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五步优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2-04-29李晓青

新教育·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李晓青

【摘要】“教师语言”课程依托“蓝墨云课班”教学平台,研究设计了五步优化教学模式:科学构建教学资源、自主筛选教学内容、强力延展教学时空、变革创新教学方式、多维配比教学评价,用科技助力教学。

【关键词】五步优化教学模式;蓝墨云平台;教育信息化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顺应时代趋势,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线上教学的部分,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全新的改版升级。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广大群体感受到了信息化教育带给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变。2021年3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件强调了教育信息化迫在眉睫,为加快数字化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教师语言”课程作为一门职业教育特色显著,实践性强的课程,更是借助教育信息化这股东风,优中择优。该课程在众多网络教学平台中选择了“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为依托,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按教学活动中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科学构建教学资源、自主筛选教学内容、强力延展教学时空、变革创新教学方式、多维配比教学评价,阶梯式逐步优化“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助推学生的高效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转型。

一、教学资源的优化—科学构建

1.构建优质海量的教学资源库。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资源库,高校的教学不再受限于传统教材与课堂教师的输出,利用丰富海量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拓展知识架构。高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在线课程、数字化教材、实验实践资源、学术报告类资源、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更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优质资源的共享,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缩短了教育差距。线上资源更新、扩充便捷,能始终保持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点,持续为旧有课程注入新鲜活力。

2.人力、物力、资金多方保障。高校校方政策、资金的支持是完善数字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高校应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引进现有高水平的数字化教材,鼓励教师自主编写适应各个学科特点的数字化教材,提供电子技术人员的支持,加强教师信息化水平技能培训。为电子课本、网络教材的编写修订,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软件、教学网站的畅通使用保驾护航、推波助澜。

3.科学的数字化教材组织体系。职教的数字化教材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按传统的章节编排,而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技能提升为重点。将“教师语言”课程按教师职业技能的组成部分划分模块,如“普通话辨音”“用气发声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听辨训练”“朗读训练”“回映训练”“态势语”“会话训练”“演讲训练”“辩论训练”“教学口语训练”“教育口语训练”等。使每部分内容具备独立性,且具备难易度对应的经验值,构建科学的教材组织体系。课堂教学强调训练指导,课后的线上训练则强调强化完善,弥补课堂训练时长不足带来的遗憾。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自主筛选

1.整合现有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目前本校“教师语言”课程主要引用本校教师王琼武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发编写的数字化教材“教师语言”;鲁东大学文学院姜岚教授主讲的“教师口语艺术”线上课程,共31节教学视频(截至2021年3月,该课程164509人已学,335次学校选修);师范学院李清树等老师讲授的“教师口语”线上课程,共25节教学视频(该课程16147人已学,91次学校选修);以及常熟理工学院薛蓓主编的《教师语言技能》电子课本。教师依据授课班级的专业特点,整合资源后批次在课前预习阶段在云平台投放推送,资源标注必学和选学,设置相应经验值。

2.定制个性化学习清单。基于线上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和数字化教材的独立性,拒绝千人一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自主筛选组合线上学习内容,量身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线上学习清单。根据各个教学模块所设置的经验值,在课程考核前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资源查看,达到课程“查看资源”所需经验值。力求在课前准备阶段完成该训练模块知识点的自主学习。

例如“普通话水平测试”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已通过普测一级乙等的学生来说,兴趣及效用都不大,其可视情况选学,把精力用在其他技能的提升上。

“教师语言”课程作为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面向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开设。“教学口语训练”为满足各专业需求,会推送各个学科教学口语教学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实际需求选择相应资源查看。比如面对中文、数理、外语、美术、音乐、体育专业的学生,就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相对应的学科教学口语的教学资源可供选择,作为选学的学习清单内容,同样可以获取相应的经验值。“云教材”中的“师范生教师高级技能训练实训”电子教材就有针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结束、语言等技能的内容,适用于数理专业的师范生选择定制。

3.帮助教师筛选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可依据学生所选择“查看资源”的数据统计,适时调整教学资源的更新换代,淘汰选择率、点击率、完播率低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资源库替换新鲜血液。

与“蓝墨云课班”配套的“云教材”应用软件,会在“书城”模块的“优选云教材”中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自动推送相关优质云教材,供用户选择学习。例如,2021年云教材又新增并推送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马丽莎老师主讲的“教师口语”电子教材,截至2022年2月,已有9534人在线学习。“云教材”的不断更新扩容,使得“教师语言”课程资源的扩充后劲十足。

三、教学时空的优化—强力延展

“五步优化”教学模式重构传统课堂教学,是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传统教学的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空间也局限于教室,云平台的加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弥补了课时量不足的缺憾,平衡了课程教学所需课时与教学计划所能提供课时之间的尖锐矛盾。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和电子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实现“一人一空间”的目标。课堂教学时间紧迫,教师不可能一直在教室。对学生而言,可以自行反复观看教学资源,自由安排调整学习进度,利用平台向教师提问交流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还节约了记录整理笔记的时间,课后方便查漏补缺。

