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通路灸改善儿童慢性咳嗽的效果研究

2022-04-29何翠红宁余音

护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壮医艾灸穴位

何翠红,黄 沂,宁余音,梁 群,陈 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530023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病程>4 周,胸部X 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临床最常见病症[1],占我国呼吸专科门诊的1/3 以上[2]。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复杂、诊断易混淆,已成为儿科临床诊断、治疗的难点,若处理不当极易进展为变异性哮喘或肺心病,严重威胁患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目前,临床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仍以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由于病情易反复,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3]。为此,我科采用壮医通路灸对儿童慢性咳嗽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风寒袭肺证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 年修订)》[4]中的慢性咳嗽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风寒袭肺证诊断标准,即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③年龄7~14岁。④病程>4 周。⑤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纤毛不动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征等严重的原发病及呼吸道感染。②背部皮肤损伤。③近1 年用过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④存在严重的心、肝、肾、消化道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病。⑤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或不愿意接受随访。借助SPSS 18.0 软件得出顺序号、随机种子数、分组结果,并将中心顺序号进行随机后制定随机卡,装入信封,在信封上编号,由专人放在特定地方保管,供临床备用。按病人纳入顺序对应随机信封上的序号拆封取卡,按卡片分组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

1.2 干预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慢性咳嗽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饮食、生活起居、情志调护),给予患儿灸疗干预,频率为隔日1 次,每次20 min,30 次为1 个疗程。灸疗室安装排烟系统,灸疗环境无烟雾。

1.2.1 试验组 采用壮医通路灸,具体方法为嘱患儿俯卧,将双层纱布垫于背部,在纱布上以生姜泥沿壮医背廊穴(包括龙脊穴、项棱穴、壮医夹脊穴)、肩胛环穴均匀铺放,在姜泥上铺艾绒,点燃艾绒让其自然燃烧,燃尽后继续铺艾绒点燃,连续3 次,随时询问患儿有无灼痛感,以患儿感觉温热为宜,如患儿感到灼热难忍则使用棉签垫高纱布,灸毕移去姜泥。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穴位隔姜灸,具体方法为嘱患儿俯卧,用约2 mm 厚生姜片覆盖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等穴后以艾柱温和灸。

1.3 观察指标 ①咳嗽症状评分:患儿主要监护人参考黄敬之等[6]研究中提到的评分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 后对患儿进行咳嗽症状评分,日间咳嗽症状从“无咳嗽”到“严重咳嗽,不能进行日常生活”依次计0~5 分;夜间咳嗽症状从“无咳嗽”到“严重咳嗽,不能入睡”依次计0~5 分。②免疫功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0 d 后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患儿治疗后60 d 内皮肤破溃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 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失访6例,对照组失访4 例,完成研究110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例数54 56治疗前3.64±1.56 3.95±1.50−1.063 0.290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2.02±1.07 2.97±1.32−4.134<0.001 t 值6.293 3.670 P P<0.001<0.001治疗前3.33±1.61 3.51±1.94−0.529 0.598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1.79±1.30 2.58±1.92−2.518 0.013 t 值5.469 2.550<0.001 0.012

2.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s) 单位:g/L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s) 单位:g/L

注:治疗前两组IgA、IgG、Ig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gA 比较,t=3.667,P<0.001;治疗后两组IgG 比较,t=2.640,P=0.009;治疗后两组IgM 比较,t=0.499,P=0.619。

组别试验组例数54对照组IgM 1.34±0.39 1.47±0.51−1.488 0.140 1.38±0.43 1.42±0.54−0.434 0.667 5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 值P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IgA 0.96±0.23 1.60±0.21−15.101<0.001 1.02±0.26 1.41±0.32−7.078<0.001 IgG 8.66±1.12 10.92±1.18−5.462<0.001 8.21±1.76 9.86±1.93−4.269<0.001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儿均未见背部皮肤破溃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隔姜灸能降低儿童慢性咳嗽症状积分,但壮医通路灸效果优于穴位隔姜灸 《景岳全书》曰:“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八·小儿杂病诸侯四·一百二十四》也云:“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主气,候皮毛,而俞在于背”[7],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阳不制阴,则阴寒内盛。艾灸可通过温热刺激人体起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气血不足者,灸可补之;经络瘀阻者,灸可通之。艾灸具有“火”性,寒病得火而散,虚病得火而壮,血瘀得火而行[8]。姜艾灸中生姜味辛,性温,具有泻满开郁、调和脏腑、宣达营卫之效,其为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艾叶性温,《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人体电阻最低点是穴位,经络是低电阻运行通路,穴位给药容易吸收起效,因为穴位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因此,灸疗刺激穴位不是简单的穴位刺激与药物作用的叠加,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发、互为补充、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放大效应,利于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平衡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证明,穴位隔姜灸能减少儿童慢性咳嗽症状积分(P<0.05),与钟伟丽等[9]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壮医通路灸也能减少儿童慢性咳嗽症状积分(P<0.05),且治疗效果优于穴位隔姜灸(P<0.05)。这可能是由于壮医穴位以环状线、直线、横线相互交叉直通三道两路,线路上穴点交错密布,交叉结成网络结点,连续不断,各穴点均为壮医三道两路在人体体表气血汇聚之处[10],选择壮医背廊穴、肩胛环穴穴点集中交错密布,每个穴点就是中医的一个穴位。壮医背廊穴、肩胛环穴与中医几个穴位相比,灸疗面积大、穴位多,且背廊穴、肩胛环穴可以回垂绝元阳,逐寒、除湿、化痰。同时,壮医通路灸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强、作用快、效果好。此外,姜泥松散汁浓比姜片更容易渗透,姜、艾的药力及热力更容易穿透皮肤,使姜泥覆盖下的皮肤腠理开泄、毛孔扩张、气血运行加快,加速病灶各种邪毒排泄、散发。因此,壮医通路灸效果优于穴位隔姜灸。

3.2 隔姜灸能提高慢性咳嗽儿童免疫功能,但壮医通路灸效果优于穴位隔姜灸 儿童慢性咳嗽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差、呼吸道反复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反复感染易加快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导致机体血清IgG、IgA 显著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11],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慢性咳嗽患儿痊愈就需提高其免疫功能。艾灸物理信号对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双向作用。已有研究显示,艾灸不仅能缓解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人咳嗽、喘息、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还能降低病人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提高T 淋巴细胞绝对数及白细胞计数[12]。也有研究证明,艾灸可提高IgA、IgG 水平[13],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试验组IgA、IgG、IgM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IgA、IgG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谢文珍等[14‐15]研究结果相似;且治疗后,试验组IgA、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可能与壮医通路灸穴点集中交错密布,贯通三道两路及五脏六腑,且姜泥松散汁浓比姜片更容易渗透,艾绒火力猛,在体内形成多信号通路传入,而中医穴位艾灸刺激只在体内形成单一通路的物理信号有关。

3.3 壮医通路灸应用安全 儿童慢性咳嗽病程长,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药物内服较困难,且易在胃肠道及肝肠循环中分解破坏,治疗存在诸多问题。同时,长期服用镇咳药也可能造成儿童机体损害,可待因类止咳药物还具有成瘾性。而采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可扰乱机体菌群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儿童体质虚弱,呼吸道感染频繁。本研究对慢性咳嗽患儿进行穴位隔姜灸及壮医通路灸,观察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肤溃烂及其他不良反应,说明穴位隔姜灸及壮医通路灸安全性均较高。

猜你喜欢

壮医艾灸穴位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基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婆婆迷上了艾灸
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经验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