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民俗之润?点亮幸福童年

2022-04-29徐忠娣

新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创设

徐忠娣

裕春幼儿园在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大背景下,2017年开始和共建园开发区幼儿园一起参与立项实施了南通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幸福一家亲—基于地方多元民俗文化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幼儿园从实际出发,依托各地传统文化,挖掘教育资源,积极营造民俗文化氛围,创设民俗游戏环境,整合多元民俗文化课程,科学地将游戏与“各地乡土文化”相融合,感受“各地民俗文化”的魅力,实现幼儿幸福体验,从而有效促进孩子的进步、教师的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

一、创设个性环境,彰显园本特色

1.以“民俗风”为特色的园所环境。我园从园内实际环境出发,利用楼道创设民俗场景,展示各地民间故事、亲子民俗手工等;将园内多余的活动室改造成“陶泥韵”“科探室”“民俗手工坊”等专用游戏室,将园内一个小阁楼改造成“阅读吧”,将一间闲置的杂货间改造成“舌尖上的美味”馆。

在课程游戏化深度推进过程中,2020年我园着力改造了功能室的布局与环境,根据民俗手工坊活动的内容重新组合,改变了单调呆板的格局。生活馆添置梅花桌、半圆形桌、长条凳,使馆内各个活动区内容明确清晰。

我园还利用户外环境建了“资源共享库”,规划了玩水池、涂鸦墙、饲养角等。屋顶利用农村的芦稷头铺设,使其具有民俗韵味。园门口的宣传栏和灌木丛改造成“青青世界”,搭建了葡萄架和蔷薇墙。师生一起种植棉花、油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供孩子们进行观察和记录。到了成熟的时节,师生一起采摘,充分体验了农村的乡土韵味。同时我们将围墙外的200平方米乱草堆改建成“亲亲乐园”,种植了石榴等果树,增设了吊环、吊床、荡椅等游乐设施,利用果树形成了野战区主要游戏情境。利用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情境,我们充分挖掘园内外资源,不断扩充和丰富孩子的游戏天地。

2.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班级环境。我园着力打造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班级游戏环境,利用各地资源开展相关游戏活动:大一班开展了葫芦画、皮影戏、石头记、安徽戏剧等活动;大二班开展了解普洱茶、竹趣、傣家文化村等活动;中一班开展参观海宁皮革城、制作宁波汤圆等活动;中二班开展潍坊风筝、参观奥帆基地、海滩拾贝、甜蜜苹果等活动;小一班开展熊猫基地、川剧、麻辣烫等游戏;小二班开展了蓝印花布、苏绣坊、海门山歌等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各地乡土文化,在游戏中愉悦成长,获得满满的幸福体验。

2020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我园各个班级的民俗元素渗入也有所改变。有的班级以棉布作为主色调,在各类区域墙面装饰中使用绵羊毛等物品贴画,用棉签棉线点缀;有的班级把海边的帆船、海马、章鱼、海星等形象装点幼儿标志物插牌;有的班级以本地江海民俗为特色,创设了农家院,将农作物洋扁豆、花生、玉米、芝麻等作为幼儿游戏材料。

二、构建民俗游戏,丰富感性体验

1.快乐民间游戏。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家长资源组织开展了滚钢圈、跳房子、踩高跷、斗鸡、丢手帕、扑蛇等民俗游戏。例如在创设竹竿舞民间游戏时,我们设计了“三角竿跳”“十字竿跳”等多种玩法。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开展民间游戏,开辟东侧操场作为民间游戏专用操场。同时让孩子在家玩老鹰抓小鸡、风车、搭小车等民间游戏;在亲子民间游戏运动会上组织捉尾巴、二人三足走等活动,使幼儿体验到民间游戏带来的激情。

2.民俗手工游戏。幼儿园创设了专用的民俗手工坊。在民俗手工坊,我们结合各地的传统文化创设了多个游戏区:彩绘区、印染区、编织区、创意区、陶泥韵等,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富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作品,展现各地的民间艺术。同时各个班级围绕各自班级的特色民俗文化,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苏绣坊、潍坊风筝、熊猫基地、葫芦画、海滩拾贝、竹趣、海宁皮革城等民俗手工游戏。

