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内核·自洽
2022-04-29金阳
金阳
摘 要:科幻电影,作为承载了人类对于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期许而产生的新兴影视题材门类,近年来飞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科幻影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电影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学界却鲜见对于其深层文化与社会学内涵进行的探讨。本文首先通过横向分类对比分析了科幻史中各种题材门类所对应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要素及视觉设计,进而深入剖析了近现代社会发展与哲学思潮变化对科幻影视主题的影响,深挖科幻影视中人文思想与所探讨的社会问题精神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流变,从而深层挖掘了科幻影视思想内核,指出了科幻影视概念设计只有先从形式上实现了技术的可行性,进而通过对技术的合理想象塑造出一个紧扣时代与社会现实的思想内核,才能够更完美塑造出一个自洽可信的幻想世界,为中国科幻影视文化本土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科幻影视;人文思想;技术;自洽
科幻类电影是基于科学技术下,在不断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中蓬勃发展出来的一种电影题材门类,其以现实技术与历史背景支撑所衍生出的各类题材,传达着独有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与科幻影视的异军突起,影效技术的不断提升,迎来了中国科幻文化的发展机遇。
科幻即科学幻想,意指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对未来世界的故事化想象与虚拟建构,其最早源于文学,后发展到各个艺术领域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科幻电影是科幻文化的一种门类,在上世纪末,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技术使得虚构未来视觉效果的还原更加具有可行性,科幻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并催生出了大量经典的科幻片,如《星球大战》(1977)、《异形》(1979)、《终结者》(1984)、《銀翼杀手》(1982)等等。而CG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幻类型电影的视觉呈现形式日益成熟,营造出了大量丰富多彩、逼真且独具特色的视觉奇观,使得这类影片深得大众的喜爱。在多媒体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科幻影视几乎成为了科幻艺术作品的主要视觉传播媒介。
然而科幻类型电影的魅力不仅限于独创且充满启示性的外在视觉表现,更在于其视觉奇观之下深沉的背景架构与主旨思想,以及基于现实世界的思考与假设衍生而出的虚拟场景具有的反思与启发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架构:虚拟世界的现实技术支撑
科幻类影视的门类众多,很难具体对其进行准确分类。但科学幻想类电影与其他的门类电影最大的区别,即它是基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支撑下做出的逻辑假设,从而演变出来的虚拟世界,其题材与背景架构都是在现实世界的社会与技术发展下衍生而来。因此,本文主要以历史上重要的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作为出发点,归纳了与之对应的相关科幻门类的形成与发展:
蒸汽朋克类。蒸汽朋克幻想世界的现实题材源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背景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生产力因蒸汽机发明而引起了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从而社会结构上也引起了深刻彻底的改变。从未见过的新能源、新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各种古怪新奇的发明使得整个社会弥漫着对未来的无限想象。此时,文学界也泛起了一阵波澜,科学发展带来的灵感促使众多小说家构筑起了一个基于19世纪西方社会结构,蒸气能源与自动机技术高度发展的平行世界,被后人统称为“蒸汽朋克”世界。
