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歌曲《两地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技巧

2022-04-29钱思维

当代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二度创作

[摘 要]《两地曲》是一首极富艺术价值的声乐作品,本文从歌词意境和音乐特色来分析它的创作特点,从气息的控制、情感的表现、音色的把握等方面来剖析它的演唱技巧。并结合作者自身的学习体会,探讨声乐艺术表演中“二度创作”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两地曲;演唱分析;情感演绎;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117-03

[作者简介]钱思维(1997— ),女,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18)

一、《两地曲》的创作背景

朱良镇先生作曲,词作家王森先生作词。歌曲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通过浪漫唯美的歌词意境以及热烈含蓄的音乐旋律,来歌颂美好淳朴的真挚爱情。

创作这首《两地曲》的时候,王森先生正好在云南西双版纳体验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见到当地甜蜜热烈的青年男女,心中不由想起了远在家中的妻子,正是借着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以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王森先生初步创作了这首情感浓烈的《两地曲》,表现出两个相恋之人无奈身处异地的苦思之情[1]。后在2004年,作曲家朱良镇又根据王森的词作进行改编谱曲,将这首含蓄而又奔放的情歌配以柔情浪漫的钢琴伴奏,展现出一种“天各一方情相思”的浪漫意境,使人在听了该曲作之后,对浪漫爱情更加充满希望与向往。

正是王森先生真挚热烈的情感与朱良镇先生行云流水的谱曲技术相结合,才造就了这首极富浪漫意境及艺术价值的《两地曲》,并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

二、《两地曲》的创作特点

(一)浪漫唯美的歌词意境

《两地曲》为听众描绘出这样一幅浪漫画面:夕阳西落,夜幕即将降临,边防战士们想起了远方心爱的姑娘。天空中的繁星与流云,仿佛将自己的深情错综交杂在一起,缠绵难分,直抵人心。歌曲的主歌部分采用抒情的叙述方式,委婉地诉说着战士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王森先生在第一段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生长在北方的“白桦”与生长在南方的“棕榈”做对比,以此来借代相爱之人“分隔两地、天各一方”的状态。同样在第二段歌词的前四句,用“你在山中,我在海上”来呼应前句中相恋之人没有交集、遥遥对望的情景。这一段中,作者再次使用借代的表现形式,将“黎明的星空”比作是边防战士注视着心中姑娘时“温柔的目光”,将“满天的落霞”比作是开在战士们甜蜜梦中的“映山红”。用意境优美的诗词,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对爱人的深情与温柔,对美好爱情的纯真与向往。

情感在歌词中升华,情绪也随之慢慢到达高潮,由先前温柔的注视转变成为你放声歌唱,从委婉的借代变成了直白的表达,心中那股炙热的爱难以压抑,抑制不住想要见你的冲动,迫不及待地想飞到你身边。歌词逐层地从委婉递进到热烈,表达爱恋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歌曲副歌部分以呐喊的方式唱出短短几句“啊,姑娘,我的姑娘”,没有华丽的词藻,直抒胸臆,简单直接地表达了心中所思,深情长远。词作家王森通过抒情的诗词描绘出一个诗情画意的艺术情景,歌颂着甜蜜美好的浪漫爱情。

(二)热烈含蓄的音乐旋律

《两地曲》这首歌曲极富节奏张力和延展潜力,它的核心动机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表现力,与乐句紧密衔接,通过对歌词进行不同旋律和音高的表现方式,在听者的脑海中展现出生动优美的画面,激荡起听众内心澎湃的热情。

这首歌的主歌部分体现了情绪从高涨饱满到委婉抒情的转变过程[2]。一般来说,核心动机在抑扬格上顿四度,在声音表现上会有很强的收缩感和顿力感,表现出音乐的激昂有力。但是在这里的上行顿四度结合了先现音,将抑扬格上行顿四度的激昂感和奋进感进行了弱化。接着又以比较自由的情绪进行歌唱表现,传递出恋人之间依依眷恋、相互牵挂的感情。这首歌的副歌部分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是却出现在整首歌曲感情迸发的开始与最高潮时,副歌的前半部分将音乐的情绪拉上一个高度。表面上听着好像只是对歌词“啊,姑娘,我的姑娘”的简单重复,但实际上是对主歌内容的一个紧密贴合。副歌的后半部分则少了排比的运用,整体上的音乐是有起有落的节奏。

