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
2022-04-29李建军郭江涛李红雨
李建军,郭江涛,李红雨
(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延安,717400)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疾病,按照类型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嵌顿疝,其中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腹股沟疝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尤以老年男性最为多见,手术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腹股沟疝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利用DVT 的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DVT 的风险,及早给予患者干预,探究其预防价值[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3~2020.3 收治的80 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下肢静脉硬化;伴有糖尿病足者;既往合并血栓性疾病者;既往接受下肢手术者。80 例患者中年龄25~70(51.89±6.50)岁,男63 例,女17 例。
1.2 方法 Caprini 血栓风险量表评估分级,该量表包括40 个危险因素,每个危险因素依照危险程度给予1~5 分,根据累积分数将患者DVT 的发生风险分为低危(0~1 分)、中危(2 分)、高危(3~4 分)、极高危(高于5 分)。风险评估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可能存在风险,依据是否接受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及未抗凝组。统计患者术后DVT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Caprin 评分抗凝与未抗凝组DVT 发生情况(表1) Caprin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低危5 例(6.25%)、中危5 例(6.25%)、高危16 例(20.00)、极高危54 例(67.50%)。极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DVT 发生率为2.56%,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0.00%,P<0.05);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未见DVT 发生,低于未接受抗凝组(16.67%,P<0.05);中危组及低危组DVT 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
表1 不同Caprin 评分抗凝与未抗凝组LDVT 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DVT 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脑卒中及冠心病[3]。腹股沟疝术后可并发DVT,发病隐匿。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手术时患者接受麻醉,下肢肌肉完全松弛,失去收缩功能。此外麻醉状态下,周围血管扩张,造成下肢静脉血容量增加,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瘀滞。手术期间建立气腹,导致腹内压升高,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液循环速度;术后患者卧床休息,肢体活动受限,加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4]。腹股沟疝多见于老年人群,该类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此类疾病均可对血流变学指标造成干扰,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术前禁食禁水,血容量减少,血液凝固性升高。手术创伤刺激机体血液有限供应重要脏器,而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加重肢体血液循环速度减慢[5]。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放置补片,可激活体内凝血功能,释放组织因子,加速血小板的聚集,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6]。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对于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护理人员按摩下肢受压部位2~4次/d,给予患者弹力袜及间歇性气泵治疗仪,增加静脉血液循环速度,防止血液在下肢静脉瘀滞。给予患者肝素治疗。本文中低危患者未见DVT 发生,故对于低危患者给予患者基础治疗;中危组患者除鼓励患者多运动外,应给予物理预防。高危患者需加用肝素等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依据Caprini 风险评级给予腹股沟疝患者预防干预,可减少DVT 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