柴油朋克类。柴油朋克由蒸汽朋克演变而来,它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强烈的对抗与变革,各国军事科技空前发展,奇形怪状的柴油机械以及遍布各地的异国士兵,为人们提供了的丰富素材,从而形成了一种新流派——“柴油朋克”。“柴油朋克”的世界使人们从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对于未来与探索高歌猛进式的热忱与憧憬中冷静下来,开始反思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撕裂所带来的毁灭性结果以及新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太空歌剧类。太空歌剧是科幻电影中最具有象征性的一种门类,流行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二战之后,世界形成了新的格局,各国对高科技、高技术的需求急速上升,其中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国为了争夺航天实力而开启了激烈的太空竞赛,届时短短20年间,宇航技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地球,而开始着眼展望未知的更广阔的领域,由此充满无限幻想的太空之旅开启了。太空歌剧题材的故事承载了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宇宙的敬畏与向往,充满着无限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赛博朋克类。赛博朋克是二十世纪末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科幻类别,它主要基于20世纪计算机科学、网络信息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革命下而产生。一方面,在经历过宏伟史诗般幻想的太空歌剧时代后,人们开始反思高速发展的科技与社会生活之间发展不匹配而产生的矛盾,崛起的信息控制技术为社会等级分配与对人性的压制带来了新的担忧;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与多民族元素的高度融合,都能在赛博朋克的影视作品中有所体现。因此,赛博朋克是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多元与神秘的虚拟架空世界,也是最近于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1]。
二、现实意义:社会思潮下的精神内核展现
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给科幻类电影提供了肥沃的幻想土壤,而每种题材背后所映射出来的现实意义与精神内核使其价值不再局限于娱乐商业片的范畴。在构建奇异的虚拟世界,讲述着曲折离奇的故事的同时,科幻影片也不断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与价值观,甚至部分影片常喜用科技的华丽包装来呈现戏剧中的经典主题,而这些主旨思想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蒸汽朋克类题材影片有着极具辨识度的视觉表现,蒸汽船、各式齿轮与外露机械、维多利亚时代的服饰与巴洛克式的建筑为蒸汽朋克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复古气质。但除却丰富与精致的视觉语言,蒸汽朋克题材的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所传达的精神主旨。首先,传统的蒸汽朋克类型的故事中超越现实的技术基础在于蒸汽动力,现实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人们从过去对宗教的信仰转变到对科技的信仰,对科学技术的信赖与憧憬造就了影片中天马行空的超现实技术展现,如短片《加斯帕·莫雷罗神秘探险记》(2005)中的蒸汽飞船以及用蒸汽驱动的电脑;电影《童梦失魂夜》(1995)里发明的能够盗取孩子们梦境的巨型机器;《飙风战警》中巨型机械蜘蛛、布满机关的火车以及各种带有蒸汽动力的古怪武器;《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里可以随意切换地点时间,以及可以飞翔、奔跑的城堡等。其次,传统的蒸汽朋克类题材的故事基调常常带有一种神秘、探索、冒险的色彩,有着一套固定的叙事模式,主人公经过重重磨难或探险达到了美好结局,并传达着关于成长、勇气、爱与家庭等中心思想,如《天空之城》中希达为了保卫故乡对抗敌人那坚毅而视死如归的精神,电影《雨果》(2011)与《阿薇尔与虚构世界》(2015)中主人公们关于亲人的追寻、冒险与寻找真相的故事。这种冰冷的机械与人性最美好部分的呈现所形成的冲突与反差,正是该类型影片的魅力所在[2]。
