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的演奏要点探析

2022-04-29杨杰茹侯蕾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

杨杰茹 侯蕾

[摘要]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个人色彩强烈,连贯的长线条和令人震撼的低音使他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音乐瞬间》不仅具有音乐性和音乐艺术价值,而且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音乐瞬间》Op16其中的第四首篇幅虽然不长,但其动人的旋律和高超的技巧使这首乐曲成为演奏率较高的钢琴作品之一。本文分为四章,前三章以《音乐瞬间》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及演奏要点等角度进行探究,为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首作品。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37-03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有着重要意义且非常著名的一位作曲家,也是俄罗斯音乐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术性,也充满了强烈浓厚的情感,有着明显的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色彩。对于演奏他的曲子的演奏家来说,不仅要把曲子中的技术难点一个个攻破,还要对乐曲背后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性格以及俄罗斯钢琴音乐的特点有所了解,才能成功演奏出曲子中的情感内涵。

一、《音乐瞬间》的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热爱音乐创作,并自学了作曲。他不但提前取得了钢琴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还拿到了作曲专业的文凭。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他创作的作品有《幻想小品五首》《音画幻想曲》等。1891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1896年的《音乐瞬间》都是他的早期代表作。他的六首《音乐瞬间》创作结束之时,正是他早期创作迈向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他钢琴创作的顶峰之作。[1]但实际上,《音乐瞬间》是他在《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失败后的产物,所以在聆听这部作品时可以听到拉赫玛尼诺夫内心的挣扎、斗争与他坚忍的性格特征。

拉赫玛尼诺夫一口气完成了这本作品集,只用了两个多月。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部作品的篇幅要短得多。《音乐瞬间》一直是钢琴演奏者们喜爱的一部作品,并且常常作为音乐会或比赛曲目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整部作品共有六首小品,这六首都具有非常丰富的音乐性和难以驾驭的高难度技巧性。其中第四首是这六首小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首,具有明显的拉赫玛尼诺夫风格,技巧炫目且富有感染力。

二、《音乐瞬间》第四首的创作特征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俄罗斯音乐风格,在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俄罗斯的寒风凛冽和拉式独有的风格特征。他保持着浪漫派的创作风格,将他的创作根植于俄罗斯艺术传统中,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和柴可夫斯基有着密切的联系。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作品曲调是宽阔的,呼吸是绵长的,和弦具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瞬间》第四首是单三部曲式,e小调,4/4拍,快速的急板。这一首经常被人们当作高难度练习曲,但这首作品除了具有练习曲的高难技术外,更有丰富的音乐性。这首曲子的开头是以左手一段非常急促的十六分音符六连音开始,为右手扎实的旋律做铺垫,此时好像是刮过了一阵寒冷彻骨的冬日的风,又好像是急促汹涌的水流。整首曲子都以这种音型作为伴奏织体。右手的旋律以饱满的情绪层层递进出现,像出鞘的利刃势不可挡。厚重坚定的和弦好似是作曲家内心深处煎熬、挣扎的复杂心声,右手的主旋律坚定而动人,充满了强烈的爆发力。在主旋律进行的时候,右手会加入和左手伴奏织体一样的六连音声部。

就像是在阴沉的天空下,翻滚的海浪。在乐曲的中间部分,出现了e小调转为G大调再转回到e小调。在e小调这一部分中,整体的旋律都变得十分轻柔而舒缓。这些力量对比非常强烈的乐句,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整部作品的情绪更加丰富饱满。好像在表现作曲家内心的咆哮愤怒和忧郁悲伤的矛盾心理。在接近尾声的部分,情绪越来越激烈,右手的和弦逐渐咆哮,最后在ffff的力度下如怒吼般的呐喊声中辉煌结束,表现出作曲家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三、《音乐瞬间》第四首的演奏要点

拉赫玛尼诺夫是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钢琴作品富有抒情性、技巧性、民族性和复调性。他的大部分钢琴作品都以抒情、婉转、和声丰富、感情细腻而著称。要完美地弹奏出这些元素,是一件非常考验演奏者的事情,练习时要从最基础的一步开始,循序渐进并不懈努力把曲子中的高难度技巧片段完成好,然后注入丰富的情感与情绪。弹奏这首乐曲时,首先要把握好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以及作品中各个段落的音乐情感。掌握好大风格的前提下,再进行技术上的处理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主要分析这首作品中以下几个演奏要点。

