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未失地“城中村”居民生存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2-04-29舒畅贾媛媛聂紫玉吴艳群何垚颖
舒畅 贾媛媛 聂紫玉 吴艳群 何垚颖
摘要: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未失地居民的生存现状,本研究团队对成都市龙泉驿区长伍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及抽样调查。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居民现状,并对访谈资料与问卷反馈进行基本数据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后,分析出未失地“城中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和自身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以为解决“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存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城中村;未失地;扎根理论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1-0010-07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1;D422.7 文章标识码:A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衍生品,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对象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城中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1]”;《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提出,“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和城中村[2]”;《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3]”。
“城中村”居民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对“城中村”居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失地居民”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4]、可持续生计[5]、征地补偿[6]、农民权益维护[7]和市民化[8]等方面,也有学者对“城中村”失地居民住房安置状况与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如李燕琼和吕维平(2007)[9]通过考查我国东中西部失地居民住房安置状况,分析各地的失地居民住房安置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安置方案。“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群体处于学术研究边缘,但它确实对“城中村”问题具有重大影响,具备潜在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本研究在 “研究对象”上创新,选定“城中村未失地居民”为研究对象。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原本的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根据国家规定,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400m2的统称为失地农民。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已基本转变为城市户口,所以将其称为居民。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对“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法是指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成都市龙泉驿区长伍村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场镇西南面,成洛路紧邻其境,车城大道和成南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该村幅员面积7.234km2,耕地面积304hm2,辖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 675户,总人口8 656人。28个村民小组中,19个组以整组拆迁,9个组部分拆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市龙泉驿区长伍村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逐渐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大部分耕地被征用,但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并未搭上城市快速发展的便车,生活质量跟不上城市化的节奏,因而本研究将成都市龙泉驿区长伍村未完全拆迁居民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主要采用“扎根理论”。扎根理论以质性研究为手段,其主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在实际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城中村”“城中村失地居民”和“城中村未失地居民”做概念界定,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的所属范围;其次,运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最后,运用基本数据处理方法将问卷数据以图表方式呈现,快捷、准确地对长伍村“城中村未失地居民”进行画像,为扎根理论分析的展开做好准备。
调研主要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将样本容量定为64户,从长伍村9个部分拆迁的村民小组中找出未失地的村民小组,再从中随机抽取64户,进行入户访谈调查。进行访谈前,向访谈对象说明研究目的与方式尊重访谈對象的意愿,采用录音及速记方式及时记录访谈重点,同时对每位受访者信息严格保密。为避免信息缺失,初始概念形成后,与访谈对象再进行核对。
2.3 样本基本情况
2.3.1 个案家庭人口数
调研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共发放问卷64份,收回问卷64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75%,并选取典型对象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年龄段主要为45-59岁,共22位,占比36%, 18-44岁和60岁以上各占32%。访谈对象家庭情况如表1所示,这一区域大部分家庭的人口总数为4~6人,小部分家庭的人口总数小于等于3,而有55%的受访者表示家庭劳动人口数大于等于3人(见表1)。
2.3.2 土地量
60户居民均表示有土地可使用,但是规模都
比较小。大部分的居民能够使用的土地量主要在
667~3 333m2之间,小部分居民能够使用的土地量小于446m2,仅5户居民表示土地使用量大于3 333m2(见表1)。
2.3.3 土地使用情况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76.7%的居民通过播种粮食作物、蔬果等补贴生活实现土地价值,而63.3%的居民则主要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赚取收益实现土地价值,10%的居民通过将土地外租给商户赚取租赁费用实现土地价值,只有1.7%的居民通过创办休闲农业实现土地价值。但是,48%的居民表示其家庭成员并未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而52%的居民表示其家庭成员能够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2.3.4 收入情况
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其收入仅够生活支出,在新冠疫情期间收入水平下滑;仅小部分访谈对象表示其收入水平并不受疫情影响。经过分析发现,收入水平下滑的居民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封控的影响未能出门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下滑;而表示收入不受影响的居民主要是通过务农营生,其原本的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2.4 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结果
2.4.1 开放式编码
将原始资料打散,抽取概念,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依据Glaser“一切皆为数据”原则,把调研所得资料贴标签处理,将原始数据打散进行详细分析,不断比较,反复探讨。初步提取出40个初始概念,并不断地进行归纳,进一步提取出15个范畴(见表2)。
2.4.2 主轴性编码