从创作技法上看,曲调结合了多种迂回的唱法,试图表现情景中明亮剔透的视觉效果。速度也比之前部分有所加快,似乎表现战士们殷切想要见到心中爱人的迫不及待。

(三)曲式结构分析

《兩地曲》是二段式的曲式结构,创作家通过“依词谱曲”的方式将段式及内容相并列,并适当地在两个乐段的反复过程中插入间奏。第1段和第2段的音乐,在色彩和情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第1段的曲式较为柔和,音乐色彩比较浪漫;而第2段的曲式则比较明朗大气[3]。两段曲式对比鲜明,歌词也依借趋势进行变化发展,第1段歌词重在写景,采用“4+4”平行乐段,而第2段的歌词重在抒情,乐段也由之前的“4+4”扩展成为“4+7”,前后两段形成递进关系,曲作家还在歌词句式和曲式结构中增添了许多对比性的音乐要素,通过对曲式人生乐曲的情感。在歌曲最后的乐段,通过对结束句“啊姑娘,我的姑娘……”的变化与重复,将整首音乐推向节奏高潮。

三、《两地曲》的演唱技巧

(一)细致的气息把握

歌唱讲究“以气带声”,所谓的“以气带声”就是通过对管道内气息的控制,以及对声带的合理闭合,达到气息与声带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发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两地曲》的音乐旋律呈波浪式,它的音律随着歌曲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强弱之间的对比比较明显。想要完美的演唱这首艺术歌曲,演唱者对气息的调控则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稳定与持久。在吸气时保证舒展的身体状态和放松的发声器官,在吐气过程中通过声带的挡气功能,控制气息的流畅与均匀。《两地曲》中乐句较长,且有一个长时值保持的音符,那么就需要演唱者在呼吸时保持身体的放松,稳定气息的流动,并通过对气息的把握传达歌曲的情感。《两地曲》的音域比较宽,情感内涵较为细腻,音律节奏富有层次。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声音的明亮程度与大小音量。在高音部分时,多发挥头腔共鸣的作用[4]。在低音部分时,则要适当增加胸腔的参与。把握气息的细微变化,保证在呼吸的同时声音一直在腔体管道中流动。其次,在副歌部分展现出边疆战士奔放的情绪,体现边防战士对心上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宏观的把握《两地曲》的演唱过程,演唱者可以把自身作为一个复杂且可调节的乐器,随着身体的胸腔-鼻腔-口腔-头腔等空间依次展开,协调共鸣腔体的运用,控制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二)精准的声音控制

《两地曲》是一个极具艺术价值的歌曲,深受男高音们的青睐。想要完美地表现这首歌的悠扬曲调,需要在发音的过程中,根据曲调适当的调整声音的高低与明弱。

在演唱的整个过程中,要保证身体的舒展,以及声带的弹性。声音随着气息的变化而变化,气息到哪里声音就发自哪里[5]。歌唱者在演唱不同意境的歌曲时,所需要的音色、音量都各不相同,需要合理的调整气息,共鸣腔体的大小等。歌唱者的训练过程其实也是思维与发声器官的协调训练过程。在演唱热情奔放的部分时,将上颚调至兴奋状态,发声位置也向前靠,这样发出的声音可以清晰明亮些,以此来体现其积极向上的听觉效果。在演唱抒情幽转的部分时,演唱者将发声位置向后偏,调整得暗淡一些,以免过于明亮的音色破坏到歌曲温柔悠扬的氛围。为了表现《两地曲》的悠扬、热烈与含蓄,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将身体的共鸣腔体依次打开,将身体的发声器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在演唱过程中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用最小的力量获得最流动、最舒畅、最自然的歌声。

《两地曲》的整首歌曲都在营造着积极向上、磅礴大气的氛围。又因为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边防战士,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声音既要以明亮为主,又要保证在弱调时声音不虚,用有起有伏的声音将整首歌曲的诉说性表现出来,做到“强不噪,弱不虚”,用发声的沉稳表达情感的真挚。

四、《两地曲》的情感演绎

(一)真挚的情感表现

歌曲中最能使人留恋的是真挚的情感,在声乐界亦有“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曲演唱要求。正如朱良镇本人所说:“写作一部作品,首先要有真情实感,没有感动自己的作品是不可能打动其他人的”[6]。

正是通过对战士们的心中“姑娘”真挚情感的艺术化表达,使听者心中泛起阵阵涟漪,陷入无限的深思。作曲者朱良镇的常用创作手法是将歌曲的情感变化融入曲调的速度变化之中,这种表现方式被他在《两地曲》的谱曲过程中用到了极致。在这首曲中,他将音乐节奏分成了三种层次,配合着三种情感状态的变化。第一段节奏具有优雅闲适的特点,表现出战士们浪漫与温柔的相思情;第二段节奏平静而又流畅,柔和又不失温暖,表现出战士们相思之情的绵延与浓郁;结尾的第三段则以小行板的速度,表现出战士们相思之情的真挚与浓烈。

《两地曲》中的情感高低起伏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三个不同部分的歌词配以不同的曲调,表现出战士们不同层次的相思之情,细致而又磅礴的真挚爱恋。

