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策略

2022-04-29姜婷王莹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姜婷 王莹

[摘要]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器乐合奏类型,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缩影,承载着江南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探索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保护和发展长三角区域音乐艺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培育群众基础、打造精品曲目、推动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搭建产业平台五大层面出发,探索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江南丝竹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江南丝竹;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074-03

江南丝竹立足于江南地区,是一种清新又不失高雅、纤细又不乏悠远的音乐形式。它原为大型全民性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民间婚丧民俗的仪式音乐,随着时代变迁及流行乐的兴起,老艺术班底及传承人越来越少,若不加强传承保护和创新性发扬光大,这一优秀的“非遗”艺术极有可能丢失在这个时代。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江南丝竹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大众理解其精神内涵,感知其艺术魅力?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它的“活态”属性,立足活态传承视角对江南丝竹加以保护和发展,以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真性与生命力,使之历经岁月变迁仍能熠熠发光,成为大众的精神依托。

一、江南丝竹的历史发展概况

江南丝竹是指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器乐合奏类型。从乐器组合角度来看,它的起源与明代昆曲的伴奏乐器“吴中弦索”几乎一致,而从曲目角度而言,江南丝竹又与“十番锣鼓”不无关系,可见,江南丝竹的起源与昆曲、民间音乐颇有渊源,是在多类音乐艺术形式的影响下演变而来[1]。

早在19世纪末,被称为“丝竹”的民族器乐演奏样式就已经在苏南、浙西与上海一带的大小城市与乡村集镇广泛流传;到了20世纪30年代,江南丝竹随着上海等城市的繁荣而愈加兴盛,在“文明雅集”“钧天集”“国乐研究社”等乐社的支持下步入初兴时期;20世纪40年代,江南丝竹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彼时各大名家广为传艺,丝竹乐班社纷纷组建,极大地丰富了表演曲目,诞生了“八大名曲”,演奏风格也臻于完善,成为音乐会的主要演奏样式甚至打造成唱片[2];1954年,“江南丝竹”这一称谓首次出现在“上海民间古典音乐观摩演出”的节目清单上,随后,在金祖礼的牵头下组建了“江南丝竹研究会”,至此,江南丝竹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有效区别了其他地区的丝竹乐种类;解放后,江南丝竹仍以长三角地区为中心发展,并流传至港澳多地,还涌现了《江南好》等大批优秀曲目,这些曲目配合西洋音乐配器手法,强化了织体厚度与声部配合,赋予江南丝竹乐更为立体的艺术效果;1987年,由上海音协主办的“首届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比赛”吸引了39个团体的参赛,可谓盛况空前,极大地推动了江南丝竹演奏与创作的发展;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江南文化的巨大变革,也使江南丝竹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艺术形式,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

二、江南丝竹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时代冲击,听众持续流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数字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极大丰富了人們的休闲娱乐方式,尤其年轻群体更热衷于现代化娱乐形式,对传统艺术兴致不高。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民俗活动、民间婚丧民俗不断变革,以及“江南丝竹”在城市迅速专业化,导致其演奏形式、演奏曲目、演出地点、演出次数等都逐渐减少。传统的传承方式在知识经济迸发、科技信息爆炸、自媒体井喷式涌现的今天,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听众也逐渐流失[4]。

(二)创新不足,曲目形式单一

从音乐特色来看,江南丝竹几乎秉承了昆曲传统,显示出清新、雅致而细腻的独特韵味,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江南丝竹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吸纳了诸多类型的音乐元素,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曲目库。然而,由于传承体系的缺失,以前很多的老曲目逐步流失,如今现存的曲目仅余百首,且多源自民间音乐素材,给听众的感受是大同小异,不仅细腻不足,且曲风单一,这难免导致听众的流失与江南丝竹的日渐式微。此外,近年来江南丝竹曲目传承减少、新曲目无人创作等情况愈加严峻,传统“八大名曲”等经典曲目的流传仅仅局限于小范围,很多年轻人甚至对江南丝竹一无所知,一面是日渐单一的曲风,一面是日趋多元化的选择,听众势必会放弃单调的曲目形式,江南丝竹走向衰落也就成为了必然[5]。

