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声乐教学
2022-04-29牛艺添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校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创新教学策略,了解并弥补现实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应当从多元角度出发寻求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方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为素质教育的深化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在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走上寻求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把握好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以及声乐人才培养需求,在创新声乐教学方法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有效性,达成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声乐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高等素质教育体制已然具备一定的规模,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已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形成了日益科学的教育模块。在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之下,国家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而众多高校为了积极适应这样的改革环境,逐步变革传统教育体制,立足创新教育环境,把创新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促进教学思想和方法创新,以便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支持[1]。高校应积极探究创新教育和高校声乐教学结合的方法,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声乐教学进行,把创新贯穿声乐教学改革全过程,从改革当中获得更大的教学活力,提高音乐人才的培养效果。
一、创新教育与高校声乐教学概述
创新教育是一种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内容在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为有效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当中怎样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问题[2]。创新教育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人类创新活动,基于此达成培育创新人才和推动人才全面发展目标。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精神,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意识与创新品质,而创新能力则涉及到创新想象、创新感知、创新思维等相关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得以建立与提高的内因与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丰富创新精神作为理性支撑。为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把着手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层面,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从而推动学生全面素质建构和综合发展。
声乐是利用演唱者不同音色和不同音域来表现音乐艺术的形式,可以对作品以及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有效融入。伴随演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提升,声乐演奏和乐器也在进行融合,进而有效拓展音乐领域,丰富声音中的音色。声乐教学有着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在整个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声乐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对多元化人才进行培养,也能够为声乐教育的长足进步提供有效的理论根基。高校通过组织声乐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带来有效触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精神熏陶,增加声乐知识的传授,指导推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在声乐教学的熏陶之下,能够逐步提升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推动学生个体的长效发展。总而言之,声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关系到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也影响着音乐人才培养,需要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当中加大创新力度,从而促进声乐教学和创新教育的深度结合。
二、创新教育对高校声乐教学的作用
创新教育被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提出并受到高度关注,是在素质教育备受重视之后形成的局面。高校教师应对教育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由表及里开展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素质教育理论分析。当下的高校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理论研究领域指出创新教学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利益,从学生的心理与文化素质着手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增强学生从整体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给国家输送更多可化解具体问题的新人才。创新教育要求以推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已形成彼此关联的理论体系,根植于不同教学环节,基于微观层次影响高校声乐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创新教育与高校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给整体教学环境、师资、学术资源等带来了极大影响,也体现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方面。这些因素又反作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从根本角度分析,提升学校整体能力的关键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健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条件,给设施建设注入人文特性,影响和支持学生声乐素养的形成,在推进创新教育的同时从整体上做好人文规划。学术资源和研究氛围有助于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准,形成一个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与局面。声乐教学高度关注艺术属性,而艺术来源于文学又独立于文学,假如艺术和文学脱离开来,那么艺术也将丧失生命力。音乐是人类智慧结晶,可以给其他学科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撑,也能够为其他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参与研究活动的动力和热情。没有音乐的高等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声乐又是音乐教育当中的关键与核心课程,从来都不可能与创新教学分隔开来,反之还会受到创新教育的深刻影响。只有协调创新教育和声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3]。
三、创新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伴随创新教育在整个学界的全面铺展,声乐教学进入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是教学条件还是整体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无疑为音乐人才培养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不过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推进,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增大,相应的各个学科与专业教学也需要在发展目标和方向上进行恰当调整,提高对改革环境的适应能力。推进创新教育已经变得非常紧迫,而落实创新教育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改变如今的声乐教学现状,着力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氛围[4]。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把握以下思路:一是分析音乐课程改革以及高校音乐人才培养需求方面的信息,以便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创新性的声乐教学方案,依托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保证声乐教学效果,顺利达成教育目标;二是在声乐教学当中正确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让学生把创新行动变成一种自觉,也让学生在创新能力的推动之下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在声乐教学当中将创新教育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突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给学生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发展氛围,让声乐教学因为创新元素的投入变得精彩纷呈,提高学生的发展活力。
四、创新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声乐教学策略
(一)积极创新声乐教学目标
