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低段思维性口语作业设计与研究

2022-04-29褚燕萍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活性有效整合

摘 要:本文基于课程标准,以思维为核心,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口语作业设计与实施途径。全面审视目前口语作业的普遍缺陷与不足,纵向拓展和挖掘思维性口语作业设计方式,橫向迁移和比对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状态,逐步培养学生基于生活情境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语用能力,并系统设计低段思维性口语作业,真正让教材语言内容在生活中得到“使用”。

关键词:思维性;生活性;有效整合;口语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褚燕萍,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时代校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学生的口语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语言接触和体验学习,进而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在生活中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本文结合人教版PEP教材三年级下册前三单元“Welcome back to school”“My family”“At the zoo”教材内容,配套作业本中的部分开放性思维性作业,阐述基于生活实际的低段思维性口语作业设计的实践和思考。

一、全面审视目前的口语作业设计,究其根本

1.现状:笔者所在学校现阶段的英语口语作业以对话模仿为主,目的在于熟悉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在英语初学阶段的语言感受能力。

2.困难:学生的口语作业布置和检测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每个单元都需要进行类似的口语评价,会占用老师和学生很多时间,并很难做深做透。

(1)学生能在课后完成口语作业的时间太短,简单模仿和表演朗读多被采纳。

(2)模仿跟读或是配音练习,思维比较狭窄,无法精确表达学生的观点。

(3)低段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指向性的辅助,难以在口语表达中获得成功体验。

3.分析:对每个对话进行模仿可以夯实基础,简单的听说模仿、合作表演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这样的口语评定模式缺少了情境性、生活性和思维性,学生的对话、表演都缺乏“灵动”。真实情境下的语用才能发挥语言的实际作用,并通过“真实”加深学生对语言内容的记忆。

4.新模式: 教师应强调“以生为本”的主体意识,重视“个人思维的拓展”和“换位思考的立场”,从而制订整体口语评价方式。笔者根据三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的内容,系统审视单元内容的衔接,找出个单元重难点,寻求学生兴趣点,基于学生的真实水平制订了口语评价新模式:

内容:三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主题:My family。

提交方式:课前表演(面向学生),小视频模式(面向家长)。

评价体系: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和家长点评,计入期末总评。

二、纵向拓展和挖掘口语作业设计方式,寻其路径

口语作业内容需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只有纵向思考和挖掘,才能有效设计开放性口语作业,让学生带着“思想”体验和实践,从而真正做到语用输出。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主题为“My family”的口语作业设计实践过程。

(一)言之有“物”

“物”指topic,听说内容的主题,这是语言能力的基本要素。人教版PEP教材三年级下册前三单元的知识点罗列如下:

Unit 1:This is... She's/He's...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Unit 2:Who's that man/woman/boy/girl? He's/She's...

Unit 3:Look at the... It is... It has...

内容知识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这是学习现象的第一表层,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是需要基于生活不断练习,在体验中掌握正确的语用方法和语言规律。第二单元的he/she、boy/girl、man/woman等对应词是学生使用中的易错点,第三单元的“It is... /It has...”更是重点中之难点,口语表达中不断出错。应完整理解三个单元的具体内容和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有效设计教学活动,为口语作业奠定“物”的基础。

(二)言之有“理”

“理”是understanding,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真实且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语用环境,明白交流意义,正确使用语言知识。每个单元列出重难点,从重难点处下手,设计针对性活动达成理解目标。

Unit 1“Where are you from? ”。利用学生的地域差别产生信息差,更能激起学生的交流兴趣;让学生猜测任课教师的出生地,比较时尚的明星和现阶段学生能接触到的科技医疗界人物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做语言的“药引”。

Unit 2“Is she / he your...”。本单元疑问句的使用是难点所在,学生习惯于用肯定句进行表述,设计这类活动一定要非常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他有交流欲望。学生的家庭照片已经没有太大的悬念,因此鼓励学生展示父母之外的朋友或者亲戚的合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不断的猜测中反复使用语言,在使用中理解语言。

Unit 3“It is... /It has...”。这两个句型的转换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一则需要理解两者的区别,二则需要实际运用于人物介绍和动物介绍。动物介绍符合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而人物介绍则要整合三个单元的语言知识。设计活动需要由易到难,化繁为简。首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小宠物,如“This is my fish. It is small. It has a small tail”,从最简单的两三句出发让学生体验,后参与介绍,获得成功的小体验;然后同桌进行介绍,完成从it 到he和she的转化,如“This is my friend. He is short. He has big eyes.”让学生通过试错和纠错,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三)言之有“序”

“序”指顺序order,听说内容语句的排序。学生对三个单元知识的掌握各有强弱,依赖于当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境。因此整合表达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输出。笔者将其分类展示:

例1:基础型(能根据要求基本使用三个单元的综合句型有条理地表达)

I'm ... I'm from Hangzhou. 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mother. She's beautiful. She has big eyes. This is my father. He's  tall. He has a small nose. This is me. I am thin. I love my family.

例2:反问型(对课文内容进行二次挖掘,有效使用疑问句型)

Look at this photo. Who's that woman? Is she my mother? No, she's my sister. She is beautiful. She has big eyes.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He's tall. Who's this little boy? Guess? Yes, it's me. I am lovely. I have a happy family.