(三)动力缺失,传承后继乏人

江南丝竹最初流行于民间班底及艺人的走街串巷与口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老艺人或去世、或老龄化严重,而新一代受多元音乐风格的吸引,无意投入江南丝竹传承工作中,导致江南丝竹传承后继乏人、发展动力不足。一方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与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体依附性有着截然差别,它需要师徒口传心授传承,这既彰显了其“活态传承”的魅力,又决定了其生存与传承的困难;另一方面,调研显示,当前江南丝竹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超过65周岁,受学历及年龄局限,多数传承人已经缺乏足够的精力投入江南丝竹传承工作中,这导致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态[6]。

(四)资金匮乏,政策保障不力

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及各项保障措施的先行发力。然而,当前针对江南丝竹的政策制度少之又少,也缺乏详尽的实施计划与可行性举措,导致江南丝竹传承与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一方面,江南丝竹演奏离不开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相关文化部门对江南丝竹传承的程度与扶持力度有限,既不注重传统曲目的录音、出版与记录,又不注重专业研究团队的组织,严重影响了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创新[7]。

(五)活动减少,产业发展局限

传统江南丝竹演出往往集中在茶楼、婚丧嫁娶等场所,然而,随着民间茶楼的减少及婚丧嫁娶可选音乐形式的增多,江南丝竹无论是演出场所还是场次均大幅减少,演出活动的缩减导致艺术团队入不敷出,很多传承人选择改行,使得传统技法陷入无人传承的恶性循环中。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很多地区成立了民间丝竹社团,规模上甚至达到了“邻里丝竹相闻”的程度,但数量多并不代表艺术水平高,社团成员多为业余退休人员,未受过专业训练,器乐演奏基本功不足,对于江南丝竹的艺术内涵与文化意蕴也不甚了解,不利于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产业发展的局限,进一步加剧了江南丝竹的发展困境[8]。

三、传承发展江南丝竹的策略构想

(一)强化宣传推广,培育群众基础

江南丝竹源于民间,是在庙会、街会及婚丧喜事中演奏的器乐曲,一旦脱离民间和群众,将成为无根之木。因此,针对时代冲击所导致的听众持续流失等问题,关键是要强化江南丝竹的宣传与推广,积极培育群众基础,让更多人认识、爱上并主动传承江南丝竹。具体而言,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改“江南丝竹进校园”为“江南丝竹在校园”,使广大青少年有更多机会认识与学习江南丝竹,并将江南丝竹融入日常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使江南丝竹在教育载体的支持下得以活态延续;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利用民间节日与节庆仪式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江南丝竹公益演出活动,改“非遗进基层”“非遗进社区”为“非遗在基层”“非遗在社区”,让江南丝竹表演更贴近基层群众、贴近实际生活,并以民间信仰与仪式为依托鲜活地存在于群众生活中,例如,可将江南丝竹融入乡镇宣传片、乡镇特色推介活动中,形成江南丝竹的常态化发展机制[9]。

(二)傳统与现代相融合,打造精品曲目

针对创新不足,曲目形式单一等问题,应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打造江南丝竹精品曲目。一方面,要求传承人与创造者在传统江南丝竹音乐的基础上研究和创作新作,既要把握江南丝竹的曲调、意蕴等典型特点,又要融合现代的音乐元素,以全新的方式演绎传统丝竹乐,例如,经改编创作的新曲《江南好》因节奏轻快、旋律优美而吸引了广大听众,新曲既不乏江南丝竹的传统韵味与风格,又迎合了新时代听众的审美喜好,可谓江南丝竹乐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范式;另一方面,除曲目创作,还要在配器方法、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等方面探索创新思路,既要把握江南丝竹音乐语汇的内涵,又要体现其文化意蕴,在传统中实现音乐的求新求变[10]。

