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2022-04-29邪小毒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稿件栏目杂志

邪小毒

作为一名撰稿人,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听说过《婚姻与家庭》杂志,可谓久仰大名。我知道,这本刊物由全国妇联主管,是中央级的大刊。杂志的作者有资深记者、心理专家、大学教授,还有医学博士,篇篇作品都让人读之难忘,欲罢不能,受益匪浅。

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我,已经给一些杂志写过情感故事,但面对《婚姻与家庭》却望而却步,因为在这些优秀的作者面前自惭形秽。我连续多年订阅《婚姻与家庭》,每个月都怀着膜拜的心理,细细欣赏品读杂志的每一篇文章,成为一名忠实读者。

2018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朋友拉进一个作者群。当天下午,付洋老师也进群了,说“孕事”栏目缺稿,有兴趣写的作者可以加她的私信详聊。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很有礼貌。

身为忠实读者,我在每期《婚姻与家庭》上都能看見付洋老师的名字。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感觉很亲切,当即抱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加了她的微信。我以为,对于这种从未合作过也没有名气的小作者,她可能不予理会。没想到,她不仅很快通过我的好友申请,而且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详细地介绍“孕事”栏目的风格与要求。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她鼓励我有志者事竟成,让我多一些自信,不要害怕,只要有灵感就尽管动笔写出来发给她看。

要知道,热爱文字的人都是异常感性的,我自然也不例外。隔着电脑屏幕,我感动得无以复加!觉得自己何其有幸,才会在第一次给《婚姻与家庭》写稿,就遇到一位这么好的编辑老师!

当天晚上,激情澎湃的我便写了一篇《生不如死的孕期反应,是爱让我支撑下去》。经过付洋老师的修改、润色,这篇稿子竟然顺利通过三审,刊发在杂志上。

简直如同做梦一般。

之后,她又鼓励我写“晚安故事”这个栏目。其实对于创作情感故事,我并不陌生。但每本刊物都有自己的风格定位与价值观,需要认真揣摩、体会。付洋老师的认真细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于需要修改的段落,她会用红色字体进行标记,并且写出具体修改建议,还提醒我在稿子中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男女平等,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对我帮助很大。后来,她还指导我写作新媒体稿件,为杂志公众号供稿。

付洋老师平时很忙,不和我闲聊,但每次收到稿件都会很快回复。其实身为作者,我从不奢望每篇稿件都能刊发,但是特别希望能够尽早知道稿件结果,这种不白等、不空等的感觉让我分外安心。日复一日,她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与热情,让我想起朱自清先生的那句“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随着一篇篇稿件顺利刊发,我对付洋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越来越深。去年教师节,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她郑重道谢,感谢她的知遇之恩和一直以来对我的耐心指导、帮助。虽然她一再要求我不要叫她“老师”,说我们是互相学习的合作关系,但在我心里,她就是一位给予我鼓舞、引领我进步的良师。

付洋老师在微信里是这样回复我的:“身为编辑,我应该对每一位作者负责,这是我的分内之事,你不用特意来谢我。我们杂志的每一位编辑都是这样工作的,所以千万别放在心上,再次感谢亲的支持!”

这让我对整个杂志社都萌生了敬意!就好像家风一样,家风好,家里的每个孩子都成长得好;社风好,所以杂志社的每一位编辑都这么敬业!我不知道自己的比喻是否恰当,但听了她的那番话后,这是脑海中涌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合作至今,我与付洋老师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而《婚姻与家庭》让我从倾心膜拜到真心融入,愈发美好。

猜你喜欢

稿件栏目杂志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我的问题③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设置一览表
杂志收纳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陈道明越俎代庖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