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实施教学活动,回答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完成线上作业的批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课后辅导。师生互动的加强,情感、观念、技能的碰撞,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云平台精准跟踪学习行为,自动生成学习报告,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能及时利用平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督促学生学习浏览教学资源,形成学习记录的曲线,作为成绩评价的参考数据之一。不仅如此,云平台独创“挂科预警”功能,通过监测学生各项学习指标,利用大数据模型计算,向教师预报学生可能存在的挂科风险,以便教师及时督促。

四、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创新

1.教学安排灵活,更有侧重。教师课前三天在云平台推送教学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课前完成自主筛选、预习。教师查阅学习进度及学生反馈,根据反馈,调整线下面授内容的侧重点。学生基于线上学习成果,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教师、同学交流,进而展开线下深入学习。

例如“普通话辨音”训练,推送教学资料库中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副教授李贞主讲《普通话水平测试轻松过》中第二章“单音节字词朗读训练”视频,以及辨音教学课件,训练材料文档、网站链接等。据统计,在推送的14个短视频中,“声母训练(二)”和“鼻韵母训练(二)”的点击量明显高于其他视频;在推送的训练材料中,选择“平翘舌音”“鼻音边音”“前后鼻韵”作为学习资料的学生人数占比明显多于选择“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尖音与团音”等其他训练材料。

教师还可借助平台的“测试活动”,对预习效果进行测试,给予学生适合的学习建议。根据错误率偏高的试题,通过测试成绩统计和学生的自主筛选,客观了解学习难点,课堂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讲授、演示、练习学生关注度高的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强化。

2.高效掌握学生出勤情况。优化签到方式,节省课堂点名时间,快速明晰掌握学生课堂出勤情况。签到方式及时间灵活,有限时签到、一键签到、手势签到、手工登记等。随堂设置的手势签到还尽可能避免了缺勤学生的远程签到操作。

3.分组协作强化竞争意识。利用平台的分组功能随机分组,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鼓励小组协作交流,小组与小组间的良性比拼,强化竞争意识。课后线上群组交流,维持课堂热度。通过组内提问、交流、点评等方式巩固、内化课堂学习内容、提升所学技能。

4.趣味互动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穿插线上多样互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可设置头脑风暴、随机选人提问作答等方式,提供相应经验值,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激发学习动力。学生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几乎全员作答。增设线上作答投屏呈现,通过浏览其他同学的评论、作答,助涨学习兴致。同时教师需把握线上互动尺度,设置好答题时间,在线时长控制在课时的20%~50%以内,以防用时过长。

云平台在用户个人“我的”界面内还设有“我的勋章”,从“基本素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综合能力”“应用知识”几个方面给学习者颁发不同等级的勋章,以此激励学生。

5.线上活动作答方式多样。00后学生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依赖网络,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他们喜欢关注新鲜事物,加上学习行为碎片化,让他们对信息化教学接受度高,因而对于云平台的操作能快速掌握,驾轻就熟。加之云平台的设置都极为智能化,与一般的应用软件有许多相似之处。轻直播、讨论、抢答、问卷、作业、小组任务等线上活动都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上传。以作业提交为例:征集学生感兴趣的辩题,支持文字或文档反馈;完成“辨音训练”的绕口令,提交音频;分组进行“态势语的汇报分享”,需提交组内讨论截图及上传PPT;朗读训练中“为视频配音”,演讲训练及教学训练中的作业也大多要求提交视频,这些云平台皆能满足。

五、教学评价的优化—多维配比

1.增设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利用云平台的反馈调查功能,通过课程调查问卷让学生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广纳良言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的持续向好,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权一般只掌握在教师手中,这样的评价具有狭隘性。云平台在“小组任务”活动中开放几种评价方式:教师评分,指定助教、学生评分、学生互评、教师评分+组间互评+组内互评。掌握一定话语权让学生更有参与热情,评价角度多元化。

2.多维度分析学生成绩。课程考核结束后,教师可导出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云平台的实时记录,实施动态跟踪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形成客观公正评价。过程性评价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对于个体的细致评价。

云平台提供的学生“个人综合评价”“云教材学习报告”“经验值”极大简化了教师期末统计学生平时表现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期末评价考核的工作效率。

3.综合数据合理配比。秉持用数据说话原则,利用云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实现过程性评价,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经验值的计算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参考,其有多种渠道获取,可通过课题出勤、查看资源、参与活动(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作答、小组任务、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获得。例如,课前查看资源,获取经验值2—3;课上交流互动,获取经验值2—3;提交的作业按质量等级可获取经验值1—3。各渠道获取的经验值会依据既定比例折算为总评成绩的组成部分。

课程期末采取随堂口试的方式考查,利用云平台上传学生口试的视频,方便存档和评估查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50%,经验值占50%。其中经验值得分项权重配比如下:视频资源学习占10%,非视频资源学习占10%,签到占20%,测试占10%,轻直播/讨论占5%,头脑风暴占10%,投票/问卷占10%,作业/小组任务占10%,课堂表现占10%,被老师点赞加分占5%。

在教学中引入便捷、有趣、免费的蓝墨云平台,用科技助力教学,将信息技术渗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功不可没。它为学生开启了网络世界海量资讯的大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公平。同时也对身处“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五步优化教学模式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在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学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教学当中,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参考文献】

[1]刘永明.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njg2020ZD--43)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