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介视域下女性主体意识的新构建
2022-04-29王逸
王逸
摘要: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不断推动信息传播与社交互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女性这一主体在广泛的社交媒体应用下,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我们在媒介舆论中还是会发现,与“女性”有关的话题在社会认知中仍有成见存在。本文结合李普曼《公众舆论》的“刻板成见”概念,从传统语境中的“他者”观点着手,结合社会化媒体时代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困境,探析社会化视域下的“她者”重塑路径。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刻板成见;女性主体意识
在移动网络人群使用规模日益增长和“社交”趋势推动下,社会化媒体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以更加广泛的力量渗入生活的点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左右着人们对最终决定的判断。据显示,全球互联网市场上,超过75%的活跃网民使用社交网络,而女性群体则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社会现实处境的转变、人们话语权利的平等构建,以及“性别建构主义”思潮的盛行,女性逐渐走向社会舞台中心。在社会化媒介所创造和传递的海量信息中,女性群体也占据有相当可观的信息空间,但是在总结这些信息后我们发现,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并未完全摆脱“成见”的命运。因此,要正确地引导社会化媒介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新构建。
一、传统固化下的“她者”成见
(一)历史中女性的“他者”语境
《公众舆论》一书中提道:“成见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成见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1]”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会被身边的各种环境、文化因素所影响,自己的价值理念、习惯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因此,我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过程中,往往会按照一种我们所既定的方式和情感去理解,也逐渐导致人们会对事实的理解产生一种认知偏差,即“成见”。
在我们不同的文化范畴中都存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社会性别文化,取决于两性间的本质区别,并在社会制度、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男女之间行为方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女性逐渐变成“他者”,即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这种文化大都不约而同地宣称“男女天生是不平等的”。也就导致了传统历史中的两性关系和地位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他者”语境。
(二)传统媒介中女性的“自我客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常规,我们社会实现了飞跃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思想自由,努力寻找新的价值观念、渴望社会平等,但因为“世界早在我们观察之前就已经被告知它究竟是什么样了”,在先入之见的支配下,“她们”依旧被压抑和束缚着。即使从20世纪开始,女性在大众传播中所占比例和地位有所提升,但“她”仍旧是“局外人”。
传统大众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渠道,通过文字描述、界定以及建构权力影像等方式为人们塑造了世界形态。回顾其中的女性形象。会发现女性角色依然处于被成见的状态,它以隐蔽的方式维护着“他者”,甚至加深了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当这种性别分工造就的刻板印象进入创作领域,人们无意识地就会将传统观念中所附加在女性身上的社会性别特征模式化。诗人弥尔顿曾说,女性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展现温柔与甜美的迷人风采,如“女性向”文学无法逃脱的“情”。
传统媒介与消费主义所传递的“符号”价值合谋,为了迎合大众心理的“窥视欲”,却忽视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感受。让人把身体视为自我表达的工具,使女性在“看和被看、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中夹缝生存,用“最美”等字眼把女性标签化。从这一点来看,在“他者”语境与文化工业话语的双重裹挟和压迫之下,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被异化,依旧当作“被看”对象,女性的主体意识也逐渐客体化。媒介通过不平等的话语逻辑来深化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即便媒体中并不缺女性,但她们也是“没有主见的、不能够发出声音的、是被遗忘的”。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