柴油朋克类型题材按照时间线发展来看,其紧随着蒸汽时代演变而来,该类型的社会背景大多处于战争期间或是后启示录时代,内燃机是柴油朋克的主要机械科技支撑,相对于蒸汽朋克题材中对于科技正面作用的迷信与遐想,柴油朋克更多反映人们对于科技不可预测的结果与充当战争机器的巨大破坏力所表现出的担忧,“技术到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还是斗争的武器?”成为蒸汽朋克与柴油朋克世界观最明显的象征。同时,在视觉语言上,柴油朋克摒弃了蒸汽朋克所喜爱的类巴洛克式繁复且丰富的装饰纹样,更注重物体的实用性与功能性,体现了另外一种更纯粹的机械美感。该类题材的影片主题多与历史与权利相关:战争与杀戮、极权主义、阶级差异、资源争夺等,无不映像了那个时期人们所处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对于科技发展所燃起的人性欲望而产生种种恶果怀有的焦虑与恐惧。如电影《钢铁苍穹》(2012)故事中讲述了二战期间纳粹战败至今的时间里,纳粹科学家通过不断研究,在月球建立了军事基地,从而反攻地球的故事;在《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中世界末日后无政府的崩坏世界,荒凉且水资源短缺的环境下,人们为了争夺仅有的资源而互相厮杀,各种冲突与杀戮持续不断,混乱的世界里人们祈求得到救赎;电影《高堡奇人》(1962)则设定了二战背景下轴心国胜利后的世界发展方向:美国被瓜分,法西斯集权政治,部分种族的灭绝等等,创造了一个与现实完全相反的架空历史故事,发人深思[3]。
经典的太空歌剧类影片相对于其他门类而言特征最明显,甚至一度使人们认为太空歌剧就是科幻的代表。宇航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的乐观情绪和幻想空间,使得该类派别往往与早期的蒸汽朋克类故事有着相似的乐观且宏大的基调,即人类发现新的科学技术、进入到新的领域,从而怀着对未来无比自信的乐观主义态度来构思前所未见的崭新边疆与庞大世界。太空歌剧类影视涉及的故事非常广泛,常将20世纪流行文化,如西部拓荒故事、航海探险故事、浪漫爱情故事等,与宇航科学技术相结合,将太空新颖的环境融合观众熟知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时而紧凑,时而轻松诙谐,增添了影片的娱乐性与真实感[4],如《星际迷航》中关于三角恋的部分给该影片营造了十足的情感基调,成为浪漫太空歌剧的典型。其次,该类型影片常建立在一个宏大的未来宇宙世界,讲述着各类星际种族的碰撞与摩擦,从而產生的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文明战争[5],电影《星球大战》正传中卢克·天行者一行人与反派形成了鲜明的善恶对立,主人公拥有着超能力,通过重重困难拯救了反抗军,打败了敌人,扭转乾坤,这类作品带有鲜明“善恶有报”式结局,不仅成为太空歌剧类题材的典型范例,同时也反映了当下人们对于美好的认可与追求以及对未来新希望的期盼。
赛博朋克类影视题材有着显著的特征:“High Tech,Low Life”。其基调往往是悲观与黑暗的,带着一种对于科技与权力的反抗与绝望,通过描述社会精神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匹配从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来警示人们关注当下社会问题与发展趋势[6]。除了通过别具一格的视觉符号吸引大批观众,故事中对于人性的思辨与社会的讽刺是该类题材的价值核心,它曲尽其妙地表达了科技的发展史并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史的观念[7]。电影《西部世界》系列中由人类发明出来的与人类无异的“Host”生活在服务人类的“乐园”里,在遭受了一系列不公的对待后开始觉醒与反抗,最终进入到人类真实世界;《黑客帝国》(1999)中机器战胜了人类,使得人们永远活在一个被高精度计算机编排的地狱般的“完美世界”,没有真正的思想与意识,而这样一个世界正是人类自食的恶果;电影《银翼杀手》(1982)同样讲述着人类与复制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个世界里大部分人们始终生活在拥挤、失序、混乱的底层环境,阶级固化与贫富差距的鸿沟带来了各类社会问题。赛博朋克电影所表现的并非仅仅是表象上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的种种技术奇观,更是对当下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而走向极端的悲剧性假设[8]。
三、虚拟与现实交融的自洽性
科幻类电影虽然描绘着让我们惊叹艳羡的未来世界,却依旧能让我们产生似曾相识的真实感以及对现实世界产生反思,核心即是它对于“幻”的度量掌控。将“科幻”拆开来理解可知,“科”即代表着科学技术,此类技术的现实背景也常代表着影片视觉元素中的时代特征,而所谓“幻”即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构,由想象力凭空创造而出,虽说是创造出来的,但它的魅力之所在在于它并没有脱离现实,没有脱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逻辑习惯和对各种文化符号的感念。
