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21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抗凝血酶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2022-04-29宋颖诸佩超周维缪颖波徐翀

血栓与止血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位数试剂一致性

宋颖,诸佩超,周维,缪颖波,徐翀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0126)

抗凝血酶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抗凝血酶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它还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因子IXa、Xa、XIa、XIIa 等。抗凝血酶是抗凝蛋白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目前不仅限于获得性或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的诊断,也广泛地应用于早期DIC 监测、静脉血栓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感染性和过敏性炎症的监测、抗凝血酶替代疗法的监测、肝素类药物监测等。[1]近年来开展抗凝血酶检测项目的医疗机构呈逐年增多趋势。

抗凝血酶的分析可分为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和含量检测,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目前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的临床实验室占主流。

国际上多家室间质评机构如:英国国家室间质评计划(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cheme,UK NEQAS),荷兰诊断分析与检测外部质控(External quality Control of diagnostic Assays and Tests,ECAT)[2]、美国临床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3]均开展了抗凝血酶室间质评。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SCCL)是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组织评价机构,为了加强抗凝血酶检测项目的质量管理,从2016年开展此项目的室间质评和地区性室内质控室间化工作。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16—2021年12 次室间质评活动反馈结果,了解上海市及部分其他地区抗凝血酶检测开展情况及检测质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室间质评样本制备 采用商品化制品(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retrol 凝血七项非定值质控品),以人血浆为基础,添加了高纯度生物提取物、稳定剂等,性状为真空冷冻干燥制品。配制的抗凝血酶活性范围为(低值17%~29%,中值34%~56%,高值74%~110%)。每次室间质评活动使用的质评样本均经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以排除质评样本本身质量对质量评价的影响。

1.2 室间质评方案设计 每年进行2 次室间质评活动,每次发放5 个不同水平样本。要求参加实验室根据临床标本的常规操作方法进行检测,并在规定日期内(样本接收后3 天内)将检测结果通过网络端口上报至SCCL 数据库,超过规定时间系统将不再接收数据。

1.3 结果评价 依据回报结果评价各实验室检测结果间的一致性,按照两种统计汇总方式进行分析。(1)分组原则:一种按所有参加调查的实验室数据汇总,即不分组;另一种按检测试剂品牌分组。(2)统计分析采用一般统计描述:检验数据的正态分布,并计算平均值、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3)合格评价:靶值: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离群值后的平均值。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小于TEA(15%)为符合。以总成绩≥80 分(即5 个样本中4个符合)为合格。对数据进行汇总,并对超出范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式 本文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 统计软件对6年的室间质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正态分布对其数据进行描述。

2 结 果

2.1 总体分布情况 2016—2021年参加抗凝血酶检测的实验室数增长情况见表1,参加的实验室数成显著增加趋势。参加实验室以上海本地实验室为主,占所有参加实验室的98%。

表1 2016—2021年参加抗凝血酶检测项目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

2.2 按照室间质评样本活性分类,每次参与室间质评的实验室回馈的总均值、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见表2。

表2 2016—2021年抗凝血酶检测所有样本的总均值、SD 和CV%汇总情况

不对仪器和试剂分组,数据结果汇总高值样本的CV%值为3.2~7.0,中位数为4.3;中值样本的CV%为4.3~8.3,中位数为6.3;低值样本的CV%为6.6~13.9,中位数为9.0。2016年至2021年总体CV 值呈逐步降低趋势。此结果为剔除离群值后的统计结果。

经与离群值所在实验室沟通,产生离群值的原因为检测前未对更换试剂批号后的仪器进行定标操作。

2.3 各检测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各检测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分布情况

其中SYS 系统与I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其余检测系统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2.4 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检测系统间的一致性比较通过各检测系统的平均值,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三个统计指标反映两个主流检测系统间的一致性(SYS 检测系统和I 检测系统),共计60 次调查数据(每个调查发放5 个样本,一年发放2 批,共计6年)。参见图1⁃3。

