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能力视域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2022-04-29余红梅
余红梅
[摘要] 笔者基于对书面表达能力教育意义的剖析,围绕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结合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确定了目标、情境、活动、评价四个关键要素;构建了包括教学评一致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项目和任务为抓手的真实问题情境,乐于分享展示的合作探究活动,基于预设结果的能力评价等教学设计路径;借助学校课堂教学对学习者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应用效果评价,证明了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视域下的教学设计路径对提升学习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书面表达;教学设计;关键要素;路径构建
一、基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关键要素
“阅读”“书写”“观察”“思考”“表达”是智力劳动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技能,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一个人如果在年幼时没有掌握好基本技能,以后的全部活动和发展可能都将会遇到极大困难,有些困难甚至是无法克服的。能力来自于知识又高于知识。知识可能很容易就会被遗忘,但学习能力则会留在学生身上长期存在。学习能力可以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三种。只有经过阅读、思考、表达,一个人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计划。教学论专家江山野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学过程直接相关。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也就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中小学课堂教学应该聚焦陪伴学生终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本研究聚焦初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有效组织学习活动,深入真实问题情境,将目标、情境、活动和评价作为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关键要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价值观的生成和内化。
二、基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路径构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务求自己的课堂讲授传情达意,将思考过程和解答过程全全本本展开在学生面前,殊不知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与原生知识、真实现象之间直接会面、发生挑战的机会,教学活动沦为识记过程。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学生渐渐无法消化新知识、透视新现象。具体到书面表达能力上,只有在需要书面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研究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为目标,通过目标、情境、活动和评价,形成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视域下的教学设计路径。研究过程可简单归纳为:(1)预设学习结果,即在教学一开始就设立清晰的表达导向,以引领和强化课堂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2)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书面表达犹如一根红线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表达解决真实问题;(3)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根据预设的学习结果进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评价设计。
(一)目标:教学评一致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阅读、思考、表达是三个核心教学要素。表达是对阅读和思考的检验,表达作为一种“输出”和“外化”对于“輸入”和“内化”具有反哺和强化作用,是激活课堂的有效杠杆,从底层逻辑上保障了教学的质量。相对于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的要求和难度更高,更需要落实到笔头上进行长期、持续的训练。
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经历阶段性学习,通过单元整体规划得以实现。指向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统整了教学与评价,形成了教学评高度一致的目标体系,将预设的学习结果与教学活动、评价任务紧密关联。单元教学目标的叙写运用动词描述预设的学习结果,通过动词和有关名词或概念的搭配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从而确保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解决问题(如图1)。
(二)情境:以项目和任务为抓手的真实问题情境
指向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教学目标的确定为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这些目标很难通过简单思考或重复操作得以落实。为此,笔者以项目和任务为抓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引导学生个性化书面表达(如图2)。这些问题围绕项目和任务分步骤、分程序、分层次进行,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这种探究学习不仅学习目标是表达式的,学习活动也是表达式的,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伴随其中。在完成一个个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经历迁移应用、优化创新的过程,在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眼看到自己的力量与才能。在一次次展示与分享中,真切感受到自己每一个细微的进步。
(三)活动:乐于分享展示的合作探究活动
当下大部分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在课堂上听懂、学会了没有,对展示、交流等互动活动不够重视。这种“多动脑、少动嘴”的课堂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表达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在指向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目标的导向下,课堂活动要营造一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合作探究氛围,学生在分享彼此的思考、认识、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才能达成共识,做到“说好”和“说出个性”。为此,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题的第3个教学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进行以下设计:
材料一:琪琪、皮皮和小伟等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围绕猪肉价格开展社会调查,一些经济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琪琪:“前年猪肉价格一直上涨,养殖户赚了不少钱,吸引了很多人养猪。”小伟:“去年由于猪肉价格明显下跌,养猪收益与前年相比大幅下降,一些养殖户还亏了本,不少养殖户不再养猪。”皮皮:“前几个月开始,猪肉的价格又开始直线上涨啦。”
材料二:由于猪瘟等原因,猪肉价格飞涨。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新增生猪养殖用地、给养猪户提供补贴、提供养殖贷款、指导科学喂养等,保证市场供应。猪肉价格逐步回落,人民群众的生活恢复正常。
(根据教材第62-63页的“探究与分享”改编)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以下问题中按难度梯度挑选部分或者全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1:你怎么看待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
问题2:为什么我们会把市场机制比喻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呢?
问题3:请结合材料一,思考材料二中猪肉价格由飞涨到回落所体现的经济道理。
问题4:政府的应对措施是看得见吗?为什么?
(四)评价:基于预设结果的书面表达能力评价
本研究对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表现性评价,即评价学生行为过程的表现,不仅是对某方面能力的评价,更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的评价。智慧课堂的日益普及使学习全过程数据的收集成为可能,学习全景测评为基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评价提供了个性化的精准诊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本研究基于预设结果开发形成性评价量表(如表1)。
本研究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个维度分三个阶段制定评价量表。通过阶段Ⅰ至阶段Ⅲ区分浅层学习与深层学习,每上升一个水平或一个阶段增加1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水平越高(满分12分)。至于判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我们可以建立“前测—诊断(找准增长点)→实践→反思(跟进)→实践→后测”的循环改进流程。
基于评价标准,用成果逆推法设计项目学习过程,在项目学习的目标设计中清晰地呈现预期的书面表达学习成果。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形成结构、建立体系、产生新思考,或者迁移已有的方法、创造新成果,实现自评与互评,在实践中和反思中根据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调整完善、展示交流中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本研究中,笔者将基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应用于广州市海珠区三所中学的实际课堂教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学习动机、认知负荷和能力提升进行前测、后测以检验其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前后,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没有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与此相反,学习动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经过阶段性的培育,学习者普遍认可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视域下,本研究将独立阅读、深度思考和主动表达嵌入目标、情境、活动和评价四个要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项目和任务为抓手细化教学设计,较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尽管本研究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视角探析了教学设计的路径构建,但还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在分清了阅读、思考、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关系后,还需要进一步明晰书面表达能力培育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关系;结合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对单元目标中的品格价值观目标加以具体化以避免过于宽泛;在预设的学习结果中,尽量把学习结果问题化、把问题情境化、把情境生活化以促进探究学习。这些方面还需要做更全面的深入研究,唯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对培育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项目主导·任务驱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YQJK01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2]江山野.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1983(10):28-31,29.
[3]龙宝新.走向核心知识教学:高效課堂教学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3):20.
[4][5]余文森.论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08):25-4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32.
[7]余文森.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8(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