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各个范畴联系起来,整合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主范畴,对主范畴与副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开放性编码得到的15个初始范畴进行归纳分析,进一步得到了农业收入低、家庭收入低、工薪收入低、重大变故、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问题、生活幸福感低等7个范畴(见表3)。
2.4.3 选择性编码
将主轴编码建立起的组别进一步进行提炼,明确核心编码,并建立起核心范畴与其它范畴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本项目在开放性编码和主轴编码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性编码选取出5大核心范畴:收入低、重大变故、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问题、生活幸福感低,这5大因素都会对龙泉驿区“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的生存、发展困境产生影响。
2.4.4 饱和性检验
饱和性检验是对研究建构出的范畴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如果理论抽样后的资料无法产生新的概念时,范畴就实现饱和状态。完成选择性编码之后,为进行饱和性检验,本研究随机抽取了三分之一的访谈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并未发现5大核心范畴外的新的范畴与关系。这说明“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存、发展困境的影响因素模型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
3 “城中村”未失地居民问题模型构建及对策研究
3.1 模型构建
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发现,影响“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存困难的原因有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重大变故以及生活幸福感五个维度。在五者的综合作用下,“城中村”未失地居民在城市中的生存难度较大,以下是理论模型(见图1)。
3.2 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
3.2.1 原因探析
(1)外部客观结构性因素
置身于城市中的未失地居民,脱离不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外在社会影响。 外部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以及社会的不确定因素等,对于“城中村”未失地居民而言,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中村”存在的房屋老旧、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老化等基础问题尚未得到改善,对“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活上造成较大困扰。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工厂所排放的污水、废气,影响了“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的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了其收入。三是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新冠疫情,增加了这一群体的收入不稳定性。在近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无论是务工还是务农的未失地居民,其收入都不固定,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同时,政府容易忽视对这一群体的帮扶,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
(2)内部主观能动性因素
“城中村”居民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自身与周边城市居民、“城中村”失地居民进行对比,又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容易对生活产生无力感、不满足感和焦虑感,进而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
3.2.2 对策及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需关注到站点未覆盖到的地方,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当地居民便捷到家的效率;其次,政府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合适的售卖场所及治安保障,因为“城中村”未失地居民主要以务农为收入来源,为保证这一群体农产品的售卖,一个近距离、治理规范的农贸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2)落实政府帮扶政策
“城中村”未失地居民在城市中处于容易被忽视的范围。大部分未失地居民没有社保,耕地补偿也相对较少,抗风险能力较低,因此政府应增发耕地补偿,建立健全耕地补偿相关的体制机制;同时,政府应关注未失地居民中受重大变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针对性实施帮扶,解决其长远生计问题,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3)注重心理健康服务建设
政府应当在当地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主动走访当地居民家庭,帮助居民寻找个人价值感;针对羡慕周边地区因占地补偿而改善生活条件的情况,政府部门应做好心理疏导,解释政策背后的原因,缓解居民的不满情绪。
(4)提高工厂社会责任感
要改善当地的环境,不光要靠政府,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对“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工厂应承担起环保社会责任,在运营各环节都推出低碳环保的措施,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环保意识的培训,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工厂。
4 结束语
基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城中村”问题突出的情况,“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生存发展问题应得到相应的帮助。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的文献和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扎根理论对调研访谈的初始资料进行编码,并构建未失地居民生存发展问题的模型。研究发现,城中村未失地居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主要受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重大变故以及生活幸福感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此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方面,为“城中村”未失地居民提供有效对策,以为解决其生存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EB/OL].(2021-03-13)[2021-03-13].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中国政府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EB/OL].(2022-03-10)[2022-03-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3/22/content_5680416.htm.
[3]中国政府网.中国的全面小康 [EB/OL].(2021-09-28)[2021-09-28].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9/28/content_5639778.htm.
[4]陈小燕,黄昭静.武汉城中村失地村民补偿安置措施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01):53-55.
[5]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03):68-79.
[6]陈艳华,林依标,黄贤金.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16个县1436户入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1(04):26-37+56.
[7]李怀.城市空间扩展中失地农民“种楼”的理性与维权——从“握手楼”景观到农民消极应对“城中村”改造的个案观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版),2010,47(05).
[8]应巧艳.基于社会稳定角度分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台州市黄岩区柔桥村为例[J].特区经济,2010(03):185-187.
[9]李燕琼,吕维平.我国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状况及政策实施效果评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