图1 两个检测系统间平均值比较

图2 两个检测系统间SD 比较

由图所示,两个检测系统的抗凝血酶检测结果间有较好的一致性,I 检测系统每次调查的平均值略高于SYS 检测系统。室间质评低值样本系统间的CV%分别为(检测系统1:5.5~12.4,中位数8.0;检测系统2:4.2~17.0,中位数为4.2)。室间质评中值样本系统间的CV%分别为(检测系统1:3.3~9.2,中位数5.5;检测系统2:2.9~8.9,中位数为2.9)。室间质评高值样本系统间的CV%分别为(检测系统1:2.2~7.1,中位数3.2;检测系统2:2.3~6.3,中位数为3.5)。两个检测系统进行配对t检验,其组均值、SD 和CV%的p 值分别为P<0.0001、P=0.0741、P=0.2512(以P>0.05)。两个检测系统间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外(SYS 检测系统与I 检测系统之间的偏倚为4.5%),SD 和CV%均无显著性差异。

图3 两个检测系统间CV%比较

将两个检测系统的60 次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图4。

图4 两检测系统间60 次调查数据回归分析

由图所示,两者间的相关系数R2=0.9935,回归方程为y=1.076x-1.451。

由此可见,两种检测系统间的数据呈现较好相关性。

3 讨 论

抗凝血酶检测作为抗凝蛋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价值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从参与室间调查开展的实验室数量来看5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6年开始,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在室间质评中增加抗凝血酶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又开展蛋白C 和蛋白S 两个项目的室间质评,目的在于为上海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实验室提供能力验证服务。从5年来汇总的情况看,各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属于一致性较好的项目之一。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抗凝血酶项目具有可以溯源的国际标准品,此标准品可以从NIBSC 的官网获得(NIBSC code:06/166)。2.各仪器和试剂生成厂家通过溯源链建立各自的检测系统,提供相应的定标品、检测仪器和试剂。3.实验室操作人员遵照质量管理要求按操作规程在检测前对仪器进行定标操作。依据CLSI H57-A 文件要求,血凝分析仪在临床标本检测前应进行性能验证,并在使用新批号检测试剂或质控结果失控等情况下进行定标操作。[4]4.实验室操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增强,遵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已于2017年开展抗凝蛋白检测现状全国性调查和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参加抗凝血酶调查的实验室为194 家,正常水平质控物检测结果的CV 范围为5.7%-12.9%;异常水平质控物的CV 范围为13.3%~38.3%。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可比性较差。[5]

抗凝血酶试剂检测的技术路线采用两种方式,一种基于牛凝血酶(Bovine Thrombin),另一种基于凝血因子Xa(Factor Xa),各仪器、试剂生产厂商提供相应的试剂种类用于检测。目前上海地区使用的两个主要的检测系统分别采用这两种方式,两个主要检测系统相关性数据分析,相关性很好R2=0.9935回归方程为y=1.076x-1.451,但系统间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倚中位数为4.9%。

本中心为了提升自身检测能力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英国能力验证提供机构UK NEQAS 组织的抗凝血酶室间质评,从回馈的结果分析,本实验室具备抗凝血酶检测能力。UK NEQAS 按照试剂品牌将参加实验室分为不同组别。我们所参加的UK NEQAS 将近14 次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分析,SYS 系统与I 系统回归方程为y=1.2595x-19.453,R2=0.9756,P<0.0001,偏倚的中位数为3.9%,与本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的结果基本一致。参加UK NEQAS 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共计330 家,其中采用牛凝血酶的实验室为110 家,采用凝血因子Xa 的实验室为217 家,其他方法的3 家。

基于抗凝血酶检测项目具有可溯源的国际标准品,UK NEQAS 在能力验证报告中还提供抗凝血酶活性检测项目的标准不确定度中位数的结果。此外,在荷兰一个名为“校准2000”的室间质评项目中,研究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的一致性。通过多中心互换性研究设计,分析了新鲜冷冻的患者血浆和三个候选的校准品的检测结果,比较30 个实验室(荷兰)组成15对抗凝血酶检测结果,并根据最佳标准残差(SDSA)评估候选校准品的互换性。所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回归线分析,呈正态分布的数据按照3SD 确定范围。这些候选校准品可用于一致性研究,调整抗凝血酶检测结果。使用这些校准品后,抗凝血酶结果的实验室间变异系数(CV)从6.9%~13.2%(调整前)减小至5.6%~9.8%。[6]目前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尚未开展凝血项目相关的溯源性研究,缺乏溯源性的体系和算法,这六年的室间调查数据也为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抗凝血酶检测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中位数试剂一致性
商用车企业的3C零部件一致性管控新模式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中位数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
物质鉴别题的解题方略
高一化学综合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