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御题棉花图诗墨》看我国清代北方地区棉业的发展

2022-04-29唐冬冬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木棉

唐冬冬

摘 要:《御题棉花图诗墨》是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一套清光绪年间江南织造文煦向清宫进献的贡墨。它以图为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的科普作品。是研究我国清代农业科技史,特别是清代我国北方地区植棉史、棉纺织史,以及冀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御题棉花图诗墨》;方观承;木棉

开封博物馆珍藏着一套清光绪年间江南织造文煦向清宫进献的《御题棉花图诗墨》。这套墨共16笏,分装在两个黑漆描金龙纹木匣中,制墨工艺精湛,木匣髹漆考究,龙纹神圣肃穆,彰显皇家气派。

《御题棉花图诗墨》是清代负有盛名的一套集锦墨,是根据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并进呈给乾隆皇帝的《棉花图》而制作的。方观承,字遐谷,安徽桐城人,乾隆时任直隶总督达20年之久。据文献记载,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观承迎驾,……四月,条举木棉事十六则,绘图以进。” [1]方观承将原本进呈,摹本镌刻成石。方观承主持绘制的这套从植棉、纺绩直到织染成布整个过程分为16项: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附有文字说明及方观承的七言诗,进呈给乾隆皇帝。乾隆看后大加赞赏,于是又对每幅图加题诗一首,这套《棉花图》故名《御题棉花图》。《御题棉花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每图前、后均有一段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项技术的要求。方观承的《御题棉花图》记录并总结了我国十八世纪以前棉花栽培、加工和利用的成果,是研究我国植棉史、棉纺织史以及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资料[2]。

清代宫廷如意馆雕刻名匠按方观承进献的《棉花图》制成墨模,再由安徽休宁胡开文制墨坊根据墨模,制成御墨进献给皇帝。后来此墨模遗失。嘉庆年间,重新翻刻了一套墨模,不久,也遗失了。光绪年间,胡开文制墨坊的艺人王绥之、王寿荣又翻刻了一套墨模,无年款,墨上加“两淮贡墨”款。《御题棉花图诗墨》问世以来,后世多有仿制,虽略有不同之处,但主题大体一致,形式亦相同。

开封博物馆收藏的这套《御题棉花图诗墨》,系清光绪年间仿制。作为贡品,其制墨工艺十分精湛。每锭墨均为长方形,墨的正面依次雕刻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拘节、弹花、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16幅,棉花从布种到成布的工艺流程图,墨的侧面有“江南织造奴才文煦恭呈”十字楷书款,墨的背面在金漆框内镌刻有文字说明及乾隆御题诗句,诗文曰:

布 种

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生实探原。

雨中清明方播种,功资耕织燠黎元。

灌 溉

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致水异南方。

辘轳汲井分畦溉,嗟我农民总是忙。

耘 畦

芟密耘长遍野皋,夏畦增此那辞劳。

白家少傅暝寒中,但训加棉厚絮袍。

摘 尖

尖去条抽始畅然,趋晴避雨摘炎天。

爱之能勿劳乎尔,万事由来一理诠。

采 棉

实亦称花花实同,携筐妇子共趋功。

非虚观却资真用,植物依稀庶子风。

拣 晒

纳稼惟石棉亦成,等差黄白辨粗精。

纷罗真有如云庆,吉语犹占冬朔晴。

收 贩

艰食惟斯佐化居,列鄽负贩各纷如。

价常有定斤无定,巨屦言同记子舆。

轧 核

转毂持钩左右旋,左惟落核右惟棉。

始由粗末精斯得,耞杵同农岂不然。

弹 花

木弓曲引蜡弦弸,开结扬茸白■成。

村舍比邻闻相杵,铮铮畅答合斯声。

拘 节

擦条拘节异方言,总是斯民衣食源。

几许工夫成丽密,纺纱络绪事犹烦。

纺 线

相将抽绪转軠车,工与缫丝一例加。

闻道吴淞别生巧,运轮却解引三纱。

挽 经

引繀卸络理棉丝,枝柱经床较便其。

跸路迎銮多妇女,木棦每见手中持。

布 浆

经纬相资南北方,藉知物性亦如强。

刷纱束络俾成绪,骨国停匀在布浆。

上 机

岂止千丝与万丝,女郎徐自引伸之。

可知事在挈端要,诸绪从心无不宜。

织 布

横纬纵经织帛同,夜深轧轧那停工。

一般机杼无花弹,大辂推轮自古风。

练 染

五色无论粗与细,茅檐卒岁此殷需。

布棉题句勤民瘼,敬缵神尧耕织图。

这种系统描绘棉花种植、生产图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我国农业历史遗产的宝库中,不仅有极为丰富的农业古籍、文献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而且还有很多描绘古代以耕织为主的豐富多彩的图像资料。从历史上看,这些图像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即有反映原始农业的岩画出现。其后在先秦器物、两汉画像砖石、魏晋墓室壁画,唐宋石窟壁画和元、明、清以来的典籍中,均绘、刻、印有大量的展示农耕、蚕织和畜牧等多种内容的图像。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图像不仅在内容上不断创新,而且在形式上逐步由单一化走向系统化。《御题棉花图诗墨》就是这一系统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种植棉花和利用棉花的历史十分久远。1959年,新疆民丰县北大沙漠东汉墓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同年,在新疆巴楚县的唐代遗址中,又发现了草棉种子。在史籍中对棉花和棉布的称谓有多种,棉花常被称为“吉贝”、“木棉”,棉布则常被称为“帛叠”、“白叠”等。但是早期的棉花种植都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内地富人穿丝绸、裘皮,老百姓只穿麻布,棉花和棉布很罕见。宋朝,我国南方种植棉花的地区虽然有进一步的发展,但还仅限于两广和福建.元朝初年,棉花在长江中下游已有广泛的种植.明代,棉花开始大量在北方种植了[3]。朱元璋三令五申要人们种植一定数量的棉花,以保证国需民用。1366年,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就下令“凡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载桑、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不种桑,罚每年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罚出麻布、棉布各异匹”[4]。

随着江南人民对绵纺织技术的掌握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棉花比之丝、麻的优点就显露出来。棉花能加工纺织成布、棉布,比丝绸经久耐穿,比麻布细密温暖;棉花绒(即去子棉花)还可以做御寒衣被的保暖填充物,更适合北方人穿着使用。在《棉花图》“织布”的题记中说:棉花的核可以压油燃灯,其滓可以做肥料,棉秸稿可以烧火,种植棉花一举多得,而且,在自然的经济形态下,种植棉花也符合人们追求自给自足传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自给自足经济最具体的表现,莫过于衣食两种生产劳动的结合,这种结合组织最自然的形态就是家庭。种植棉花,可以实现一个家庭的男耕女织,从《棉花图》反映的情况看,也正是如此。所以方观承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就说,棉花“盖一物而兼耕织之务”。

据《棉花图》记载,到清代乾隆时期,棉花已经”遍植中土”,直隶所辖的“冀、赵、深、定诸州属,农之艺棉者什八九”。的确,这时北方棉花种植的范围,数量及投入的人力都进一步扩大和增加。时人李拔在《种棉说》中记载了他看到的情况:“予尝北至幽燕,南抵楚粤,东游江准,西极秦陇,足迹所经,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人口之家,种棉一畦,岁获百斤,无忧号寒。”可见,在北方,棉花种植的规模很大,不少州县甚至十分之八九的农民都种棉花,这是空前的。

北方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利于种棉。这一区域多冲积土层,气温适宜,雨量适中,既无东南的高热、淫雨,也无西北的干早、酷寒,棉花产量较高。正如《棉花图》中所说,当时直隶的棉花产量已达到“富于东南”的水平,“稔岁,亩收子花百二十斤,次亦八九十斤。”

棉花种植之所以能够比较迅速地在北方推广、普及,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在北方广种博收,还有两个因素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原因,即有着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棉纺织业得以迅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原料的大量需求,从而必然刺激棉花的生产;二是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因为棉花的生产、加工技术要求较高,北方人积累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很快就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技术,使棉花生产得到了必要的技术保证。

布种是植棉的第一步。棉种的质量,对出苗及棉苗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选好种子非常重要。另外,棉籽的表皮较厚,出苗较难,且易生虫害,所以布种前十分讲究种子处理。《棉花图》“布种”题记中记载了选种和棉种处理方法,即:棉种“选取表黑核,冬月收而曝之,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子”。还进一步指出,植棉“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宜萎”。而且,根据北方地势较高、少河渠塘池的特点,提出“北地植棉多在高原,鲜溪池自然之利,故人力之滋培尤亟耳”,“种棉必先凿井,一井溉四十亩,种越旬日,萌及毕达,农民仰占阴晴,俯瞰瀑湿,引水分流,自近彻远”。棉苗出齐后,如果植棉过密,会使棉花主干节间变长,果枝减少,少结棉桃,所以要间苗。明朝人徐光启在著名的《农政要书》中说这是一项“功须极细密”的活儿,需要反复进行多遍。第一遍宜密留棉苗,以备缺损,再锄仍宜稍密,三锄定苗。“耘畦”题记中说“古法第一步留两苗,虽不可尽拘,大要欲使根疏朗耳”,“一月三耘,七耘而花繁茸细,犹之谷五耘而糠砒悉徐也”,但“苗有壮硕异于常者,为堆本,不结实,然不可尽去,备其种,斯有助于结实者”。摘尖就是在棉苗长到一二尺高时,摘去中茎的尖,又叫“打心”,俗称“打风叉”。元代《农桑辑要》一书中,已有了关于棉花摘尖,整枝的记载。说棉株长到二尺高时,即应打去冲天心,旁枝长到半尺,也应去心,这样才能使棉株节不空地开花、結实。“摘尖”题记说:棉苗“高一二尺”。时“视中茎之翘出者,摘去其尖”,“旁枝半尺以上,亦去尖,勿令交揉”,“则花繁,而实厚实多者,一本三十许,甚少者十五六”。