(二)良好的演绎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声乐演绎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可能会在上台表演时出现手脚发麻、身体发虚、脸色苍白、嗓子发干等不良状况。除了在视觉上会给观赏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之外,在听觉上也会产生气息不稳、律动不齐、忘记歌词甚至跑调的现象,不能积极正面地展示出演唱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因此,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表演者个人甚至是整场演艺表演的工作人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首歌曲的完美演绎,离不开词曲作家和歌唱家的共同贡献。歌唱家需要针对不同作品进行风格及内涵的分析,在演唱过程中注意不同情绪的变化,设置不同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的委婉含蓄或热情豪迈。演唱者在两地曲的表演过程中,要注重歌曲情感的变化,由前半部分的低沉、含蓄、委婉,渐渐转变成后半部分副歌里的热情豪迈。想要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得完美无瑕、落落大方,不仅要对表演歌曲进行细致的动作、姿势、心理、表情等的设定,还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对舞台的把握力、对歌曲的表现力。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可以通过多实践的方式锻炼好心理素质,私下里勤加练习,只有将演唱技艺熟能生巧,才能在演唱过程中表现自如。同时通过实践机会,锻炼自己临危不乱的现场把控能力,通过呼吸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借助声音、表情、动作等多方面的协作,舞台上行动自如、声情并茂,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最动听的声音传达给听众,表现得自然且落落大方。

五、《两地曲》的学术价值

(一)歌曲的文学价值

艺术歌曲通常会采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抒情言志,这种方式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两地曲》的主题是“爱情”,它通过“白桦绿棕、金雀银鸥”使梦幻且捉摸不定的爱情变得更具画面感,让人仿佛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缠绵。

歌词表达的意境层层递进,从写景转变写情。借助排比、拟人、比喻、借代等多种语言修辞手法,将作者对妻子魂牵梦绕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情不自禁为之潸然泪下。作者借诗歌的格律强调出作者的情真意切,使《两地曲》在不加音乐旋律的情况下,歌词也能朗朗上口,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的真挚。

(二)歌曲的艺术价值

动人的旋律,精美的词藻都影响着艺术歌曲是否能够广为流传;而歌曲背后的创作内涵,则决定歌曲是否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被世人千古传唱。从古至今,吟唱爱情的歌有很多,但是能像朱良镇的《两地曲》这样将爱情用低唱浅酌与高唱叠合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将作者对恋人强烈而又真挚的思念表现出来的艺术歌曲,实属难得。

《两地曲》的主歌部分直接点明了与情人“你在北,我在南”的异地分离情况,通过钢琴的旋律营造出作者那种“急切、盼望、热烈”的感情,使这首歌有着顺畅且迫切的叙事趋势。进入副歌部分后,歌曲的音乐情绪由之前的深情诉说转变成为后期的热烈高唱,这一点在钢琴的伴奏下体现得尤为明显,钢琴的伴奏与声樂的演唱相互交融,营造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音乐氛围。

朱良镇的《两地曲》虽然篇幅不长,但用词考究、旋律优美、品质极高,能够在岁月的洗礼下,仍然保留着这难能可贵的音乐感染力,使之有着独特的艺术意义。

结 语

(一)关于“二度创作”

《两地曲》是一首歌词、旋律、情感内涵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声乐作品。要将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完美地呈现出来,那么精湛的演唱技术和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都必不可少。在吐字清晰、音质连贯、共鸣饱满等发声基础之外,还需要注意表情管理,肢体协调,发声稳定等表演细节。此外,不同演唱者对同一首歌曲的诠释程度与理解方式也不一样,想要对一首歌曲进行适当的二度创作,就要准确而细致地理解艺术歌曲背后的故事内涵,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再加以适当的延伸想象,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演绎出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时,歌者需要对自己的声音特色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保证演唱时声音的协调性,才会在演唱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与歌技的融合

如何把握演唱技术和歌曲情感之间的平衡,也是众多歌唱者在演唱时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歌唱者在演绎之前可以对作品进行情感意境分析、音乐律动分析、节奏层次分析,然后再通过自己对气息的控制、声音的把握、以及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来诠释具有自己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歌曲。[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任何完美的艺术作品的诠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演唱者长时间的思考,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声音的优缺点,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注释:

[1]李 强.艺术歌曲《两地曲》的音乐及演唱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7.

[2]李 博.《两地曲》作品分析及演唱技巧探讨[D].山西大学,2018.

[3]同[1].

[4]同[2].

[5]彭晓燕.中国传统唱论要素在电视节目主持中的借鉴与创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6]袁 伟.艺术歌曲《两地曲》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0(21):8—9.

[7]刘旭东.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二度创作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