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

2022-04-29李建军郭江涛李红雨

血栓与止血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腹股沟抗凝下肢

李建军,郭江涛,李红雨

(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延安,717400)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疾病,按照类型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嵌顿疝,其中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腹股沟疝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尤以老年男性最为多见,手术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腹股沟疝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利用DVT 的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DVT 的风险,及早给予患者干预,探究其预防价值[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3~2020.3 收治的80 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下肢静脉硬化;伴有糖尿病足者;既往合并血栓性疾病者;既往接受下肢手术者。80 例患者中年龄25~70(51.89±6.50)岁,男63 例,女17 例。

1.2 方法 Caprini 血栓风险量表评估分级,该量表包括40 个危险因素,每个危险因素依照危险程度给予1~5 分,根据累积分数将患者DVT 的发生风险分为低危(0~1 分)、中危(2 分)、高危(3~4 分)、极高危(高于5 分)。风险评估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可能存在风险,依据是否接受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及未抗凝组。统计患者术后DVT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Caprin 评分抗凝与未抗凝组DVT 发生情况(表1) Caprin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低危5 例(6.25%)、中危5 例(6.25%)、高危16 例(20.00)、极高危54 例(67.50%)。极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DVT 发生率为2.56%,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0.00%,P<0.05);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未见DVT 发生,低于未接受抗凝组(16.67%,P<0.05);中危组及低危组DVT 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

表1 不同Caprin 评分抗凝与未抗凝组LDVT 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DVT 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脑卒中及冠心病[3]。腹股沟疝术后可并发DVT,发病隐匿。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手术时患者接受麻醉,下肢肌肉完全松弛,失去收缩功能。此外麻醉状态下,周围血管扩张,造成下肢静脉血容量增加,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瘀滞。手术期间建立气腹,导致腹内压升高,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液循环速度;术后患者卧床休息,肢体活动受限,加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4]。腹股沟疝多见于老年人群,该类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此类疾病均可对血流变学指标造成干扰,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术前禁食禁水,血容量减少,血液凝固性升高。手术创伤刺激机体血液有限供应重要脏器,而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加重肢体血液循环速度减慢[5]。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放置补片,可激活体内凝血功能,释放组织因子,加速血小板的聚集,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6]。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对于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护理人员按摩下肢受压部位2~4次/d,给予患者弹力袜及间歇性气泵治疗仪,增加静脉血液循环速度,防止血液在下肢静脉瘀滞。给予患者肝素治疗。本文中低危患者未见DVT 发生,故对于低危患者给予患者基础治疗;中危组患者除鼓励患者多运动外,应给予物理预防。高危患者需加用肝素等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依据Caprini 风险评级给予腹股沟疝患者预防干预,可减少DVT 的发生。

猜你喜欢

腹股沟抗凝下肢
人工肝治疗的抗凝剂应用进展及选择策略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腹股沟疝不可轻视,科学护理很重要!
下肢最怕“凉、麻、痛”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