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分析
2022-04-29谢丽
谢丽
[摘 要]教育部在新教学课程改革里,对小学语文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明确地提出了融合要求。作为实践性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才可能让学生具有更广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的修养,并且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仁孝”“礼”“和”等中国文化底蕴。因此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带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可以让小学生在了解生活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和内涵,也会让孩子们在更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中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和更深地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国;节日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大趋势,因此需要获得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必须要在思想上意识到综合实践的重要性,并且应该在具体小学语文教学里,把实际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体会更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而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生活的历史画卷,是民族思想精髓的承载体。中国朴素的传统价值理念蕴含在传统节日文化里,并深含着民族的感情和民族精神,历经上千年的风雨动荡,仍然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成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安居乐业的最坚实的精神力量。增强小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说明,在教学中语文的总目标就是:“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播中国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这两者都有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充分开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文化,和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学习,读写行为密切结合,会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也会让语文教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一)学习继承中国“仁孝”“礼”,“和”传统文化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不仅仅是包含坐立,待人接物,婚丧嫁娶,仪式祭祀等中的个人行为举止,更是社会生活中上下秩序,礼法家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既包括了节日的行为习俗和礼节,又通过节日的群体行为和家庭个人的俗礼熏陶和传承着中国传统观念和朴素的世界观。例如,清明节就有扫墓祭祖,踏青等礼节活动,中秋节有祭月,吃团圆饼的风俗习惯。这些上千年中國人形成的社会行为,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历经上千年历史,文化,交融形成的中国文化认同和社会生活的趋势规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重要文化特色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是密切相关的,要格外重视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尤其需要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当中凸显节日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进而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活动的缺乏,对基本节日礼仪的缺失,所以,积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经过各种传统节日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宣讲,让小学生们提高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礼节习俗的认知和理解,让小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仁孝”“礼”“和”的传统文化。
(二)加强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人民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海桑田变迁,逐渐形成和流传而来,表达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现在和将来人们向往丰收富足,平安和美,欢乐吉庆,健康无恙等朴素美好的想法和心愿。这些美好渴望,在传统节日形式丰富的礼仪习俗进行表现和宣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民族情感在这些传统节日举行的相关礼仪习俗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现,和代代相传,四处开花。这也是为什么在全世界,无论身处何方的华人都会在同一个日子里,普天同庆和举行相同传统节日风俗的原因。这就是伟大的文化认同,而这种文化认同也需要在小学生中适时开展,使小学生们认同我们的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建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
传统节日文化适时地融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非常好的教育举措。但具体在实际社会和教学环境开展中,会出现许多情况和问题。
在相关调查中发现,传统节日文化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是由正副班主任两个教师轮流进行兼课开展,学校基本没有相关课程的活动教师,所以班级进行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基本流于形式。事实表明,如果要组织好一次节日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才可以确保有效地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可是担任兼课教师的正副班主任,有许多其他工作,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的备课,只能简单地预备一份教案,内容无非是节日知识,节日故事,习俗行为,和布置课后的简单作业。而无法都对相关传统节日内容进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无法生动丰富地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精彩。由于以上原因产生了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课程目标不能明确,内容空泛,肤浅;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课程里的实践活动方式单调,形式枯燥无味;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课程结束后没有实效的课程评价,评价体系偏形式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应对和建议
(一)提升老师的相关业务素养
小学综合实践课开办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组织和引导。而要开展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就要持续学习和培养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素养,这样才能最终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和价值。教师要培育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热爱。当教师充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熏陶,才能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染课程中的学生,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热爱和向往。
(二)明确文化实践课程的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四个目标:价值体验,责任担当,解决问题,创意发展。上述目标培养了学生在各个学段学习后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传统节日文化课程里首先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延展的文化内涵,把传统节日文化中富含的农业生产知识,节日谚语,丰富的卫生健康知识,和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及古人的诗词歌赋引入课程,这些古文化,不仅能让学生们积累常识和文学知识,还可以体会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对“价值体验”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实践活动中,采取小组的活动方式进行合作,让孩子们在分享交流讨论中,进行课堂汇报,展示,朗读等方式,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责任担当,解决问题,创意发展这些方面,可以增加节日风俗展现,仪式表演等方面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课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积极鼓励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寻找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并和学生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引导学生发现活动中感兴趣的问题,并变为研究的小课题,进而经过研究讨论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教师要让学生努力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课中,亲手去尝试做节日物品,例如,节日贺卡,节日食品,通过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对节日文化的深入了解。并且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特点、形式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理念的认同。
(三)形式多样,丰富内容的实践课
传统节日文化实践课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课程一定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样可以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指导纲要》明确指示,要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四条原则。所以要明确实践课课程要将那些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导入,而且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引导和实施开展实践课,要选择那些更具有实践动手操作的活动项目进入实践课,最后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基本特色和个性来设立課程项目和组织活动。在进行实践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秉承多样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要局限在课堂上,同时更需要教师尝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通过亲自感受的方式真正感悟到实践课程的意义与特点,真正在传统节日中感受文化氛围,提高自己对于节日文化的理解程度,进而将这种文化内涵深深地植根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四)编撰体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教材以体现文化精神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需要充分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尤其需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且从课程的具体实施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切实结合语文实践课程的设置模式,针对传统的节日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可以编撰出更多体现传统节日文化的素材内容,将传统节日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丰富内涵等进行相应的体现。按照传统节日的时间发展脉络,将节日本身的来历、节日的风俗习惯等进行筛选,从而将其打造成为符合小学生实际特点的教材内容。进而也使传统的节日文化素材可以有效和小学语文所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进行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语文课堂实践内容。如,教材编撰中有这样的一节内容“走进我们的节日”,在这部分内容当中,通过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的节日作为研究的单元,并且通过不断将传统的节日文化进行感知与传承,进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此过程当中还引入了许多与传统节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存在形式。如,不同的节日可能会存在不同的饮食文化,或者说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如果可以再融合不同节日的诗词以及历史传说,那么就会更加丰富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置的高度与深度。
依旧以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其设计思路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了解节日的文化传承,其主要要求学生对节日的来源有所了解,明白节日在后期的发展以及最终的形成过程当中所经历的变迁,因为这个过程恰好也是我国文化以及文明发展的最终结果。例如,关于除夕的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等。
第二部分,需要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了解节日的传承。通过利用每天在学校的诵读时间可以充分选择出将节日作为主题和内容的古诗词,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古诗词进行整理,形成经典的诵读读本,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于诗词本身的含义有更为深入地了解,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之后如果可以熟练背诵,那么这些经典的诵读内容也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被小学生更好地接受。
第三部分,需要开展实践形式的体验活动,将节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从而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与内容,从而使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
(五)利用语文学习阵地培养核心素养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就要求教师真正立足于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而形成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形式,进而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先从课本当中提炼出关于端午节的相关介绍,如,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以及端午节有关的诗词和文化载体。之后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设计相关的题目,形成知识题库,通过问卷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有所掌握。最后,则需要选择出相应的时间节点,通过例如知识竞赛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参与了实践,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传统文化内涵与情感方面的共鸣。这对于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不仅获得语文知识,而且能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超.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结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1).
[2]李欣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3).
[3]赵胜文.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
[4]陈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0(14).
[5]崔晓品.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20(9).
[6]张春林.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3).
[7]王树富.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2).
[8]幸艳清.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7).
[9]李欣欣.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中华少年,2020(2).
[10]黄成虎.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960-962.DOI:10.26914/c.cnkihy.2019.002852.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