声乐是一种对人的声音美进行有效表达的途径与方法,而声乐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声音。歌唱艺术的关键是人的发声,而人的发声往往会受到人的心理因素影响。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声音可基于多元技巧的掌握应用得到优化,但是人的心理要素常常是不能够用技巧进行掌控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会给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带来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调整好声乐学习状态[5]。创新教育背景下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创新改革必须重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打造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累积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积极的心理素质。为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教师首先应该把建立创新性的教学目标作为侧重点,从大方向上进行整体把控。高校声乐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一是掌握声乐教学当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巧,也就是从技的层次出发,引导学生掌握物性层面上的理论和技巧,比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节奏等;二是丰富学生理性层次上的思考,也就是从艺的角度出发,综合涉及艺术情感、文化素养等要素。只有把技和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调整好学生的发声状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更加生动准确实现对作品内容与情感的充分表达;三是确立在声乐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声乐教学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二)建设声乐创新教学环境
在促进创新教育和声乐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在目标设定方面努力之外,还必须优化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真正为声乐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联系起来。在环境建设与优化当中,应该综合把握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层这几个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层影响着教学体系建设大局,需要立足全局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策略,以便对创新教育的方向进行宏观掌控。教师则影响声乐教学具体环节,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既要传授知识技巧,又要对学生进行人生引导。学生则是课堂主体,是教学对象,在声乐学习当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这三个方面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彼此关照,相辅相成,在协同努力之下,才能够真正打造一个统一和谐的教学体系。学校领导层需要把创新教育作为重要依据,确定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组织可行性强的教学调研活动,从而确定出有效执行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拥有浓郁氛围的声乐学术环境,开拓学生的创新进步空间,提供自由和谐的声乐训练环境,让学生能够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实现综合提升。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让学生认清创新在声乐学习当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想象与领悟能力,解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
(三)大力创新声乐课程系统
改革高校声乐教学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而教学改革的基础就在于课程系统的改革。只有确保课程系统完善,符合教学改革创新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才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学有所获,让创新教育的落实拥有支撑点。在课程改革当中,教师需要明确改革核心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以舞台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适应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和声乐相关的工作,提高声乐专业化发展水平。创新性的声乐课程系统需要包括以下三个课程板块:一是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涉及到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理论、文化课程、舞台实践。这些课程基于不同角度和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声乐专业的一系列课程内容,掌握成长为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便在多样化的音乐环境之下收获基础经验与专业技能。二是选修课程。声乐选修课程建设应该将增加内容广泛性作为重点,具体可通过指导学生选修自身感兴趣课程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水平,比如音乐史、音乐表演、歌剧表演、钢琴、合唱指挥等都可作为选修课程指导学生积极投入。三是跨专业课程。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在于适应高校文化多元化以及学科交融的背景,依托多学科与多专业整合优势,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交叉课程的过程中完善声乐素质,引导学生掌握联系的观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助推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发展[6]。
(四)有效创新声乐教学方法
对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来说,要实现教育发展,达成教育目标,必然要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不过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当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侧重点。第一,教师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设备的掌握与灵活应用水平,以便把现代教学手段和声乐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创新来带动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比如在鉴赏《青藏高原》这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增强学生对作品的领悟水平,可以依托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青藏高原的壮观场景,借助视频技术、音乐播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歌声当中的风光、情感以及思想内涵。第二,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7]。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把握启发性教学原则,运用问题式、讨论式、实践式等策略,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当中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启发学生过程中,要落实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启发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独特的艺术特色。第三,推进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通过组织声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找到声乐学习诀窍,增长创新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結 语
当前高素质艺术人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为了对高校音乐人才进行培养,提高音乐教学水平,高校在声乐教学当中开始持续研究创新改革的教学策略,并在改革活动当中弥补传统声乐教学的不足,采取多样化策略培养优秀音乐人才。创新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声乐教学应该始终把握创新这个方向,明确创新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的作用,设计有效的声乐教学创新思路,落实创新性的声乐教学策略,以便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水平音乐人才的需要。
注释:
[1]高 鸣.互联网及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声乐教学创新设计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52—53.
[2]张 华.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探索[J].亚太教育,2018(23):216.
[3]刘 鑫.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J].黄河之声,2019(01):26.
[4]范 菲.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戏剧之家,2019(21):186.
[5]邓集勋.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探究[J].北方音乐,2019(06):184.
[6]曹云华.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J].大舞台,2020(09):215—216.
[7]段 颖.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J].大众文艺,2019(19):247.
[收稿日期]2021-07-06
[作者简介]牛艺添(1985— ),男,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大连 116029)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