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人才“三难”问题: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2022-04-29刘昊张红蕾张奕璪王顺吉
刘昊 张红蕾 张奕璪 王顺吉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想振兴,人才得先行。人才是农村发展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推动力量,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盛则乡村盛。当前,由于城乡经济水平不一,工作环境差距等原因,部分地区存在人才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福利待遇较低,缺乏创业平台,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乡村人才振兴面临“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三大难题的困扰。为此,积极改善农村环境,扩大人才孵化空间,提高人才“引”“育”力度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挖掘农村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探索出农村人才三大难题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农村;人才振兴;政策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C964.2 文章标识码:A
1 文献综述
1.1 有关研究乡村人才的来源
雷志佳(2021)[1]认为农村大学生是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董仁泉(2019)[2]认为乡村人才的来源应该有乡村原籍大学生、进城务工的原籍村民以及在异地创业的原籍乡贤,把他们归为乡村原籍人员。柏宗春(2021)[3]提出要加快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向乡村良性流动,他从江苏省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流动情况入手,通过实证调研发现乡村最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其次是经营性和管理型人才。
1.2 研究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在分析在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和挑战中,胡学英(2021)[4]通过调研发现,乡村基层条件艰苦、保障待遇偏低、晋升困难、视野受限,将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困”,即乡村管理人才队伍存在不稳定的“困扰”,乡村服务人才存在作用难发挥的“困窘”,乡村经营人才存在创业环境欠缺的“困难”,乡村复合人才存在是否真能回报桑梓的“困惑”。在分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中,何博(2021)[5]指出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改革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进而使得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导致乡村人才的缺乏。张雅光(2021)[6]提出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有所偏移,使得在我国特别是乡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离农”倾向。
1.3 研究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制定和出台各种政策,众多学者、研究者们也相继讨论和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李晋南(2021)[7]指出各地要围绕对人才的“引、育、留、用”等环节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向基层汇聚,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徐大凯(2021)[8]认为乡村人才包括乡村现有人才和外流人才,并提出发挥涉农院校、科研单位和电商平台等机构的作用培养乡村可造之才,除此之外还应,唤回乡村外流人才。杨飞(2021)[9]提出应构建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乡村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等政策体系,要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推进乡村人才教育,完善人才发展环境。
2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但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和工业化城市化政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而留下的人大部分为妇女、儿童、老人。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再者,乡村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人才引进政策不活,城乡二元政策导致的城市和乡村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反差,城市拥有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这也是导致农村人才单向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农村自然环境优良,地理位置优越,本可以依托农业现代化生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但因缺乏有发展眼光的人才,往往导致本地错过最佳发展机遇。农村本身懂技术的人才相较于城市较为匮乏,懂技术又懂运营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因缺少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外部人才也不愿意来到农村。
3 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
3.1 引进人才难
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引不进来。针对基层引入人才来讲,基层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压力大,因工作人文环境等因素,工作难度会被进一步放大,使得基层人才招聘经常出现招录不满的情况。另外,对于返乡创业的人才来讲,农村缺乏较为充足的经济支持条件,创业支撑平台的缺乏,导致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才不愿意返乡创业,现实的农村就业创业环境与求学时的美好期望产生较大落差。
3.2 留住人才难
人才留不住的地方,也吸引不了人才。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现在许多乡村学龄儿童受到正规的教育,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走出大山到外界求学,开阔了眼界,城市相对于农村优渥的软硬件条件使得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并且由于受传统固化思维的限制,老一辈认为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活,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走他们的老路,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大城市发展,所以对于想要返乡创业或者回乡工作的大学生也是极力反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青年大学生人才回流困难。
3.3 用好人才难
农村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导致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高素质人才紧缺,由于长期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出现断层现象,而现有的乡村教师、医生年龄偏大,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一些边远乡村地区的老师、医生,没有条件外出学习和交流,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加上本身学历、专业水平较低,致使乡村教学质量和医疗质量远低于城市,人才服务能力无法满足乡村发展的要求。部分来到农村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本身也非农业相关专业科班出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技术生疏,使得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4 乡村人才振兴问题分析