(三)注重薪火相传,推动队伍建设

针对动力缺失,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要注重薪火相传,全面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大力支持,既要增加对传承队伍的经济扶持,又要提高其社会地位及待遇,还要为其带徒传承、表演展示、创新曲目等方式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其积极投身于江南丝竹的传承、研究与创作中,以此保障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对江南丝竹传承人制定目标与任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量化考核,根据传承人团队完成情况分配传承经费,保障江南丝竹能代代传承、薪火不息;此外,还要以高校为抓手,构建完善、系统的江南丝竹培训网络,在常态化课程、优秀师资的支持下强化对江南丝竹的专业教育,将江南丝竹融入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曲目表演与比赛活动增强学生对“非遗”的传承保护意识,在学校普及下确保江南丝竹的发扬光大[11]。

(四)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措施

针对资金匮乏,政策保障不力等问题,各地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措施,为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下,遵循国家、省市相关法规条例,加快制定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如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江南丝竹的投资力度,建立理事会制度对“非遗”项目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江南丝竹传承保护工作展开评估,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消极懈怠的单位及个人则要进行惩处;另一方面,要在文化部门的牵头下建立部门协同的组织架构,明确部门分工,使之全面配合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将学校教学等多渠道传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并设立“非遗”传承基金,用以支持传承人体系建设等工作[12]。

(五)组织专场演出,搭建产业平台

针对江南丝竹表演活动持续减少,产业发展局限等问题,应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组织江南丝竹专场演出活动,为其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一方面,要将江南丝竹打造成为“非遗”精品项目,通过各类交流比赛与展演活动,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江南丝竹演奏比赛”等,使更多人看到江南丝竹百花齐放的场面,继而爱上并主动参与到江南丝竹传承中,同时还要积极打造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丝竹茶馆,为江南丝竹的表演提供固定场地;另一方面,为充分激发江南丝竹的生命力,还应打造品牌化模式、构建产业化平台,通过建设江南丝竹馆展示“非遗”魅力,拓展其国际影响力,打造江南丝竹品牌,让游客能主动进入丝竹馆听乐声、看演出,还可将江南丝竹融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充分激发“文化经济力”,促进江南丝竹的可持续发展[1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域性传统器乐乐种,江南丝竹深深根植于民间土壤,并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与典型的艺术特征在中华文明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持续影响着江南音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正是因其典型的艺术风格与强大的影响力,江南丝竹被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然而,江南丝竹的传承形势并不乐观,无论是时代冲击下听众的持续流失、创新不足所导致的曲目形式单一,还是传承后继乏人、政策保障力度不够、产业发展局限,都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现状、突破传承与发展困境,希望当地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既要强化宣传推广,培育群众基础,又需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措施,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打造精品曲目,强化薪火相传,推动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专场演出,搭建产业平台,通过专业音乐教育,促进江南丝竹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值得思考的是,由于江南丝竹“活态”属性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属性存在难以两全的矛盾,因此,在传承和创新江南丝竹时,要立足“非遗”特征语境及视角出发,以不失去江南丝竹文化特质为基础,尊重其“活态”属性的本质与传承方式,保留江南丝竹的价值核心与最具内涵的文化基因。

注释:

[1]

洪惠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4):94—97.

[2]龚瑛.苏州地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J].艺术评鉴,2021(19):55—57.

[3]魏薇.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南丝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9(02):89—98.

[4]王莹.江南丝竹传承与发展新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6.

[5]戴自磊,王越.传统器乐类非遗传承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反思——以“江南丝竹”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9(02):46—48.

[6]李亚.丝竹与民乐:上海江南丝竹非遗保护的争议与两难[J].中国艺术时空,2019(05):52—59.

[7]吴子铭.新时代江南丝竹的传承与“活态”发展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4):183—184.

[8]高澄明.浙派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实践[J].北方音乐,2018,38(24):23—24.

[9]陈永明.为江南丝竹的活态传承而发力[J].艺术百家,2015,31(S1):241—243.

[10]徐帆.浅谈江南丝竹乐种的传承与发展[D].中国音乐学院,2015.

[11]胡永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C].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2015:402—408.

[12]王慧芳.江南丝竹传承对策[J].艺术教育,2013(04):92—93.

[13]吴红非,孙文婷.江南丝竹音乐传承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06):89—93.

(责任编辑:韩莹莹)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河北蔚县古堡建筑群落文化结构表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