20世纪风靡一时的科幻动画《杰森一家》设定在遥远的2062年,虽然整个大环境下,人们处于一个高科技时代:随意穿梭于太空、会飞的汽车、机器人保姆、外星宠物等,但是整体的家庭设定还是遵守着传统的习惯,情节与冲突也与人们的真实生活贴近:父亲每天定点上下班,母亲为家庭主妇,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以及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明星广告的效益、生态环境的破坏、头疼的人际关系等等。正如威斯特法尔所说:“因为太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小说场景,属于文学尚待开发的领域,所以用熟悉的故事情节来处理这些领域是切合实际的,比如通过海洋、地下犯罪和荒芜的西部来介绍宇宙,可以让读者觉得靠谱,让能够展示更多想象的作品留下深深的足迹[9]。”影视同理,这种先进科学营造的未来幻想世界与熟悉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即带来了新奇感,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达到了故事逻辑的自洽,赢得了不少观众喜爱。与此类似的科幻作品还有许多,如电影《沙丘》中的世界虽然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但其剧中的社会规则采用了中世纪早期的封建制度,皇权之争、复仇之路等冲突都是人们熟悉的情节[10];日本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更是直接将二战时期日本战列舰“大和号”称谓以及其功能引进到影片中。与此同时,许多科幻类影视之所以能达到虚拟与现实的自洽交融,其原因之一则在于影片所处场景与各类先进技术的合理性。电影《银翼杀手》故事中的背景即设定在美国的洛杉矶,而电影里许多的场景都借鉴于现实世界,如东京涩谷、中国香港的九龙城寨,可口可乐乃至各类知名品牌的广告标识无处不在,漫天的霓虹灯,各色人种与各类文化的交融,也是未来民族融合的多元世界象征,同时这种高密度的人群居住、鱼龙混杂、光怪陆离的贫民窟与幽静高雅、极简主义的上层公司对比,即体现出了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也表现出了人们对当今社会向未来发展的极端化想象,故事里的科技大多是基于当下技术的可能性延展,甚至某些技术如今已成为现实,如故事中的蔬菜是水培农场栽培而出,而肉类则是蛋白质农场运用肉虫制造蛋白质,然后将这些蛋白质合成为肉类,自然物质资源将会越来越稀缺,虽如今未及却又无比真实;电影《攻壳机动队》中世界建立在世纪之交下东方的某个真实城市,遍布街道的广告牌、交通工具与公共场所,无不传递了一种日常生活的真实感,而剧中使用的科学技术同样都是在当下科技展望的前沿,如连满网线的高精度计算机、黑客技术、电子脑等,该剧中并没有像许多幻想类影片一样,角色拥有着超能力以及大起大落的战斗剧情,而是讲述着一系列犯罪故事与人性问题,除去机器人和义体等元素,一切都看似如此自然与合理,仿佛让人们看到了“陌生的世界,熟悉的社会”。
由此可见,科幻类影视既需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从而衍生出我们对现有科技的憧憬和展望,以符合我们对科技以及科技美感的习惯,同时也要着眼于现实社会,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习惯。
四、结语
中国幻想类影视题材多以奇幻为主,具有独到的特色,而科幻电影从2019年的《流浪地球》播出后,才开始引起各媒体以及大众的关注。我们所熟知的科幻类影视多为好莱坞电影大片,无论是从叙事模式还是背景架构都受他国影响颇深。想让中国科幻影视像中国奇幻般独具一格,展现民族传统特色,实现本土化,创作出符合中国大众审美倾向的科幻作品,照搬欧美科幻影视叙述模式显然行不通。我们不仅需要借鉴其叙事手段与模式,更需要深入分析其社会背景与核心价值,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人民感同身受、世界独具一格的国产科幻影片。
参考文献:
[1] 陈琳娜.赛博朋克电影的空间意象与冲突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2] 吴秋雅,杜桦.超越不可超越的蒸汽时代——蒸汽朋克电影的世界观[J].当代电影,2019.
[3] [英]布赖恩·奥尔迪斯,戴维·温格罗夫.亿万年大狂欢西方科幻小说史[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4] [美]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5] [美]迈克尔·马洛里.科幻影视大事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6] 黄瑞璐.赛博朋克电影的美学建构与文化表达[J].传媒观察,2020.
[7] [美]William Gibson.Burning Chrome[M].Harper Voyager,1988.
[8] [美]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7.
[9] [英]爱德华·詹姆斯,法拉·门德尔松著.剑桥科幻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
[10] [英]盖伊·哈雷著.科幻编年史: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