农作物种植讲究天时,种棉花因时制宜同样至关重要。从《棉花图)》看,北方民众在植棉过程中,就非常注意农时。如“布种”要“雨足清明”,种早了和种晚了都要影响结桃质量。这与徐光启所说种棉“清明前五日为上时,后五日为中时,谷雨为下时,决不宜过谷雨”是相吻合的。“耘畦”包括锄草、间苗,“时维夏至,千锄毕兴”;“摘尖”则“宜晴总雨,趋事多在三伏时”。“自八月后”,棉桃成熟,“妇于日有采摘”;“霜后叶干,采棉所不及者,黏枝堕陇,是为腰棉”;“至十月朔,则任人拾取无禁”。

从《棉花图》看,乾隆时北方已具有较高水平的植棉技术,对棉花的习性及生长规律有清楚地了解,是可以肯定的。再者,北方的棉花加工、纺织手工业,到乾隆时也发展到工具齐备、技术全面的程度。例如“轧核”即去除棉子,是棉花加工特有的工序,传统的丝麻加工都无此项工作。“轧核”图反映出当时北方使用的是轧车:“轧车之制,为铁木二轴上下叠置之,中留少罅,上以毂引铁,下以钩持木,左右旋转,矮棉于罅中,则核左落而棉右出。”从图中看,轧车的构造简单,其巧妙之处在于“叠轴拳钩互转旋”,手摇铁轴,而拳钩又将木轴带动,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弹花”,就是把晒干的新花弹松,也是棉花加工才有的工序,使用的工具叫“弓”。“弹花”图中的弓是“曲木为弓”,“张四尺许,上弯环而下短劲,蜡丝为弦,椎弓以合棉,声静铮”。这样木制大弓,使用时要用弓椎打击弓弦,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弹力,“移时,结者开,实者扬,丰茸萦熟,著手生温。”棉纺织机械因为有传统的丝织机械的基础,也已非常成熟。

棉花加工,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棉花种梢。随着这种社会分工的细致和商品流通的活跃,许许多多并不种植棉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棉花及棉布,所以棉花生产有着空前广阔的市场,棉花种植也就变得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自给自足”了。棉农靠棉花为生,每到收获季节,就要把棉花拿出去卖。棉花商人则乘机而入,从中获利。《棉花图》“收贩”一项,就专门对当时的棉花交易作了描述,场面十分热闹:棉农们车拉手推,纷纷把自家种的棉花送到交易场所,棉商架秤收购;仓库中,已收购的棉花成包叠放,高如小山;仓库前的院里,有人扛着棉包鱼贯而入,还有人手端扁平编筐,其上码放棉朵,这些棉朵当是收购时检验棉花质量的抽样。“收贩”题记记载:“每当新棉入市,远商翁集,肩摩踵错,居积者列肆以敛之,懋迁者掌车以赴之,村落趁虚之人莫不负挚纷如。棉有定价,不视丰歉为增减,惟于斤衡论轻重。凡物十六两为一斤,棉则以二十两为斤,丰收加重至二十四两,仍二十两之直(值)也。转鬻之小贩,则斤循十六两而取赢焉。“就是说,在秋季棉花上市的时节,棉商和棉花居积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从棉农手里收购当年新花。虽然棉花的单价一般不变,但一斤棉花包含的数量却看年景如何而定:一般年景以20两为一斤,丰收年景加至24两为一斤,收购时不管棉花是否丰收,只看斤两,实际上棉花越丰收,收购价就越低。当棉商转卖棉花时。一斤棉花的数量又按社会上通行的16两计算,实际抬高了棉花的出售价格,实现了低价收购,高价售出的不等价交换。从棉花生产的个案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种植得到发展的深层原因。

《棉花图》以图为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的科普作品。流传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史,特别是植棉史、棉纺织史,以及清代前期冀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宝贵资料。

开封博物馆收藏的这套《御题棉花图诗墨》,是江南织造文煦进贡给光绪皇帝的。淸代的江南织造局是清官府织造机构,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称为“织造”。织造是为皇室督造和采办绸缎的五品官,—旦做了织造就取得了钦差的身份,是皇帝的亲信耳目。光绪朝的江南织造文煦,把《棉花图》刻成集锦墨进贡给皇帝,其用意可能是让皇帝对这套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棉业发展的良苦用心吧!

参考文献:

[1]清史稿·方观承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2]王金科、陈美健.总结我国古代棉花种植技术经验的艺术珍品——棉花图考[J]   农业考古,1982.02.

[3]马秀娟、曾素梅、刘小蔚.清代《御题棉花图》产生和传播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03.

[4]清高宗敕撰.明史·食货[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木棉
落入海里的星
美丽异木棉
木棉殇
木棉笑
容时哥哥
南疆木棉红似火
伟岸之中藏柔情的木棉
最暖的春风
美丽异木棉
美丽异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