4.1 宏观原因导致乡村人才不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人口集中至城市;农民兼业化现象普遍,农业生产收入已经不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农村的土地政策和现代化生产模式也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大量分流导致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除此之外,户籍制度也使农村和城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也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这也是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大量资源和资金都向城市倾斜,形成了“乡穷城富”的状况,农村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欠缺,乡镇企业发展前景单一,就业机会少,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乡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收入悬殊,这也使人才积聚于城市而并非农村。
4.2 微观原因导致乡村人才不足
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景象也是人才引不进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然不适应当今大市场的发展趋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兴农业产业在农村还未完全推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农户在农业产业中投入了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但因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准确,极易导致农产品滞销;还有农户农业收入与进城的务工收入差异较大,导致农民无心农业种植,主要经济收入从农业逐渐偏向其他收入为主,导致土地长期处于荒废搁置状态。
4.3 环境原因导致乡村人才不足
农村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传统印象往往以“脏、乱、差”为代表,尤其在我国一些西北地区,农村天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人类生存,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农村村庄大部分没有合理规划,房屋布局不合理,而且很多房屋建造质量不过关。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如随意丢弃垃圾,牲畜粪便随意排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变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逐渐从对生存的追求发展到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生活环境也是人才在选择回乡发展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4.4 心理原因导致乡村人才不足
心理因素也是乡村人才发展面临问题的又一项重要因素。农村人才构成除了本地原籍人员外,还会有一些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对新环境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其很难融入农村。相反,对于一些相对封闭的农村,原生村民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并且行为和思想受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影响,会对外来人才产生排斥或排外心里,不愿接受他们的指导和教育,导致乡村振兴工作无法进一步开展,使得外来人才进退两难。
5 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柔性引才。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政策制定像人才引进倾斜,破除刚性引才,从各行各业实行柔性引才,解决留才问题,通过这种可以突破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不迁户口),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可以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地动能,进一步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5.2 优化资源配置。
要通过政府的“手”,优化资源配置,把一些关系民生福祉的优质资源向农村偏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完全消除城乡二元差距是短期内不现实的,但通过城乡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最大限度的使人们在乡村能够享受到城市同样的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城乡间双向流动,构建城乡人才的良性循环体系。
5.3 完善激励机制。
与城市相比,在发展机会、收入水平、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等方面,乡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通过完善职称评价机制,制定乡村人才晋升与激励机制,畅通乡村人才的职称评聘通道,让他们拥有更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对在乡村振兴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要打破身份限制,打通上升通道,及时予以表扬奖励或在招考工作中予以政策倾斜,使乡村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8]。同时村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发展农村和保护生态协同进行。严格把关人员的选拔流程,将不符合的人清理出队伍,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
5.4 改善乡村环境。
保障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治理、生活能源等方面建设,在保证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努力满足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在吃、穿、住、行等生活方面的难题,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充分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厕所改造,乡村垃圾、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加强空气、水源、土壤的污染防治,加强乡村公共区域绿化带养护,努力让村庄变公园,让山区变景区。合理规划乡村房屋建设,突出民族地域特点,使得房屋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浑然一体,相互融合,真正形成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世外桃源”,努力满足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总要求。
参考文献:
[1]雷志佳,任静,夏小华.农村大学生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5):13-18.
[2]董仁泉.鼓励原籍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0):11-12.
[3]柏宗春,王蕊,武国峰,周明月,还红华.江苏促进高校院所农业科技人才向乡村流动调研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21,40(04):16-20.
[4]胡学英,胥金发.破解乡村人才“四困”问题 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江西省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06):1-8.
[5]何博.拓展引人途径,破解乡村振兴人才数量不足之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190-192.
[6]张雅光.新时代乡村人力资本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6):61-66
[7]李晋南.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J].乡村振兴,2021(09):86-87.
[8]许大凯.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几点认识[N]. 张掖日报,2021-10-14(003).
[9]杨飞.乡村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21(2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