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舞蹈通识教育探析
2022-04-29王洺千曹海滨
王洺千 曹海滨
[摘要]本文旨在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之于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舞蹈高等通识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高校舞蹈通识课程以及高校舞蹈社团两个方向去寻求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与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核心素养;舞蹈高等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65-03
21世纪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为社会大势所趋,我国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力求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与相应的品格以满足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2016年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弘扬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优秀外来文化。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趋向“中国化”,也就是说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做出中国特色,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舞蹈高等通识教育作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案。但是由于我国早期采用的是以苏联为首的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而舞蹈在高校作为一种通识教育的发展也算刚刚起步,因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笔者想通过本文基于新时代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去探析我国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有效发展路径,以此力求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发展途径目前包含两种:其一为舞蹈通识类课程,即公共选修课;其二为高校舞蹈社团。舞蹈高等通识教育既要区别于“高精尖”专业化舞蹈教育模式,也要区别与大众化、娱乐化的舞蹈普及模式,[1]更重要的是以新时代核心素养为前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保持学生身心健康等諸多方面。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与实际结合后发现,由于我国舞蹈高等通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受众皆为在校非舞蹈专业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基本上是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只有少部分曾经参加过舞蹈兴趣培训班。舞蹈是一门专业性十足的艺术,学生们往往在身体能力方面受限,致使他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大幅度削减,具体表现为学习舞蹈没有自信,甚至说害怕不愿意学习舞蹈,这一点在理工类学生中尤为严重。面对学生舞蹈素养薄弱这一困境,大部分高校都未做到因材施教,甚至说部分课程直接照搬舞蹈学院等用来培养专业舞者的教材,这类教材之于普通学生来讲往往是晦涩难懂的。这种不考虑受众的基本情况,仅是一味模仿专业化舞蹈教育的方式,其成果是不尽人意的。
其次,有些高校的管理人员对于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只有艺术类学生适合开展舞蹈通识教育,而对于文化生来讲,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因此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由于在重视程度上受限,导致了一系列师资、场地、资金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这正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而导致的。实际上在各大高校中开展舞蹈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高精尖”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在走向社会之际能有更好的发展。
再提及校园舞蹈社团,这类组织通常是由学生自愿或者是学校招收的舞蹈特长生组成的。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仅限于成员内部,其他学生仅仅通过欣赏的方式进行了解而导致了参与度不足,单一的形式最终致使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同时社团内部管理问题也成为了牵制其发展的又一大因素。种种限制阻碍了校园舞蹈社团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做出深刻的反思。
二、“第一课堂”高校舞蹈通识课程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舞蹈通识教育观
近年新时代的核心素养更加强调“中国化”一词,在《“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一文中提及了核心素养包含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审辨思维素养、创新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五大方面,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又为其的核心[2],这更加明确了我国通识教育观的走向趋势。我们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区分开来,而改变这种现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观念上的转变,要以新时代核心素养为前提,分别从培育者(管理者、教师)与受众(在校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观念上进行改变。
在培育者方面,首先要完成管理者观念的转化,这是舞蹈通识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前提保障,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即重视专业化教育,轻视通识教育,要使管理者对待两种教育的态度一视同仁。其次要从教师入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使舞蹈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舞蹈人才培养,结合受众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后之于受众自身,要让其对于舞蹈通识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知晓舞蹈通识教育之于他们未来发展的作用,使其产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以兴趣为原动力进行有效发展。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1.严格把握筛选原则,提升教师筛选标准
部分高校通常会派遣舞蹈专业教师作为通识课程教师,这类教师往往来自于艺术类院校,但是由于艺术类院校培养人才,更加注重的是其专业性,这就造成了许多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较为单一,致使其教学上的局限性。实际上通识类教师教学,不能够拘泥于舞蹈自身,应该将舞蹈与其他学科联动起来,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在教师筛选标准上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可以选用师范类舞蹈专业毕业的教师为该课程的教授者,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文化底蕴与学理品格的发展,并且在课程设置上面注重舞蹈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等交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相较于艺术类院校培养的舞蹈人才而言,这类教师更适合舞蹈通识课程的培养模式。
2.加大学校政府支持力度,注重教师专业水平
在校教师的二次培育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为此学校政府应该对此给予重视和支持。由于舞蹈专业本身的特殊性,舞蹈类教师前期自我发展时会偏向重视自身技术的完善,而对于一些学科前沿动态和通识性知识的了解是相对欠缺的。笔者认为,首先可以建立高校、国际、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拓宽视野,为教师创造自我提升的条件;其次要对于这类教师进行通识教育培训,这是通识类教师终身必修的“课程”,是其获得教学知识储备与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再者需要健全教师评审系统,确立具备科学性又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评审要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上,可以通过教师互评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考核制度层面上可以通过课堂内容展示、创新意识体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最后这类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发展观,提高自我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
1.坚持理论实践结合,科学合理利用时间