(一)社交传播赋权,重构女性话语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传播赋权,“她们”重新进入公共领域的性别话语角逐。以女性话题为主的媒体报道频繁占据热搜榜单,挑战被传统大众媒介长期把持的话语权力,为女性主体构建着新的性别话语权。同时,社会化媒介自身所具有的交互性和“受众本位”,使女性在公众领域的“发声”有了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选择,为女性主体搭建起一个可见但又不脱离一般公共领域的话语空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社交网络得以极速拓展,社会化媒体中借助议论圈子,聚合医护工作者的形象和故事,其间涌现出了大量以女医护人员为主角的新闻报道,不仅推动了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形象构建,更推动与以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主流话语展开协商。对公众舆论产生巨大影响,也创造出“女性赋能”等替代性话语框架。一时间以高度情感性的召唤,在共情、互助与团结的基础上构建起想象与行动的共同体。
社交平台上的播客们也正在通过美妆、穿搭等不同主题分享,通过亲身展演并打造新的自我审美定义,借助社会化媒介的可见表征以及自主能动性从而进入公共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性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尤其是个性化的、移动的、可以跨越时空等各种界限组合成群的技术,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营造社群、发起话语行动,重构“她们”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在不断的话语交换中把女性议题和性别视角推出圈层之外,对主流媒体和社会大众产生影响。
(二)社会化圈层交流,传递“她者”意识
如今,社交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平台。社会化媒介在革新人际交往互动方式的同时,也为人们在网络交互中形成社交圈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不同的群体以兴趣、价值或情感纽带构建起了各式圈层,女性群体也用自身的经验,在不同的圈层交流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和重构。并努力追求最终内化稳定为个体能动性诉求,并借此来抵抗传统“他者”语境下的客体化属性。伴随“她意识”的觉醒及女性社会价值的提升,更多的女性敢于从自身立场出发,以一种不可回避的姿态,大胆宣扬自身的主体欲望。[2]社会化媒介的圈层的集聚,不仅拓展了女性群体交流的渠道,也为“她者”意识的传递提供了更多讨论空间。
女性主体意识作为一种精神而存在着独立的可能性,同时也展现着一种诗意政治想象与建构。她们不断地积累力量以对抗传统世界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舞台,在社会化传播与交流中传递“她者”意识。不仅在社交媒体中表达,也在诸多影视剧的创作中有所展现。影片《离经叛道》的女主角身为犹太人,在那个年代生来就被教法束缚,而且其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传宗接代。但她不甘于此,于是疯狂地逃离。即使再艰难也无所畏惧,因为她找到了自我。影片用插叙的手法,原始又具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为我们讲述一段轰轰烈烈的自我追逐,活灵活现地为我们演绎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展望,更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理应拥有的权利。
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这些传统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男强女弱”的集体无意识。《三十而已》《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作品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优质女性题材电影稀缺的状态,也让大家看到女性题材的更多可能。在“她经济”逐渐占据主流的当下,对于女性更多的发声让“她们”重新开口叙述她们的生活,这有助于社会大众用自主选择性的方式与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他者”中心社会的话语权力关系,也为女性重建其主体性创造了更多可能。
三、社会化媒介影响下女性主体意识崛起的困境
社会化媒介所赋予每个人的自由表达权,让网络空间言论高度个体化,助力不同圈层的融合、也赋予了不同价值追求的人得以施展的空间。社会化媒体对女性主体意识重新建构所带来的影响利大于弊,但它所显现出的困境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是受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对当下女性行为认知的失范。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说:“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以典型反转新闻“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在事故发生后,一条“此次事故是由一名穿高跟鞋开车的女司机逆向行驶所造成的”消息开始刷屏,并且还配上了女司机的照片和视频,由于“据说”是根据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所传出的消息而显得“有理有据”,一时间媒体纷纷转载,这也导致女司机被无情人肉,被无数网友谩骂。“女司机”这一群体又一次陷入舆论旋涡,成为被公众指责的对象。本应放在第一位的怎样及时救援、如何安抚受害者家属等消息统统被忽略。这伤害的不仅是受害者家属,还有无辜的社会大众。为了求快而放弃本应坚持的真实性,放大未经证实的片面消息,靠夸张标题乱人眼球,把女性群体摆在了风口浪尖。网络上人们纷纷指责女司机的言论,“女性就不应该开车”等字眼甚嚣尘上。这些先入为主的下定义,让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数都会先以所属文化的心理、习惯去认知、理解对象。即使观察、认识、理解必然具有文化偏向性,又或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成见,但仍无法超脱。因为除了成见,一个人的裸眼是看不到什么的,只是一些直观的影像。[3]