(一)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

乐曲的一开头就是左手一连串快速跑动的六连音十六分音符,在这样的半音和声中流露出激烈的不安。要想准确的弹奏好这些快速流动的音符,首先要保证好准确的指法,并且要固定好正确的指法。[2]这样的十六音符半音化的织体贯穿全曲,演奏者在演奏时如果没有合理运用力量,在大量的音符和急促的速度中会让演奏者感觉到力不从心,在弹奏几页后手腕就会僵硬,且弹不出清晰快速的音符。那么在演奏时,左手的跑动要松弛,不能过于沉重,要注意不能只利用指尖的力量,需要用上半身的力量带动大臂给手指传递力量。第一个单音运用重量弹奏法,即利用手臂的重力弹奏,声音要沉、厚重。同时在渐强时,要用大臂的力量带动音流,给手指一个向下的力。在需要减弱音量的乐句时,要通过转移大臂的力量,带动小臂、手腕、指尖不断调整并减弱力量来收尾。其次要抓好每组音的开头,保证每一个音的清晰准确,手指的指尖要迅速触键。虽然左手伴奏都是以时值很短的音符出现,但要注意的是左手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句长呼吸的线条,在演奏时不能只用指尖发力,不然会导致演奏出的音色过于僵硬和颗粒化。

在7—8小节时右手声部加入进来以后,双手急速跑动,两只手共同演奏大量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既要有灵动的音色又要保证双手的整齐和清晰不浑浊。这一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双手声部对不齐、声音不清晰、音色干瘪没有旋律线条。出现这些问题时首先要慢练,以六个音为一组,强调每一组的重音。并且仅用手指的力量触键,指尖下键的速度既要快又要坚定,手指的一关节要保证撑住,同时保证好两只手的整齐度,然后再慢慢加速练习。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音乐听觉,要保证乐句的连贯,注意不要弹成断奏。在右手声部的每小节最后,每句旋律的起音都需要强调出来。

(二)八度和弦的演奏

八度和弦是钢琴演奏中至关重要又难以攻克的技术之一,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中经常出现八度和弦的应用。这种技术是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量钢琴作品的高潮段落都会出现富有超高表现力的八度和弦技巧。在乐曲中,如果把八度和弦弹奏得又快又准确,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中的激动情绪。八度技术主要是手腕的技术,在正常音量演奏八度时手腕只需要做到轻巧,手掌张弛有度,手指积极触键即可。但在演奏力量型的八度时,除了用到手腕外,还需要用到臂力,在情绪爆发的乐句中甚至需要演奏者整个上半身的力量都参与进来。[3]在这首乐曲中,八度和弦也频繁出现,这也是这首乐曲演奏难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1.连续进行的八度和弦

在25—26小节中,右手的两个八度和弦需要演奏者快速准确地连接好。前一个八度和弦是十六分音符,时值非常短,同时也是很重要的旋律音,需要弹成重音,这些因素使得这两个八度和弦演奏的难度加大。第38小节也是如此。连续极进的八度和弦要求演奏者的力度和速度都要达到乐曲的标准,才能更好地演奏出感染听众的音响效果。但在演奏这样的技术片段时,演奏者的手腕及大臂过于紧张的话,不仅容易出现错音,也会导致手腕手臂僵硬,以至于无法完成后面的片段。练习时,在保证八度稳定的同时要充分放松好手腕,否则音效会非常僵硬。在弹第一个音时手腕要像弹簧一样,不能死死地按压下去,弹完第一个音要与第二个音有连接,通过大臂的力量抬起手腕弹下第二个音。要注意的是,第一个音虽然很短,但力度仍要保证好。第二个音的时值长度要演奏准确,不能过早抬手,要使人感觉到旋律一直在进行中。

2.快速的大跳八度和弦

在53—56小节中,主音加强为原主音向上扩张到八度,左右手同时反向快速跳进,这是整首曲子中非常难攻克的技术要点。在弹奏中不仅要保证准确性和强爆发力,还要判断好乐句走势,在已经非常激动的情绪中继续保持力度的上升,这是对演奏者体力的考验。在练习时,首先单独练习右手的八度和弦,旋律音要加强,五指的一关节要做好支撑。由慢到快,将所有的八度和弦连贯弹奏,边弹边听右手的五指是否将旋律音明显奏出并做好乐句连接。第一个八度和弦触键之后,五指作为外声部的手指要保持重量在琴鍵的底部,为下一个八度做好准备。第二个八度弹下后,要感受到一种持续的力量,而不是从头再来。同时要注意大臂的衔接动作,大臂与手指、手腕的动作配合衔接好,以保证乐句的连贯性。

