断崖,地势起伏大,更增加了施工作业难度和安全管理难度。
不仅仅是正大线,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地形复杂,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部分管道服务年限较长,安全隐患逐年增加,一定程度影响了“气化贵州”的进程。
并且,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仅“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新增管道里程1394公里,“工程相遇”“项目争地”现象日益普遍,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全省管道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如果不重视并加以规范,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高后果区将继续增长,由此带来的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风险将愈加突出,这无疑会进一步制约贵州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保障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行、维护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条例》迎刃而解了很多我们在项目建设和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我们在贯彻落实《条例》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加强项目建设期安全、环保管控力度,提升管道运行期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管道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过程管理工作。”
据了解,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结合贵州特有的地貌情况,对正大线项目进行设计优化,充分考虑管道与沿线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融合,重视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保护,重视管道运行安全,创造和实践“绿色管道、安全管道、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管道与环境密切结合,把水利防汛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作为管道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与地方的结合更趋广泛、深入。
在该项目施工中,多采用生态袋代替浆砌石(干砌石)水工保护,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既降低节约了投资成本,又降低了对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的损害。
为规避管道在建设中穿越或形成潜在安全高风险区、高后果区,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组织第三方评价单位对项目设计路由开展了安全性评估工作,多次组织评价单位人员、设计单位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讨论并合理优化线路走向。调整后的管道线路走向避让了1处潜在安全高风险区和2处高后果区,大大降低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风险,避免了管道在运行阶段的安全管控风险。
“自公司2019年9月成立以来,我们科学谋划各项目管道建设,现黔北地区已建成项目三个(遵义至湄潭、遵义至绥阳、正安至道真至大磏),在建项目三个(绥阳至正安、正安至务川、温水至习水);黔南地区在建项目一个(福泉至瓮安),2022年底具备通气调试的条件。”
“截至目前,遵义至湄潭、遵义至绥阳、正安至道真至大磏3条144公里管道已具备通气条件,到2022年底,预计累计完成管道敷设(包括已建成、续建、新建)428公里。” 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天然气管网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为建设多彩贵州作出更大贡献。
戮力同心 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管道 “生命线”
石油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管道”)是能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贵州省作为南方油气运输的重要通道,历来高度重视管道保护工作,2017年就制定了《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制度体系,5年来,对规范贵州管道建设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管道里程的不断增加,管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管道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办法》属于政府规章,法律效力较低,立法范围较窄,难以对一些制度,特别是创制类规定进行规范,将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022年5月31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省能源局在贵阳联合举行《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条例》是贵州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领域出台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充分彰显了贵州特色。
《条例》共六章40条,包括总则、管道规划建设、管道运行保护、管道高后果區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既注重与上位法衔接,又聚焦解决贵州本省实际问题。
首先,在体制机制上解决合力监管的难点。《条例》明确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管道保护的领导职责,要明确建立健全管道建设和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同时,规定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管道保护相关工作。明确管道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负责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管道保护重大问题,并对政府相关部门在管道保护中的职责分工予以细化。强化管道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管道企业建立健全管道建设保护相关制度。《条例》还对管道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进行了规定。
其次,在规划选线上疏通用地征地的堵点。为从根本上解决民生与安全、管道保护与地方建设发展问题,《条例》紧紧抓住管道选线用地这个关键,规定省能源主管部门编制全省管道发展规划,应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并与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规定管道企业编制管道建设规划,应当从贵州省实际出发,结合山区地理实际,坚持科学选址、节约用地、经济合理的原则,避免占用地方经济发展用地较平坦的区域,从源头上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管道保护的关系。
第三,在征地补偿上缓解权益平衡的痛点。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具有横跨行政区域多、穿越管线多、补偿标准不统一、外部协调困难等特点。为此《条例》对上述情形进行了细化,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临时用地后续补偿机制”,鼓励基层先行先试,以解决长期困扰土地权利人和企业“通过用地”(因管道运行和管道保护,影响权利人后续使用的管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的补偿难题。
针对贵州省地形复杂,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部分管道服务年限较长、安全隐患逐年增加、管控难度较大等问题,《条例》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管道保护工作。
一是完善管道保护监管工作体系。《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对管道保护行政执法和处罚有了具体指导,加大对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管道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是强化管道高后果区风险防控。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风险防控是管道管理的重中之重,《条例》对高后果区管理设置了专章,对高后果区的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管控要求、应急处置都有明确要求。将进一步推进管道高后果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切实构建高后果区风险防控联动机制,筑牢安全风险防护屏障。
三是加强管道保护信息化手段运用。《条例》中明确了管道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细化了健全管道信息数据采集、管理、共享机制等具体举措。同时,加强无人机、泄漏监测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断提升管道保护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上,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已提前布局,从“人防人控”向“技防技控” 转型升级。“我们的场站阀室已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智慧场站,是正大线项目的创新之一。在场站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一种天然气电动伸缩门防攀爬装置》和《一种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视频监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正大线项目的建成,不仅树立了贵州天然气管道建设史上又一座新的丰碑,更为我们后续管道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提升了管理,精进了技术,升级了装备,提振了信心。” 乌江能源集团管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管道安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我们将不断提高管道运行保护建设能力,为实现‘气化贵州战略部署和贵州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