另一方面是隐蔽力量的规训,深入内化在女性的自我认知中。社会化媒体基于互联网络,将一个个孤立的“点”链接并拓展成一个个“面”,其影响力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化媒体使大家得以超越物理意义上的分隔,可以时刻参与娱乐化的社交生活。但无处不在的定义依旧侵蚀着我们。在社交平台上,我们更热衷于塑造精致的形象,分享生活的美好,借助大家的点赞评论来获得自我的满足。尽管女性开始积极参与及表达自我审美的观点,也构建了新的讨论渠道和建制标准。但以抖音平台为例,不少女性所创作的视频评论区下依旧充斥着对其颜值、身材评头论足的话语,甚至不少女性也参与其中。虽然社会化媒介的交流互动重新改写了对女性群体“美”的定义与标准,但在长期审美观念的灌输中,人们早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某种审美观。权力主体隐藏在广告、影视剧的身后,长期以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从而也形成了某种程度上对于审美隐秘的规训。在社会化媒介时代,这种隐蔽的力量并未消亡,反而更加凸显。
四、社会化传播中女性主体意识重构路径的探索
在社会化媒体交互、公开特性的影响下,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呈现出形象多样、主题多元、制度建构等多种新态势。“她”既想摆脱封建传统“成见”束缚,但也有着时代快速更迭下的困惑。因此,其在提升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治理带来不小挑战,各方应引起重视。
(一)打破成见藩篱,增强女性主体意识
社会化媒介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更加包容的世界里,众声嘈杂也赋予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从女性话题的关注程度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固有认知中的不合理性,传播者也逐渐对女性主义者的诉求进行回应。逐渐打破社会化媒介特性所造成的女性议题的圈层化,让主体下沉去影响更多的女性,改变大众传播所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女性主体意识加入其中,推动新闻报道和艺术创作重新塑造女性形象,从更广的社会层面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由于社会的某些既定设置,让我们习惯性地对不曾了解的事物按照自己所熟悉的想象定义做出判断。其实,在这个多元、自由的现代化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心中应该形成自己的“成见库”。在各自所遵循的生活哲学的样板里,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而不断创新这个“成见库”,让自己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打破传统女性成见,建立清醒的自我主体认知,推动两性地位平等共建,避免陷入沉默螺旋和“集体无意识”的旋涡。
(二)提升媒介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秩序相互交织的当下,女性主体意识的新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者”语境中人们的新期盼。而同时由于自身活动范围受限,大家也无法洞察外部整体环境中的所有事物,只能通过传播媒介去了解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物。在后真相时代,媒体的规范性报道显得尤为重要。发表之前先去寻找信息来源,并进行求证,不明事情真相,就不要一味追求时效性。那些未经证实的一定要标注清楚,避免误导公众。
对于未经求证就盲目发表并夸大事实的新闻媒体要加以管控,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社会化媒介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作为媒介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养。不再主观臆断、刻板印象定位性别意识,只做客观的叙事者。要提升对女性主体的认知敏感度。在某些具体的舆论事件中容易产生社会性别意识的盲点,以及传统性别刻板成见的隐蔽性特点,媒体工作者更要打破这种成见观,走出“他者”状态,通过媒介来塑造更加客观真实且立体多元的女性形象。
五、结语
在社会化媒介视域下,社交网络的发展为女性赋能,积极推动“她们”走入舆论场,为女性主体搭建起了新的话语空间,构建起新的“她者”意识沟通圈层。但在交互性、时效性等特性影响下,社会对于女性的成见、规训依旧存在。基于此,我们在这个全民社交化时代,理智的发声显得更加重要。用更加客观的叙事和人文关怀,为女性重筑话语空间,推动女性主体从话语权边缘深入中心世界,激发女性内在学识与能力的展现。让“她们”在不断的积累、沉淀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绚烂色彩,成为独立的“她者”。
参考文献:
[1]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曾丽红,叶丹盈,李萍.社会化媒介赋权语境下女性“能动”的“可见性”:兼对B站美妆视频社区的“可供性”考察[J].新闻记者,2021(9):86-96.
[3] 杨保军.摇摆不定的李普曼:读《公众舆论》眉批录[J].新闻记者,2017(5):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