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2-04-29冯玉存
冯玉存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学科而言,教师在学科素养的需求下,要紧扣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调整授课规划,较好地落实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标准,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对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改在对学生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政治学科在这一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部也站在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角度下提出了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到科学精神以及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因此需要高中政治教师站在这些核心素养的要求上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选择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促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培育学生的思辨精神
当前在开展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索以及分辨能力。高中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辨别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事物,从各个方面入手探究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真理所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水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2.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面临着高考,其升学压力较大,且缺少社会实践。个别老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帮助学生规划实践活动,造成学生的主体观念与实操水平较差,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促使老师必须融合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围绕学生的主体观念,指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既能够促使学习的知识更加扎实,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并且,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会发展历程中需要担负的责任,并主动肩负职责。
二、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落实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高中阶段政治课程包含经济、政治与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此部分内容的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综合性较高,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熟记的内容较多,必须掌握与解读的知识深度也更深。这些特性决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更需要主动性,这尤其对具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来说,其步入高中之后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来适应。
2.学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大多数老师在开展课堂授课期间,其讲解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课本,直接诵读教材,缺少对于知识的解读与延伸,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悖,没有关注学科知识的社会作用。老师简单乏味地教授学生教材中的内容,而未详细说明对于怎样应用书中内容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怎样通过知识体会真理的作用、怎样借助此类知识建立正确的三观等,导致政治学科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未获得良好的展现。
3.评价方式简单
在实际的授课活动中,受以往授课观念与授课方式的影响,形成现行的教学考评体系相对落后,隐藏着众多问题。首先,考评标准比较单调。老师在进行考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将考试结果当作考评标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水平与素养的评估。其次,对于政治核心素养评估方面的重视度较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条件下,政治授课考评没有生成相对科学的考评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明确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
高中时期是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学生对于所有的新事物都满怀好奇与求知的态度。并且,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巧的重要阶段。因此老师在授课期间,需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规划处理措施,应用相对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譬如,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授课活动时,修订科学有效的奖惩措施。针对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适当奖励,针对学习进步较快、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也需要给予褒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奖惩制度,定期针对所有学生的日常表现展开评估,依据学生的各种特性展开多样化奖励措施规划,针对所有表现较好的学生展开分值考评,然后依据分值进行排名,针对各个奖项分值较高的学生进行奖励。奖励可以为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通过此种方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授课的活跃度,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进而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提高。
2.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学生肩负着发展社会与促进民族复兴的责任,老师对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养成必须给予较高的关注,指引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端正心态、摆正自己的地位。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均与国家政府存在联系,政府下发的各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在实际授课期间,老师能够指引学生模仿政府制定措施的流程,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家各项政策制定的目的。借助开展模拟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更深层次地掌握国家颁布的政策,自觉遵守公民的义务、落实与贯彻国家各项制度。
3.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授课评估是创建现代化课堂的关键方式,同样是决定学科素养落地的重要因素。政治核心素养的出现对于课堂授课考评给予了较高的标准。首先,给予学生学科素养较高的重视。核心素养条件下,老师需要认识到授课考评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整体的发展。因此,老师既需要重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需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老师无法完全放弃考试的评估方式,不过能够优化考试方式与内容,通过开放性的题目针对学生展开评估。在进行评估完善期间,需要在老师评估的前提下,把学生主体融入到授课评估环节中,指引学生在小组评估与互评的条件下,推动政治素养的形成。
4.结合社会实践,融入生活经验