我国高校的舞蹈通识课程通常是舞蹈鉴赏和舞蹈表演。舞蹈鉴赏类课程或称为理论课,即教授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舞蹈知识,如中外舞蹈鉴赏等;舞蹈表演类课程或称为实践课,即以传统舞蹈教学方式“口传身授”,教授学生舞蹈技能,如形体课、古典舞基训等;大部分高校通常会选舞蹈鉴赏类课程作为教材,这类课程相较于实践类更加节约教学资源,这就致使课程设计上发展失衡。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空谈理论实际上违背了舞蹈艺术的本体性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删减理论课程的学习,缺少理论知识会造成学生对于舞蹈的认知仅停留在“舞蹈是一种技术高超的艺术”,不理解其中的内涵与意义,[3]对于舞蹈的学习仅仅是一种动作模仿。但事实上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学习是有限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理论课程和舞蹈社团结合的基础上,再开展舞蹈表演这类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合理利用时间,以此优化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挖掘地域特色
舞蹈通识课程理应充分展示其通识性,笔者认为可以为这类课程撰写专门的教材,撰写原则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新时代核心素养新要求。新时代核心素养提及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与“两会”热点倡导文化自信,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证实了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文化本土化的发展,以及民族自信的培育。为此笔者认为课程的设计理应具备中国特色,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如民族民间舞、古典舞、汉唐舞等为主,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以他国文化辅之,整合出一种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模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挖掘学校所在地域具有的特色,将地域文化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舞蹈通识教学体系的同时,促进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例如,苏北地区的汉楚文化、淮海文化等,以及苏南地区水乡文化、园林文化、昆舞文化等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可以将这诸多文化元素之于舞蹈进行科学地系统地整合后,融入高校舞蹈通识课堂。也就是说要以挖掘地域特色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舞蹈文化特点,并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该类舞蹈技能。
(四)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1.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高校舞蹈通识课程的受众即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这类学生文化修养较高,但是其艺术素养较低,致使其对于舞蹈的领悟能力相对较低、完成率不高,同时各种压力因素如学业、家庭等方面致使部分学生性格敏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并且现在的舞蹈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带有浓郁的专业化色彩,最终导致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逐渐衰减,从而产生一种退缩、厌烦的心理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能将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案套用于通识课堂学生。
2.培养创造力,注重个性发展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化发展,从而弱化传统向导式教育。同时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创造力的艺术,为此通识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需一味地单方面讲解,应该时刻注意引导程度,应致力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不要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学生身上,最终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鉴赏类课程中,可以播放一段舞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感;在表演类课程上,可多采取即兴的方式,如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自我发挥,不必拘泥于程式化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对于舞蹈以及舞蹈美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
三、“第二课堂”高校舞蹈社团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社团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参与度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进步,社团宣传活动形式不能够继续单一化,笔者认为舞蹈社团的发展可以依托于网络社交加强宣传力度,可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进行社团推送,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是新时代一种信息传递的新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高校舞蹈社团应该牢牢把握住网络社交平台的诸多优势,可以培养专业的宣传员,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对该社团的活动等进行推送宣传。同时高校舞蹈社团更应该依托校园本身积极举办关于舞蹈方面的展演、比赛、讲座等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在线下活动进行之时可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活动记录,如摄影取材、文字记录等,在活动过后可以整理推送至网络社交平台从而进行有效宣传。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结合推广,“双管齐下”会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幅度提升。
(二)健全科学管理方式,协调资金场地师资力量
高校舞蹈社团作为一种自发性组织团体,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科学管理的,社团内部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因此高校的舞蹈社团要健全科学管理方式,应通过选拔社团管理者来进行,管理者能力直接影响社团能否稳定前进,为此要重视对于管理者的选拔。笔者认为管理者的选拔原则应贴合通识教育的本意,要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多方面进行筛选,不能仅将舞蹈技术水平的高低视为评判标准。再者高校舞蹈社团应建立考勤制度,舞蹈社团的特殊性—社团活动比赛应该由全体成员共同完成,缺一不可,所以成员的出勤率基本决定了舞蹈社团发展的延续性。建立考勤制度的同时社团也应建立奖励制度,例如参与舞蹈社团可以获得相应学分,这样对于舞蹈社团的参与者而言既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保障,成员积极性出勤率也会有所提升了。
舞蹈社团仅靠成员们入会缴纳的经费是不够日常运转的,因此经费、场地、师资方面的短缺,经常会遭到学校社团管理部门的否定,这便给社团活动的开展增加了新的难题,部分成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退出的。学校应该尽力支持舞蹈社团发展,例如加大校内硬件设施的投入,开放校内体育馆作为活动基地,保证充足的舞蹈练习设施,安排专业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给予社团师资力量上的支持等,以此来满足舞蹈社团的运作发展需求。
(三)促进社团之间交流,交叉发展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各个学科之间更加倡导交叉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同校社团以及各大高校社团之间,有必要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学术交叉发展,这样既促进了舞蹈社团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关于学术交叉的号召。例如,舞蹈与戏剧社团之间的交流,基于受众的特殊性,舞蹈社团通常会选取一些叙事表演性强,技巧专业性弱的剧目进行排练演出,对于成员表演上的要求大于技巧方面;同时众所周知,戏剧的精髓就在于表演,两者的共性首先就体现在表演之上,为此两社团之间良好的学术交流,可以更好地探讨以及提升自身的表演力,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再者,不同高校的舞蹈社团之间进行交流,舞蹈社团之间互相学习的同时可以间接提升竞争力,从而促使交流对象之间共同发展。由此看来社团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社团活动形式,同时有效扩大了受众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核心素养被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通识类教育的发展正迎合了人核心素养培育的需求,如何基于新时代之于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发挥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功能作用,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舞蹈高等通识教育一直面临着挑战。总而言之,舞蹈高等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林婷.核心素养理念下普通高校舞蹈公共课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2):115—120.
[2]魏锐,刘坚,白新文,马晓英,刘妍,马利红,甘秋玲,康翠萍,徐冠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20—28.
[3]傅梦巧.普通高校公共舞蹈形体课现状分析与教学设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6):124—127.
(责任编辑: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