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产业链的优化作用分析
2022-04-29张寒妍耿夏
张寒妍 耿夏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双减”背景下,教育产业链将如何继续优化升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其对于教育产业链的优化作用不容小觑。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推动校外培训机构不断优化,方能使得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条件,取得更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双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产业链;校外培训
新时代,随着物质水平提升,人们愈发注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尤其是在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一些牟利者乘此机会创办了不少教学效果不佳且收费不合理的辅导机构,超前学习、内容重复、方法机械等违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不利于提升学习能力的现象频频发生,这对教育产业链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原先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基石、社会教育为补充的和谐关系,近年来被校外培训机构的急速扩大而打破——校外培训机构凌驾于学校教育之上,干扰了正常的校内教学工作;学生家长把孩子们交给各种培训机构,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严肃查处。同年9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有效防止培训机构打“擦边球”、“隐蔽性强”的违规私教生长。在此背景之下,要彻底全面地规范校外培训,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必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双减”政策目的的达成,改善教育产业链发展现状,实现对教育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教育产业链的正向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产业链的优化功能
1.引领经济发展驱动力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國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课外辅导市场“吸金”超8000亿元。[1]校外培训机构在教育产业链飞速发展下成了资本的温床。通过调查,笔者发现77.5%的被调查者有过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经历,其中26.9%的学生每学期花费4000-6000元,18.2%花费6000-8000元,甚至有11.8%的学生花费超过了8000元。促进教育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应该是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不应与经济利益挂钩。“双减”政策出台后,仍然有部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不彻底,无视规定的要求,改头换面,玩起了“地下战术”,收费高昂、教学超前、师资不佳等情况依旧存在。其背后的原因大多出于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者一味追求利润,忽略了“双减”政策出台的真正用意,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而思想意识对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都起着支配作用,这必然导致教育产业链经济发展方向的歪曲。
毛泽东明确提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思想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为生产关系服务,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方向必然离不开思想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是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育出正确的思想理论,对生产力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社会生产,引导着经济发展按客观规律正常运行。只有在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导之下,教育产业链经济的发展才能回归正途,与“双减”政策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教育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营造良好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有利于经济进步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以及社会心理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伦理道德约束,使经济行为更加合理、文明。[3]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有利于那些不合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积极改革转型,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接受国家监管。“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培训机构应跳出教育长期被异化为知识获得的固有局限,向关键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拓展,让知识与解决问题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联系[4],立足于教学本身,切实为教育业服务,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产业链的不断优化。
2.促进个体思想提升
校外培训机构受体基本上都是受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52%的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原因是“父母要求参加”。“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很多校外培训机构销声匿迹,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去拓展与实践。然而,外界对于升学压力的传扬却始终如一块石头般压在家长的心头,加上失去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校外培训机构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父母们教育焦虑的情绪。一些“地下”培训机构正是拿捏了这种焦虑心态,顶风作案,将教育培训转向了城市中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一边躲避着相关部门的检查,一边继续进行着学科培训。然而这些机构存在种种弊病,譬如明确违反了“双减”政策的规定,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收费相较于之前,更是大肆增长。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社会的运行规则和符合道德标准的价值理念,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它主要通过对主流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关系,明白不能将教育重心完全依托于社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利于使得家长们看清教育的本质,防止被纷繁芜杂的信息蒙蔽双眼。家长明确了教育的意义,领会“双减”政策出台的内在含义,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校外培训机构,从而抵制不合规的培训机构,让这些唯利是图的教培最终“无利可图”,促进教育产业链的更新与优化。
从根源上讲,之所以“双減”政策出台后仍存在许多不符合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甚至是“地下”培训机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校外培训机构经营主体思想上的漏洞所造成,这些漏洞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弥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丰富精神需要,树立创新精神,推动个性化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发掘人类精神世界的积极精神品质,不断陶冶人的情操,塑造高尚人格,净化心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校外培训机构将服务社会作为宗旨,担当起教育业最纯粹的责任即培养人才,而并不是将教育当做生钱工具,污染教育的纯粹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促使教育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
3.营造良好受教育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5]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当今社会一直考虑的问题。[6]“双减”政策中指明需要构建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仍存在种种阻碍影响受教育环境的净化。
“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学生、家长把目光投向了线上培训机构。网上购课成为对校内学习的补充方式。尽管有许多老师的授课视频可供选择,但是细观这些课程,不难发现这些老师对于知识点的教授、整体课程的结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千篇一律的,并未体现出教师自身的风格,更多的是“统一教案”的结果——这看似给予了学生多样的选择,实际上却是非常单一的,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该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了能够卖出更多的课程或让学生续报课程,常常使用具有承诺倾向的词语,这些话语直击学生的内心,也不经意间散播了焦虑,其背后暗含的是“不上这个课,你就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别的同学都在报课,你如果不续报,就要比别人落后了”等意涵,[7]将学生的受教育环境置于竞争与焦虑中。“双减”政策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校外培训机构人为促成教育焦虑的局面,但线上培训机构的种种做法违背了“双减”政策的意图,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歪曲了教育产业链发展的初衷。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帮助个体规范其道德行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有利于敦促线上培训机构教学模式与教学态度的整改进步,真正做到释放知识深处的思维价值,彰显知识背后的智慧光芒,切实开展真正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激发每个人的潜能、释放每个人的天性的教育教学活动[8]。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切实为学生身心发展考虑,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将学习的本质回归到自我提升之中而非被竞争焦虑所裹挟,从而促使教育产业链发展风气积极端正。
二、可行性办法初步设想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体系
由于社会上、企业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方法是填鸭式灌输,对社会个体的积极性进行了间接打压,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有效开展。所以,采取创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不仅仅单纯意味着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入手,更重要的是结合实践效果,让社会个体有更深刻的实践体验,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教育业发展的重要性。
2.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而舆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外在要素,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积极的舆论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致,人们受到的影响、导向、启迪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有必要营造优良的舆论环境,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意识地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形成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社会新貌。有着良好舆论氛围的社会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有利于改善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不良现象,推进教育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从而使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3.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外培训机构建设中
将思想政治教育同郊外培训机构企业文化相融合,塑造积极的业内风气,不断推进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从思想上引导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者和从业者贯彻良好的行业风气,遵循相关规定的要求,积极进行企业改革转型,切实为教育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释放积极开展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引导和促进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业自律”,不断推动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发布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吸金”超八千亿[J].教育发展研究,2017(4):63.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3]陈佳.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16(03):98-100
[4]郅庭瑾.“双减”政策后教育行业发展的四个转向[J].中国经济评论,2021(Z1):118-12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6]朱聂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J].品牌(下半月),2014(10):269.
[7]谢欣荷.“双减”政策后校外培训机构如何再进行教育焦虑贩卖?——一项以A校外培训机构为个案的教师课堂话语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10):13-16.
[8]郅庭瑾.“双减”政策后教育行业发展的四个转向[J].中国经济评论,2021(Z1):118-121.
作者简介:
张寒妍(2001-),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202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299109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