融合实际的社会环境展开授课,是活动型课堂的拓展,是提升课堂时效性的方式。老师融合思想政治授课的对应客体,展开有效的规划,指引学生借助参与社会调研、人物访谈以及执行政治权利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切身感受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期间,指引学生将相关内容进行记录,紧扣主题,依据实践状况持续优化活动计划,并且指引学生进行沟通,使得学生在生活中感触理性精神,提高政治认同,培育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独立处理问题的水平。通过亲身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与掌握政府相关制度,同时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担负起发展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5.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授课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政治学科素养的指引,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授课需要科学调节育人的方向与任务,展开课程变革。此项工作在高中阶段政治授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核心素养授课必须发挥教师与相关领导的促进效用。在核心素养环境下,高中学校相关领导层与政治老师必须改善授课观念,围绕核心素养授课理念进行改进与变革,譬如学校管理者把授课教师组织起来,制定学科核心素养授课措施,进行核心素养授课探究,从而保证政治学科育人目的的落实。高中阶段政治老师身为授课活动的规划者与组织者,必须要展现积极效用,将立德树人当作教学的主要目的,依据核心素养授课标准规划政治授课工作,梳理授课思路,探究满足如今发展情况的政治授课形式。将学科育人目标当作前提,把工作精力主要置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育,改善政治授课形式,创建满足学生需要、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授课方式,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6.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与学生平等对话
自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获取方式逐渐变多,获取到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借助自媒体媒介,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的情况,同时生成自我认知。高中阶段进行政治授课期间,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阐述自身的看法和建议,然后老师依据学生的表述进行评价与指引。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置于平等的地位上,从而改变了传统授课过程中师生不平等的地位。通过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主动表述自身的观点,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通过此种方式,老师的思想教学与指引方可满足学生的需求,获得学生的肯定,从而展现效用。
7.加强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被普遍运用到教学中,互联网平台中展现出了众多的微课资源,使得老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但是也存在着资源比较混杂,品质也参差不齐等现象,导致老师与学生在查询时相对麻烦。所以,需要关注微课资源平台的创建,进而确保平台内部资源的品质,提升老师与学生的应用体验。同时,必须创建比较全面的微课资源库,能够实现各个时期、各个层次思想政治老师的需要。微课资源库既需要涵盖微课视频与授课规划,同时能够纳入众多微课素材、教学反思与有关的习题,进而展现微课资源的效用,提高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授课效果。此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学习资源,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微课资源平台的创建需要关注实用性。思想政治微课资源平台的创建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授课效果,把分享到互联网平台的高品质微课资源进行归纳与整合,能够使老师与学生快速查询到自身想要的微课视频。譬如,能够依据课本的模块进行分类,能够细分到课本的章节与主要知识点,所有内容均有对应的微课资源。
8.构建活动型课堂,培育学生理性精神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高中阶段政治授课需要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相关规定,将感知、求是、回归当作重要的教学过程,创建活动型的思想政治课堂,并且规划与组织众多的社会活动,将实践活动当作正式授课的重要方式,使得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与调整,促进学生落实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譬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因为消费是人们平时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大多数学生均存在消费行为,老师能够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且围绕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以及学习等方面的消费行为展开调研。采用网络问卷、走访以及数据统计等方式开展调研,了解学生消费情况、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习惯,结果显示高中阶段学生的消费有着较大的问题,由此形成调研报告宣传、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消费观,从而培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行为。通过此种方式指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展开思维碰撞、进行沟通,强化学生的认知,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与理性思维。
9.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应用本土资源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期间,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入现实生活中,不能一味拘束在课堂授课知识中,需要尽可能挖掘学校所处区域的自然资源,并且针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展开优化,从而构建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活动,可以在无形中收获知识,促进其他能力的提升。首先,老师需要融合实际的教学知识,搜索区域内的资源,选取和授课知识有关的本土资源,利于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展开实践,保证学生通过实际的经历融合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促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提升,关注核心素养下的授课任务;此外,主动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对标新课程标准中的授课需求,老师在渗透本土资源时,需要融合所处区域内的本土资源,指引学生进行实际的查验,同时在调研结束之后书写总结,然后展开沟通与探讨。通过此种方式既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解读,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且,学生在实操期间会生成众多的观点,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后进行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发挥,相互促进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而对于政治教师来讲,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手段,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力的提高都会迈入更高的台阶,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熊彰平.高中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师博览,2020(27).
[2]范雪姣.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5).
[3]王意诚.浅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7).
[4]卢阳.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6).
[5]杨建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