(三)力度与层次的处理

1.大幅度的渐强或渐弱

经过气势磅礴的主部后,随后进入了中部,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段温柔又优美的旋律,声音细腻动人,让人感觉到有些许悲伤、凄凉,也让人出乎意料。这与主旋律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在22小节这里,此处的mf的记号与前面ff的力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演奏时要注意迅速切换情绪,落键时不可直截了当弹下去,这样的音色会产生突兀直白的感觉。手臂和肩膀应该向外带动,主要依靠的是手指的力量,下键速度要放慢,感觉是深深地扎根于琴键中,轻轻地带出旋律线。在24—25小节处,音量逐渐加强,到了27小节出现了ppp的记号,与26小节的ff同样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为了确保27小节的音量可以达到非常弱的音响效果,在26小节可以开始逐渐加入左踏板,尽可能做到音色上的平衡。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中,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句子往往是长线条的呼吸。我们在弹奏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如呼吸中断、乐句没有连接上或呼吸过短的问题。在29—35小节中,右手是短促的落滚节奏,这里每一个“落”音都有着重音记号,在弹奏重音的过程中很容易把长乐句弹成短乐句。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的内心要跟着右手去歌唱,感觉到有一个隐形的长连线把29—35小节全部连接上。这里的踏板要注意使用短促的重音踏板,在每一个“落”音处踩下,发声后迅速松开,配合指尖的力量弹奏来保持干净利落的音色。[4]整个六小节中,力度是一直加强的,在34小节处推向最高点,爆发在35小节的和弦上。在演奏中,我们要安排好渐强的位置,以免渐强过早导致最高点推不上去,出现较平淡的音响效果。笔者在演奏练习中发现,29—32小节都可以保存力量,以较为平静的音量保持弹奏,在33—34小节处蓄力,一步步加强音量,右手的重音要靠整个上半身下压弹出厚重的声音,最后35小节的和弦要用到全身的力量才可以达到震撼的听觉效果。紧接着这个力度只持续了两个小节,在36小节尾部需要渐弱并渐慢,为37小节的pp音量做铺垫。所以在用出了全部的力量后,要在36小节处马上放松,调整到pp的音色效果。这样力度变化幅度非常大的片段在这首乐曲中经常出现,如同作曲家在徘徊之后好不容易下决心要走出悲伤,但又思前顾后开始忧虑。演奏这样变化幅度大的乐句要注意聆听自己演奏的声音,要保证音色的自然,逐步地渐强或渐弱,绝不能弹出突强或突弱的效果以致于音色变化过于突兀。

2.突强或突弱

拉赫马尼诺夫的音乐作品的力度对比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与传统古典主义音乐中克制的力度不同,他偏爱用鲜明的强弱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其中突强和突弱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控制能力。

在53—54小节处,两个八度和弦需要做到极强(fff)的强度,与上一句的mf相比力度变化非常大。要想演奏出拉式戏剧性的变化,就要在演奏时准确把握好力度。这两个和弦切换的速度非常快,需要演奏者对键盘的把位十分熟悉。在练习时,仍然要先采用慢练的方式,确保连接好两个和弦并且不会错音,再进行加速练习。在弹奏极强(fff)力度的音时,只靠手指和手腕是不够的,要由身体带动向前,下键要果断迅速,以达到洪亮、坚实的音响效果。对于像十六分音符这样时值较短的和弦,则需要我们有爆发性的发力,一瞬间爆发出力量。在演奏时值长的和弦时,手掌和手指都要紧紧支撑住,手腕不要按压,否则声音会迅速“憋回去”而没有泛音的持续。

在极弱(ppp)力度时,要求演奏者精准控制好手指的力度,下键的速度要稍稍放缓。弱力度下的触键要有既“飘”又“实”的感觉,要求声音听起来温暖厚实又充满空灵的感觉。演奏时不能过于颗粒感,也不能模糊不清晰,要注意连接每一个音符的泛音,让旋律一直在流动。弹每一个音时都要做好准备,紧密衔接好每一个音,仿佛流动的水流一般。

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不仅继承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特点,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有着他自己的拉式风格,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漫漫音乐长河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综合来看,《音乐瞬间》Op16No4虽然体量不大但音乐内容丰富、结构复杂,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掌握多种弹奏技术,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演奏者而言,在练习这首乐曲之前,要先对乐谱进行分析、对各类演奏技法进行训练,还要深入探析这首乐曲中丰富的音乐情感,并运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演奏出更好的效果。

注释:

[1]

叶致宏.拉赫玛尼诺夫早期钢琴作品演奏分析——以《音乐瞬间Op16No4》为例[J].艺术评鉴,2021(16):42—44.

[2]刘佳琦.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第四首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D].河南大学,2020.

[3]郑执.八度和弦技术中的六项操作难点剖析[J].音乐生活,2014(03):85—87.

[4]凌忆春.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演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庄唯)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与浪漫音乐的交织
阐述西洋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五种音乐语汇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浅谈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略谈音乐表演中的大提琴演奏技巧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