例3:綜合型(对课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到位)

I have a happy family. Look! This is my family.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My grandpa, my grandpa,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me. This is my grandpa. He's old, he has white hair. This is my grandma. She is short. She has a small mouth.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beautiful.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tall and thin. They love me very much.

上述三种形式是比较多的呈现方式,当然还有其他的排序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添加拓展内容,合理排序后按需表达。

(四)言之有“情”

“情”指emotion,说话人对待事物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的体验伴随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学习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情”表达能体现学生最真实的情感,口语教学中展示“情感”尤为重要。

1.联系生活,迁移实际常情。Unit 2中学生对家人的介绍就可以和家庭照片结合,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适当加入简单类形容词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在描述中表达生活中家人的常态。

摘录:My mother is tall. She is beautiful.

My grandpa is old. He is very very old. He has white hair.

My father is strong. He likes swimming.

I have a brother. He is so small. He is a baby. He has big eyes.

学生这些语言的展现都是一个个最长情的告白,学生把最真实最常态的亲人形象自然展现出来,这是他生活中的亲密人物,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懂就问,错了再改,有了再添,一个个比较生动的个体学习画面让笔者在现场观看和小视频回批的过程中深有感慨。学生是灵动的,是有个性的,给他舞台,他就会茁壮成长。

2.叙述画面,抒发真实情感。学生的作业可分为下列三类:

照片介绍:学生使用老相册、电子相册等一个一个有序介绍。这类学生基于课本,充分利用学过知识(Let's chant,Story time及主情景图),语言简单准确,就是镜头感略显不足。

PPT呈现:学生将照片或者绘本图片编辑成完整PPT,配合音乐播放,语言比较真实并有拓展,如“He likes...”,观赏性很强。

真实演绎: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展现最真实的家庭任务。让笔者记忆尤其深刻的一个视频是,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对每一位家人的长相和爱好作了最完美的演绎:妈妈的美丽,爸爸的强壮,弟弟的可爱,爷爷的勤劳和奶奶的爱跳舞。语言基于真实来表达,才能展现语言最大的魅力。

无论哪一种表达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学生敢于面对镜头,学会表达自信,抒发内心情感,并在展示过程中表达爱。

三、横向迁移和比对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状态,观其效果

口语作业设置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介绍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物,积极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在准备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语言技能。从羞涩胆怯到准确自信,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能力都得到质的提升。

思维共振: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在同一平台内发送各自的小视频和教师录制的视频信息,让他们互相观看评价,互提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新创造、新构思。

智力互补: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基础不同,通过观看内容和评价信息,让互相他们学习,互相借鉴并使用相关语言内容,以求得智力互补,做到基本正确表达。

查漏补缺:学习能力略有欠缺的学生可以寻求伙伴,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归纳和模仿,查漏补缺,用较为简单的语言对话题内容进行基本正确的描述。

聚变效应:整合后的表达输出给每个学生都带来成功的体验。学生基础不同,评价方式不同,平凡的学生也能出彩,优秀的学生更能超越;理解辛苦的付出终会得到回报,坚信自己的未来更美好。

口语内容的整合,让学生更了解教材,更清楚知识系统,更知道语言的用处;口语能力的迁移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基于实际的认知,整合已有的知识,能将教材内容向课外知识迁移使用,因此语言质量和以往相比明显提升。主题性的口语作业节约了平时的准备时间,增加了深度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大有提升。

四、系統设计低段思维性口语作业, 涵育素养

针对低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口语作业的设计应系统化,培养学生进行意识性拓展。学生要“能说会道”,必须从生活出发,再落脚于生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1.精研教材,系统审视教学内容侧重点。一则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夯实语言知识点;二则可以精准把握语言知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宽语言使用渠道,涵育学科素养。横向整合,纵向提升,系统设计口语作业。

2.统观教材,系统设计口语作业主题。教材的编排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但统观教材间的衔接和主题内容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编排系统的口语作业,保证知识内容的完整性、渐进性和持续性。笔者罗列了低段的部分可供参考内容。

Book 1:Topic:About me(名字、年龄、颜色、动物等)

Book 2:Topic:My family(家人的个性、长相和喜好等)

Book 3:Topic:My school life(教室、书包、朋友等)

Book 4 :Topic:The school trip(天气、购物、时间、旅行等)

3.系统规划,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化语言使用平台,从书本到生活的转化方式更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与巩固。知识螺旋式上升,有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口语活动培养了学生对口语任务的“思”与“辩”,并能基于生活实际辨别与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促进个性化成长。同时,优化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应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和步骤,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向教学主题靠拢,精准解决课时重点与难点,改进教学思路,设计更易让学生接受的口语作业形式。

五、结语

一个学期的基于生活的口语作业设计实践活动告一段落,相对于反复枯燥的课文模仿练习,学生更倾向于思维性、生活性、趣味性的挑战型活动方式。在思考中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途径,在生活中发掘学生智力和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建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作业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20.

[3]龚亚夫.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生活性有效整合
浅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策略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