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油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法治保障基础
2022-04-29沈能安
沈能安
6月1日,《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领域出台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保障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行、维护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管道作为国家能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贵州省境内以中缅天然气管道、西南成品油管道为主的油气输送网络每天源源不断为贵州的经济发展输送“燃料”。“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新增管道里程1394公里,到“十四五”期末,预计贵州省管道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
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随着“气化贵州”“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六网会战”等决策部署的实施,贵州省内的油气管道建设规划已全面铺开,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和紧迫。从2015年《贵州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办法》立法开始,贵州管道保护立法工作“七年磨一剑”,在保持与上位法协调衔接,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同时,《条例》立足于贵州省情,统筹考虑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彰显了贵州省的地方特色。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条例》从夯实管道管理基础、抓好管道本体安全、防范外部风险三个关键环节出发,筑牢织密管道安全保护防线。一是建立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和管道企业负责的机制。职责层层衔接,政府层面将职责具体到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道企业相关职责也进行了细化,切实拧紧各个环节的责任“阀门”。二是结合贵州实际,统筹兼顾好地方发展与管道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选址、节约用地、经济合理的原则,优化管道理由选择,避免占用较平坦的区域,完善用地补偿机制,建立和谐发展的“管廊文化”。三是将管道建设保护中的重要事项,如管道选线、防护方案、管道安全距离等列入重点审查验收范围,强化了管道只有经验收合格方可正式交付使用的底线逻辑,焊牢建设期每个环节的管道“焊缝”,保障管道本体安全。四是对高后果区政企联防联控机制建设、运行过程风险管控、应急能力建设制定了法定条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高后果区管理纳入地方性法律法规,为高后果区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了法理依据,筑牢高后果区防护“栅栏”。
《条例》的颁布实施,迈出了建立健全贵州省维护管道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关键一步。《条例》反映了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管道沿线各方利益诉求,反映能源事业发展需求,为贵州省依法做好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好管道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保护管道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保障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公共安全,保障的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完善油气长输管道法治体系,夯实油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法治保障基础,是保证管道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抓好《条例》的实施,让“管道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为能源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