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亲密的关系,也无法承受日复一日的语言暴力

2022-04-29关梅林博士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冷暴力施暴者亲密关系

关梅林博士

在婚姻中,我们既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名隐蔽的施暴者。

“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本源和机理。婚姻看似简单,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夫妻想要拥有幸福婚姻,悟道是前提。2022年,本刊邀请著名心理学家关梅林老师,为您解析婚姻之道。

一提起“暴力”,很多人眼前立刻会浮现出拳打脚踢、头破血流的画面。这种画面往往能引发我们的巨大痛苦,所以人类一直十分憎恶施暴者对他人生命和尊严的漠视和侵害。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施暴者,也会诱发他人极度的痛苦,施暴形式与暴力分子不同但本质无异时,该如何自处呢?

暴力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如果我们关注人类各方面感受,可能会采用这个定义:暴力是指用一种非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及冲突,使他人遭受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伤害和痛苦的言行。非和平的言行包括身体暴力(使用殴打、捆绑、残害等手段)、语言暴力(使用随意评价、攻击、威胁性的语言)和冷暴力(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他人),因为这些方式都会让人感到巨大的身心痛苦。如果导致他人自杀是最严重的后果之一,那么这些方式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自杀的诱发因素。

很多人认为上面提及的暴力更可能发生在普通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与陌生人发生的冲突中。但由于自我防范、社会环境监控、法律惩罚、他人反抗等因素,这些暴力在陌生人身上施展的空间其实是很有限的。相反在婚姻关系中,由于亲密关系的包容性、家庭生活的隐蔽性以及对健康婚姻认知不足,往往会导致这些暴力在婚姻中横行霸道。而我们既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名隐蔽的施暴者。

不管是什么亲密关系,我们对身体暴力都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因为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冷暴力不管包装得多好(如一方声称“不说话是避免发生不愉快”),我们也要知道婚姻是一种亲密关系,亲密是健康婚姻的前提,所以冷暴力是必须要解决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重点讨论语言暴力。有些语言暴力很直接,威胁、恐吓、辱骂别人或者强人所难,比如“你不按我说的,我们就离婚”,相对好分辨。但有些语言暴力比较隐蔽,没有一定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思考,还真不容易发现。比如:伴侣由于没时间或者没理解我们的意圖而没有回应,我们可能会气急败坏地指责他“你就是一个爱无能、没有责任感的人”。说完后还觉得这话没毛病,至少自己的不满是发泄出去了。但是,这样的凌厉指责会让对方觉得非常委屈和不平,无论修养多好的人听后都会怒火中烧,所以没有证据地进行随意、消极的道德归因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另外,动不动就将伴侣与他人进行比较也很让人生气,比如“你看人家老公多能干”。这种随意比较的不公平之处在于,我们总是拿伴侣的不足与他人长处进行比较,而不是客观地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忽略自己总体条件也一般,而对与自己比较匹配的配偶要求过高,这样不切实际的比较也是不公平的。面对这种语言暴力,语言能力欠佳的人有时不知道怎么反驳。

还有一种比较暴力的说话方式是让别人担责,利用对方的内疚获益,比如,“这事儿都怪你,要不是你决策失误,我们早就买房了”。我们指责伴侣后,自己可以不用担责,心里获得轻松,却忘记这么重要的决定自己当初也表示过同意。这种“只让你担责”的语言对伴侣还是相当有杀伤力的。

再亲密的关系也无法承受日复一日的语言暴力,我们在婚姻中要严格自律,不能打着爱的名义对亲密爱人施暴,当然也不能让任何人PUA我们。当我们在婚姻中用真诚、有界限、支持性的语言沟通后,就能沉浸在“甘之如饴”的亲密关系之中了。

猜你喜欢

冷暴力施暴者亲密关系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