3.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美味是在生活馆开展的活动,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地美食,每月选择1~3样简单易做并具有一定地方代表性的美食,安排家长助教来园指导,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制作、自我创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做煎饼、擀面条、舂芝麻、榨果汁、包馄饨、蒸发糕等特色美食,带来幸福感受。

本学期我们利用生活馆进行了美食研讨会,开展了“冰糖葫芦—我们的约定”“我们的甜蜜—黄金蕉”“遇见美‘食—铜锣烧”等主题活动。同时馆内美食墙饰紧跟现在课程游戏化的步伐及时更新,将蛋饼制作流程图、铜锣烧制作步骤、小金球的制作难点、制作黄金糕的食材等一一展现,让孩子们根据图谱学着制作美食。

三、打造多彩活动,夯实民俗课程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欢欢喜喜闹元宵、粽爱端午、浓浓中秋情等,形成民俗节日课程。

同时,班级围绕“竹”“泥塑”“熊猫”等主题开展各类民俗系列活动,形成“泥之韵”“棉之艺”“海边拾趣”等“民俗文化”园本课程。

随着课程不断深入推进,本学期我园各班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民俗课程活动,如中二班“春风吹、纸鸢绕蛋儿俏—春分”,小一班“风吹春日、忆传统、知感恩—清明”,小二班“谷儿成长、雨中润情—谷雨”,大一班“欢乐立夏、趣味民俗—立夏”。我园民俗课程正在扎实有效地往前推进,孩子们能够在丰富的课程中感知民俗文化的丰韵。

四、营造自主氛围,落实游戏理念

我园以江苏省“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为抓手,根据南通市海门区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要求,深入研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一日活动改革,领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内涵和价值。

1.调整区域布局,合理利用空间。在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入班级,共同探讨区域布局,结合活动室内外游戏区域数量和班级人数,清除多余的桌子,同时根据班级需求添置相应的拐角柜子、区域柜、隔断、造型游戏柜,通过调整改造,各班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把区域布局设置得日趋完善,孩子们的游戏空间得到有效拓宽。

2.规划墙面创设,彰显幼儿个性。合理规划活动室布局,对四面墙背景高度进行调整,再有序推进签到墙、生活墙、课程墙、区域墙的建设。充分挖掘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的兴趣,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渗透其中,使班级“四墙”成为儿童学习的有效载体。

3.弹性作息时间,落实自主餐点。在海门区课程游戏化推动下,我园多次修改周计划表,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和保育员进行了三次半日活动观摩,形成了本园晨间混龄、自主餐点下的区域游戏和场馆游戏,预设和生成集体活动及户外全面开放的游戏活动相结合的。老师应关注各个环节的衔接性,注重一日活动的弹性管理,充分展示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教育价值。

4.深入开展游戏,开发生成活动。在课程变革的大环境下,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怎样开展?通过不断学习与探讨,教师理解到集体活动就是支持儿童充分自主游戏后对其中“复杂大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通过呈现课程内容,很多老师逐渐在实践探索中获得课程改革的经验,逐渐理解了课程改革是直击灵魂深处的改革。

五、加强教师研训,引领促进成长

我园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紧跟课程游戏化推进第一步和第二步支架学习,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园本课程审议与改造》《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实施路径》《资源遇见孩子》《游戏环境的创设》《探索性主题活动》等主题课程讲座,组织读书分享会、撰写读书心得、开展主题式的研讨活动、自制民俗游戏观摩、开设民间游戏大比拼等,积极参加南通市课程游戏化现场观摩,借鉴浙江、上海、苏州南通等优秀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与课程实施经验,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六、收获民俗之果,展望美好未来

南通汇报:2018年10月,我园代表启东、海门两地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参加南通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经验汇报。

全市游戏开放:2018年11月,我园向全市幼儿园开放游戏现场,共计600余人莅临我园观摩指导,受到好评。

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落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使我园课程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展望未来,在下一阶段我园将深入开展游戏教学,重视幼儿本真,加强区域墙和课程墙建设,从而更好生成活动,在探索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紧跟课程游戏化的步伐,使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变革中真正感受到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这也是着眼学前教育灵魂深处的变革所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创设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